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疗和预防技术

2022-11-25 23:20杨为敏孟玉学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病鸡雏鸡日龄

杨为敏,孟玉学

(汝州市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汝州 467599)

鸡大肠杆菌病是通过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所致的传染病,感染后患病鸡群的饲料转化指数不断降低,无形中增加了养殖的经济负担。临床兽医学上诊断鸡大肠杆菌病要结合大肠杆菌菌体抗原及表面抗原的不同组合形式,对菌落划分出不同的血清型,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确保鸡群健康生长。

1 鸡大肠杆菌病的传播形式与致病因素

1.1 传播形式

1.1.1 蛋传播(垂直传播)形式。种蛋表面被大肠杆菌污染,病菌越过蛋壳屏障与鸡蛋内部结合,继而产生蛋外感染。携带大肠杆菌的母鸡在体内鸡蛋形成期间,鸡蛋与大肠杆菌结合,形成蛋传播形式。

1.1.2 消化道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随粪便排出后污染饲料和饮水,导致鸡大肠杆菌感染,尤其是饮水污染的现象更加常见。鸡大肠杆菌病可能发生于一年中的任何季节,但是以每年12月份到次年2月份发生的概率更大。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菌株大多是G+菌,呈现无芽孢和有荚膜的状态,大小以23×0.6 um为主,菌株存在一定的活动性,重点是此菌株拥有鞭毛。该病通过血清型致病菌所致,是一种高致病性传染病,常常导致腹膜炎、滑膜炎、大肠杆菌肉芽肿以及败血症等。受养鸡场管理因素和环境卫生因素影响,该病在鸡群间互相传播,延伸病菌的传递范围,造成鸡群无法正常生长。

1.2 致病因素

肉鸡患大肠杆菌病后常继发其他并发症,如鸡新城疫和法氏囊病,由此增加了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难度。

1.2.1 受应激因素影响。母鸡在生产中如果生产环境的应激因素较多,发生鸡大肠杆菌病的概率就会增大。如果免疫流程设计不科学,还可能因为疫苗接种应激反应强烈,降低鸡群的整体抵抗力,增加鸡群患大肠杆菌病的概率。

1.2.2 受环境因素影响。环境因素是鸡群患大肠杆菌病的集中影响因素。如果不经常清理圈舍鸡粪,会因鸡舍空气中的氨浓度增加而导致鸡的呼吸道黏膜纤毛被损坏;如果鸡舍的相对湿度低于25%,鸡群的呼吸道黏膜呈现干燥状态,有利于大肠杆菌入侵。而且鸡舍的湿度指数较低,增加了鸡舍空气中干燥粉尘悬浮的程度,空气颗粒不只对鸡群的上呼吸道产生刺激,还充当大肠杆菌入侵呼吸道的媒介。如果鸡群的饲养密度较高或者通风不畅,容易造成大肠杆菌滋生甚至大量繁殖,使鸡群更有可能被感染,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方法

鸡群感染大肠杆菌后,病鸡呈现出精神萎靡不振、羽毛散乱、呼吸难度大和粪便黄稀的症状,多数病鸡表现出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种是败血型病鸡。患病鸡没有明显症状而相继死亡,病鸡精神不振、食欲降低、腹部胀满并伴有黄色下痢;第二种是气囊炎型病鸡。病鸡表现出轻重不一的呼吸道症状;第三种是关节炎型跛行;第四种是输卵管炎类疾病。鸡在产蛋初始阶段感染大肠杆菌病的概率相对较高,感染后产蛋量逐渐降低,并伴有拉稀和消瘦的症状。剖检可见雏鸡的卵黄囊壁水肿,卵黄吸收不充分,肝脏表面和心脏表面有渗出物覆盖,个别病鸡还有腹水的症状。初生雏鸡感染会呈现食欲降低和脐孔红肿的症状,产蛋鸡感染会导致产蛋量降低和鸡冠萎缩,解剖病死鸡可见黏膜充血肿大。可根据病鸡的心脏和肝脏病变,结合对大肠杆菌菌落进行检查,还可借助质粒介导基因PCR反应对菌株的致病性进行研究,如果分离物有毒力基因,可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感染。接种12日龄的鸡胚尿囊可明确致病。运用血清学进行鉴定,无菌状态下得到患病鸡的心脏和肝脏器官,充分研磨后进行伊红美蓝培养基培育,放入37℃组培间3 d。然后把可疑菌落置于伊红美蓝培养基接种,发展为单一菌落后鉴定菌落的完整性,以此判断血清型。一般来讲,实验室以ELISA诊断方式为主。

3 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和预防

3.1 治疗手段

对鸡大肠杆菌病应强调饲养控制,严格控制饲养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每一个饲养环节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全面进行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工作,保障鸡群正常生长。

3.1.1 抗生素治疗模式。作为现阶段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治疗方式,治疗阶段要进行药敏试验,然后挑选高敏药物进行治疗。要及时进行复合药物治疗,缩小细菌耐药性的变化范围。选用金霉素和新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可用0.2%~0.5%拌料,连续治疗7 d(注意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如果病鸡的症状比较明显,应当进行隔离治疗。可肌肉注射30~40 mg/kg体重卡那霉素,或者肌肉注射5000~10000 ug/kg体重庆大霉素,或者肌肉注射50~100 mg/kg体重链霉素,每天早晚分别注射1次,连续注射3~5 d。如果症状比较轻微,可使用50~100 mg/kg体重 5%强力霉素可溶性粉混饮5~7 d,或者在饲料中添加四环素0.02%~0.06%,连续喂服3~4 d。因为大肠杆菌存在一定的抗药性,不同地区和时间内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型号也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治疗前要开展药敏试验。如果没有进行药敏试验,可选择多种药物进行治疗。

3.1.2 益生菌制剂治疗模式。大范围采用抗生素治疗容易取得成效,但是会潜在负面影响。抗菌素在控制细菌繁殖的同时可引起机体内部的微生物群失去平衡,而且会提高鸡的耐药性。因此要通过益生菌制剂进行调节治疗,目的是确保鸡体内的微生物群平衡,达到理想的治疗功效。常见的微生态制剂包含促菌生和益生素。益生菌有广谱、高效和无毒的特点,可以调节鸡的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鸡大肠杆菌病的感染率。养鸡益生菌“禽乐康”是由数十种益生菌群组成,其中包含有芽孢杆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和酵素菌等成分,通过补充养鸡益生菌使益生菌占有优势,调节肠道内的菌群平衡,提高鸡的抵抗力,增强免疫力。常用的方法一是拌饲料。在鸡饲料中添加养鸡益生菌液发酵饲料。成鸡添加量为总饲料量的0.5%~1%,雏鸡添加量为总饲料量的0.5%~3%。二是喷洒鸡舍。将菌码特禽乐康稀释200~300倍后喷洒在鸡舍中,可起到除臭降氨气的作用。三是添加在饮水中。初生雏鸡开口时稀释200~300倍直接饮用,有增强抵抗力和提高成活率的作用。成年鸡稀释150~200倍直接饮用,可以预防拉稀和拉饲料便,同时也可以除臭降氨气。也可以制备EM发酵饲料 (比例为EM原液∶红糖∶水∶饲料为 1∶1∶350∶1000),使用时添加 20%的 EM 发酵料,对预防雏鸡白痢及其他肠道病原微生物、保护雏鸡免受病原性大肠杆菌攻击、减少雏鸡死亡率和提高雏鸡成活率具有重要作用。

3.1.3 中草药治疗模式。适当运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进行治疗,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药方一:鲜马齿苋100 g,白头翁、黄柏、黄连和秦皮各50 g,水煎服,连服3 d;药方二:鱼腥草、苦参、连翘、杨树花各30 g,大青叶、生石膏、柴胡、穿心莲各20 g,粉碎混匀后拌料,拌料量为6~10 g/kg,连用4~5 d。药方三:穿心莲 300 g,甘草 250 g,苦参 150 g,白芷、板蓝根各 100 g,大黄 30 g,吴茱萸 20 g,粉碎混匀后拌料,拌料量为 4~6 g/kg,连用 4~5 d。药方四:黄芩、大黄、陈皮、地榆、青皮、苦参、白芍、白头翁、黄柏各100 g,粉碎混匀后拌料,喂服0.5~1g/只,连服4~5 d。药方五:穿心莲25 g,火炭母 15 g,金荞麦、桔梗、麻黄各10 g,甘草 8 g,防风 7 g,板蓝根、岗梅各 5 g,薄荷 4 g,猪胆粉3 g,粉碎混匀后拌料,喂服1~2g/只,连服4~5 d。药方六:栀子、黄连、黄芩各160 g,诃子、白芍、大黄、当归、黄柏各80 g,川芎、肉桂、白术、茯苓各40 g,粉碎混匀后拌料,喂服1~2g/只,连服4~5 d。。

3.2 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技术

3.2.1 管理鸡舍的湿度和温度。不同日龄鸡对温度的需求是有差异的,管理者要对鸡舍温度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1~7日龄雏鸡的环境温度要保持在30~33 ℃,8~21 日龄为 25~30 ℃,22~49 日龄为 22~25 ℃。1~7日龄雏鸡环境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65%左右,8~21日龄为55%~60%,22~49日龄为 55%~70%。需要注意的是,环境相对湿度比较高或者比较低都会诱发大肠杆菌病,所以要科学调节鸡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3.2.2 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洁。为了降低鸡舍内的氨氮浓度,要注意通风换气,但是要在调整好温度和湿度的基础上进行通风换气。

3.2.3 重视鸡舍环境消毒。要定期消毒鸡舍的内外环境,并且要在饲养场区设置消毒设施,严格消毒进出车辆及人员,控制外来性污染源的产生。

3.2.4 做好饲养管理。合理的鸡舍管理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鸡群感染大肠杆菌病的机率。饲料的配制要科学合理,饲料投放要定量定时,避免粪便污染到圈舍。饮水要达到饮用水标准。控制各种应激因素,尤其要控制噪音和光照强度,更换饲料要按照353原则循序渐进。合理调整饲养密度,以鸡群1~7日龄28只/m2、8~21 日龄 20~24 只/m2、22~49 日龄 9~14 只/m2为宜。饲养阶段适当对鸡群进行整群,定期实施免疫接种。日常要勤观察鸡群,注意鸡群的整体精神状态和行为,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并对症治疗。

3.2.5 重视种蛋管理,减少垂直传播。种蛋的选择很重要,要严格按照种蛋标准进行选择。及时清除破裂和被粪便污染的鸡蛋,在蛋产出2 h内对鸡蛋进行熏蒸消毒,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大肠杆菌病的垂直传播几率。当然,种鸡的选择更重要,选取健康的正常鸡或者菌群进行雏鸡接种,判断鸡是对否大肠杆菌病产生抵抗能力。

猜你喜欢
病鸡雏鸡日龄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如何提高雏鸡成活率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