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玉米地膜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2-12-01 10:17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1期
关键词:需注意田块覆膜

姜 涛

(怀仁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山西 怀仁 038300)

玉米是怀仁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其栽培历史悠久。地膜覆盖可增温保墒,是玉米实现高产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近年来,怀仁县逐步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就怀仁县春播玉米地膜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地块选择

玉米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对土壤要求并不高,可在各种土壤内生长。想实现玉米的优质高产,就必须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块。

1.1 土层深厚

在活土层深、新土层厚的地块内,玉米根系可良好生长。活土层具备疏松的土壤以及良好的团粒结构、适当的孔隙大小,其中水、肥、气、热等因素较为协调,可促进根系生长。

1.2 疏松通气

疏松的土壤环境可为根系下扎提供良好的条件。玉米作为一种对氧气需求量较高的作物,其根系最适宜在土壤空气含氧量为10%~15%的环境内生长。若含氧量小于6%,根系生长呼吸作用将受到较大影响,根系无法吸收各种养分。

1.3 耕层有机质以及速效养含量高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量较高,只有充足的肥水才可促进其高产。因而,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必须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

1.4 土壤渗水保水能力佳

要想实现玉米高产,就必须提升土壤保水以及保肥能力。需选择地势平坦、肥力中上、土层深厚、排水便利的田块,因地膜玉米耐涝性不佳,需对排水条件充分考虑,避免选择贫瘠地或者陡坡地、水土散失严重的地块。可选择前茬作物为油葵、小麦、苜蓿等作物的地块,不宜选择前茬作物为甜菜的地块。

2 整地

在玉米种植中,土壤质量需满足“墒、平、松、碎、齐、净”这一标准[1]。具体而言,“墒”即要求播种前的土塘需具备充足的底墒,土壤持水量需达到60%~70%;“平”即要求种植地块土地平整;“松”即要求表土疏松,不存在中层板结现象,同时其上虚下实;“碎”即要求田块内不存在大坷拉,土壤较细较面;“齐”即要求地头、地边以及地角等各个部位不存在漏耕以及漏耙等现象;“净”即要求田块内地面无残留根部、茎秆或者饲料膜。

在开春后,若地块已秋翻冬浇,在早春时节需及时耙耱保墒。若地块内未施肥,需在早春时节开沟施肥,接着耙耱、保墒并播种,若田块仅在秋季耕作未进行冬灌,在早春时节需及时灌水,待保墒后及时耙耱、保墒并播种,需注意严禁过早抢墒播种,以防因烂种或者缺少墒干籽而导致出苗受到影响。根据本地测土结果,可在秋季或者春季深翻过程中在田块内施入30~45 t/hm2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0~195 kg/hm2过磷酸钙或者磷酸铵,45~75 kg/hm2的尿素以及15.0~22.5 kg/hm2硫酸锌作为基肥,将肥料深翻入土壤内。犁地后播种前,喷施1 500~1 800 g/hm2的50%的乙草胺或者1 200 g/hm250%的禾耐斯乳油,需注意边喷边耙,确保不重不漏,以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及部分阔叶杂草,但是如果土壤内含水量过高或者地块内采取的是玉米滴灌干播方式,可结合实际情况减少用药剂量,以防出现药害。

3 选种及种子处理

优选株型紧凑、优质高产的中晚熟品种,例如郑单958、华玉1 号等。要求选择国家种子二级以上标准的品种,即要求所选择品种杂交率超过了95%、为杂交一代品种、其纯净度超过了95%、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小于14%[2]。要求所选择种子具备较高的光泽度,同时籽粒饱满,不存在破损以及虫蛀现象,为后期精准播种奠定基础。

在播种前,首先需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晾晒2~3 d,接着对其进行发芽试验。为有效预防黑粉柄,在播种前,可采用0.2%种子量的多菌灵对种子拌种处理,在拌种后进行4~6 h的堆闷,接着即可播种。

4 播种

4.1 合理密植

春播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时,需确保种植密度适宜,始终遵循“密度适宜、用膜较少、管理方便”的原则。一般采取大小垄种植方式,大行距为80 cm,小行距为40 cm,可用90~100 cm 的地膜,可覆盖两行玉米,两边分别压入10 cm 的塑膜。采取宽窄行种植方式,可提升田间通风透光性,充分发挥边行的优势;通常保留52 500~67 500 株/hm2,若所种植为收敛型品种,可将种植密度增加10%~15%。

4.2 地膜选择

应选择具备较强横纵拉力、良好透明度、不易老化的地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选择80~90 cm幅宽、0.008 mm厚的高密度、低度压的聚乙烯无色透明膜。每1 hm2田块大约需要31.5~37.5 kg 地膜。为减少地膜污染,确保来年播种质量,推荐种植户采取可降解地膜。

4.3 适时覆膜

4.3.1 覆膜时间

在确定覆膜时间时需要堆以下几方面因素充分考虑:第一,要想确保覆膜玉米可充分利用当地热量资源,应当选择具备相对较长生育期的玉米品种,以保证玉米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所需积温符合当地实际积温[3]。第二,为避免玉米幼苗遭受晚霜危害,覆膜玉米出苗时间需比直播玉米早10~15 d。第三,需为种子发芽以及幼苗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墒情。一般将田间持水量控制在60%~70%。

4.3.2 覆膜方式

根据覆膜及播种顺序,可采取先覆膜后播种的方式或者先播种后覆膜的方式种植。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覆膜方式,采取任何方式均需保证足墒下种,注意将种肥错开,以确保播种质量。若种植地块海拔较高,具备良好的土壤墒情,春雨较早,常出现严重的低温冷害,一般采取先播种后覆膜的方式,接着打孔引苗,这样操作简便,同时可避免因膜孔过大而影响保温效果。而在干旱少雨季节,若种植地块墒情不佳,需待足墒时或者在抢墒整地施肥后及时覆膜,待播种期严格按照株行距采用打孔器在膜面上打孔播种。

5 田间管理

5.1 放苗

覆膜玉米在播种后经过10~15 d 即可出苗,待第一片叶展开后,应当立即破膜放苗。应当选择在晴天的下午破膜放苗,以锻炼幼苗,培育壮苗,具体放苗措施为在薄膜上破开直径为1~2 cm 的小孔,将幼苗放出,接着立即在幼苗茎基部立即采取细湿土封严间隙,以避免在夜晚冷空气进入,保持膜内适宜的水分以及湿度。若种植田块播种质量较高,可一次完成整个破膜放苗过程。待日平均气温超过25℃以后,需采取适宜的措施将薄膜除去,以促进玉米气生根入土,方便后期的田间管理。

5.2 除草

在播种后,若遭遇雨水天气,应当立即耙地破板结。如果土壤内未采取除草剂处理,田间存在较多密生杂草,可采取中耕器耙地以及中耕,将杂草及时铲除,通过中耕一方面可将杂草消除,另一方面可提高地温、提升土壤透气性、达到报上目的[4]。结合土壤板结情况以及杂草数量确定适宜的中耕次数,通常在头水前需采取机械方式中耕2~3次,在株行间人工松土除草1~2次,需注意首次中耕应浅些,将深度控制在7~8 cm,后期将深度逐渐增加。在除草过程中需注意保证行间平、松、碎这一基本要求。

5.3 及时定苗

适宜的种植密度及充足的株数可为玉米丰产奠定基础。若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植株常争夺土壤内水分以及养分,相互间会出现遮光情况,因光合产物的积累受到影响导致玉米植株纤细,常出现空秆问题,最终产量降低;若种植密度过低,无法对光照、田间养分以及水分等充分利用,常导致单位面积光合产物的减少,很难获取理想的产量。郑单958 等品种,因叶片较为紧凑,可对其适当密植。待玉米2 期间—3 叶期,应当立即定苗,可在缺苗部位预留双株,留大去小、留壮去弱、留健去病,若幼苗被剔除,需注意连根拔起,避免后期重新长出,确保田块内留苗均匀。

5.4 蹲苗打杈

始终坚持“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这一基本原则,及时将植株分蘖去除,以避免养分消耗,在此过程中需注意避免动摇根系而导致全株受到影响[5]。

5.5 叶面喷肥

结合苗情,为玉米植株叶面喷肥1~2次,在玉米苗期首次喷施叶面肥,在玉米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期二次叶片喷施叶面肥,通常将4 500~6 000 g/hm2的磷酸二氢钾以及1 500 g/hm2的硫酸锌兑水450 kg/hm2后喷施于田间。

5.6 肥水管理

在玉米出苗至成熟整个阶段,通常需要浇水4~6 次,以6 000~7 500 m3/hm2的浇灌量较为适宜。苗期玉米具备较强的抗旱能力。通常于拔节期或者稍晚时期进行首次浇水,连续2~4 d 浇入充足的头水,需注意地膜玉米不宜过早浇入头水,这是由于地膜玉米在生长前期地上部位生长较为旺盛,而地下部位生长不理想,其根系普遍不发达,若不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蹲苗”,在后期玉米植株的抗旱能力、抗倒伏能力以及养分吸收能力均将受到较大影响,常因早衰而无法获取覆膜应有的增产效果[6]。待玉米植株高度达到50 cm时,结合最后一次机械中耕施肥。首次追肥一般在玉米旁5 cm的位置施入375 kg/hm2的尿素以及45 kg/hm2的磷酸铵,施肥深度需达到10 cm。在施肥结束后15~20 d,需浇头水,10~15 d后及时进行第二次浇水。在第三次浇水时,需结合玉米长势追施150~225 kg/hm2的尿素,即进行第二次施肥,以避免玉米在生长后期因缺氮而出现早衰现象最终影响产量。如果不适宜二次追肥,需将上述肥料在追施头肥时施入。在8 月底—9 月初需注意停止浇水。在玉米整个生长过程中,每次浇水前均需注意浇匀浇透,以确保浇水质量。需确保土壤田间持水量不低于50%,而在抽雄灌浆期保证田间水分超法国60%~65%,在浇水之前需收看或者收听天气预报,严禁在大雨或者大风天气浇水,以避免玉米发生倒伏。

5.7 化控

为保证春播玉米丰产丰收,通常于大喇叭口期为玉米喷施675 g/hm2的玉米健壮素或者1 500 g/hm2的矮壮素,从而降低株高以及穗位高,提升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促进更多养分运送至雌穗。

5.8 头水前揭膜

在头水前将地膜揭开,可帮助玉米气生根下扎,提升植株的抗倒伏性能。通常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地膜已失去作用,若种植地块浇水便利,为河坝地、下潮地或者壤土地、粘壤土地,在浇头水前必须揭膜,在揭膜后1~2 d 内必须浇水,以防出现干旱情况,特别是后期采取机械方式收获的玉米田,必须做好头水前的揭膜工作,以提升残膜的回收率,实现对土壤的有效净化,避免土壤遭受残膜污染。如果在浇头水前没有揭膜,在收获玉米后必须立即消除残膜,以防止因土壤受到污染而导致后茬作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

5.9 病虫害防治

5.9.1 主要病害

(1)玉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在土壤环境内病菌存活时间可达2~3 年[7]。需以选择抗病品种、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田间菌量为主要措施,配合使用药剂拌种以及改善栽培管理等相关措施。选择抗病品种是对玉米丝黑穗病进行长期控制的最为根本的一项措施。也可采取12.5%烯醇或者20%克福悬浮剂等各种种衣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

(2)玉米顶腐病。玉米顶腐病是一种新发的较为重要的一种病害。该病可发生于玉米整个生长周期,在不同生长阶段其症状各不相同,在不同种植地块内其症状亦存在着明显差异。通常情况下,在土壤黏重的地块以及低洼地块该病发病较为严重,尤其是在水田改为旱田的地块该病尤为严重;而在高冈地以及山坡地该病发生较轻。在对该病防治时,必须准确抓住玉米喇叭口初期这一关键时期,可采用啶虫脒、吡虫啉等杀虫剂,配合使用农用链霉素以及硫酸锌肥,稀释500倍后进行灌芯处理,需注意避免使用铜制剂药物。

(3)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并无特效的防治药物,一旦发生玉米产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必须始终坚持“治虫防病”基本原则,通过有效防治传毒昆虫,减少灰飞虱虫源等相关措施[8]。在播种前,可采用60%高巧对种子进行包衣或者拌种处理;适当调整玉米播种时期,使玉米苗期与灰飞虱盛花期错开;在玉米田块内以及四周杂草上喷施吡虫啉以防治。

5.9.2 主要虫害

(1)玉米螟。玉米螟又被称为钻心虫,该虫一年可发生两代,其一代玉米螟最佳防治时期为6 月下旬—7 月上旬,二代玉米螟最佳防治时期为8 月15 前后。针对一代玉米螟,可在心叶内施撒5%玉螟净颗粒剂进行防治;而针对二代玉米螟,一般采取溴氰菊酯1 000~1 500倍液进行灌雌穗防治。

(2)地下害虫。常见地下害虫主要包括地老虎、蛴螬、金针虫以及蝼蛄等,上述害虫主要在玉米苗期发生[9]。在播种前,可采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兑水后对种子拌种处理,若种植地块蛴螬较多,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兑水后对种子拌种处理。在播种时,可在种植田块内均匀施撒5%辛硫磷颗粒剂以防治各种地下害虫。

6 适时收获

待玉米成熟后,采取机械方式或者人工方式收获并晾晒,待玉米籽粒含水量低于14%时,即可对其安全贮藏。

猜你喜欢
需注意田块覆膜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民和县玉米春季覆膜工艺试验研究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不同覆膜时期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啤酒大麦科学施肥保品质
传统媒体应用大数据技术需注意的问题
同时并用几种药物需注意:药物之间有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