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故事会

2022-12-03 08:16莲间鲤
小学生学习指导(爆笑校园)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华山武侠韩愈

莲间鲤/文

让我们来开一个脑洞:华山之巅最适合干什么?

武侠迷抢答:那还用说?当然是修炼绝世武功。

诗人们提出异议:华山有大好的风光,打卡题诗才是王道。

隐士团体:没听说过华山是归隐圣地吗?这里最适合隐居啦。

大家的想法差异如此之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华山是一座特别有故事的山,不同的人关注的故事不同,眼里看到的华山也不同。快来参加一场“华山故事会”,看看华山都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小秘密吧!

●武侠篇:纯天然“论剑副本”,欢迎各位侠士踊跃挑战

提起华山最出圈的梗,非“华山论剑”莫属。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五绝”排名,就是通过华山论剑评比出来的。

在金庸的另一部作品《笑傲江湖》中,华山派是五岳剑派之一,男一号令狐冲正是出身于此。他还在华山思过崖上得到了一代大侠风清扬的指点,学会了独孤九剑。

古龙的《楚留香传奇》也有华山派的设定,其中最高深的剑法叫清风十三式。正所谓“拳出少林,剑归华山”,众多武侠小说给华山刷足了存在感。

为什么华山在武侠作品里出镜率这么高呢?

首先,华山派可不是作家们的凭空想象,它是真实存在的,开山祖师就是全真七子之一的郝大通。而且,华山派也真的有武功传世,虽然不像独孤九剑那么玄乎,但也自成体系,颇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而且,华山以“奇险第一山”名号著称,因为它是五岳中最高的山,山势陡峭,攀登难度很高。武侠世界中,安排武林高手们在这样一座山上比武论剑,本身就是对实力的一种考验。

金庸先生笔下的经典人物“老顽童”周伯通就验证过这一点,他是这么对郭靖讲述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情景的:

“那时是在寒冬岁尽,华山绝顶,大雪封山。他们五人口中谈论,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个人终于拜服我师哥王重阳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好家伙,险峰绝顶、飞雪连天,这不就是为绝世高手量身打造的切磋副本吗?

怪不得许多武侠迷都会去华山寻梦了,在历尽艰苦登上华山之巅、俯瞰美景的那一刻,四舍五入相当于代入周伯通啊,这个沉浸式武侠体验必须好评!

●传说篇:华山神话知多少

毫不夸张地说,华山是一个处处都藏着故事的地方。

在华山西峰,有一块有故事的奇石:斧劈石,它拦腰裂成三段,如同被斧头劈开的样子。传说华山的神女三圣母因为私下凡尘犯了天条,被兄长二郎神压在华山西峰的巨石下,三圣母的儿子沉香长大后用神斧劈山救母,一家人才得以团圆。

事实上,斧劈石的奇景是花岗岩球状风化的结果,但由此衍生的《宝莲灯》故事,无疑是许多人童年非常美好的记忆。

东峰的下棋亭也是个有故事的亭子。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在华山和道士陈抟打赌下棋,赵匡胤一连几盘都被陈抟杀得怀疑人生。随后他以华山为赌注要求再下一局,结果又把华山输给了陈抟。后来,赵匡胤就免去了华山一代百姓的赋税,所以有“自古华山不纳粮,皇帝老子管不住”的说法。

而华山的“仙掌崖”和“神足窝”就更有意思了,它们是两处形似巨大掌印和足印的奇景,传说都是巨灵神所留。在上古时代,陕西的华山和山西的中条山本来是一体,昆仑山的水系被大山阻断,泛滥成灾。天帝遂派巨灵神下凡,脚蹬中条山,掌推华山,把二山分开,昆仑山的水系由此入海,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这些神奇的故事当然都是人们的美好想象,它们结合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像在壮丽美景中注入了灵魂,为华山增添了许多人文魅力。

●名人逸事篇:那些年,被华山之险吓出心理阴影的名人们

都说华山天下险,到底有多险?

唐人李肇的《唐国史补》记载过这么一件趣事:说大文学家韩愈被贬出京城,和朋友去爬华山散心,在充分领略了崇山峻岭的美景之后,他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座山,他下不去了!

韩愈下山那条路叫苍龙岭,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像一条笔直冲向天际的龙一样,坡度极其陡峭,山势如刀削,两边都是万丈深渊。要知道唐朝那会儿,这条路是没有护栏的,得纯靠人自己爬,最陡的那一段甚至要跨在岭脊上手脚并用。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么险峻的路,韩愈一个文人,往下看一眼腿就软了。聪明的他果断把行李都扔了试图减轻重量,再往下一看——不行,还是恐高!

就这样,韩愈的心态崩了,他在岭上恸哭了一场,开始写遗书。朋友劝不动,只好自己下山去找了华阴县令求助,这才把韩愈救下来。后来,有人在岭上刻了“韩退之投书处”几个大字,来记载这件趣事。

韩愈自己也是心有余悸,在长诗《答张彻》里写道:“洛邑得休告,华山穷绝陉。倚岩睨海浪,引袖拂天星。日驾此回辖,金神所司刑。泉绅拖修白,石剑攒高青。磴藓澾拳跼,梯飚飐伶俜。悔狂已咋指,垂诫仍镌铭。”这个心理阴影的面积可以说是非常之大了。

恐怕连韩愈自己也没想到,这事到这里还远远没完。

明朝的时候有位百岁老人叫赵文备,他在华山游玩,游到“韩退之投书处”,顿时被戳中了笑点,大笑不止。有好事者就在石刻的旁边又刻了一句:“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辞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

到了清朝,有个叫李柏的人登山到此,看到石刻觉得好玩,也来凑了个热闹,他作了一首诗:“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独立岭上但长啸。”

另一位清朝人毕沅来到陕西当巡抚,听说了这一串八卦,心想看把你们能的,还不是因为路不好走?于是大笔一挥:修路!遂组织石工给苍龙岭修了台阶,后来华山的路才一代一代完善起来。

赵文备:我承认我笑点挺低的,但韩愈这事确实太好笑了,哈哈哈。

李柏:经过登山亲测,我的笑点和哭点介于老韩和老赵之间。

毕沅:修了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被华山吓哭了。

韩愈:我并没惹你们任何人……

华山是咱们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中华和华夏的“华”,就是借华山而得名。所以,华山又有“华夏之根”的美称,它的文化宝库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

猜你喜欢
华山武侠韩愈
武侠风
嘿!这才是武侠
跨越千年仍美丽,韩愈从来不“退之”
咏华山
随王履登华山
华山论“剑”
武侠影后郑佩佩
武侠教室
“放歌桃乡颂华山”全国征联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