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 “立德树人”德育思想的历史发展

2022-11-24 21:29徐立恒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庸儒学孟子

徐立恒

(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封建社会,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占据着统治地位,以“立功、立言、立德”为核心的儒家育人思想影响深远。孔子、孟子等儒学先贤,对“立德树人”教育有着深刻的认识,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在“立德树人”成为高校教育任务中心环节的今天,有必要对其发生过程进行探究,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德”是“立德树人”的基本遵循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统治衰微,社会动荡,大国争锋,小国苟安,致使“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大学教育方式逐渐从公学转为私学[1]。诸子百家乘机而起,广收门徒。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首要的问题。《左传》提出“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儒家传承了这种“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提出所谓道德者,人之基础也。

1.德育是其他各科教育的基础

孔子把教学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四科,涵盖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内容。孔子希望通过“文、行、忠、信”的教学,把弟子培养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治世之才。“君子”在西周、春秋早期是对贵族的通称。到了春秋末年,“君子”开始泛指有道德、有知识的人,孔子认为人人都可通过教育而成为君子。孔子教学中的“行”“忠”“信”都是属于道德范围内的信条,显然孔子把德育教育放在其他教育的首位。孟子继承并丰富了孔子的德育思想,重视家庭、学校、社会、自我等全方位教育。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善虽是人的天性,但仅仅靠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只有善于“养心”的人才能达到道德的高点。孟子依据人的德行,把人分为“君子存之”的“大人”和“庶民去之”的“小人”。“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君子之所以成为“大人”,是由于学习和思考的结果,而庶民之所以成为“小人”是由于不学习和不思考的结果。由此,通过德育把失去的善良之心找回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是孟子的教育之本。

2.重视学生的道德操守

儒家教育学生要把遵德守道作为自觉行动。然而在残酷的生活现实面前,人们往往很难守住心态的平和,正如孔子所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孔子提倡一个人贫穷时应该不要怨恨和悲悯,富贵时也不要骄横和因奢生异。春秋时代,孔子深感世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而深深忧虑。作为君子即使不能为官入仕也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样的人生才能充实而不枯燥。在孔子看来,为政者的道德操守同样重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治民的最好办法是施政以德,规范礼仪,“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基于“性善论”的思想基础,提出应注重修养道德的自觉性。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人的四“善端”,有的人可以扩充善端,而实现了人的崇高性和自我价值,有的人为外界所迫,迁移了自己德行。作为君子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

3.“中庸”是德的最高表现形式

所谓中庸,是君子修德应该调和、无过也无不及。“中庸”看似普通,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是平衡道德情感的准绳,是人们鲜有的至高美德。“中庸”不偏不倚,适可而止,调和均衡,不会“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中庸虽是孔子推崇的道德上的最高状态,但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也不是和稀泥,更不是骑墙派,而是一种作为君子要追求的道德状态。如孔子经常告诫学生警惕不利于德行的行为。“巧言乱德”“乡愿,德之贼也”,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孔子要求学生对待问题要善于独立思考,以事实为依据,所谓“道听途说,德之弃也”[3]。孟子学《中庸》曾赞扬商朝名相伊尹,“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认为伊尹不管是天下太平还是天下动乱时,为官都能游刃有余,在于其深悟中庸之道,善于把握分寸,有所作为。

二、“仁”是“立德树人”的最高准则

儒学“仁”最早出自《尚书》“予仁若考”,指的是人的一种美德。“仁”是儒学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儒家把“仁”作为君子应该具备的人格品质和人际交往基础,并推及成为社会道德的最高准则。

1.“仁”是君子应具备善良、正直、诚实、质朴的个人品质

《说文》:“仁,亲也。”其本义是对人友善、相亲。《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孔子回答“爱人”,仁被拓展到道德范畴。在儒学中只有具备了“仁”才能称之为君子。首先,“仁”对于君子来说是一种思想品质,而这种品质要能够经历艰难困苦考验。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仁”的品质,“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固穷 ”即使是处于颠沛流离的凄惨境地,也不应放弃对“仁”的追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不得志时能够坚守自身,显达时君子要把“仁”的品质推己及人。其次,“仁”在儒家学说中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有一定的标准。“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孔子认为,具备了恭——谦逊守礼;宽——包容豁达;信——诚实守信;敏——与时俱进;惠——善念善行等优良品德的人,即是“仁”。最后,君子要经常“自省其身”,正视自身,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身。“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只有把“仁”内化为强烈的自我要求才能达到“仁”的思想境界。孟子也认为,人性是善的,只是由于外界所迫,才会做坏事,作为君子要始终维护好“仁”的品格。

2.“仁”是君子待人处事的核心修养

春秋末期,周王朝名存实亡,延续数百年的周制“礼崩乐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孔子强调用“仁爱”之心接人待物,为人处事,以实际行动实现“仁”的价值和精神。在儒学看来,“仁”首先表现在“爱亲之心”,孝悌即对父母的孝顺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是“仁”之本。“仁”源于亲情,“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对亲人的爱是第一位的仁。“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在家庭伦理纲常上,君子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同时,君子之交也要恪守仁的规范。“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孔子看来,为人处世不能自私自利,而是一定要学会观照他人的利益。孟子也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在儒家文化中,朋友之间也应具备“仁”,“泛爱众,而亲仁。”“仁者,人也。”君子做事要以人为本,从自身的修养到为人处世都要以“仁爱”为出发点,以仁待友,本着爱、信、恕等原则对待朋友和他人。

3.“仁”也是一种高尚的社会道德品质

在儒学的思想体系中,“仁”也被拓展到社会领域。行事以“仁”,能够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规范人们之间的关系,限制统治者的暴政,缓解社会矛盾。“仁”是培养君子具备人类本性中善良、正直、质朴的素质,又要君子以“仁爱”和“忠恕”为行为圭臬。人们主动自觉地将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契合于社会规范,从而使整个社会成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在春秋后期,各国统治者普遍推行暴政体制,奴隶、平民的地位低下,孔子针对这个现实,提出推己及人的“爱人”主张,反对苛政。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学说,在战国乱世,旗帜鲜明地提出“ 仁政”的主张。孟子极力宣扬统治者要宽厚待民,修缮德行,这样才能赢得民心。“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一旦处于战事,就能调动人民的力量,抵御其他诸侯国的威胁,达到所谓的“仁者无敌”。

三、“信”是“立德树人”的人格之本

在儒家文化中,作为君子要有独立的人格,而在人格中诚实可信是重要的品质之一,也是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儒家弟子若想行事通达,首先要忠信笃敬,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立足,让人信服。在行动中诚实守信也是官职升迁,治理国家、社会的重要依据。

1.信实不欺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在传统儒家思想中,诚实守信体现为内外言行的统一。作为君子既要明白至善的道理,又要身体力行地去实施。孔子一生酷爱读《诗》,《诗经》有云“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孔子对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尤为重视,提出与人交往时要诚信和相互信任,“信”是君子交往的道德伦理基点,“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忠诚信实为主,就可以提高品德,否则就会背离德行。虽然民无信不立,但作为儒家子弟首先要“不轻诺”,因为君子之间一旦承诺就要“有诺必守”。君子“不轻诺”就是不能信口开河,妄言妄语,轻言许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十分厌恶那种爱说大话的人,反对言过其实,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一种耻辱。孔子一再告诫弟子,对于自己的事业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就是所谓“敏于行而慎于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之间的诺言,即便是口头上的,也构成了双方事实上的契约关系,必须要按诺行事,履行诺言。

2.信在仕进、治国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儒学中有很多关于入仕、治国的论述,这与孔子的从政实践密不可分。孔子在鲁国任中都宰仅一年,就把中都治理得百废齐举,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全邑民众皆知居仁由义。一年后,孔子升为司空,不久又升大司寇,摄行宰相职务,也仅三个月便使鲁国大治,国力日盛,令齐国感到威胁。孔子治理国家特别强调“信”字。孔子提出“信则人任焉”,诚实守信才得到任用,这是为官之道的根本,没有“信”就没有“任”。儒家弟子要参政,首先要得到统治者的信任,身为人臣,最重要的也是“忠信”二字。只有忠信,才“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同样,作为一个君主或执政者也要讲求诚信。“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在治理国家时,主政者要实行“仁政”,认真谨慎、诚信可靠,才能使老百姓信服。

3.“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变通之道

儒学认为,“言而有信”是君子之间要恪守的道德规范,而超过了这个范围就要“灵活变通”。“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是供人差遣之人应具备的品德,而君子(贵族)就可以不信不果。孟子也说过“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并不是儒家学说的前后矛盾,对于孔子、孟子而言,仁和义是根本,而信是手段。手段不能大于目的,如果有损于人或义的实现,就要果断抛弃而不能固执于它。后世的封建统治阶级,极力宣扬和扭曲儒家的“忠信”,以所谓的愚忠禁锢人们的思想,其实是对孔子等儒家学说的断章取义。

四、“礼”是“立德树人”的行事准则

礼最初指的是仪式礼仪,通过拜祭活动对神灵表达敬意和尊重,后来“礼”被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指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作为外在标准,君子做事要符合“礼”的规范。“礼”也是儒家学说倡导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制度规范,是治乱、平天下的依据。

1.“不学礼,无以立”

春秋时期,各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弑君谋逆、杀父弑兄的政治事件时有发生,孔子强调要用“礼”节制人的行为,极力提倡礼治。孔子不仅要求“上好礼”,王公贵族要尊崇好礼,而且平民百姓中也要提倡“礼”。西周以来“礼不下庶人”,孔子则认为,应该把“礼”下到庶人中去。普通民众如果不学习“礼”,不懂得行为规范,就缺少了立足社会的准则和依据。孔子认为,对于一个不知“礼”的人来说,往往在言行方面会造成一些失误,破坏人际交往,造成人际冲突,从而影响社会稳定。“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不知礼节,表现恭敬也会徒劳无功;行事谨慎也只是畏缩拘谨;勇猛可能会闯出祸乱;性格直率难免会口出伤人。孟子也认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积极主张对人民要“齐之以礼”,要用礼从行为上规范人,要求人们言谈举止都要符合礼。

2.以礼治国

儒学认为,“为国以礼”,礼是治理天下国家的根本。孔子主张礼乐治国,以礼来规范制约,以乐来陶冶侵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教育学生不仅要讲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文化教育,先学诗,后知礼,知礼后才能从音乐的启迪中陶冶性情。孔子强调应当恪守等级制度,提倡“正名”,反对以下犯上,反对暴力破坏旧秩序等。在封建时代,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很严肃,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惟命是从。以礼治国并不局限于恢复西周时期的典章制度,孔子反对把礼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观点。在实践中,孔子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周礼进行了改良,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强调了人的作用,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1]21-22。

3.礼以敬为贵

儒家出于内修品德,外化于行的宗旨,始终强调“礼”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礼”的内容,这也是与儒家提倡表里如一的观点是一致的。孔子对春秋时代出现的统治阶级徒具形式的“礼”持强烈的批评态度。“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礼是什么?难道只是这些玉帛之类的器物吗?孔子认为,支撑礼仪的应该是人心中的仁、人际间的信、国家社稷的忠恕等高尚道德品质。有一次,林放向孔子问礼的本质是什么,孔子说:“你提的问题意义重大呀!就一般礼仪说,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俭约;就丧礼说,与其仪文周到,宁可过度悲哀。”这里,孔子再一次强调要注重礼的内容,反对把礼形式化。

五、结语

儒家学说在形成发展阶段,诠释了如何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阐述了丰富的“立德树人”思想。在重耕战、强征伐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立身、齐家、平天下”的理想很难实现,正如美国学者罗兹·墨菲(Rhoads Murphey)在《亚洲史》中所说,孔子作为教育家,偶尔到一些地方统治者那里当顾问。他从无固定正式职务,也没有实际的政治权势。他像柏拉图那样想找一个可能按照他的建议行事的统治者,但他也像柏拉图那样始终未能找到[4]。但这也给儒家的先贤能够接触到社会的底层,使其的教育理念更为普通大众所接受,而广为流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猜你喜欢
中庸儒学孟子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磨刀不误砍柴工
儒学交流在路上
应用儒学的兴起
——儒学创新发展的趋势与愿景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