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球链壶蚧在昆明市的生物学研究

2022-12-02 08:21金青青王克卿赵海菡王戌勃
农业与技术 2022年22期
关键词:若虫虫体成虫

金青青 王克卿 赵海菡 王戌勃

(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4)

1 研究背景

链壶蚧属(Asterococcus)是由苏联蚧虫学家Borchsenius于1959年建立[1],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蚧次目(Coccomorpha)壶蚧科(Cerococcidae)。该属新建时属链蚧科(Asterolecaniidae)壶蚧亚科(Cerococcinae)[1],后Koteja根据口器形态,将壶蚧亚科从链蚧科里分出来,独立成壶蚧科[2]。链壶蚧属昆虫体外分泌有坚硬且不透明的蜡壳,黄褐色或褐色,蜡壳整体呈半球形,顶部具1龄若虫蜕皮,或突起或平或略凹,蜡壳末端具管嘴状突,侧面观形似茶壶嘴。目前世界已知链壶蚧属昆虫8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我国记录7种,除日本链壶蚧(A.muratae)分布较广外,其余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省[3-5]。链壶蚧属昆虫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植物汁液危害,同时会分泌大量蜜露,诱发煤污病,干扰植物光合作用,许多种类是重要的农林害虫,如日本链壶蚧[6]、云南链壶蚧(A.yunnanensis)[7]。

扁球链壶蚧(A.oblatus)是20世纪90年代在云南昆明地区含笑(Michelia fuscata)上发现的一链壶蚧属新种[8],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等地[4,8]。近年来,该虫在昆明地区严重危害含笑、云南含笑(M.yunnanensis)等植物,该种成虫和若虫常聚集发生在云南含笑的树干和多年生枝条上。云南含笑受害后,轻则出现叶片发黄、枝条干枯的症状,重则出现整个植株死亡。其分泌的蜜露会导致煤污病的严重发生,导致云南含笑枝干和地面有大量的黑斑,不仅遏制云南含笑的光合作用而影响生长,还严重破坏了城市绿化景观效果及城市园林的生态平衡。

掌握蚧害的生物学特性对于其防治有重要意义。蚧虫的1龄若虫初期没有蜡壳保护,抗逆性差,是防治的最佳时机,因此摸清若虫活动时间对蚧虫防治至关重要。目前对扁球壶链蚧的认识集中在其形态特征,对其习性了解甚少[8]。本研究通过对云南含笑上寄生的扁球链壶蚧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了解其生活史、确定其初孵若虫的发生时间,为防治提供参考信息。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虫源

在西南林业大学老校区A教南侧草坪两侧的云南含笑上,选取生理状态活跃的扁球链壶蚧进行观察和实验。

2.2 玻片制作与形态鉴定

在实验室参考邬博稳[9]报道的方法进行玻片制作,参考汤祊德等[4]、Hodgson等[10]的检索表和形态特征描述在光学显微镜Nikon E100下进行形态学鉴定。

玻片制作的过程与方法。固定:采集到的新鲜蚧虫标本,需在75%酒精中放置2h以上,对于液浸标本则不用。软化、清除内含物:标本浸在10%NaOH溶液中,用解剖环或解剖针轻轻挤压虫体,清除内含物,直到标本透明为止。清洗:将虫体放在清水中清洗不低于4次,并用解剖针轻轻挤压;过一遍酸性酒精。染色:将标本放在酸性品红中染色不低于8h。褪色、固色:将染色后的标本放在75%酒精中2~3次进行褪色,放入无水乙醇中终止褪色。透明:将虫体挑入二甲苯-苯酚溶液中透明。封片:滴1滴二甲苯溶液在载玻片上,将虫体挑入二甲苯溶液中整姿,虫体一般腹面朝上;滴1~2滴加拿大树胶于虫体上;盖片时用镊子轻轻地将盖玻片放到标本上。贴标签:标签贴于玻片的两端。干燥:在室温下平放干燥2d。用标本盒保存。

2.3 扁球链壶蚧生物学研究

2.3.1 扁球链壶蚧生活史及习性调查

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选取1株受害较重的云南含笑,对其进行定期观察:每周观察1~2次,若虫涌散期每周观察2~3次,使用相机和LeicaM166FC体视镜拍摄各龄期的生态图,观察并记录扁球链壶蚧各虫态生物学状态及行为特性,依据其全年发生情况,按照时间绘制扁球链壶蚧年生活史表。

2.3.2 扁球链壶蚧产卵量调查

产卵期间,采集若干带虫枝条到实验室,随机选取雌成虫30头,用小镊子将外壳夹开,抖出里面的卵,将卵放在白色滤纸上,用牙签沾水一粒一粒将卵粘住,放入水中计数,同时通过解剖镜镜检其遗腹卵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特征

3.1.1 卵

如图1b所示,卵为椭圆形,初孵时为淡黄色,后变为青色、褐色、黑色。

3.1.2 雌成虫蜡壳

如图1f、1g、1h所示,雌成虫蜡壳呈扁球形,中部或平或向内凹陷,凹陷内有若虫蜕皮,蜡壳后部具向上的管状突起物,管状物的高度超出壳顶,呈现壶状。颜色由浅褐至深褐色,沿凹陷向外有6条放射状白色蜡带。

a.在云南含笑上的危害状;b.产卵雌成虫腹面观;c.1龄若虫涌散状;d.1龄若虫定殖后;

3.1.3 雌成虫

雌成虫为倒梨形,膜质。背面:小8字腺分布于整个头胸部和虫体体缘;大8字腺分布在腹部后几节,多数分散在臀瓣周围;大8字腺之间零散分布有一些小8字腺;小管状腺散布在背面,大管状腺分布于臀前背板上;单盘孔在臀瓣基部背面分布,无规律。腹面:触角退化为瘤状,顶端具5根刚毛,其长短不一,触角基部有七格腺;喙3节;足退化呈锥刺状,基部有硬化片,并有小刚毛;前气门路由多格腺组成一路,后气门路分二叉,多格腺由5~9格腺组成,气门口周围由多格腺围成1圈;8字腺分布在头胸部和体缘,呈现宽带,臀瓣发达,外缘稍骨化;第8腹节位于阴门后节,分左右2簇,多格腺分布,体缘外缘刚毛分布;筛板缺;肛环椭圆形,具2列肛环孔纹和8根环毛;肛板呈三角形;腹末腹面有微刺;刚毛分布于体缘边缘排列。

3.2 扁球链壶蚧的生活史及习性

经观察,在昆明市,扁球链壶蚧1a发生1代,以1龄若虫在被害枝干树皮下或树缝里越冬。9月初开始产卵,见图1b,卵在介壳里孵化后爬出扩散。10月上旬始见1龄若虫,1龄若虫涌散期集中在10月中下旬,见图1c。11月中旬完成定殖;定殖后,1龄若虫开始分泌蜡质物,体缘分泌黄色半透明的刚毛状蜡丝,背中线、背亚缘线部位也分泌相同的蜡丝,见图1d。第2年3月下旬开始出现2龄若虫,体表多了1层半透明状的蜡质物,见图1f。5月上旬出现新1代雌成虫,此时虫体体缘分泌大量白色泌蜡物包裹住虫体,见图1g。1龄若虫蜕皮位于背部中央,体型上,主干上的虫体大于枝条上的虫体。5月下旬和6月下旬,虫体体型开始逐渐增大,见图1g,至7月上旬体型变得圆润,蜡壳颜色加深变为褐色,见图1h。

扁球链壶蚧主要寄生在云南含笑的主干和多年生枝条上,在横向枝条上主要聚集在枝条下方,在纵向枝条上则聚集在有植物遮挡的一面,1龄若虫、2龄若虫远观如树皮的皮孔,不易发现。经统计,每头雌成虫平均产卵量为136粒,最多有300粒,最少73粒,卵产于蜡壳下,雌成虫则不断收缩直至蜡壳前端。未观察到雄虫和雄介壳,推测其可能为孤雌生殖。

表1 扁球链壶蚧生活史

4 讨论

本研究从昆明云南含笑上采集的扁球链壶蚧标本主要特征如下:体背面,头胸部的8字腺分布非常少;大8字腺在腹部后几节排成2横列,前列4~6个腺体宽,后列分布在臀瓣前,2~3个腺体宽;筛板无;背部有2种大小的管状腺,大管状腺仅分布在臀瓣前背板上,小管状腺背、腹面均有分布,在背面腹部体缘排成1横列;后胸气门腺路分叉;气门腺路中夹杂有8字腺;多格腺(10格)在腹部排成8横列;触角基部分布有较多的七格腺。其特征、寄主植物和分布(扁球链壶蚧的模式标本采自昆明的含笑上)都符合扁球链壶蚧的原始描述[8]。但该种与云南链壶蚧(A.yunnanensis)特征极相似,不同的是云南链壶蚧后胸气门腺路中混有许多三孔对腺[11],本研究观察发现,昆明云南含笑上的标本有些个体无三孔对腺,有些个体有,如有则在气门腺路或附近偶见1个,表明三孔对腺的有无作为分种依据值得商榷[4,10,11],不排除将来本种会被作为云南链壶蚧的同物异名。

目前链壶蚧属昆虫中,日本链壶蚧[12-15]和云南链壶蚧[7]的生物学已被研究。陈鹏等研究发现,光照对云南链壶蚧空间分布有明显作用,云南链壶蚧喜欢在避光阴暗的环境下生长发育[7]。日本链壶蚧1龄若虫多选择在寄主枝条下方或阴暗面固定危害[6]。在观察扁球链壶蚧生活习性时,也发现此现象,在横向伸展的枝条(干)上,扁球链壶蚧主要寄生在枝干下方,这表明该属昆虫可能均有避光生长的习性。生殖方式上,日本链壶蚧和云南链壶蚧均为有性生殖,前者以受精雌成虫越冬[6,12],后者以1龄或2龄若虫越冬[7]。本研究中,扁球链壶蚧的越冬虫态接近云南链壶蚧,以1龄若虫越冬,这可能跟实验地相距不远,气候比较接近有关。但扁球链壶蚧的产卵量(73~300粒,平均136粒)明显低于云南链壶蚧(310~690粒,平均420粒),种间差异、寄主植物和生殖方式差异都可能造成产卵量的不同。

根据本研究的生物学特性,对昆明云南链壶蚧的防治建议如下:加强植物检疫,进行含笑属植物种植时,注意选取无虫材料,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危害;每年5月上旬—8月下旬,在雌成虫未孕卵前,可通过修枝,或用硬铁刷直接刮除虫体,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蚧虫的1龄若虫初期没有蜡壳保护,抗逆性差,是防治的最佳时机,及时用药,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10—11月,在若虫涌散和定殖期,从下往上喷施高效低毒农药,可有效控制该虫为害;同时通过吊针向树干注射内吸性农药,对该虫任意虫态的防治都是有效的。此外,加强对含笑属植物的养护管理,及时浇水与施肥,促进寄主健壮成长,增强枝干抵御害虫的能力,对于防治链壶蚧属昆虫危害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若虫虫体成虫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犬丝虫性眼炎的防治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天牛,就在树上趴着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
吡喹酮衍生物DW-3-15对日本血吸虫PZQ抗性虫体的生物学效应观察
玉米象成虫对β-细辛醚中毒的行为反应及杀虫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