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2-11-24 02:03郭娟华谢毅强朱书文刘伟明李家云
江西农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吉安市茶园茶叶

郭娟华,谢毅强,朱书文,刘伟明,李家云

(1.吉安市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江西 吉安 343000;2.永丰县农业农村局,江西 永丰 331500)

1 “十三五”期间吉安市茶产业发展现状

1.1 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为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2018年吉安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整合提质增效推动全市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在生产提质扩面、经营创新发展、品牌整合提升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各主要产茶县也相继出台了有关产业扶持政策,市、县两级均安排了专项资金扶持茶产业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吉安市茶产业快速发展。

1.2 种植规模稳定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吉安市茶叶种植面积由2016年的1.70万hm2发展到2020年的2.25万hm2,涨幅32.4%,占全省茶叶种植总面积的19.9%。茶叶产量从2016年的0.67万t增至2020年的0.91万t,比2016年增长35.8%,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12.7%,基本形成了以遂川、井冈山、泰和等地为主的绿茶产区,以井冈山为主的红茶产区,以永丰、安福为主的白茶产区。

表1 2016年-2020年吉安茶园面积、产量情况

1.3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在种植品种上,采取早、中、迟熟品种搭配,推广种植乌牛早、迎霜、龙井鸠坑、浙农113、安吉白茶、黄金芽等。在产品结构上,高档、中档、低档茶的产量占比分别为20%、60%、20%。在发展传统绿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红茶、白茶,市场茶产品品类不断调优,绿茶、红茶、其他茶品类产量占比分别为62%、29%、9%,开发了金桔红茶、酿茶、杯装白茶、紧压白茶等适储适销的茶产品,不断丰富茶产品种类。

表2 2016年-2020年吉安市茶产品结构情况

1.4 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十三五”期间,吉安市大力推进产地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研究制定茶产业地方标准,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确保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质量可控可追溯,使得茶叶质量稳步提高。江西省茶产业主管部门先后制定了《狗牯脑茶树良种繁育技术规程》《狗牯脑茶种植技术规程》《狗牯脑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狗牯脑红茶加工技术规程》4个地方标准,指导狗牯脑茶种植加工标准化、规范化。据统计,吉安市现有绿色食品认证茶叶19个,有机认证茶叶22个,通过绿色有机产地认证茶园面积0.2万hm2,狗牯脑品牌共享企业已全部实现产品追溯码上市。

1.5 经营模式多元发展

受“互联网+”等创新营销模式的影响,淘宝、微商、抖音直播等多种销售渠道不断被引入到茶叶销售中,如井冈山茶厂自建电商运营团队,在天猫、京东等网销平台开设旗舰店;遂川县通过举办“赣品网上行”春茶直播活动帮助茶农销售狗牯脑茶,线上线下企业融合速度加快。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和“订单收购+技术服务”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种植生产,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等形式整合形成大企业、大集团。江西井冈红茶业有限公司通过收购永新崖雾茶业有限公司,扩大了公司基地规模100 hm2,增加了1个现代化加工厂,辐射带动井冈山市和永新县茶叶种植面积超过700 hm2。

1.6 品牌价值显著提升

吉安市茶叶品牌种类繁多,既有区域公用品牌“狗牯脑”,又有“井冈翠绿”“蜀口茶”“崖雾茶”“东固龙舞茶”等原产地名茶。“十三五”期间,吉安市重点打造“狗牯脑”茶品牌,运用“母子商标”管理模式,实施“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监管”管理体系,先后已有30家茶叶企业共享了“狗牯脑”品牌。遂川狗牯脑茶在202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排名第31位,品牌价值已提升到25.37亿元[1],比2016年分别提升11位、11.93亿元。遂川县也已被纳入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和“江西绿色生态”品牌建设试点县。

表3 2016年-2020年狗牯脑茶品牌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

2 吉安市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茶园基础设施薄弱

吉安地区茶园属于山地茶园,种植分散,难以集中连片,特别是罗霄山脉周边传统茶农多,分散经营,粗放管理,茶园灌溉设施、绿色防控设施、机械化设备等跟不上产业发展需求,茶园标准化和机械化水平低,用工成本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2.2 良种繁育进程落后

吉安市目前仅遂川县建立了茶树品种园,收集了国内外43个茶树良种和特色品种,正在开展各品种狗牯脑茶适制性研究,但本地良种选育繁育工作相对滞后,还停滞在筛选优良单株和扦插扩繁阶段。其他地区少有建立茶树育苗圃,大多外购茶苗,在茶树良种繁育方面开展工作较少,对本土种质资源调研收集、开发利用进程落后。

2.3 产业化水平不高

吉安市茶企大多是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自产自销经营模式,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还未形成有效联结企业和农户利益的机制,产业链条不完善,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茶园资源利用率较低,一般茶青采摘为一叶一芽和一芽二叶,以制作名优茶为主,单产低,平均亩产35 kg左右,大量的夏秋茶、茶籽、茶花等资源被浪费。茶产品附加值不高,现有的茶叶经营模式仅为产茶卖茶,茶叶深加工领域的保健茶、茶饮料、茶点等衍生产品极为缺乏,茶艺、观光茶园等茶创意产业也有待开发[2]。

2.4 品牌核心竞争力弱

吉安市的茶品种有绿茶、红茶、白茶等,已初步形成了产区,共有注册商标品牌近百个,品牌资源比较分散。目前除了“狗牯脑”茶进行了品牌整合,抱团发展形成了区域公用品牌,其他茶品种如永丰的白茶、井冈山的红茶等,由于企业前期投入过大,整合意愿不强,各自为阵,品牌竞争力弱。2020年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吉安茶企未入全国前100名榜单[3]。

2.5 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吉安市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茶产业技术人员少,高级技术人员不足十人,且一般身兼多职,年龄偏大,服务茶叶产业能力受限。同时企业中从事茶产业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整体专业素质较低,受过专业化教育培训的人员偏少,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型人才严重缺乏。

3 吉安市茶产业发展建议

3.1 以茶园建设为重点,抓提质增效

开展良种选育繁育工作,培育适制性强的茶树良种,支持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扩大茶叶优质茶苗供应能力。持续推进茶树良种化、种植立体化、生产机械化、管理规范化,探索全程机械化和自动化建园的管理模式。推广绿色生产模式,鼓励茶园套种绿肥和增施有机肥,改良茶园土壤;推广茶园病虫草害生态、物理、生物防控等绿色技术,引进先进实用的机采、机修农机具和配套技术。

3.2 以质量标准为核心,抓品牌建设

扶持市县茶叶领军企业,以国内现代化茶企质量管理体系先进经验为示范,开展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规模集中茶叶主产区进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严格执行品牌共享准入细则,实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企业商标”母子商标“实名认证”[4]。鼓励企业争创各级商标、各类品牌和名牌产品。

3.3 以宣传推介为重心,抓市场开拓

创新宣传模式,拓宽宣传渠道,做好体验式推广、品鉴式推广、互动式推广。组织茶企参加茶博会和茶叶质量评比会,开展茶摄影大赛、春茶开采节、全民饮茶日等推广活动,提升茶产品知名度。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大型营销茶企销售渠道,进一步加快茶叶出口步伐。鼓励茶企在大型电商平台开办旗舰店,构建网络市场营销体系。

3.4 以创新发展为突破,抓产业融合

引导“小、散、弱”茶园和小微茶叶初制加工作坊向合作社或龙头企业聚集,创新经营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推动茶产业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发展道路。引进先进制茶设备和制茶技术,进一步挖掘夏秋茶资源利用潜力,开发新型茶饮、紧压茶、个性茶、茶食品等系列产品[5]。结合吉安市红色资源、自然风光、民俗美食等特色,建设茶文化公园、研学游基地、茶园农家乐等,打造茶文化旅游线路,推进茶旅融合,延长茶叶产业链。

3.5 以优化服务为目标,抓人才建设

推进茶产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可以聘请中茶所、农业高校等茶叶专家作为指导顾问,本地茶产业管理部门引进培育茶叶专业人才,推动企业抱团组建茶产业联盟和茶叶协会,为茶企和茶农提供技术指导、生产管理等服务。发展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配套农资专营店,培育一批在茶园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摘用工、茶叶加工、茶产品销售等方面专业化服务团队。加强县、乡、企业茶叶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茶农、茶叶加工人员及茶艺人才职业培训,促进茶产业从业人员技能等级提升。

猜你喜欢
吉安市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劳动教育筑未来——吉安市初中劳动教育课例展示活动有感
吉安市:“四化四早”防返贫 构建“遇困即扶”新机制
“购买”快乐
茶园飘香
山东省茶园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吉安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周宁生态茶园
茶园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