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韦企平治疗视神经萎缩用药规律

2022-12-01 07:00郭恒恒韦企平吴鲁华尚姗姗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枸杞子处方用药

郭恒恒,韦企平,吴鲁华,尚姗姗

视神经萎缩(optic atrophy,OA)是各种疾病所致的外侧膝状体以前的视神经纤维、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索的神经传导功能障碍[1]。遗传性疾病或者后天的外伤、肿物压迫、炎症、青光眼、眼底疾病及中毒等多种因素均可使视神经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临床治疗OA,在积极寻求病因去除原发病的同时,积极介入中医药治疗,可使患者视功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恢复或长期保持[2]。韦企平教授是全国著名的韦氏中医眼科第四代学术传承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OA 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研究运用数据挖掘,分析探讨韦企平教授辨治OA 的处方用药规律,为OA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韦企平教授门诊治疗OA 的病历资料共172份。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韦企平教授诊断为OA 的病历;(2)病历资料完整;(3)接受中药口服治疗者。

排除标准:(1)合并有重大内科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2)正在治疗其他眼部疾病的病例。

1.3 研究方法

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名称及处方用药信息,录入WPS Excel 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重新汇总,同一患者不同诊次信息记录最早的1 次。根据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规范处方药物的名称及性味归经,如生黄芪、黄芪统一为黄芪,仙灵脾、淫羊藿统一为淫羊藿等,根据《中药学》[4]规范药物的分类。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WPS Excel 对药物频次、高频用药的分类及性味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2.0 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 运行Apriori 算法进行关联分析并制作网络图。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纳入处方172 个,涉及中药126 味。其中,四气以温性药最多(26.98%),其次为平性药(26.19%)、寒性药(19.84%)、微寒药(16.67%)、微温药(5.56%)及凉性药(4.76%)(图1A);五味以甘味药最多(45.24%),其次为苦(25.40%)、辛(20.63%)、酸(4.76%)、咸(3.97%)(图1B);归经排在前5 位的分别是肝 经(30.16%)、肾 经(23.02%)、脾 经(19.84%)、肺经(15.08%)、心经(5.56%)(图1C)。

图1 治疗OA的126味中药四气、五味和归经分布图

2.2 用药频次

172 个方剂中,使用频次>30 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20 味。排在前5 位的是当归、枸杞子、黄芪、楮实子、女贞子(表1)。

表1 治疗OA的高频中药使用频次统计

2.3 高频中药功效分类

高频用药中,以补虚药最多(9 味,45.00%);其次为理气药(3 味,15.00%)、解表药(3 味,15.00%)、活血化瘀药(2味,10.00%)、清热药(2味,10.00%)和利水渗湿药(1味,5.00%)(表2)。

表2 治疗OA的高频中药分类统计

2.4 高频中药关联分析

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分析并制作网络图,设置支持度≥30%,置信度≥90%,并将所得药对以置信度降序排列(表3、图2)。按功效将所得药物主要分为3 类:(1)养血疏肝类,包括当归-柴胡,当归-枳壳等;(2)益气养血类,包括当归-党参、枸杞子-党参等;(3)滋阴养血类,包括当归-女贞子、枸杞子、当归-褚实子等。

图2 治疗OA的高频中药关联规则网络图

表3 治疗OA的高频中药对关联规则统计

2.5 高频中药聚类分析

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可得到4 组核心处方:第1 组为柴胡、白芍、菊花、党参、炙甘草,功效为疏肝解郁,健脾益气;第2 组为枸杞子、褚实子、女贞子、木香、决明子,功效为滋补肝肾,养阴明目;第3 组为黄芪、陈皮、川芎、红花、当归、枳壳,功效为益气养血,活血行气;第4 组为防风、生地黄、白术、茯苓,功效为养阴清热、健脾益气(图3)。

图3 治疗OA中药系统聚类树状图

3 讨论

OA 归属中医的“青盲”范畴,为内障眼病。其病机变化在于“虚”“郁”“热”“瘀”4个方面[5],“虚”则气血、脏腑亏虚;“郁”则肝气血郁结;“热”则肝经风热或玄府郁热;“瘀”则目络瘀阻。韦企平[6]认为,其临床主要为气血两虚型、肝肾不足型、肝郁气滞型及气滞血瘀型,处方据相应证候进行化裁加减。

从药物的性味归经来看,韦教授用药多温、平,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肾、脾经为主。韦企平[6]认为,OA 的治疗需长期服药,但服药日久,常损伤胃气,胃气虚则血气不生,目窍无所养。故用药多性味温和,常用轻剂,取平补缓补,以求远效[7]。亦采取隔日一剂或者汤剂与丸药相交替服用及周末休息停药,是为顾护胃气,使正气有复,饮食有思,运化有权。甘味药“能补、能和”,苦味药“能坚”,配合辛味药行气活血,达到“辛开苦降”,调理全身气机之效。OA 病情复杂顽固,病程迁延,久病必虚是其必然病机转换特点。虚则补之,韦教授补重肝、脾、肾三脏及气血两途,同时为防蛮补、呆补,将调理气机、畅通玄府之药需贯穿始终[5]。

从高频次用药来看,补虚药占首位,其次是理气药、解表药及活血化瘀药。补益药或味厚甘润、粘腻难散或质地重沉、易降难升,理气活血之药的运用,可使补而不滞。此外,解表药中主以菊花、柴胡与防风,菊花性味甘寒,入肝之用,长于疏风,补肝肾药中常相需而用[8];柴胡条达木郁、清利玄府;防风为风药之润剂,其性升散,引药上行到达目窍;三者使药直达病所,有引经报使之效。可见韦企平教授治疗OA 重补兼通[7],补气生血的同时,力求以通助补,使血活气行,气血生化不息。

在组方用药规律研究中,结合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及复杂系统熵聚类法,提取出4 组核心药物。第1组立足调肝,柴、芍合用补肝体而助肝用;参、草实土抑木,使气血生化有源;菊花疏肝经郁热、引药上达目窍。青盲可因情志抑郁发病,同时因青盲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患者精神上易焦虑抑郁,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9]。郁者达之,韦教授治疗青盲主张以“调肝”为中心[10],凡病因病机属肝郁气滞或临床四诊中主证有肝郁证侯时,多以逍遥散类方加减化裁[11],常用如柴胡参术汤、逍遥散验方、重明益损汤及自创的青盲一号方,均立足“调肝”,临床多有获效[11-13]。第2 组多为补益肝肾的子类药物。诸子明目,韦教授善用子类药物治疗各种眼病,如对于肝肾不足型的OA,多选用枸杞子、褚实子、女贞子、菟丝子等;清泄肝经之热用决明子、牛蒡子、车前子之类;收敛固脱则有五味子、覆盆子。处方少则三四子,多则七八子,总随证变通[14]。现代药理学研究[15-18]表明,枸杞子、褚实子、决明子具有多种不同的神经保护机制,作用多靶点,可以减轻神经元的凋亡和破坏。此外,枸杞子、楮实子、决明子及女贞子均可保肝,减轻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避免药物性肝损伤[15-19]。子类药性多沉降,且滑肠,配伍木香一者健脾实肠,二者行脾胃三焦之气,调理气机升降。第3 组药物补虚化瘀,通补结合。韦企平教授“补虚”多以黄芪为主药,剂量可达60 g,常与陈皮、枳壳等理气之品相配,使补而不滞;与当归、枸杞子等补血养阴之品相配伍,一方面防其化燥伤阴之弊,另一方面,作为活血化瘀的动力,使气旺生血,气血相生,气助血行。“化瘀”常选用当归、川芎、红花等,对于搜剔络道之邪的峻烈之品则不轻易用,防过伤正气[8]。青盲病程迁延,久病入络,可因虚致瘀;此外对于外伤导致的青盲,“瘀”字贯穿病机变化始终;瘀血不除,目失血荣,故治疗OA 注重通补结合,以瘀化通,邪实可去,以通助补,补可防滞。第4 组药物养阴清热、健脾益气。生地黄清热养阴生津、伍防风升发阴精而无燥烈伤阴之弊,白术、茯苓则健运脾胃,顾护正气。韦教授在治疗儿童青盲,证属肝经风热型多用此组药物,认为这一型多属实证,在各类脑炎、肺炎、重症流感等急性热病后期多见,以风热之邪留于经络,郁闭玄府,精华不能上升荣养所致。

本研究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关联分析,对韦企平教授治疗OA 的用药经验进行初步挖掘,一定程度上为中医药治疗OA 提供参考。但本研究仅对处方进行分析,未研究症状-证候-药物之间的关系,故不能全面反映韦教授临床用药经验。在以后的研究设计中可以采用前瞻性研究,以获取详实的门诊病历资料,探讨不同证型间的用药规律。

猜你喜欢
枸杞子处方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人间处方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泡完水的枸杞子 吃掉
春季,枸杞茶应该这样喝
卫健委新规: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脾胃虚弱者慎食枸杞子
第五届百姓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