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元入手,用思维导图促学生减负增效

2022-12-04 11:38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小学
学苑教育 2022年31期
关键词:导图知识点课文

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小学 花 蕾

但是,学生对于思维导图却比较陌生,什么是思维导图、怎么画思维导图、什么情况下运用思维导图,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进而帮助学生减负增效。所以,教师应努力研究,探求方法,让思维导图成为学生深度复习的良剂,教会他们用色块、线条、图表等形式记录课文的重难点,让语文复习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赛创造的一种科学有效的用脑方法。它能对人脑进行模拟,把收集到的信息罗列在结构图上,并在每一个分支上记录下不同的关键词或短句,让记忆更加牢固。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作业也比较机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为学习内容过多而无法形成完整的架构知识体系的问题。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教学生构建图形,绘制思维导图,用色彩、图表、词语和线条等,把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个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压缩成关键信息组成的一张图示,保留关键内容,梳理出重难点,让复习既轻松,又有实效。

基于以上思考,从单元、课文进行了一些尝试,指导学生有步骤地绘制、使用思维导图,总结得与失。下面,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识中做记忆联系

思维导图叫心智导图,是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采用发散性思维,把知识进行有效组合与联系,进行知识创新的一种显现方式。它开启了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利于学生思考、探究和联想。

它又是一种记忆方法,由主题和分支构成,可分为树状图、双重气泡图、括号图等类别。中心位置记录导图主题,中央图像是关注的焦点,一般由图形、线条和关键短语组成。学生把确定的关键词句、中心点放在思维导图的中央,并紧紧围绕该中心,从主题延伸出去,向四周添层级、加分支,并实施有指向性、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

语文学习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特别是在语文复习阶段,学生更是不知所措。这时,就可以串联起学生的记忆点,教学生不断提取关键词,完善思维导图,优美的图案、艳丽的色彩、直观的符号,使课文脉络更清晰,知识点更明确,语言表达更精炼,学生也更容易记忆。同时,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记忆力、创造力也大大提高了。因此,有了思维导图的帮助,孩子们的复习更系统,更有抓手,也提升了学生语文复习的有效性。

二、合作中做醒目标注

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同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不少老师都会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究竟如何实施呢?教学伊始,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分组展开“头脑风暴”,对已有知识储备进行思考、提炼,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地引导学生交流,同时又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呢?科学地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如关联词语的关系错综复杂,学生经常容易混淆。怎么办呢?于是,巧妙地利用思维导图可视化特点,用漂亮的图案、鲜艳的色彩、易辨识的符号形成图示,让学生对这些关系一目了然,而且更快地掌握关联词内在的联系。画完后,每位学生交换思维导图,相互比较、思考、探讨,进行二次修改,这样绘制、研究出的导图的过程既巩固了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一举两得。

例如,复习《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时,教师质疑,提出分组交流要求:课文为我们呈现了哪几幅画面呢?分别介绍了什么特点?先自己大声朗读课文思考,再小组讨论完成学习任务。于是,四人小组兴趣盎然,围坐在一起边商量边建构、绘制思维导图。讨论过程中,大家一起出谋划策,经历“读—思—说—议—改”的过程,从而享受思考实践、巩固知识的乐趣。此时,教师也积极参与,做好课堂合作学习的调控,成为提升者、启发者,从纵、深两个角度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补充对主题的把握。学生听得认真,教师讲得投入,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思维导图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认知、合作、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借助思维导图,学生们知道如何学习、思维、总结,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更好地吸取所学的知识。提问者能积极发现问题,参与讨论者能积极思考,做出评价与补充,真正达到了学中研、研中学的目的。

三、比较中做体裁分析

笛卡尔曾经说过:“没有图形就没有思考。”语文课后的作业是对课文内容最好的复习,结合课堂所学并加入自己的理解,梳理知识点和重难点,这样一张整合过的复习思维导图,可以贴在床头,也可以贴在餐桌旁,甚至是洗漱间,思维可视化让语文学习变得更有趣、更生动。

刚开始,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就呈现教师制作的思维导图,将相同体裁的课文归类,专门设计了几节课指导学生学画思维导图,一笔笔,一画画,由基本图形、线条、色彩、关键词所构成的图示在学生间分享、在学生间传阅,智慧的火花也在学生间迸发,形象记忆也因此得到了巧妙运用。

指导时,教学生把课文分成状物、写景、写人、哲理等类别,对不同的体裁加以整合,以课文题目为中心主题,根据所学的知识点,先构思好思维导图的框架,然后开始动笔。把思维导图看作一棵大树,接着分叉出“主干、小树枝、树叶”。主干就是重要主题,小树枝代表着小标题,树叶就是呈现的细节,然后沿着图的每条分支画符号、写关键词。学生用喜欢的符号、线条、色彩和图案画成的导图,简单明了,直观形象,体现学生独特的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一张丰富多彩的复习导图就是一幅初步的创作,它围绕一个中心,生发出一系列大框架,再分类出几个小分支,从而形成放射状的围绕中心的图像式思维图。它既有条理,又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对纷繁的复习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吸收。

经过讨论、修改后的思维导图,孩子们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他们踊跃地走上讲台,展示、讲解自己创作的思维导图,那满怀激情、信心、活力的脸庞,立刻深深感染了教室里每一位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师生共同点评,给予肯定。同时,也提出修改建议,要求学生向更深的主题、更高的层次发展,鼓励学生画出更有个性、完整的思维导图,让语文复习更有章可循。课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高效的复习方法,运用色彩、图形、线条来配合文字,将学过的知识很好地呈现出来。虽然花了很长时间,甚至占用了大家的休息时间,但绘制过程充满着乐趣,站在讲台上分享思维导图能获得老师的称赞和同学们的认可,赢得热烈的掌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由此可见,孩子们非常喜欢自由绘画、自我表达、自我修改的方式,他们还拿着导图要向自己的父母展示自己独特的作品呢!

四、整合中做类别重组

以前,一个单元的知识学完后,教师会画表格、列提纲整理单元内容,但是这种方式往往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经过不断探索,尝试制作单元思维导图,带领学生梳理一个单元几课的知识点,大大提高了语文的复习效率。

进行主题单元设计时,对一些单元问题做了整体思考,指导学生把思维引向纵深处,这对知识系统的把握很有帮助,使以前由单篇课文的微观教学进入单元把握的宏观教学。在设计单元问题时,建构整体框架,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入手,罗列出有效的思考方向,这样,学生的复习思路就更加清晰了。

1.重组不同的主题。

“单元整组教学”是当前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把握整组课文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整组课文的内容,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绘制主题单元思维导图,一般可以有如下操作:

(1)单元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翻开教材目录,确定单元主题后,浏览本单元每篇课文,对文章的结构、梗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学生根据对主题的理解,在一张白纸中间画一个中央标示图,写上主题内容,或画上匹配的彩图。接着,由中央图发散开去,画出思维导图的枝干,写上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题目。这样,复习时,学生对整个单元的主题和每课的内容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2)速读课文。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速读、浏览每一篇课文,记录下捕捉到的基本信息和初步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理清脉络,明确重难点,了解接下来语文复习中的注意点和重难点。

(3)确定方向。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彩笔在刚刚完成的单元思维导图上增加分支内容,可以标明本组课文的学习目标、段落提纲、写作方法上的异同等。这样,后续学习就能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塑不同的课型。

语文思维导图的核心总结为提炼、概括,学生可以把一些零散性的知识点集中到一起,串联起来,形成知识框架。因此,教师尝试在不同的课型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单元复习,提高学生的高阶能力。

(1)字词复习课。

它能有效地使用思维导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绪任意驰骋。将汉字、词语进行归类、整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字音、字形、字义相近的情况下,容易混淆,这时,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生复习起来显得单调、乏味。因此,可借助图片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感知,学生兴趣盎然,既能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记忆汉字的音、形、义,又激发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2)语段复习课。

利用形象思维把学生带到有意义的语境中,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理解与复述的强烈愿望,成功地完成知识的迁移与技能运用。如,先从段落开始训练分析思维导图,让学生先画小分支,逐渐过渡到自然段和整篇文章的分析。这样“输入——内化——输出”循环往复的过程,使学生对文章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方法都清楚明了,阅读的速度和深度也就有了明显提高。

(3)知识点复习课。

针对语文阅读课文,学生巧用思维导图,将文章的易错字词、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和词句品读等知识点用关键词来串联,用色彩刺激大脑,增加对知识点的记忆力。如学习完鲁迅单元的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拓展教材,感受鲁迅的高尚情操。学生以“国魂”为单元主题绘制了思维导图,概括地反映了本组课文中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知识要点、写作手法,透过这些故事,全面、深刻地了解鲁迅的性格特点,感受他的崇高精神,从而受到熏陶和教育。这个梳理的过程相当于再次学习、深入学习,不仅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复习习惯,还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作文复习指导课。

用思维导图总结和整理单元知识点,先确定一个适切的主题,进行结构化发散思考,深入联想问题的分论点和相关论据,逐渐打开思路进行构思,科学安排文章的段落和章节,以最合理的方式将其表达为文字。如,教学生列写作提纲,要求学生先拿出一张没有任何内容的大白纸,然后拿出三种颜色的笔和一支黑色签字笔。一切就绪后,开始思考写作题目,用一种颜色的笔写下在题目下如何起承转合,地点、事件的发展用第二种颜色,中间的转折和最后的结尾等用第三种颜色,有问题的或需要注意的地方可以用黑色笔做标记。通过线条和一个个关键词的连接,学生就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作文应该以怎样的结构进行,如何承上启下,写作思路就更清晰了。

实践证明,“双减”背景下,思维导图的作用不容小觑,可串珠成链,将原本复杂的知识体系建构成逻辑明确、条理清晰的网络体系;能化繁为简,仅仅用图形、线条、色彩、关键词等,就能把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的内容“梳理”并“压缩”成由关键词语组成的一张导图。既便于学生理解,理清各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又理清了学生的复习体系,培养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复习效率。

总之,从大单元入手,使用思维可视化这一科学合理的思维工具进行语文复习,能把“看不见的”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积极培养学生分析、创新等高阶思维的能力。推动学生不断从“知识输入”向“思维产出”的深度学习转变,快速突破复习重难点,提高复习效率,获得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导图知识点课文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背课文的小偷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