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区饲用燕麦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

2022-12-02 08:21柯强兰剑
农业与技术 2022年22期
关键词:混播饲草燕麦

柯强 兰剑

(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燕麦(Avena sativa)作为一种常见的牧草,因具有适应性强,生产潜力大,营养价值高,牲畜喜食等优点,在宁夏地区广泛种植,但由于种植区域土壤肥力相对匮乏,种植户在种植方面比较零散,机械化程度不高,同时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燕麦品种不多等诸多因素,导致燕麦产量低,优质燕麦品种种类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燕麦产业的发展[1],因此加大对优质燕麦育种与栽培水平,助力当地草畜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进程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整理收集燕麦种植资源,牧草育种工作起步晚,本地燕麦品种少,多为引进品种,育成品种较少,适合区域性的优良品种较少,总体来讲我国燕麦育种工作主要可以分为3类[2]: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的适合本地方生长的品种;随着牧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专家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培育出来了很多适宜当地种植的新品种;通过引种驯化而利用的品种,这些新品种解决了燕麦生长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为燕麦的优质高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对于人工草地选育和栽培来说,牧草品种的综合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品种筛选研究,具体体现在生长期、生长指标、草地产量、营养品质,饲草价值评估等方面;种植方式的研究,具体体现在种植密度研究、饲草轮茬技术、饲草间作套种技术、饲草混播技术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研究;田间管理的研究,通过对施水施肥研究、水肥气热耦合等综合因素调控来展现牧草种植的生长特性、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植物抗性等指标,从而选出有利品种推广。

1.1 品种筛选研究

饲用品种的筛选研究主要体现在考种特性、生产性能、营养品质、饲草营养价值评估等方面[3],具体研究如图1所示。

图1 燕麦品种筛选主要研究对象

株高是判断牧草生长发育情况和牧草产量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株高越高,其相对产草潜力越大,茎叶比也是衡量牧草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间接反映其适口性和营养物质含量。牧草的产草量衡量燕麦品种优劣的重要依据,是干草产量,鲜草产量综合表现,和牧草的株高、分蘖数、茎粗等指标密切相关,一般而言,高产的燕麦品种可增加干草产量,干草产量越高,叶量越丰富,其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也就越好。不同的种植区生态环境对燕麦生长状况和产草量有不同的影响,陈彩锦等、郭兴燕等、闫雅等开展了一系列试验,通过测定不同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饲草产量、营养成分等饲草品质的评价指标,筛选出宁夏地区不同区域的优质燕麦品种,可以发现即使同一品种在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随着气候,灌溉条件的不同,燕麦的生长状况和有所不同,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4-6]。

1.2 播种技术研究

燕麦生产中过程中的种植方式的主要集中在种植密度和播种技术研究,如图2所示。

图2 燕麦在播种技术方面的研究

1.2.1 种植密度研究

种植密度是影响牧草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是植株个体在整个作物群体中所占的营养的面积大小,种植密度不同,牧草群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株间竞争强度,在其生长过程中通过地上和地下部分会影响到个体生长发育和产量[7],种植密度选取的合理可以提高草产量。林志玲等[8]通过试验开展了对燕麦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种植密度过大,燕麦长势不突出,影响到整体牧草的生长状况,造成产量会有所下降。反之种植密度过小,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虽然整体植株长势较好,但是由于种植密度低,导致产量减产,因此种植密度和产草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一般情况土壤状况好,水资源丰富,可相对种植的密一些,反之,可相对种植的疏些,确保燕麦的种植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可通过调控燕麦的播种量和播种行距,在不同种植密度的情况下,对燕麦生长特性、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测定分析,获得水肥气热等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筛选出适宜当地牧草生长的最优种植密度。

1.2.2 播种方式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宁夏地方政策的影响,饲草需求量增大,人工草地面积也在逐年增加,饲草生产力因受地方自然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其发展,但是宁夏地区秋冬闲田多集中分布,蕴藏着巨大的饲草料开发潜力差问题,因此可通过加大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在合理使用土地的情况下,可以运用饲草轮茬技术、饲草间作套种技术、饲草混播技术这几种常见的播种方式,通过提升混播、间作模式和种养结合技术水平,实现“一年两熟”人工草地的可持续生产模式,通过充分利用其生物学和形态学特性来提高牧草产量,尤其是可以利用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生态位互补效应,提高牧草固氮作用,促进饲草产量的形成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大幅度增加草地生产。

1.2.2.1 饲草轮茬模式

饲草轮茬对于土壤的水肥要求会高一些,同时通过轮茬模式可以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常见的搭配:“燕麦+豆科饲草”轮茬模式、“燕麦+其他饲草”混播、“燕麦+粮食作物”的模式。如,在宁夏地区,一般选在秋季的9月前后可种植小黑麦或者冬麦,第2年5月中旬收获,5月底开始种植青贮玉米或者饲用高粱,9月中旬收获青贮玉米和饲用高粱,这样全年都对土地实现了很好的利用。

1.2.2.2 间作套种模式

套种是利用不同植物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征之间的差异,实现植物栽培增产的作用。对于宁夏地区,一般可选在在秋季的9月前后种植小黑麦或者冬麦,第2年4月左右种植谷子,5月中旬收获小黑麦,9月底前后收获谷子,这种方式也可以很好地利用土地。

1.2.2.3 饲草混播模式

混播种植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牧草间的互补,提高产量,改善饲草品质,多选用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混播[9]。如拉巴豆与饲用高粱混播,燕麦与毛苕子混播等,玉米和黄豆混播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草地生产性能改善饲草品质,为家畜提供优质饲草,增加动物采食量。

1.3 田间管理研究

田间管理主要集中在施肥施水和水肥气热综合方面,如图3所示。

图3 燕麦在田间管理方面的研究

1.3.1 施水施肥研究

燕麦种植的区域在牧草生长发育期间,要保证良好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因此在生长过程中做好田间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若不加以管理,就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进而影响到产量和品质。施水施肥是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施水过程中要做到按需补水,水分不足干旱会严重影响燕麦的生长,而过量的施水会导致排水不畅,引起植物生长困难。而施肥主要集中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方面,补充氮肥和磷肥,可以提高牧草地产量,补充钾肥可以提高植株抗旱、抗寒、抗病、抗倒伏性。但是过量的施肥会影响燕麦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不仅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土地环境的污染,甚至会引起烧伤苗,降低产量的情况。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燕麦在不同地区需肥规律施肥,通过对生长特性、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等指标综合分析,筛选出牧草生长过程中的施水施肥配比和肥料因素间相互效应,为牧草高效种植提供科学施肥的理论基础[10]。

1.3.2 水肥气热综合研究

植物的生长是在一定的降雨、光照、气候以及土壤条件下进行的,这几点是决定作物长势的关键因子,因此研究水、肥、气、热之间的关系,对于农业节约用水用肥,保护环境,提质降本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有不少学者开展了水肥耦合、水气耦合、水热耦合以及水肥气热耦合效应的研究[11,12],对于人工草地来说,由于种植面积大,水肥耦合技术相对已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其他技术在理论研究方面多一些,实际实践还没有很好得到推广,而牧草种植的耦合效应主要有3种效应,即协同效应、拮抗效应和叠加效应。协同效应是指各影响因子相互促进,其效应大于各自效应之和。拮抗效应是指各影响因子之间相互制约,其效应大于各自效应之和。叠加效应,指各影响因子对植物的效应等于各自效应之和。

2 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种植的燕麦品种主要以粮饲兼用的品种为主,专用饲草型燕麦品种少而且单一,在燕麦育种方面,我国高效育种技术起步晚,虽然取得的很大的进步,但是优质高产饲草燕麦品种仍比较缺乏[13]。在燕麦饲草人工种植选育上,大量的学者开展了燕麦草生产的灌溉施肥和密度栽培试验以及复种和混播试验,但仍没有很好地形成推广性强的种植技术。具体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对燕麦生长发育特性和播种技术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燕麦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光照、温度、水分、气体、土壤等诸多干预的因素,还是存在对牧草品种的特性及潜力挖掘利用还不够。如,当前研究的大多数燕麦品种筛选试验,以提高燕麦产量或品质最好的水肥组合为推荐量,但是对水、肥之间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在水、肥、气、热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的更少,另外在饲用燕麦在抗旱、抗病虫害、抗倒伏等领域的研究不多。同时在播种量和播种行距的调控设置上没有具体参考播种密度,表现出不够规范化。豆禾牧草品种在混播上受到经验参考的因素多,还没有形成具体气候条件的搭配模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质燕麦高产高效发展。

燕麦生产调控和田间管理的模式还不够成熟。由于对燕麦的生长状况和生长周期还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种植户在大面积种植中表现出对饲用燕麦凭经验管理的多,在水分养分高效调控上、需肥特性及土壤供肥能力上等关注的不多,同时由于管理技术落后或技术不到位,导致牧草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不高等。

总之,饲用燕麦作为一种重要的牧草,目前的研究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公司和种植户实际生产实践的需要,同时种植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因此还要加大燕麦新品种选育工作的投入,出台制定不同燕麦在不同区域高产栽培生产技术体系,加大新品种的繁殖推广力度,促进宁夏地区草牧业高效发展,实现农牧结合、草粮和谐发展现代农业模式,支撑宁夏现代草畜产业发展。

3 结语

燕麦在宁夏地区的利用方式很多,其秸秆是饲养家畜的优良饲草,饲用价值高于水稻、小麦、谷子等。从一颗种子的选育到家畜食用整个一系列过程中,需要的环节较多,就需要对燕麦整个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开展综合性的研究,而产草量和牧草品质是评价草地资源最为重要的2个指标,产草量可以用来判断草地的生产状况和生产潜力,而牧草品质则决定了牧草利用的效率[14]。宁夏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相对优越,开发牧草种植潜力大,可以运用科学技术的手段来提高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近年来,随着国家和自治区提出的一系列农牧业政策,将奶产业、肉牛和滩羊等作为重点实施发展的产业,因此在当前有利的发展机遇下,加大对优质饲用燕麦栽培育种方面的研究,提升种植与栽培的技术水平,调整并优化现有的产业结构,对于助力地区经济发展,科学规划畜牧业生产,推动宁夏牧草产业取得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混播饲草燕麦
可嚼燕麦,营养打折
牧草混播的优点、原则及方法
燕麦的栽培技术
晋粒康燕麦 守护您的健康
羊草混播披碱草的好处及栽培技术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混播方式对小黑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行了,我像所有的他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