筋膜外全子宫切除联合双侧附件切除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观察

2022-11-24 12:48盛启清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2年1期
关键词:筋膜开腹附件

盛启清

(商城县人民医院妇科,河南 商城 465350)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高致死率恶性肿瘤中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的一种,但是随着近年来广大女性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以及医疗诊治水平的提升,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呈现出年轻化和早期化趋势,这对女性生命、生殖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1-2]。子宫内膜癌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越早发现,患者获得的预后越好,随着女性健康重视程度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子宫内膜癌,特别是早期内膜癌被检出,这为进一步提升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疗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4]。Ⅰ期子宫内膜癌根据相关临床诊治指南进行相筋膜外全子宫切除联合双侧附件切除术即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率极低[5]。由于基层医院微创化程度不高,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大部分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均采用开腹方式进行。为了更好观察开腹筋膜外全子宫切除联合双侧附件切除术用于Ⅰ期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和推广应用价值[6]。本研究对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商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开腹筋膜外全子宫切除联合双侧附件切除术,根据患者的入组意愿和相关入组、排除条件,对纳入的33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进行了总结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商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并行开腹筋膜外全子宫切除联合双侧附件切除术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年龄45~65岁,中位年龄56岁。组织分化程度:高分化21例、中分化12例。临床分期均为Ⅰ期。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癌;2)临床分期为Ⅰ期;3)初诊未治患者;4)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5)可耐受开腹手术,且无相关手术禁忌证;6)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以及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史患者。本研究已经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 手术方法33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行择期开腹筋膜外全子宫切除联合双侧附件切除术。全麻条件下开腹手术,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双侧附件切除术,必要时进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1.3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需要观察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满意度等。术后满意度由患者自主评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以满意+基本满意计算术后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满意度等计量资料用表示,术后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3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59~220(190.48±14.44)min、89~145(119.15±14.63)mL、3~8(5.82±1.40)d。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15%(5/33),其中切口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输尿管损伤1例、膀胱损伤1例,但均为轻度,经对症处理后或自行缓解。术后患者满意21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3例,术后满意度为90.91%,3例术后不满意者均为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既往高发于50岁以上女性,且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和高发趋势,这可能与现代医疗诊治手段的进步有关,检出的子宫内膜癌早期患者比例明显升高[7-8]。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但是其恶性程度远低于宫颈癌和卵巢癌,这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治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子宫内膜癌,特别是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切除后大多不需要辅助给予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而且预后良好,患者的远期生存获益也较大[9]。

子宫内膜癌常用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根据子宫内膜癌的分期等,选择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此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等,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外科手术等[10-11]。张远丽等[12]研究报道,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Ⅱ期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指标较差,但远期预后较好,这提示对于这类患者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不值得推荐。纪妹[13]的一项多中心研究认为,并未发现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两者的生存结局优劣与手术方式无关,临床上应该对每例患者进行单独评估,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手术方案。同时,在针对患者选择手术方案时也不能一味追求微创,首要考虑因素还是手术效果和安全性。雷曾静等[14]通过对56例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方式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中,筋膜外子宫切除术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生存预后无明显差异,但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更少,其可能更值得在Ⅱ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进行推广,且腹腔镜手术优势更大。但是由于技术水平和仪器设备的限制,目前腹腔镜技术在基层医院尚未普及。

本研究结果显示:3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59~220(190.48±14.44)min、89~145(119.15±14.63)mL、3~8(5.82±1.40)d。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15%(5/33),其中切口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输尿管损伤1例、膀胱损伤1例,但均为轻度,经对症处理后或自行缓解。术后患者满意21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3例,术后满意度为90.91%,3例术后不满意者均为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结果提示,开腹筋膜外全子宫切除联合双侧附件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围手术期安全性较高,并发症较少,技术较容易掌握,且需要的手术相关器械也相对简单,更利于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

综上所述,开腹筋膜外全子宫切除联合双侧附件切除术属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基本手术操作,基层医院医生易于掌握该术式,是基层医院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良好选择,值得进行推广与普及。

猜你喜欢
筋膜开腹附件
颅底筋膜结构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德国军队使用的手枪套及其附件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