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集粹

2022-12-04 17:32
乡音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匡衡费孝通洪灾

【费孝通92 岁讲大课】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92 岁时还讲大课,令人感奋。

2002 年11 月3 日,是北大社会学系组建20 年,也是新中国社会学教学走过20 年。作为社会学系的领衔教授,费孝通前一天刚刚度过92 岁生日。他与秘书携手,步入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向1000 多名整整20 届社会学系的新老学生讲大课。

“我是20 岁开始学社会学的,一晃72 年过去了。可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社会学是什么。”费孝通幽默的开场白引发全场一片笑声。其实,作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自20 世纪30 年代起便致力于中国社会调查,他提出的建立长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等10 多项建议,被党和国家有关部门采纳。70 多年间,他把了解和认识中国社会作为使命,把实现“志在富民”的愿望作为一生的追求,把建设社会学科和培养人才作为一生的天职。

(摘自《北京青年报》。本文发表较早,费孝通生于1910 年,于2005 年去世。——本刊编者注)

【保定老调舞台上的《谢臣》】

我省反映1963 年8 月特大洪灾的剧目很多,如河北梆子《子牙河畔》、话剧《战洪图》(并拍成电影故事片),其中的保定老调反映社会主义时期著名英烈谢臣的《谢臣》,更令人难忘。这出戏由著名老调坤生陈淑媛饰演谢臣,情节上虽有一些艺术加工,但历史地再现了谢臣在1963 年洪灾中的英雄形象。

谢臣(1940-1963),回族,易县西水冶村人。1959年11 月加入共青团,同年12 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3 年春,随连队到冀西山区东高士庄执行任务。这年8 月,当地暴雨连绵,形成洪灾。全连立即投入抗洪斗争。在风雨中,谢臣不顾自身安危,拼命抢救群众。8 日这天,山洪暴发,在闯进激流救群众时,不幸的是,一个巨浪把他打入水底,光荣牺牲。部队为他记一等功,追认他为优秀共青团员。根据他生前志愿,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1964 年1 月22 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他“爱民模范”称号,并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谢臣班”。

(摘自王德彰著《谈戏说史》)

【匡衡从“凿壁偷光”到“专地盗土”】

“凿壁偷光”这个成语说的是在墙壁上凿个洞,借邻家的灯光看书,形容刻苦学习。

《西京杂记》里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叫匡衡的孩子,家穷得不能买蜡烛夜读,于是在墙上凿开一个小洞,把邻家的光引进来读书。这则“凿壁偷光”的故事尽管不见于《汉书·匡衡传》,但该传也说到他家贫而喜好读书,得中甲科,选任为平原郡文学。看来“凿壁偷光”的励志故事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初元元年(前48 年)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匡衡很快被提拔为光禄大夫,相当于高级顾问,匡衡出入在元帝左右,甚是风光。建昭三年(前36 年),元帝又提拔匡衡担任丞相,为百官之首,并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匡衡当时的封地有30 万亩之多。不过匡衡是个贪心的家伙,利用地图之误,多占了4 万亩。后来成帝时,被司隶校尉告发,匡衡最终以“专地盗土”罪,被贬为庶人。

(摘自《今晚报》司马牛/文)

【秦始皇陵为何朝向东面】

按照中国古老习俗,凡修庙、造坟、建房,通常要坐北朝南。中国历代帝王之陵,绝大部分也是坐北朝南的。但赫赫有名的秦始皇的坟墓,却很奇怪的是坐西朝东的。

过去一直以为,秦始皇的墓是朝北的,因为根据一些军事、政治理论认为,他修筑长城,是防患匈奴。但匈奴直到秦始皇死了仍没有消灭,他死不瞑目,所以它的坟墓是面朝北面的渭河,表示时刻注视敌人,戒备不懈。

但是,作为秦始皇陵园组成部分之一的秦兵马俑出土后,人们发现,这几千个兵马俑都一齐面向东方。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便认为,秦始皇墓葬本身并不是坐南朝北,而是坐西向东的。那么,为什么要坐西向东呢?

一种看法认为,秦始皇“灭六国,定一统”是成功了,但统治并不十分巩固。秦始皇常说“东方有天子气”,一直放心不下。因此,他令人修驰道,先后4 次东巡(仅一次北上),绝不会是单纯的寻欢作乐,游山玩水,而出于“安内攘外”的考虑。

另一种看法则认为,秦始皇陵之所以坐西向东,除了显示自己雄踞西北,横扫六国,统一六国的威风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生前无法觅到不死之药,死后也要闭着双眼瞻望东方,以求神仙引渡到天国。

(摘自《新周报》李华锋/文)

【[咬文嚼字]异形同音近义词用法有别】

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异形同音近义词,用法是有区别的,使用时不可混用。如:

“制定”和“制订”都是动词,“制定”指定出,如法律、规程、政策等,如说“制定宪法”“制定学会章程”。而“制订”是指创制拟定计划,如说“制订明年的工作计划”。

“蔓延”“漫延”“曼延”都是动词,“蔓延”指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如说“火势在蔓延”;“漫延”指水向四周扩展,如说“洪水漫延”;“曼延”指连绵不断,如说“群山曼延”“羊肠小道一直曼延到远方”。这3 个词在使用时,凡指与水有关的扩展,要用“漫延”。

“亮丽”“靓丽”都是形容词,“亮丽”指明亮美丽,如说“亮丽的风景线”“色彩亮丽”,也指美好,优美,如说“他的散文写得很亮丽”;“靓丽”指人的漂亮、美丽,如说“这个人的容颜靓丽”。使用时,凡写人时用“靓丽”,写事物用“亮丽”,不可写“这条大街已成为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对事物拟人化的描写可用“靓丽”,如说“一个个大红灯笼把这条街装扮得非常靓丽”。

(史 介)

猜你喜欢
匡衡费孝通洪灾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How to survive a flood 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How to survive a flood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今天,为什么我们要怀念费孝通?
费孝通的十个文化洞见
匡衡凿壁借光之后
匡衡:苦学成宰相却因贪腐被贬为平民
杨绛的“男朋友”
凿壁偷光
醒醒吧,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