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如何推动农业现代进程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2022-12-02 08:27王运昌穆兰
农业与技术 2022年22期
关键词:现代化变量土地

王运昌 穆兰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引言

农业现代化是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效产出、产品安全,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的重要保障,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提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1]。然而,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所限,我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远逊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且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提出,要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在政策上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越发凸显,研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驱动机制与提升策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土地被广泛视作农业发展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倡导,而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学术界在土地流转政策对农业发展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周婕和廖媛红等研究发现,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是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2,3]。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学界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适合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和措施。韩鹏云、童荣萍、苏炜认为,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推动农业发展,需要通过小农户联合或者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农业规模经营[4-6]。部分学者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均需要适度发展,否则将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孔祥智等认为,土地流转可能会造成经营主体的风险变大,并且可能带来负面经济效应[7];韩鹏云研究发现,由于农业经营能力不能短时间提升,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可能会大幅度提高治理成本,从而降低规模经营的效益[8]。

综上所述,大部分学者认可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是,鲜有学者对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定量研究,尤其是实证分析土地流转影响农业现代化作用机制。综上,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土地流转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果及异质性差异;采用中介模型进一步检视农业规模经营及农村人力资本在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承担桥梁作用。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1.1 土地流转对农业现代化的总体影响

土地流转能够显著提高农户家庭的收入水平[9],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使得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土地从劳动生产率低的农户转移到劳动生产率高的农户。这样,前者可以选择擅长的非生产性劳动从而获得非农收入,并且还能从土地经营权流转中获得收益;而后者拥有更多的土地经营权,通过采用新的农业科技以及更加高效和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实现农业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土地流转能够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10],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是高效,而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则是高效农业的前提;土地流转也有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土地流转使得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获得社会资金和农业技术的支持,从而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以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需要。

1.2 土地流转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机制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农地耕种规模过小愈来愈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潜在障碍。农业科技的研发与使用、农业规模经济的实现、产业的快速融合均需要农业实现规模经营[11-13]。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保障。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可以通过影响农业规模经营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14-17]。在农业经营规模过小的问题得以解决后,影响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关键就是农村人力资本水平[18]。土地流转客观上要求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流向农村,从而大大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19]。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满足了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的改变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确保了农业科技能够落实到农村基层并发挥作用。因此,在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更大程度上是通过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来实现的。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计量模型构建

2.1.1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为了考察土地流转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本文构造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具体模型:

AMit=β0+β1LCit+β2Xit+μi+λt+εit

(1)

式中,i取值1~30,表示研究的30个省份;t取值2007~2019,表示研究的13个年份;AMit表示被解释变量;β0为常数项;LCit为核心解释变量;Xit表示控制变量;μi表示个体固定效应;λt表示时间固定效应;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

2.1.2 中介效应模型

在模型(1)的基础上,本文参考了温忠麟的方法,将农业规模经营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了其在土地流转对农业现代化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具体模型:

RLit=α0+α1LCit+α2Xit+μi+λt+εit

(2)

AMit=δ0+δ1LCit+δ2Xit+δ3RLit+μi+λt+εit

(3)

同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作为中介变量,也采取上述步骤进行检验。具体模型:

REit=θ0+θ1LCit+θ2Xit+μi+λt+εit

(4)

AMit=η0+η1LCit+η2Xit+η3REit+μi+λt+εit

(5)

2.2 变量选择和测算

2.2.1 被解释变量:农业现代化

借鉴姜松、王钊等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包括机械化、水利化等8个单一指标合成综合指标共同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20]。由于测度结果会因为位于平均值之下出现负数,所以本文进一步采用了李建军的数据处理方法测度农业现代化指数[21],模型如式(6)。

AM(n)=(F(n)-F(min))/|F(min)|

(6)

式中,AM(n)代表的是第n年农业现代化指数;Fn为第n年农业现代化主成分综合得分;F(min)为历年农业现代化主成分得分的最小值。

2.2.2 解释变量:土地流转

本文使用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来衡量,土地流转总面积包括出租(转包)面积、转让面积、互换面积、股份合作面积,以及其他形式的土地流转面积。

2.2.3 控制变量

除了土地流转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外,还需要控制其他因素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外生干扰。因此,本研究选取以下控制变量:使用工业增加值来衡量工业化水平;使用城市人口衡量城市规模;用我国各省份研究与发展投入资金总额乘以农业产值占GDP比重来衡量农业研究与发展[22];使用连锁零售业年底经营面积来衡量流通业的水平[23];使用农药使用量衡量农业污染程度;使用农业用水量来衡量水资源消耗水平。

2.2.4 中介变量

2.2.4.1 农业规模经营

本文用农村居民人均耕地面积来衡量农业规模经营。

2.2.4.2 农村人力资本水平

本文用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来衡量农村人力资本水平。

模型中的变量均进行取对数的处理,各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2.3 数据说明

本文运用2007—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由于西藏、港澳台等地区数据缺失严重,故予以剔除)的面板数据探究土地流转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其中被解释变量农业现代化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和各省份统计年鉴整理,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所得。解释变量土地流转根据《全国农村经济情况统计资料》《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2019年中国农村政策与改革统计年报》数据整理所得。控制变量工业化水平、城市规模、流通业水平、农村污染水平、水资源消耗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所得。中介变量农业规模经营和人力资本水平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所得。稳健性检验中的人均机械总动力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所得。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准回归

基准回归结果表明,见表2,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流转增加1%时,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13.6%,并且该影响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土地流转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

从控制变量来看,工业化水平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这主要是因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和物质装备支持。城市规模的系数显著为负,主要是因为城市的规模经济效应越来越显著,农业的相对比较收益较低,这导致资金和优质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业研究与发展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农业技术进步会显著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污染水平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这主要是因为农业污染直接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影响农民生活状态;也会影响农村土地、水等资源,并且这种影响会持续数年之久。水资源消耗水平在5%统计水平上负向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水资源的大量消耗会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中介效应分析

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以检验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土地流转对农业现代化影响过程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如表3所示。由回归(1)的结果可知,土地流转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即土地流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直接作用是正向的。回归(2)结果显示,土地流转对于农业规模经营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土地流转同样对于农业规模经营有正向促进作用。回归(3)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在5%和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即控制土地流转变量时,农业规模经营这一中介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农业现代化的作用依然显著。根据模型计算公式,中介效应所占的比例是13.4%,即土地流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中有13.4%的比例来自于农业规模经营。

同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也在土地流转影响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由回归(5)结果可知,土地流转对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是正向的,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由回归(6)结果可知,土地流转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5%和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这一中介变量在控制土地流转变量的情况下依旧显著。通过计算可知,土地流转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中有40%是通过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这一路径实现的。这也证实了上文的分析,在解决了土地经营规模过小的基础上,土地流转更多的是通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表2 基准回归估计结果

表3 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村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

3.3 稳健性检验

由于农业现代化某种程度上也可能会影响土地流转,所以本文可能出现由于反向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为此,本文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进入模型进行回归检验。由于当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并不会引起上一期的土地流转,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反向因果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滞后一期的土地流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依然是正向显著的,这也证明了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稳健的。

表4 自变量滞后一期回归估计结果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土地流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并且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探究土地流转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并且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是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坚持贯彻土地流转政策,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可以显著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因此推动土地流转政策更加完善和优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发现,农业规模经营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因此大力进行招商引资、鼓励支持农村金融发展、加强农业科研水平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因此要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增添动力。

猜你喜欢
现代化变量土地
边疆治理现代化
我爱这土地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分土地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