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领域立法切忌盲目求新求变

2022-12-01 11:53孙莹
人民之声 2022年1期
关键词:总书记原则领域

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全面阐释了我国人大制度的本质、特点、地位和作用,拓展了人大制度的内涵,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其中,对于立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时期人大立法工作的期望,也是当下亟需的立法领域,需要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这些领域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运行机制。

目前,各地对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的探索精神值得肯定,但也应防止新兴领域立法盲目求新求变。那么,哪些范畴和事项属于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的立法范畴?在2020年11月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填补空白点、补强薄弱点。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催生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但相关法律制度还存在时间差、空白区。”总书记的这段重要讲话可以视为对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事项的举例说明。其中,关于国家安全和一些涉外领域属于国家立法事项,地方立法可以在属于地方立法权限的重点领域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深圳市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在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立法领域制定了比全国其他地区更为严格的法令。例如广东省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立法贯彻落实了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全面部署。在新兴领域方面,中央尤其关注数字经济的法律制度发展。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并指出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落实中央精神和部署,广东省在完善数字经济法律规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由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21年7月30日通过,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出台后的首部数字经济地方性法规;2022年1月《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由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

推进新兴领域立法,首先是坚持一般立法的原则和技术。基于理论和实务界共识可以总结出我国人大立法工作需要坚持以下原则:一、党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原则;二、科学立法原则;三、民主立法原则;四、法制统一与依法立法原则,等。坚持党的领导,在立法工作中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安排,立法规划和立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经人大常委会党组报党委决定或批准后再进入法定程序。坚持科学立法,从实际出发、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坚持民主立法,在立法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多种途径参与立法。坚持法制统一,立法从全局和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依法立法,立法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下位法不抵触上位法。

进行新兴领域立法,既要坚持立法的一般原则,也会与传统领域的立法工作有所不同。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催生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但相关法律制度还存在时间差、空白区。填补法律制度空白的立法功能,决定了新兴领域立法先行先试的性质。在探索新兴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设过程中,有时会借鉴域外已有的制度经验,这种情况要结合本国国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符合现实需要的法,而不是盲目求新求变。新兴领域的立法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立法过程不仅需要法学学者的参与,也需要吸收相关产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的意见,从而更加凸现立法的科学性。新兴领域的新兴产业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扶持,相关法律制度需要体现出对新兴产业的鼓励支持和法治保障,并引导其在法治化的轨道上发展壮大,为其营造良好的科技开发、生产制造和营商环境;同时注意其外部效应和溢出效应,在发展科技产业的同时保障生态文明、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如此,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总书记原则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2020 IT领域大事记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领域·对峙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