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

2022-12-03 07:59本刊评论
人民与权力 2022年1期
关键词:实事省政府共同富裕

☉本刊评论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生是人大不变的关切。1 月12 日到14 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在南京召开,审议省政府关于2021 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开展工作评议。报告中,一件件用心用情用力的民生实事,一串串振奋人心的民生成绩指标,让民生温度在这个冬季里显得格外暖心。

民生改善,既体现着现代化建设的宏大叙事,更连接着亿万人民的切身感受。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的一年,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为切实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闪耀在江苏昂首奋进的每一个瞬间。

回顾过去一年的江苏民生项目,有一个关键词贯穿始终:合力。改善民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需要政府各部门齐心协作,也需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让民生幸福的贡献力量遍及各行各界。“幸福账单”离不开“任务清单”,省政府经过部门基层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编排产生了15类52件民生实事,涵盖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创业、“一老一小”、公共服务、食品安全、人居环境等各个领域,经省委常委会、省人代会审议通过,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各地各部门既层层分解落实,又横向联系协作,推动项目有力实施;省市县三级不断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如创新开发“残疾人之家”等专项岗位、改造800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培育“15 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点等项目,以凝心聚力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兜底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幸福民生齐头并进的工作局面。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民生项目必须在不断改进中,真正做到畅通运转机制、健全人员队伍、满足更多群众的需求。省人大常委会将在对民生工作常态化监督中,开展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发挥好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助推作用,把办好代表关于民生方面的建议与强化对民生实事的监督推进结合起来,在立法、监督、代表作用发挥等方面更好地体现民生导向。人大通过审议和评议提出问题与建议,政府各有关部门组织好“回头看”和整改落实,双轮驱动形成的澎湃合力,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我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打下坚实的民生基础。

猜你喜欢
实事省政府共同富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思考
实事围绕民生干 代表票决说了算
材料不能“美颜”——应当着笔干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