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羊场常用疫苗及免疫程序调查

2022-11-25 23:20孟立峰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羊场炭疽口蹄疫

孟立峰

(济南市长清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济南 250399)

1 引言

山东省济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畜牧业发展条件。随着饲养方式由零星散养逐步转变为集约化养殖,饲养规模和密度不断加大,规模化羊饲养场受到各种疫病威胁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高致病性的传染性疫病,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很多羊养殖户将利润、效益放在第一位,对羊病的预防认识不到位,不能做到科学化养殖,导致一些动物疫病不断发生,如口蹄疫、羊痘和小反刍兽疫等,这类疫病一旦发生,控制较为困难。因此,疫苗接种成了预防疫病的最有效途径。疫苗免疫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动物体内,使被接种的动物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具备对该类疫病较强的抵抗能力,以减少疫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促进养殖业发展[1-3]。

2 调查对象与内容

2.1 调查对象

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某规模化羊场饲养的不同品种和不同饲养阶段的羊只。

2.2 调查内容

针对该规模化羊养殖场进行调查,主要涉及羊的日常管理情况、防疫情况和发病情况等。对于羊的防疫情况则详细调查,如疫苗的注射种类、注射时间以及注射方法。

2.3 调查方法

分析每日羊场上报的死亡羊、初生羊和发病羊情况,并对养殖人员进行调查问卷,详细询问并记录该羊场的饲养方式和防疫措施,同时实地查看羊舍的环境,了解羊群的基本情况。

3 调查结果

3.1 羊场概况

所调查的羊场大约饲养羊300只,分别饲养于开放式与封闭式圈舍,种类主要以小尾寒羊为主。每天饲喂3次,初生小羊与母羊单独圈养,该羊场每个月会按时进行疫苗接种。

3.2 常用疫苗种类

3.2.1 羊痘疫苗。所用疫苗为冻干苗,用前先将疫苗以稀释液稀释,后按照疫苗使用说明,在股内侧或尾根内侧皮内进行注射,七日龄小羊注射1次,45 d断奶时注射羊痘多联疫苗[4-6]。

3.2.2 小反刍兽疫疫苗。羊断奶45 d时使用小反刍兽疫疫苗,按照标注头数,然后用疫苗稀释液进行稀释,皮下注射[3]。

3.2.3 口蹄疫疫苗。羔羊在出生断奶后进行首次免疫注射,注射用量为成年羊的一半。首次给小羊免疫后间隔1个月,再进行强化免疫1次;此后每隔4个月免疫 1次[7]。

3.2.4 羊布鲁氏病疫苗。羊布鲁氏菌疫苗免疫接种时间应在配种前两个月左右进行,免疫期为1年,按照其规格,用疫苗稀释液稀释,给每只羊眼睛中滴3滴[8]。

3.2.5 羊三联疫苗。羊三联疫苗是用于预防羔羊痢疾、羊猝狙、羊肠毒血症及羊快疫的疫苗。在羊羔断奶45 d时进行肌肉注射,免疫保护时间为半年,用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稀释液进行稀释后进行大腿肌肉注射[9-11]。

3.2.6 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于断奶后45 d接种,14 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1年以上[12]。

3.2.7 羊炭疽菌苗。羊炭疽杆菌主要预防羊炭疽杆菌病,在羊羔4月龄时接种,14 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3.3 免疫程序

根据羊场疫病发生的规律,制定了较为科学的免疫程序,具体接种时间和方式如下:

3.3.1 初生小羊的免疫程序。7日龄羔羊:进行羊痘疫苗免疫接种,主要用于预防羊痘,接种方式为尾根内侧皮下注射,免疫期为1年[13]。

15日龄羔羊:进行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接种,主要预防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传播,接种方式为尾根内侧皮下注射,免疫期为1年。

45日幼龄羊:断奶的小羊进行羊三联疫苗的接种,主要预防羊痢疾、羊猝狙、羊肠毒血症及羊快疫等疾病,接种方式主要是皮下注射,免疫期为6个月[14]。

2月幼龄羊:进行口蹄疫疫苗的注射,主要预防口蹄疫传染性疫病,接种方式为肌肉注射,免疫期为6个月。

3.3.2 4月龄羊至7月龄羊。4月龄羊:进行炭疽芽孢苗的免疫接种,主要预防羊炭疽杆菌病的发生,接种方式为皮下注射,免疫期为1年。

5月龄羊:进行羊链球菌灭活苗的免疫接种,主要预防羊链球菌病的发生,接种方式为皮下注射,免疫期为6个月。

6月龄羊:进行布鲁氏菌活苗的免疫接种,主要预防羊布病的发生,避免这种人畜共患病,保证羊群和人员的安全,接种方式为滴眼,免疫期为1年。

7月龄羊:进一步进行口蹄疫疫苗的注射,主要加强羊群对这一类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方式为肌肉注射,免疫期为6个月。

3.3.3 初产前母羊。产羔前8周左右:进行羊三联疫苗的接种,主要用于加强预防羊痢疾、羊猝狙、羊肠毒血症及羊快疫等疾病,接种方式主要是皮下注射,免疫期为6个月。

产羔前6周左右:进行破伤风毒素的接种,主要预防破伤风疾病,接种方式为皮下注射,免疫期为1年[15]。

注:在妊娠前两个月尽量不注射疫苗,避免导致胎儿发育不良的问题。

3.3.4 经产母羊。配种前两周:进行羊口蹄疫疫苗和羊三联疫苗的接种,主要预防口蹄疫疾病以及预防羊痢疾、羊猝狙、羊肠毒血症及羊快疫等疾病,接种方式主要是皮下注射,免疫期均为6个月[16]。

配种前1周:进行羊链球菌灭活苗和炭疽芽孢苗的接种,主要预防羊的链球菌病以及羊的炭疽杆菌病,两者均为皮下注射,羊的链球菌病灭活苗免疫期为6个月,炭疽芽孢苗免疫期为1年。

产后45 d:进行羊痘疫苗以及布鲁氏菌病疫苗的接种,主要预防羊痘以及布病的发生,羊痘主要接种方式为皮下注射,布病接种方式为滴眼,免疫期均为1年[17]。

3.4 免疫保护效果初评

按上述免疫程序接种后,该羊场并未发生口蹄疫、布病和羊痘等传染病,说明疫苗接种起到了应有的免疫保护力。

4 讨论与小结

羊场经过免疫接种后,绝大多数的羊行为状态正常,体温、精神状态与采食量并未发生变化,在观察期内也未出现感染疾病的症状,证明该羊场的羊对于一些常见疾病已具备了一定免疫力,即疫苗免疫效果良好。在免疫时还要做到规范注射,保证接种的每只羊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以真正发挥疫苗的防疫效果,有效保护羊群的健康。

疫苗接种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接种疫苗并不是可以完全预防所有疾病,因此还要加强羊的饲养管理水平和平常的消毒工作,增强羊自身的抗病能力。接种疫苗时要观察羊的行为状态,患病、临产或弱小的羊暂不进行注射,等待羊恢复健康后补注。接种疫苗前要对疫苗进行检查,有无过期、变质和封口不严等情况,如果发现异常,一律不可以使用。接种疫苗时不可盲目注射,要按说明书进行操作,了解疫苗的特性,准确无误地进行接种。疫苗必须现用现配,稀释好的疫苗争取在最短时间用完,必须一次用完,如果用不完下次禁止使用。接种两种疫苗或者多种疫苗时,不可以同时在一个部位进行注射,要分开部位注射。接种疫苗时要明确接种方式,要分清皮下注射、肌肉注射以及皮内注射,根据不同疫苗需求进行注射。接种疫苗时所用的仪器必须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每次注射更换针头。接种后的废弃疫苗要进行统一焚烧处理,不得和新疫苗混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免疫接种前后的羊只定期进行群体免疫抗体监测。

猜你喜欢
羊场炭疽口蹄疫
炭疽病的防控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警惕!炭疽疫情来了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猪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浅谈规模化羊场夏季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试析羊场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技术
团结的班子
口蹄疫
“口蹄疫”是怎么回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