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一流本科体育课程建设研究

2022-11-24 18:01王锐葛国政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8期
关键词:舞龙一流体育

王锐 葛国政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94)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和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提升高等教育与体育教育质量势在必行。近年来,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一流课程建设与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文件。系列文件的出台彰显了国家培养人才的决心。在新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大背景下,现行本科体育课程面临新挑战,建设什么样的本科一流体育课程,如何建设本科一流体育课程成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该文对南京理工大学成功建设的国家一流线上课程“舞动的中国龙”和省一流本科课程“舞龙”进行分析与思考,为一流体育课程提供参考。

1 本科一流体育课程建设的背景

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期待,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国际竞争新的态势[1],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和体育工作的新要求,构成了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时代背景。2019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的总体目标,从坚持分类建设,坚持扶强扶特,提升高阶,突出创新,增加挑战方面提出建设原则,要求建设内容涵盖理念转型、目标导向、能力提升、方法改革、评价变革[2]。《意见》的出台,为我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供了向导,体现了国家强化人才培养的意志和决心。本科一流体育课程建设是新时代高校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要让学生享受运动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颁布,为新时代本科体育课程建设指明了新航向,提供了坚强保障。

2 当前本科体育课程建设的缺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本科体育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当前我国本科体育课程目标仍然存在重教学、轻育人的问题。教师更多关注专项知识、技能的传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价值引领、品格培养与精神铸造相对缺乏。体育课程内容以竞技为主,缺乏挑战度和社会实践,课程内容的隐性教育价值被忽视,大学生健康和体质水平持续下降。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体现不足,以教师为中心,轻视多种能力培养,缺乏探究式、合作式、互动式的教法,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价值观的引领[3-4]。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以终结性的评价方式为主,缺少思想性评价,缺乏德育指标、社会评价指标,人格品质、精神生活、团结合作、生存能力、价值观塑造等指标几乎没有纳入评价体系[4],缺乏对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程的全面评价。当前,本科体育课程建设的缺失现状值得深思。

3 本科一流体育课程建设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同时满足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的课程才是“金课”,也就是一流课程。李志义[5]则列出课堂之“金”的5种组成要素,即高阶课堂、对话课堂、开放课堂、知行合一、学思结合。也有学者认为,凡是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准备充分,教学内容前沿,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过程实效,师生互动研讨,融知识、能力与素养于一体的课就是一流课程[6]。王乔[2]界定一流本科课程应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体现出教学互动、内容创新、课堂开放性等要素。对标教育部一流课程建设要求,笔者认为本科一流体育课程建设应体现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以立德树人为课程目标,以提升学生高阶能力和高阶思维实施课程教法,以增加创新性与挑战度内容构建课程内容,以多元化和科学性实施课程评价。

4 “舞龙”本科一流体育课程的建设路径

4.1 加强课程思政,深化立德树人

我国本科一流体育课程建设的理念,应该体现育人与育体相结合、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符合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文化,具备国际视野,注重价值引领和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等思想品质和爱国精神以及拼搏竞争精神培养[7]。在本科一流体育课程建设中,注重加强舞龙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中注重思政教育的渗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实践,构建“舞龙+思政”协同育人新体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为引领,融合学校军工人才培养特色与要求,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穿军装、听红歌、参加红色展演、走访红色基地等红色文化教育实践,进一步丰富舞龙课程育人内涵和实践路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融入课程社会实践中,做到理念、思想落实落地,通过文化体验、教育教学、创编表演、组训参赛、公益服务、器具制作等实践环节,使大学生成为舞龙运动的传承者、推广者和服务者,提高学生认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国家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理论素养、文化观念、服务意识、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舞龙理论内涵和价值体系。

4.2 构建一体化课程新模式

本科一流体育课程设置应在充分考虑国情、校情与学情的基础上,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课程,便于学生选择学习与实践。通过教学活动、群体活动、运动竞赛、社会实践与拓展活动等系列举措适应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角色转换需求、核心素养提升[4]。学校舞龙自2000年引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发展历经探索起步,推广普及,精品打造,社会服务阶段。在课程模式创新方面,舞龙一流体育课程设置,体现通专选并重的世界一流特色,根据学校与学生特点设置通识课程,专业(项目)课程、项目选修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实现课程互为补充与深入,达成人才培养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开拓多元化服务的实践项目。定位舞龙课程教学要为学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全民健身、竞赛展演和社会公益服务,舞龙走向社会化的服务对课程教学内容、教法、组织、环境、技术、评价的创新提出新的要求,从校园走向社会,依托课程教学开展社会服务,实现理论与实践互动,育人与服务相连,学校与社会融通,开启文化育人、体育育人、实践育人的融通型社会化实践教学,形成课内外与校内外一体化课程新模式。

4.3 变革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发展

新时代的一流舞龙课程建设,要秉承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变革教学模式,在知识、实践和能力培养目标驱动下,通过线上教育路径,创新课程内容体系,变革教法,形成多维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7]。变革传统承袭讲解、示范、练习的教法,扭转课程思政教育的缺失状况。力求充分体现大学体育的健身功能、心理和人格训练功能,学生体育道德、体育鉴赏、体育习惯、体育实践能力等不断提高,变革传统使教学内容走向现代化建设,破除传统思维,大力发展舞龙,建设舞龙信息化教材,开发线上线下课程等。课程开发上以舞龙为引领,打造校园体育文化高地,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打造校园体育龙文化品牌,引入校园新媒体,融通线上与线下的宣传教育,营造大学舞龙文化氛围[8]。

在教改实践中,通过探究、互动、合作等教法的应用,通过校内教学与社会服务相融合,使校内教学延伸到社会服务,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把军工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入知识、技能、技艺、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培养中。

4.4 注重课程资源建设,增加课程挑战度

刘婷[9]研究发现,美国康奈尔大学体育的户外体育课程很好地体现了挑战性,使学生陶冶情操,增长见识,锻炼身体,休养身心,发掘潜能,增强自信,直面挑战,勇于克服困难,培养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舞龙一流课程内涵建设上,厘清舞龙文化传承的核心逻辑,走出舞龙民俗表演的传统套路模式,不断开创舞龙传统文化、体育文化、红色文化、军工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态相结合的课程发展逻辑,在实践教学中体现舞龙课程的挑战度,在舞龙非遗传承中展现文化自信,在红色文化体验中坚守初心信念,在舞龙体育文化践行中推进全民健身,在军工文化淬炼中凸显时代特色。

课程环境与资源上,加大舞龙课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依托校内外资源优势,学科融合,探究多种环境与资源,通过多种方式与路径服务课程与学生,提高课程内容挑战度,推进课程向纵深发展。教学团队建设上,依托校内外教学资源,完善学、练、演、赛相结合的机制,培养舞龙专门人才,建设专业性和创新性更强的教学团队,使舞龙课程的内容、模式、体系、机制、教材等方面的建设实现新突破。舞龙课程社会化建设上,依托政府和社会力量积极扩充社会实践平台,打造舞龙课程品牌,借助校内外媒体和研发团队,通过多主体、多基地、多平台的推广,实现教学环境、资源和服务的社会化。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上,整合资源,加强平台建设,实践移动端的龙狮文化传播新途径。国际交流合作建设上,拓展国际视野,搭建对外交流平台,助推本课程的传播,树立文化自信,促进中国舞龙的国际化发展,提高国际影响力。在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上,学校建有国内一流的舞龙训练场馆、器材设备,具备承办全国锦标赛等大型比赛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先后与南京市栖霞区、无锡市、常州市、南京市校园武术龙狮会跆拳道联盟(南京市百所学校)共建舞龙教学实践基地,满足了校内外实践教学需要。

4.5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多元评价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加课程挑战度的关键举措[2]。当前,本科一流体育课程建设要扭转传统体育课程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学轻思的弊端,应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注重评价过程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师生共同发展[2]。

舞龙一流课程建设中,采用多元评价法。课程学业评价着重体现合作、创新、能力和服务,把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兼顾教师考评、专家评价、学生互评。过程评价,包括小组评价,教学实践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创新性等(20%);专家评价,实践服务过程中的综合表现(30%)。结果评价,包括个人学习实践报告,实践过程、成果、心得等(30%);学生互评,合作、交流、服务、能力等(20%)。舞龙课程得到校内持续好评,各级督导听课、观摩对舞龙课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学生每学期对舞龙课程教学评价始终保持在95分以上。

5 “舞龙”本科一流体育课程建设的成效

该校舞龙课程自开设以来,累计培养了万余名舞龙运动的爱好者和传承者以及300余名舞龙运动的专业裁判和教练员。校舞龙队毕业生中,多人成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有20多人保研或考上清华大学、国防大学等名校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2人次。在国际级、国家级大赛中获得金牌30余枚。课改实践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得到各级领导、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获得社会广泛赞誉。

该校已成为全国与江苏舞龙运动实践、推广与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国龙狮教学训练基地、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中国大学生体协龙狮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理事单位、江苏省龙狮运动协会主席单位、江苏省龙狮教学训练基地等。该校课程改革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舞龙课程建设成果目前已被国内300多所高校学习和借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体育报》等十多个国家级新闻媒体均作过详细报道。学校舞龙本科一流体育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模式正为国内兄弟院校认可与借鉴。

实践证明,大学舞龙一流课程建设,要强化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校、课程与学生特点变革课程教学模式,采用多元教法,注重课程资源建设,增加课程挑战度。通过多元教学实践路径,实施多元评价,适应国家一流课程建设大背景,实现舞龙课程建设成果的共享,将我国高校舞龙一流课程建设得更好。

猜你喜欢
舞龙一流体育
大理大学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舞龙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舞龙舞狮进校园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