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垃圾堆合影留念

2022-12-03 08:16两色风景
小学生学习指导(爆笑校园) 2022年11期
关键词:垃圾堆旅行团夫妇

两色风景/文

一个人参加旅行团,最大的不便就是想拍照时找不到摄影师。

没办法,出来旅行不拍照,那旅行又有什么乐趣呢?拍照的时候不把自己拍进去,又怎么证明你到过那个地方呢?因此从旅行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有意要跟团友们打好关系,好让自己在关键时刻开口求助时有人愿意帮忙。

我们这个旅行团是由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拼成的,天南海北南腔北调,倒是普遍的搭配。每当导游一说“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照相”,大家立马就各自奔赴早已看中的背景。大家对好地方都是满怀期待的,我们必须排着队才能保证有陆续上阵的机会。

我是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到于氏夫妇的。事实上,他们也的确很惹人注目。两个人都是一副标准的模特身材,五官精致的面容更是无可挑剔,就连身上的衣服都是那样新潮、大方。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哪里来的大明星呢。

然而,外形抢眼的于氏夫妇,作风却低调而不合群。在游客们为了争抢一个拍照的好位置而推挤揉搡恨不能打破脑袋时,只有他们安静地置身圈外,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旅行以来,我没有在他们的脸上看到过哪怕一秒的惊喜。

不过,那并不是没有好处的,于氏夫妇既然自己没有拍照的需求,那么拜托他们帮我拍两张,他们当然也不会拒绝。

“笑一下——OK,很好。”

不知不觉,旅行团内就数我跟于氏夫妇走得最近。在他们的配合下,我在一处又一处景点留下了定格的瞬间。

次数多了,我有些不好意思,偶尔会投桃报李地问:“你们要拍吗?我帮你们吧。”

可于氏夫妇总是无一例外地摆手拒绝:“不啦,这里没有我们想留影的风景。”

这两个人真奇怪。要知道一天下来,我的数码相机记忆卡几乎都被照片塞满啦。

飞流直下的瀑布,云遮雾绕的峰峦叠嶂;

高耸入云的宝塔,鬼斧神工的雕刻艺术;

碧波荡漾的湖泊,曲径通幽的密林深处……

难道没一样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直到旅行结束的前一天,全程无精打采的于氏夫妇才突然不一样了。

那是黄昏。因为旅行社的安排不周,我们被迫乘坐一辆小破面包车前往晚上的居住地。其间有长达三个钟头的时间只能跟车窗外的贫瘠风景为伍。

飞沙走石的路段,人烟稀少,荒草丛生,看得人昏昏欲睡。车上几乎每个人都在怨声载道,唯独于氏夫妇欣喜若狂,相机的快门咔嚓个不停。

“你们喜欢这样的风景?”与他们坐得很近的我打趣说道。

“比起前几天,今天看到的可有意思多啦。”他们说。

我无语。不过我知道有些艺术家就是这样的,他们对人人叫好的美景缺乏好感,却偏爱荒芜、古旧、残破之类的风景,并能从中体会到一种另类的美感。也许,于氏夫妇也是这样的艺术家吧。

这时发生了一件祸不单行的事情:面包车中途抛锚了!导游和司机急忙联系旅行社。但等到下一班车来接我们时,恐怕已经是深夜了,被安置在一座小村子的我们,当晚只能在那里过夜。

几乎整个旅行团的人脸色都挺臭的,但于氏夫妇却激动得差点儿笑出声来。从面包车到村里唯一的那家小旅馆,短短一段路他们不知拍了多少张照片。

快要枯死的老树,

满是泥巴与牛粪的乡间小路,

散发着污浊臭气的沟渠,

甚至还有一间肮脏破落得难以形容的……公共厕所……

于氏夫妇旁若无人的行为引得其他团友和村民们完全不知该作何反应。我想大家肯定认为他们的脑筋不正常。

在这样的小村子留宿,晚上显然是不会有什么娱乐节目的。团友们大都早早睡下了,我也一样。

刚盖上被子不久,我就听到了“咚咚咚”的敲门声。

开门一看,是于氏夫妇。

“能帮我们一个忙吗?”于氏夫妇仍是一副欣喜若狂的表情。

“什么事呢?”

“明天旅行就要结束了,我们想趁着离开前多拍一些照片,难得来到了这样一个好地方……你愿意跟我们一块儿出去走一圈,担任我们的摄影师吗?”

我沉默了片刻,缓缓点头。无论怎么说,他们这几天也帮了我不少。

我们仨披着夜色在小村里转悠起来,几盏昏暗的路灯就是唯一的光源。于氏夫妇拉着我,往村尾的方向走去。

“我们刚才跟村民打听了一下,听说那里有我们梦寐以求的风景……”

越是接近那个于氏夫妇“梦寐以求”的地方,我越是忍耐不住捂鼻子的冲动。老天,于氏夫妇说的“风景”,竟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垃圾场!

在于氏夫妇的热切要求下,我硬着头皮为他们拍了一张又一张以垃圾场为背景的照片,拍得我两手颤抖。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内容比较恶心的梦。

第二天是旅行结束的日子。我们坐着旅行社派来的新车前往机场,准备返回各自的城市。离别在即,许多建立了友谊的团员依依话别。

在机场等飞机时,于氏夫妇表示想跟我合影。

“没关系吗?这个机场的环境还不错哟。”我开玩笑。

“哈,没关系,有你就够啦。”

请导游帮忙,我们愉快地合了影。

距离登机还有一段时间,我和于氏夫妇一起坐在椅子上。他们正凑在一起看相机的视窗,看这几天以来的丰富“收获”。

他们那兴致勃勃的模样实在让我忍不住了。我问:“你们为什么喜欢在那种……特别的地方照相呢?”

于氏夫妇交流了一下眼神。于先生问:“告诉他吗?”

“告诉他吧,以后也没什么见面机会了。”于太太点头。

换上一脸神秘,于氏夫妇压低声音对我说:“老实讲,我们不是你们这里的人。”

“哈?”我不明白。

“我们是来这里旅行的。但地球是这么辽阔,我们时间又有限,人生地不熟之下,就学你们报了个旅行团,心想这样可以省些工夫。”于先生说。

“出来旅行当然要拍照啦,拍照当然要拍些难得一见的东西,回去才好跟朋友炫耀。如果都是些跟自己住惯的地方没两样的风景,谁还有兴致呢?”于太太说。

他们按下相机上的一个按钮,调出一组照片,递给我。

天哪!我看到了什么?

我无法判断照片上的那些风景到底属于哪一个国家、哪一座城市。因为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人工建筑,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尽善尽美,比我这几天走过的最美的地方还要美上数十倍!不仅如此,照片上出现的人还都像于氏夫妇一样——身材好,相貌好,穿得好。

“相信吗?我们那儿到处都是这样的。因为科技发达的关系,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人的外形,统统都可以加工得完美无瑕。公园里看得见崇山云海,随便一座房子在你们这儿都算豪华建筑,街上走着的不是帅哥就是美女……”

听完于氏夫妇的解释,我总算知道他们为什么对垃圾堆那么感兴趣了——因为他们那儿根本没有这种东西呀!

见我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于氏夫妇笑着拍了拍我的肩。他们拿回了相机,并轮流跟我握手。

“都告诉你了,那么,再见啦。旅行结束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当然不是乘坐你们的飞机,我们有自己的交通工具……”

于氏夫妇挥手离开了我的视野,而我还坐在原地,回味刚才那些令人陶醉的照片,同时默默咀嚼着他们说过的话……

猛地,我想到了一件事。

既然在他们那样的环境里,垃圾堆都是难以想象、值得一拍的东西,那么,对于有着完美外形的他们来说,长得不好看的人当然也是极度稀罕的存在吧?

我突然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跟我合影留念了!

猜你喜欢
垃圾堆旅行团夫妇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铁对生活垃圾堆肥影响的研究进展
两地分居夫妇春节备孕、避孕有讲究
对一个垃圾堆的观察
把垃圾堆进博物馆
橡皮象旅行团
贵州遵义新蒲杨价夫妇墓
垃圾堆中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