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与体验分析

2022-12-04 03:44周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留学生交流

周慧

(武昌理工学院,湖北武汉43022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各个国家之间交流不断加深,中国也正在向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为了增强新一代年轻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学术探讨体验,会有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学习,从而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 来华留学生在中国交流学习期间会遇到交流不顺的问题,可以通过认知和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来解决。 因此对留学生在中国传统节日方面的认知体验进行调查分析,能更好地帮助留学生提升留学体验,增强留学生生活、学习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1 来华留学生对传统节日认识调查分析

因为语言和信仰以及不同的生活习惯,留学生在陌生的国家中很难有真正的团结的大家庭。 来华留学生中有一部分在来华前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的传统知之甚少,甚至对于中国的节日闻所未闻,这给他们在适应中国生活和体验中国环境方面带来很大困扰。调查数据显示,留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各个方面,例如时间、习俗、饮食、历史等了解程度各不相同。 通过调查发现,留学生对于我国的春节、端午节和元宵节三个节日,了解程度相较其他节日较深,但是对重阳节、腊八节等节日知之甚少。还有留学生对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活动认知,仅仅停留在饮食和庆祝等习惯方面,对于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深刻内涵并没有很多了解。例如,对中国有关祭祀的节日活动的调查显示,留学生经常会提到清明节与端午节,知道中国人要去打扫坟墓、祭拜祖先,但是这样的活动中蕴含的真正含义留学生却鲜有人知。留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和环境层面,并不曾真正地体会过中国人对于每一个节日的情感和民族情怀。 例如留学生大部分会留意到,在端午节的时候包粽子是中国人的特色饮食习惯,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个标志性活动。但是很多留学生不知道这样做是为了祭祀屈原,粽子在古代会被投放入水里,目的是减少鱼对屈原尸身的啃食。在这种小故事背后,蕴藏着屈原对于国家的献身精神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留学生也很少能够与中华民族产生相同的共鸣[1]。在这样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演变为现在节日的形式。留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真正含义确实很难达到透彻的了解,大多数留学生在中国有过生活经历之后,会从表层逐渐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慢慢了解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精神和情怀。另外一个调查数据显示,留学生对于中国节日中部分标志性的节日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但是对于其他庆祝活动不了解,其对饮食习惯不突出的节日并没有过多的认知。 甚至因为中国土地较为广阔,每一个不同的地区,对于不同的节日都会有差异地进行庆祝或者纪念,所以留学生对不同的节日会有不一样的了解,不同地方的留学生对于同一个节日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判断。

2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体验的意义

2.1 帮助留学生适应在华生活

一个学生在一个陌生的国家,会遇到很多生活方面的困难,例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以及生活习惯等。 当一个留学生无法融入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当中时,会在异国他乡有很大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日积月累逐渐会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从而对留学生在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来华的留学生来说,尽快地适应我国的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文化是他们在中国生活当中重要的一部分。 要提高留学生在华的适应能力,首先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民族民俗入手。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很多的习俗和节日文化。也正因为中国人的传统和热情好客,留学生能很快地在中国学习到不少的节日习惯,例如,尽人皆知的春节,或者是中国的端午节、七夕等。留学生可以与同学一起感受这些节日的氛围,让同学带领自己参与到当地的纪念活动中。 通过当地人的带领逐渐融入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中。 这样的交流和沟通不但有利于留学生在陌生环境的适应发展,也能促进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

2.2 促进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

不同国家的经贸往来,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的碰撞,每一次文化交流,不仅是对国外文化的借鉴吸收,也是对国内自我文化的传播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作为拥有着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然要发挥文化大国的优势。 在与国外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弃糟粕取精华,提升本国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修养,将中国传统节日的精髓,用最积极、最欢乐的形式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 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和海外华人来到中国学习和生活,中国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中华民族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民族精神、 民族情感,每一个节日的习俗都有其蕴含的深刻意义。因此,全球化背景之下,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是让中华文化跨国际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也能有效地促进世界对于中国的了解[2]。加快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速度,增强跨国文化交流的能力,从而增加我国文化自信,增强我国软实力。

3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现状和问题

3.1 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仅停留于表面

留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认知仅仅停留在饮食和环境等庆祝的形式上。 在华留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并不深刻,对于很多节日并没有了解,在留学生的脑海当中,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是大面积的空白。 这样既不利于留学生在中国进行生活学习,也不利于中华文化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相互传播交流。 而且留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也有不同程度的体验认知,例如,很多来华留学生知道春节。他们会从春节临近时匆匆忙忙回家的人身上了解到,这是一个合家欢聚,一年一度家人团聚的日子;他们会从年夜饭满桌的美味佳肴上了解到,这是一个充满欢笑和温馨的日子,需要用更多的美食来庆祝一年的收获和喜悦; 他们会从除夕热闹的爆竹声中了解到,这是一个举国欢庆、 所有人都会围炉守岁、迎接新年的日子。对于这种饮食环境和人文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节日,留学生会有更多的了解和体验参与感。但是像重阳节,这种并没有过多的形式去庆祝或者不具备其他特色饮食的节日,留学生很难去接触到。对于重阳节的介绍,很多会来自于古诗词或者是敬老院。 生活在校园当中的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专门研究这种传统节日。因此,这样的节日,在留学生群体中很容易被忽略,甚至有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

3.2 认知体验途径单一

在华留学生因为语言不通和情感交流障碍等问题,他们的活动区域很小,仅仅局限在校园范围内或者是较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人就更为局限,仅限于他们的老师、同学或者是身边的一些有相同国籍或语言习惯的朋友。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仅仅来自他们的中国朋友以及他们的教师或者是学校所处的环境。 虽然中国人自古以来有热情好客这一传统习惯,但是要将一群完全和自己实际生活不相干的陌生人容纳在群体当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留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可能会在学校为了迎接节日营造的环境当中得到一丝的感受,或者在跟中国朋友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对于某种节日有道听途说的了解[3]。 再加上中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对繁华的商业中心或者城市中心地带也会越来越国际化,会将国际上的重要节日作为一种盛大的节日来对待,中国一些传统的节日的痕迹在城市的中心会慢慢消散。国际化的发展势必会隐藏掉一些中国的本土文化,这也给留学生在身处的环境当中去了解一个国家本土文化带来了一些阻力和困难。

3.3 留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兴趣不高

有一部分留学生来华之后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学习和为将来的生存打好基础,并不会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异国他乡的文化、 了解异国他乡风土人情上面。所以留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从而难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也有一种可能的原因是留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没有过多的了解,并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有趣的地方。 所以他们会在来中国的这一段时间内,慢慢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而刚开始的时候,需要一个引路人引领他们来接触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4 在来华留学生中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议

4.1 提高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度

提高来华留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和体验感,不仅要从形式和环境上着手,更多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每一个节日背后深层的故事和蕴含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庆祝形式,其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或者是由来已久的精神寄托。所以让学生知道节日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或者情感更为重要。从深层次的内心环境上引发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对陌生的文化设身处地地加入自己的情感,这样才会让留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的节日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融入其中,增强留学生对于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体验感和认知程度。

4.2 让更多留学生参与节日活动

来华留学生要更多地亲身体验这些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事情才能有更深的印象、更直观的体会。 学校可以专门针对留学生开展一些线下节日主题活动,让每一个留学生和中国学生都参与其中,互相影响交流。不同的地域文化可以在一场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融合沟通,中西方文化交流必然会碰撞出精彩的火花,从而增强双方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的兴趣,提升本国的文化自信。例如最传统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春节,可以让留学生跟随中国学生去家中感受亲人团聚、 合家欢乐的气氛,一起贴年画、放鞭炮,这样才能让其更直接地感受到中国人对于春节的情感和浓浓的氛围感[4]。 或者在七夕节,学校可以帮助学生组织一场大型的联谊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的同时为留学生讲述中国神话中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理解节日的由来和其中蕴含的中国人对于浪漫的理解和中国人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 这个活动不仅能缩短留学生作为外来者和本地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也能让留学生对中国的神话故事或者是传统节日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延伸至梁祝等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上来。

4.3 增加留学生对传统节日认知体验的途径

要增加留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途径,增强留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体验。 在这方面,学校作为留学生成长和生活的根本营地,在做好留学生后勤保障的同时,也要保证留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对于环境的适应协调。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专门对留学生的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在遇到中国某些传统节日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与留学生进行深度的交流,给留学生讲解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激发留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好奇,并且想要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亲身演示的方式,让留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民族情感和精神,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庆祝或者纪念,让留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印象更加深刻。另外,除了学校教学的方式,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平台或者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深地扎根在异国他乡人的脑海中。 或者借助手机等平台根据每一个人的需要,推送传统节日的介绍和有趣的故事讲解,从而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认知体验的兴趣[5]。

4.4 加强不同文化相互交流

学校不仅要组织针对留学生教师的培训,对留学生加强本土文化教育,还要组织更多的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帮助留学生更快地融入这个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生活体验。对于留学生的培养不仅是针对一个学生进行的教育,更是两个国家之间沟通互助的缩影[6]。留学生与在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两国沟通的桥梁。 因此要分析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和体验,对症下药,用最快速最有效率的办法促进两个国家的文化交流互通。

5 结语

来华留学生要融入这个大环境,必须要对当地文化有所了解。 中国传统节日能快速直观地体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每一个节日当中都蕴含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 这种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完全不同于西方人开放热情的直接表达,中国人有专属于中国人的独特浪漫,只有真正理解并且了解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历程的人才能真正懂得节日中深藏的感情和情怀。 留学生要获得更深刻的在华体验就必须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于是节日便成为一种直接的渠道。 促进中国传统节日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也是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提升我国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留学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