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业财融合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2022-11-24 16:29李伟娜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管理与服务中心
财会学习 2022年30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业财科研项目

李伟娜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管理与服务中心

引言

就科研事业单位本身的职能定位及日常工作现状来看,其主要从事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科研活动,成果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有着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人才,其资金主要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在我国,三农是影响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的重要部分,随着农业科研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在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改革各项管理制度。管理好科研经费,将本单位财务管理与业务进行融合是农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方向,在业财融合理念影响下,主动适应科研活动特征,在满足日常财务管理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科研效率,实现单位的增效和长远发展。

一、业财融合的概念及其实施意义

自2016年我国财政部发布文件《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以来,针对业财融合的各项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改革正在稳步进行,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也在积极响应政府政策改革,主动寻求经济业务与会计管理的深度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对单位的各项财务管理和工作制度进行改革优化。就业财融合的概念来看,是指将财务管理工作与本单位的发展规划相结合,科研型事业单位则主要是与日常科研业务活动相结合,在融入单位业务管理理念的同时为单位开展科研提供决策信息,以此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科研活动工作效率。

对于科研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占据重要地位,涵盖单位科研资金收入管理以及各项目运作,需要专门的财务人员对其进行精准整合,提供科学的财务数据信息,及时调整科研项目资金走向。对于农业事业单位来说,为了给科研活动更好的资金保障和管理支持,就需要开展合理的业财融合改革工作,进而加快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步伐。具体来说,其开展业财融合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动单位管理项目落地。作为单位收支管理核心部分,财务管理的作用主要是对资金信息进行监控和分析,在形成完整的财务信息数据的基础上为单位实施科研项目部署和管理提供信息决策,这对项目的成果转换和资金管理意义重大。在科学运用财务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财务人员为单位的科研业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并在开展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对资金变动情况进行检测与跟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提供相应的财务建议,充分化解科研项目建设的财务风险,弥补了科研业务人员资金风险意识不足的问题。

二是提高单位内部风险防控建设的质量。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中,为了规避经济风险,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已经建立了相关的风险防控工作制度,各项科研项目的经费审批与发放、使用都受到严格的严控,违规违纪现象得到了有效抑制。但在实践中仍存在部分制度落实不到位,与本单位业务内容开展现状不相符的情况,如科研人员出差、外出考察时无法严格遵循单位的财务报账制度,导致财务制度落实困难。而业财融合的施行精准地定位了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活动特点,并设计了相关的风险防控制度与业务流程,加强信息化建设,电子财政系统的形成等实现了电子记账,极大地提高了差旅费报账核算工作的效率。

三是实现高效的成本管理。实施成本管控有助于农业事业单位提高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在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形成科学规范的科研工作管理制度,进而提高科研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一直以来,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工作的过程中存在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的问题,这导致项目资金的使用与规划不够合理,难以实现对科研项目和财政资金的有效管理。而业财融合充分打破了单位内部业务活动与财务管理的信息壁垒,财务管理人员参与业务管理活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与建议,使得科研业务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联系更密切,成本管理目标得以落实。

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业财融合实施现状与问题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肩负着重要的科研任务,与企业财务和普通事业单位相比,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着较大不同,更偏向于为单位的科研项目服务,财务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主要集中于财务会计方面,即对各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进行监督与核算。但农业科研单位在人员构成上以科研人员为主,财务工作更多围绕科研业务活动开展,具备业财融合管理能力的财务人才还比较匮乏,财务管理部门与科研部门之间常常存在信息偏差,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与科研业务活动脱节,让业财融合现状较为严峻,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一)单位的业务和财务工作的目标不同

科研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拨款,日常运转目标在于保证正常开展科研活动,由于科研活动以履行公益性职责为目标,因而不追求单位的经济效益,日常财务管理更多以会计核算为主,这样一来,从单位管理层再到科研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可能都缺乏业财融合的观念,业财融合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面临着效率不高、难以有效落实等各种问题。在具体工作中,科研人员的业务目标更多是完成科研项目,往往不计成本,而财务管理人员在核算和整理各项财务数据,实施财务会计核算的时候,更偏向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科研成本,这样一来,单位的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目标并不完全统一,科研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根据科研经济业务活动变更项目经济分类,甚至出现财政支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现象。各部门之间关于财务工作的认识不统一,可能制约科研单位的发展。

(二)各部门间缺乏业财融合的参与积极性

目前农业科研单位在开展业财融合工作时更多以财务部门为引导,这样虽然提高了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了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质量,但却无法保障科研业务部门的成果产出,将会制约科研业务部门参与业财融合工作的积极性。如果以科研业务部门的需求为中心开展业财融合,就会制约财务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同时,财务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仍是采取传统的制表和报账等方式,财务工作的专业性强,各项资金的审批与数据整理都需要依靠专业的财务管理方法和专业术语,这对专攻科研的业务部门人员来说无疑遏制了其积极性,由于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专业工作内容的差异性,在寻求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沟通困难、积极性不强的现象。

(三)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标准不同,不能进行有效的衔接

为了推动业财融合发展,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提供发展支持,其内部正在积极开展管理改革,并尝试引入信息化财务系统和新技术来优化管理系统,但实践中,由于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管理标准和工作内容不同,在实践中两个部门并不能进行有效衔接。开展业财融合更多偏向于财务管理改革,而单位整体的管理系统改革更多是围绕业务部门的现实需要开展,即管理系统与业务部门的职能与工作内容联系开展,而财务部门的财务信息系统无法与之紧密衔接,导致各项数据的收集和交换都存在困难。如果财务部门无法及时获取相应的业务数据,将会降低业务财务信息审核和处理的速度,造成财务管理工作滞后,难以有效预见各项可能影响科研业务活动开展的风险。

三、业财融合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策略

(一)重视财务管理,明确财务管理职能

为了推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业财融合工作发展,提高财务管理与科研业务工作的融合水平,要给予财务管理工作更多重视,在充分明确财务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科研业务活动。一方面,科研人员在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的同时要重视财务管理对科研项目的保障作用,自觉坚守财务制度底线,在保证项目资金使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提高科研项目研究工作的效率;同时,科研日常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经济活动数据,要及时整理并传送到财务管理部门,使财务人员及时掌握各项业务活动产生的财务信息数据。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也要主动利用先进的会计管理方法对这些财务数据进行审核与分析,对本单位科研资金的使用规律、经济活动分布与资金需求分布等加以研究,形成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与监督体系,并为单位编制科研项目预算和资金审批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准确把握业务与财务管理两者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善财务管理活动,实现财务为业务服务,业务与财务融通发展。

(二)锁定管理目标,融入业务流程

推行业财融合的重要性在于将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与财务管理结合,进而让财务管理服务于业务工作,从而满足单位的现实发展需求。因此,针对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目标与业务特点,要锁定目标,并将其融入业务的具体流程中。在充分转换财务管理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科研一线与相关人员展开沟通,了解本单位农业科研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日常需求与经济数据等,进而掌握本单位的科研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对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改革。坚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确保财务与科研业务目标的一致性,在保障科研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上确立统一的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从管理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业财融合的重要性,上层领导制定以科研为中心的业财融合建设策略,科研部门围绕科研主要业务流程设计需求计划,财务人员树立业财融合思维,学会从有利于开展科研项目的角度来处理各类经济业务,让财务管理真正为科研项目服务,最终形成统一发展方案。在各方团结的情况下,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将会不断提高。

(三)提升业务技能,灵活运用管理会计方法

财务管理人员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实施业财融合的改革工作中占据主要位置,有着专业的财务知识素养和基本扎实的业务技能,为了满足科研事业单位发展进步的现实需求,保证稳定开展科研项目,财务人员要坚持学习业务技能,灵活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构建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方面,增强自身挖掘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科研项目包含大量简单而又看似没有关联的业务数据,财务管理人员在审核这些信息的时候,要坚持挖掘和分析数据,并结合单位科研项目开展的现实情况总结其资金使用的规律和需求现状,进而为业务开展提供数据和决策建议。另一方面,除了不断巩固自身财务管理业务技能之外,财务人员还需要掌握新的管理会计方法,学会转变工作思路,财务工作不是简单的记账审核,而是深入了解单位的科研管理需求,发挥自身的财务管理服务效能,将自身打造成为高素质的现代财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人员要有危机意识,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业财融合知识,学习和掌握更多实践经验,同时还要加强对本单位财务管理现状的研究工作,了解科研业务部门各项目的完成过程,进而提供有效的财务建议。

(四)运用信息化手段,突破信息壁垒

信息壁垒是阻碍科研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财务部门对业务信息的获取具有滞后性,往往是后期对各项科研业务的经费进行审核和入账,未能及时对业务部门的财务活动数据进行跟进和分析,导致最后得出的决策信息无法及时作用于业务活动,财务信息的参考价值大打折扣。而业财融合的一大举措就是运用信息化手段来突破两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通过建设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业务部门的项目立项、审批和开展、验收等各个流程的财务信息都能被及时输送到财务部门,财务人员能够借助信息分析工具对相关的财务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和数据分析,在掌握业务部门数据变化的基础上能够及时发现各种风险,并将预警信息传送到业务部门,帮助业务部门合理决策和调整工作计划,最终为业财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如今,科技的发展使得科研事业单位有条件搭建内部信息管理平台,各项管理数据都能及时反馈到相应的部门,使得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业财融合速度的加快为发挥科研职能提供了有力支持。

结语

业财融合涉及农业科研单位的方方面面,对开展科研活动和日常运行管理的各个过程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并非简单的财务或业务改革,而是在充分结合事业单位业务特点和改革需求的基础上探索两者的融合发展路径。业财融合改革工作的周期长、涉及的部门主体多样,需要科研业务人员与管理人员共同努力,在科学的业财融合发展目标指引下制定针对性改革策略,以此来明确各方职能、将发展目标与事业单位科研实践活动相结合,并主动引入更多新理念与新技术方法,有序推进,最终形成完善的业财融合管理系统。总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改革任重道远,而业财融合对其良性发展意义重大,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巩固农业科研成果,服务于民,也要推动财务管理改革,提高自身发展的竞争力,实现单位效益稳步增长。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业财科研项目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rating of Tui-Pushing chest-back manipul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备科研项目采购绩效评估模型
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问题及对策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法初探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