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解题实践 试读命题思路
——以2022年全国乙卷36题为例

2022-11-30 13:25安徽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淡化淡水发电厂

安徽 潘 琳 刘 安

笔者以2022年全国乙卷的第一组综合题为例,从命题思路角度和试题的常规解答方面,在浅谈高三复习备考时,该如何给学生解读试题。

一、常规解题实践

【例】(2022年全国乙卷,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以色列政府从2001年开始推行海水淡化计划,鼓励企业实行“电水联产”模式,即企业在建设海水淡化厂时,兴建以地中海丰富的天然气为能源的发电厂,且并入国家电网(由进口煤炭发电支撑,成本较高)。目前地中海沿岸地区已建成5家这样的海水淡化厂,每年生产的淡水相当于全国淡水用量的1/3,且被统一纳入国家供水网络优先利用。以色列政府于2022年启动淡化水反注太巴列湖工程,打造淡水“蓄水库”,以缓解最大水源地太巴列湖水位迅速下降的状况。图1示意以色列地中海沿岸地区海水淡化厂及供水网络的分布。

(1)说明以色列海水淡化厂的区位特点。(6分)

【审读题干】

设问为“说明……特点”,空间区域为以色列,时间节点对应在2001年以后,材料中“目前”之后的内容为隐性信息,可减少关注,地理事物或现象为海水淡化厂的区位因素,设问分值为6分,按一般赋分规律需回答3点。

【对应信息】

图1示意以色列地中海沿岸地区海水淡化厂及供水网络的分布。

【涉及原理】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中给出“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问题理解】

结合设问与教材原理,将本题实质问题置换理解为:海水淡化厂的区位一是海水淡化厂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海水淡化厂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因此,既需要回答海水淡化厂的选址位置,也需要回答海水淡化厂与所处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海水淡化厂的选址位置需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考虑;与所处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需要由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和社会环境(如市场、劳动力、政策等)两大方面分析。

该题设问要求是“说明……特点”,即说明区位特点,教材只给出了区位的含义,笔者认为单纯地描述海水淡化厂的空间分布特点不够准确,回答时应将空间分布与区位含义相结合。

【信息解读】

按上述原理和理解,解答该题一是要把握地理位置,二是要了解海水淡化厂与其所处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从地理位置看,结合图示要素可以读出,五个海水淡化厂均位于35°E以西,介于31°N~33°N;分布在以色列国土西侧,紧邻地中海;图中还显示五个海水淡化厂紧邻着1个重要城市和5个一般城市,具体分布为北侧1个一般城市对应着一个海水淡化厂,南侧1个重要城市和4个一般城市附近分布着四个海水淡化厂。

从海水淡化厂与所处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看,首先,要了解海水淡化厂主要是利用海水(原料)生产淡水(产品),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其次,海水淡化对技术、设备、资金等要素投入要求高,生产成本高;再次,需要结合具体人类活动类型,仔细筛选、甄别信息,确定可用的自然或社会区位因素;最后,要充分挖掘图示信息,图中显示海水淡化厂紧邻地中海,便于获得海水(原料);位于城市附近,生产的淡水(产品)可就近满足人类需求。

结合判读的位置信息和所学的气候知识可知,以色列位于地中海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的过渡地带,由南向北,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逐渐增加,降水逐渐增多,再结合上述分析,可以推测以色列海水淡化厂数量南部多于北部。

【组织答案】

综上所述,考虑设问分值,将海水淡化厂的空间分布与区位含义相结合,进行规范、简洁的表述。

答案为:分布于以色列西部,西临地中海,原料充足;多在人口较多、淡水需求量较大的主要城市附近布局;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的南部分布多,北部少。

(2)简述以色列海水淡化厂配建天然气发电厂的益处。(6分)

【审读题干】

设问为“简述……益处”,空间对应海水淡化厂的位置,时间节点同上题;地理事物或现象为海水淡化厂配建天然气发电厂,这里需要仔细甄别两者的关系,笔者理解为“配建天然气发电厂对海水淡化厂企业的益处”;设问分值为6分,按一般赋分规律需回答3点。

【对应信息】

以色列政府从2001年开始推行海水淡化计划,鼓励企业实行“电水联产”模式,即企业在建设海水淡化厂时,兴建以地中海丰富的天然气为能源的发电厂,且并入国家电网(由进口煤炭发电支撑,成本较高)。

【问题理解】

就设问而言,考生可能会有以下五种理解:一是配建天然气发电厂对海水淡化厂的益处;二是海水淡化厂对配建的天然气发电厂的益处;三是海水淡化厂配建天然气发电厂对企业的益处;四是海水淡化厂配建天然气发电厂对以色列的益处;五是综合前面四种理解。第五点对考生的作答方向选择极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同时考虑到设问分值仅有6分,故其设问切口对应的范围应该较小,更倾向选择第三种理解。

【信息解读】

由于本题并无明显对应的教材(人教版)出处,所以全面解读题干材料信息就显得极为重要。首先,结合本题对应的文字材料,可以梳理出以下三层明线含义:一是以色列政府的鼓励、支持态度;二是邻近的地中海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三是以色列国家电网以进口煤炭发电为主,且成本较高。

结合所学基础地理知识和对问题的理解,有一定学科思维能力的考生可以对问题隐含的深层次暗线加以解读:第一层是从国家角度出发,以色列政府鼓励这一行为的原因。一是进口煤炭发电,经济成本高、环境代价大;二是邻近的地中海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鼓励企业实行“电水联产”模式,既能促进天然气资源开发、优化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又能节约政府开发资金投入;三是理解以色列推行海水淡化计划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国内生产、生活的淡水需求,而企业配建天然气发电厂可优先为自身的海水淡化生产提供充足、稳定的能源,从而保证海水淡化厂生产的淡水稳定供应。第二层是从企业角度考虑,企业采取这一行为的原因。企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盈利,也就是说企业为海水淡化厂配建天然气发电厂一定可以使企业获利。一是配建天然气发电厂可以直接为海水淡化厂提供能源,降低企业生产能源成本;二是企业的海水淡化厂生产的淡水在保障国内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可为企业带来淡水供应的利润;三是配建的天然气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在满足海水淡化生产之后的富余电能可并入国家电网,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组织答案】

综上所述,按上述第三种理解,该题需要说明海水淡化厂配建天然气发电厂对企业的益处。合理组织语言进行规范、简洁的表述。

答案为:企业配建天然气发电厂可降低海水淡化生产的能源成本;为海水淡化提供充足稳定的能源,确保淡水生产及供应稳定,保障企业利润;配建发电厂的富余电力可并入国家电网,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

(3)指出以色列将海水淡化水纳入国家供水网络的目的。(4分)

【审读题干】

设问为“指出……目的”,空间区域对应为以色列,时间节点对应为材料中提及的“目前”,地理事物或现象为将海水淡化水纳入国家供水网络,设问分值为4分,按一般赋分规律需回答2点。

【对应信息】

目前地中海沿岸地区已建成5家这样的海水淡化厂,每年生产的淡水相当于全国淡水用量的1/3,且被统一纳入国家供水网络优先利用。

【问题理解】

该题表述的行为实质是国家将海水淡化水纳入国家供水网络的目的,基于之前对本组试题第一小问和第二小问的信息解读,将海水淡化厂生产的淡水纳入国家供水网络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国内生产、生活的淡水供应。具体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一是从气候角度出发,以色列降水较少,自然淡水资源数量有限,增加海水淡化厂,有利于缓解自然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现象;二是从海水淡化生产角度考虑,企业生产淡水需要获利,将海水淡化水纳入国家供水网络为企业提供了淡水销售市场,保证企业投入能够获得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投入资金、技术进行海水淡化生产,进而保障国家淡水资源的充足、稳定供应。

【信息解读】

本题没有明显对应的教材(人教版)出处,材料给出的文字信息相对简洁,可梳理出以下含义:一是已建成5家海水淡化厂;二是生产的淡水量占国内淡水用量的1/3;三是生产的淡水被优先利用。

结合对问题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考虑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两者处于互利共赢的状态。

【组织答案】

综上所述,按国家与企业的互利共赢状态,合理组织规范、简洁的语言表述即可。

答案为:让企业在生产海水淡化水中获得盈利,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海水淡化水的能力,保障并逐步提高淡水生产量和供应量;缓解自然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现象,增加淡水资源来源,保障国家淡水资源的充足、稳定供应。

(4)分析以色列打造淡水“蓄水库”对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

【审读题干】

设问为“分析……影响”,空间区域为以色列,注意太巴列湖位于以色列北侧,时间节点为材料中提及的2022年,地理事物或现象为打造淡水“蓄水库”对海水淡化产业的影响,与之前几小问相比,本题设置了明显的限定,作答时只需要回答积极的正面影响即可;设问分值为6分,按一般赋分规律需回答3点。

【对应信息】

以色列政府于2022年启动淡化水反注太巴列湖工程,打造淡水“蓄水库”,以缓解最大水源地太巴列湖水位迅速下降的状况。

【涉及原理】

本题对应的原理主要源自于人教版必修3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中“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部分,但设问的角度更为细致。

【问题理解】

问题表述的行为实质是“以色列打造淡水‘蓄水库’”对“海水淡化产业”的积极影响,即国家某项行为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行为主体是国家,以色列打造淡水“蓄水库”,客体是企业,企业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虽然材料指明了是为缓解太巴列湖水位下降的状态,进而会让人联想到湖泊淡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但千万不要因此而忽略了回答问题的本质,所以我们只需要考虑国家打造“蓄水库”与企业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即可。

从国家角度看,一是打造“蓄水库”需要大量淡水供应,这为企业生产海水淡化水提供了市场;二是作为国家启动的工程,可能会在政策等方面给予企业一定力度的支持。从企业角度看,首先要明确“海水淡化产业”并不是单纯的海水淡化生产,它可以涵盖海水淡化生产前期的资金、技术、设备等投入部分,包括具体的海水淡化生产过程以及后期的淡水销售、调运等过程,甚至可以延伸到相关的后续产业链条。

【信息解读】

材料给出的文字信息表明以下含义:一是该项工程由国家启动实施;二是工程实施的目的是缓解太巴列湖水位下降状况。

材料信息可能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即之前提及的湖泊淡水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但结合对问题的理解,无需过多关注。

【组织答案】

综上所述,从企业角度出发,按照对“海水淡化产业”的全面理解,合理组织语言,展开简洁的表述即可。

答案为:“蓄水库”工程由政府启动,会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或优惠,也为企业生产提供广阔市场,将促进海水淡化生产企业规模扩大、推动企业发展;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利润提高,有利于企业增加资金和技术研究投入,提升海水淡化技术和生产效率;“蓄水库”工程的实施,将推动以色列各级淡化海水供水管道的建设,以及海水淡化和相关延伸产业的蓬勃发展。

二、命题思路试读

笔者从试题的材料情境以及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角度,对试题命制进行分析解读。

从材料来看,情境中以以色列政府为主体,以海水淡化企业为客体。

主体行为一是从2001年推行海水淡化计划,鼓励企业实行“电水联产”模式;二是将企业生产的淡水纳入国家供水网络、电力并入国家电网;三是于2022年启动海水淡化水反注太巴列湖工程。主体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国家淡水、能源及生态环境安全。

客体行为一是建设海水淡化厂;二是兴建天然气发电厂。客体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在此基础上兼顾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

从时间尺度来看,主客体的行为一、二较早,且为同期进行,主体行为三较迟,是建立在主客体行为一与二的基础之上的行为。

顺着对材料情境的归纳思路,进一步推测:主体行为一的具体实行者是客体,为保证行为一的顺利实施,主体需要充分考虑客体的意愿和能力;主体行为二满足了客体的盈利需求,提高了客体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能力,也保障了主体的需求;主体行为三顺利实施的物质基础是有充足的淡化水供应,这又为客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进而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淡水供应能力。客体行为目的通过主体行为二得以实现,通过主体行为三得到进一步提高。

综上分析,笔者绘制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如图2),图中左侧虚线框中的以色列政府和蓄水库属于主体,右侧虚线框中的海水淡化企业、海水淡化厂和天然气发电厂属于客体;虚线箭头体现主、客体之间的互利共赢的关系。

从关联角度来看,2022年的高考是尚未采用新高考方案地区最后一年使用旧教材的高考,这些地区在2023年将迎来“新教材、新高考”的高考模式。结合对试题的情境材料及问题的梳理归纳,笔者认为本组试题的情境选择及问题设置,既延续了“旧高考”的设计风格,又体现了“新教材”的知识内容,尤其凸显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3》的重要价值,这也为一线教师准备2023年高考的复习工作打开了一扇新窗。

猜你喜欢
淡化淡水发电厂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破坏发电厂
发电厂的类型(二)
鲸豚趣多多之它们爱淡水
跳到海里喝淡水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
GE携手First Solar共同打造新一代光伏发电厂
自动化在发电厂电气系统中的应用
海水淡化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