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代高校美术馆的布局规划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馆策展项目实施

2022-11-28 05:23哈尔滨师范大学姚瑞江
艺术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师范大学哈尔滨美术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姚瑞江

当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美术事业发展也在急剧扩张。在各地方公共美术馆或立足馆藏,或借力数字科技手段,或依托名家策展能力,举办众多优质艺术展览,发挥着美术馆的能量性与多元化,承载着重点文化与艺术的载体,开拓学术审美素养与价值建构。高校美术馆也主动肩负着为青年一代艺术家规划、发展的推广与责任,打造为大学生群体的美育教育承担的服务项目空间。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馆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使我们迎来了崭新的美术馆时代。美术馆建设是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建设的重要部分,扮演者重要传播作用,它承载着引领青春的展示并寄托着骨干力量对艺术创作、交流与艺术教育的追求。

一、展示空间的建构职能

高校美术馆是公共博物馆的细分,它的基本职能即为高校师生服务,以满足师生需求为中心,为教师提供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艺术创作、展示、学习空间。由于高校师生这一群体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所以使得高校美术馆也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美术馆通过将广大师生的艺术作品展示出来,向大众群体公开,以此使得广大学生的审美理念受到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师生双方都会被不同艺术理念熏陶,逐步提升自身素养。不仅如此,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历史影像以及各类文献同样能在美术馆中存放和展示,以便学生查阅。随着时间的推移,美术馆也在不断进步、不断更新,从早期单纯为校内人员服务,逐步变为向社会大众公开,从而体现出高适应性的特点。从现有状况来看,伴随其持续完善,高校美术馆实际展示的作品种类越加丰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举办特定主题的展览,并向校内外群体公开。如此,不但能够促使广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得到拓展,而且还能全面增强社会人士的基本素养。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馆依托于哈师大校园的综合资源、美术学院专业学科建设优势、优秀的师资队伍力量、优质的生源质量,已完成多次美术学院师生优秀作品展览,为美术学院的师生的艺术作品提供了完善的艺术作品展示、交流空间。美术馆的首次展览——“松江浩荡”庆祝建校70 周年师生优秀作品展,就展出教师与学生美术设计优秀作品300 余件,成果显著,师生在展览过程中互相交流学习,总结经验,激发二次创作的可能性,呈现出积极与有意义的探索成果。(校内各届美术学院毕业生的优秀毕业艺术作品展也均在此展出。)

图1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馆

图2 “松江浩荡”庆祝建校70周年师生优秀作品展开幕式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在日常学习活动中,除了要不断扎实自己的知识基础,增强个人技能外,还要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而从某种角度来讲,高校美术馆能够在学生们日常知识学习之外,为其提供另一领域的内容。通过前往美术馆,学生们可以对各类作品展开赏析,并与他人沟通,逐步加深对艺术的认知,并对艺术探索产生兴趣,对于自我精神的丰富有着极大的帮助。此外,当前高校美术馆已经向社会开放,师生们能与社会各界爱好艺术的人士进行探讨,在轻松的氛围内实现审美素质的提升,并有效提高社交水平。哈师大美术馆举办了名家个人艺术展“精神的光感——赵云龙水彩展”,为优秀的个人艺术家提供艺术作品展示的场所。学生有机会参观学习名家系列画作,研究其艺术语言、风格、观念的差异,学习其创作技巧,加深对艺术实践的认识。希望通过馆内媒体建构一种游历的体验,让观者在过程中获得某种视觉认知,感受艺术底蕴,无形中提高审美意识与素养。

基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状况,多数艺术创作者基本上集中在高校,从某种角度上讲,高校美术馆可以看做是与美术知识深入接触的重要场所,学生前往高校美术馆后,能观看到许多经典作品,并与许多知名艺术家展开交流,获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在经过探讨交流后,学生能加深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审美普及效果大大增强,美术教育理念的推广效果也会随之提升,进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认知。美术馆还积极与国内其他高校美术馆与地方美术馆合作,为全国中青年艺术群体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如举办全国性巡展“物语——全国中青年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巡回展(哈尔滨站)”,展览汇聚了相当多中青年艺术家创作的优秀作品,在为期半个月的展览中,为全国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人才提供了艺术作品的机会,为来往观众提供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二、串联加强产学研融合发展

美术馆秉承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办学方针,顺应师范教育的学科发展方向,发挥高校美术馆的首要功能,以创作、展览的形式,协助各教学单位教学,为学院教师提供直观化的教学平台,教师直接将课堂搬进了美术馆内,教学直观化、立体化、清晰化。从占地面积较大的大幅绘画作品到空间造型独特的雕塑,教师可就美术馆的空间属性与美育教育进行直接教学,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审美品格与鉴赏能力。学生可以在广阔的美术馆空间内自由的创作、展示,在新型教学方式中获得最佳学习体验,并积累美术馆展览策展经验。基此通过学术研究、展陈设计、内容划分、信息分析等各方面的内容,形成一个具有“当代性”的展览。美术馆作为文化艺术的展示窗口,也作为观众吸取当代艺术的渠道,在每一次策划中都需要坚守学校美术馆职责。

图3 精神的光感——赵云龙水彩展展览现场

图4 物语——全国中青年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巡回展(哈尔滨站)现场

城市经济发展与文化艺术是实现人们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柱。两者从发展历程上看,一直处于正向同步的趋势。我们坚信文化艺术繁荣与城市有着不解之缘,是城市政治稳定及经济蓬勃发展作为两大支柱的显现。随着对观念认知视角的转变,使文化艺术和传统经济产业跨界融合的尝试屡见不鲜,而且成效显著,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名词——新城市文化。文化艺术渗透到传统经济产业一直在循环演进中,如商业零售与文化的结合,产生了零售艺术空间。上海K11 购物艺术中心就是商业零售与文化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房地产行业和文化融合创新,诞生了文化地产、商业地产艺术空间、住宅地产艺术空间等新地产形态,如:北京798 艺术区、徐汇滨江“西岸美术馆大道”;文化艺术和科技及互联网的结合,产生了文化艺术新的交易方式。目前数字艺术品、文化艺术品电商等已成为热词,在线拍卖、在线零售的体系已经相当成熟;艺术类电影、电影艺术品、影院空间艺术品等不断涌现。在电影中植入文化艺术品和文化艺术元素已成为一种时尚;装置艺术与酒店空间规划的完美融合,艺术酒店已成为酒店中的新贵;文化旅游、旅游景区艺术品、公园内艺术品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交通运输业也在尝试与文化艺术结合,机场、火车站空间艺术品及飞机、高铁车厢内艺术品将乘客直接带入艺术境界等。

一座美术馆不单是一个艺术展示的设施与场馆,还应有丰厚的学术底蕴,奠定坚实的学术传统,彰显出独特的学术品质,塑造鲜明的美术馆“性格气质”。一方面,学校的师范美术学科专业建设不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提升其艺术创作水平,还有艺术教师队伍与艺术学术研究人才的培养。未来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馆将把艺术作品与学术研究、学术讨论、艺术评价并置,促进艺术学术研究成果的产出,提高我国未来艺术教师队伍的质量,推动我国艺术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优质艺术作品的典藏与学术研究为美术馆的“气质”具有加成作用。艺术作品收藏、藏品的展示、藏品丰富内涵的学术研究三者共同构成了美术馆底层“气质”。美术馆将立足于东北黑土地的地域文化艺术特色,典藏更多东北本土艺术人士的优质作品,在美术学院专业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究与建设下,试图做到交互、并置、穿插并且融合的学术研究活动的有效推进。

图5 展览现场一角

三、承担美育文化建设责任

高校美术馆不仅是美术学院师生艺术教学与科研的设施和场馆,它也是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通常来讲,美术学生往往会对美术馆有更高的需求,但并非说明美术馆只面向美术专业的学生。实际上,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都希望不断充实自我,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美术馆中互相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了自身的知识范围,尤其是在对作品鉴赏和分析后,通过观察作品,学生们能够有效把握其背后的历史,也能从作者角度出发,体会其中渗透的情感,全面展开作品分析,从而使得自身知识范围有所拓展,甚至是思维模式也会得到转变,因而,高校美术馆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此外,鉴于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学生为了更好地投入到未来工作中,将自身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知识学习方面,而对实践活动有所排斥,甚至有时会将其看作是其他学习任务,高校美术馆本身具有的较强课外实践价值越来越被人所重视,学校通过在美术馆开展创作展、个人展、研讨会、论坛等社会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拓展实践活动,提高自身沟通能力,这不仅能给学生个人实际发展带来益处,进而也为教育工作提供帮助。这一年来,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馆举办的艺术专业教师的个人展与学生的毕业作品创作展,吸引了众多本校以及外校学生与社会人士的参观品评,获得了一致好评。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满足了我校各专业学生对审美活动的需求,推动了各学科专业与艺术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增加了我校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加强了大学校园的美育教育,为现代化大学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另,专家学者的认可与美誉度传播,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独特艺术文化名片的塑造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6 展览现场一角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老先生的一句箴言道出了美育的本质。美育是人类全面感受心灵、文化、人生的重要基础。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馆正是秉持这样的初心创立,为观者提供审美空间,实施美育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心理与审美情操。当代高校美术馆不仅是大学校园建设的内设机构,它更是一种开放、共享的社会公共服务窗口,承担着社会美育的责任。我校美术馆将立足多元、开放、包容、共享的办馆理念,扩大美术馆展览的主题内容,提高展览的水平层次,融合公共艺术教育活动,面向广大社会人士开放,发挥其应有的公共服务职能。

四、结语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馆将继续汇聚艺术精粹本质属性,为观者营造的浓郁的艺术氛围,优化艺术审美感受,加强高校与高校美术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高校美术馆与社会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互动,美术馆艺术领域与科技与人文领域的跨界融合,希望通过这些为艺术家的文化产业理想,敢于承担责任之感,推动繁荣地方文化生态向更多元发展。

猜你喜欢
师范大学哈尔滨美术馆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去美术馆游荡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美术馆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