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全新版本理念致力中华文脉传承

2022-11-29 19:05冯惠丽
藏书报 2022年33期
关键词:总馆中华文明国家

冯惠丽

恢宏场馆

山水交融,美美与共

站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大门前,两侧群山如黛,翠木层叠,青松掩映下的建筑群更具恢宏气度、中华特色。移步易景,一幅山水交融、馆园结合的壮丽图景徐徐展开。

走进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眼前景象很难让人联想到它的“前身”——这里原为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的废弃采石场,地质条件良好,建设场馆时依山就势,变废为宝。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建筑群落设有交流区、展藏区、保藏区、洞藏区等。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建筑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领衔设计,既融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又彰显新时代大国风貌。

“按照与空间环境相协调、与展藏主题相呼应的思路,我们组织创作艺术品作为版本永久陈列,包括雕漆落地屏风、绘画作品、工艺美术作品、历史文化名人雕塑和文化长廊等,打造移步是景、移步是美的国家版本艺术园区。”国家版本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细节设计

民族元素,赓续文脉

如果说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选址和设计让人惊艳,那民族元素的融合则更加充分地展示了传世工程所应该具有的工匠精神与文化情怀。

园林景观的设计充满雅趣,自中央总馆园区入口沿中轴前行,汇流澄鉴、承古开今、涵虚秋夕、文瀚浩如、西台云章、海山贮蕴、万松筛月、江山如画等“文瀚八景”依次展开。景观设计以中国传统藏书文化及相关典故进行叙事,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文华堂前的“赓续文脉”印章由边长1.6米的整块寿山石雕刻而成,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一枚寿山石印章,寓意中华文明延绵不绝。文华堂前的地砖上还雕刻有多种中草药,这些草药在古时的典籍存藏中都有防虫功用。

走在文华堂两侧的文化长廊,可沐先贤的精神滋养,可观盛世的文化图景。文化长廊总长240米,高3米,由30块墙面组成,以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精品作为创作素材与设计元素,引人入胜。书法所选作品皆为国家典籍著录中有确凿记载或收藏于各大文博机构的有重大影响的墨迹,以龟甲、碑、帖、金石拓片等版本为制作母本,按照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时间顺序,遴选陆机、王羲之、王献之、智永、欧阳询、颜真卿等中国书法史上有代表性的杰出书法家,集中体现了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风格特点。

特色展陈

多维多面,见证文明

在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更加鲜明地呈现了“版本”的概念。据介绍,版本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欣欣向荣的表征和见证。不论是瀚如烟海的文献版本,还是星罗棋布的考古文物版本,无不彰显着中华文明的光辉灿烂。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依托丰富的版本藏品,打造了一系列精彩展览,让我们从各种载体的版本珍品中领略中华文明之丰厚、文化盛世之光彩。

开馆展览体系以中国历史发展与中华文明演进为主线,打造“1+2+3”格局,包含1个主题展览、2个基本陈列、3个专题展览;设置国家书房和文瀚厅2个精品陈列,北区地下一层和洞库5个特色库展,构建了融合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等多种场馆功能形态于一体的国家版本馆特色展陈体系。

沿着山脚的石阶拾级而上,跳入眼帘的是国家版本馆建筑群落的前厅——文兴楼。“版本工艺”“中国邮票”“中国货币”3个专题展览,分别展示了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版本工艺、中国邮票和中国历代货币的发展变迁,从不同角度展现丰富厚重的中华文明遗产。其中,在版本工艺展上呈现了镇馆之宝之一的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此本于1991年出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是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对研究中国印刷史(特别是活字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具有重大价值。

进入这片建筑群的主建筑文华堂,映入眼帘的是挑空两层、1350平方米的国家书房,3万余册具有传世价值的经典著作呈现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围绕国家书房,一层展出基本陈列“见证伟业——中华民族复兴版本展”,通过各种版本和文献资料回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其中展示有毛泽东修改的《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庆祝嫦娥四号月球圆梦的《中国航天报》等各种形式的版本资料,再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二层则展出基本陈列“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按照内容题材划分为政治、经济、哲学、地理、文学、史学、科技等方面,展示的版本瑰宝立体地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展览中展出了众多代表性文物精品,其中宋代的《西楼苏帖》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法书集帖拓本,收录苏轼行书、草书、楷书诗文、信札60余篇,具有重要的书法和文献价值。由宋代汪应辰辑刻,南宋乾道四年(1168)刻石。该本为宋拓本,存世稀少,极其珍贵。

文瀚阁内,主题展览“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汇聚2000余件马克思主义经典版本,全面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据讲解员介绍,此次共展出了300多个中外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由此体现信仰的力量。阁内文瀚厅陈列珍贵古籍出版物,集中展示《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原大仿真影印本、精选古籍影印本和原雕版刷印本。其中,《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分重要典籍,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成与汇总。编纂完成后,抄写七部藏于全国各地。如今历经沧桑,只有三部原本保存至今。

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国家版本馆全面征集保藏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中华版本资源。该馆还突出展藏结合,在洞库设立“渊溯津澜——《四库全书》文瀚合璧”古籍库展,首次同台展示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澜阁四阁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设置“汉藏蒙满文经版合璧”特藏展。

版本馆中的各类藏品承载着文明印记,而我们伟大祖先的澎湃思想和人生智慧,也得以在版本馆中保藏,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符号的能量与文明的啟迪,汇聚于此。国家版本馆是新时代标志性文化传承工程,更着眼于中华版本的安全保藏,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总馆中华文明国家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图书馆总馆/分馆制的实践研究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践与思考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初探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