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marker等多维度评价延胡索配方颗粒的质量

2022-12-04 01:02范晓良陈叶青金佩芬
中成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延胡索阿片批号

张 纯, 范晓良, 陈叶青, 李 雪, 金佩芬

(1.嘉兴市食品药品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中药室,浙江 嘉兴 314001;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临床药学室,浙江 嘉兴 314001;3.嘉兴学院医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 T. Wang 的干燥块茎,功效活血散瘀、利气止痛[1],其止痛的药效物质基础主要为生物碱[2],并具有镇静催眠、抗药物成瘾、抗炎、抗缺血、抗溃疡、抗抑郁等作用[3-8]。延胡索配方颗粒是在原饮片基础上直接发展而来的中药配方颗粒,市场需求量巨大,但目前该制剂国家标准中的含量测定指标仅为延胡索乙素[1],故对其药效关联性较强物质成分群进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刘昌孝院士首次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9-10],通过对延胡索系统研究,确定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黄连碱、巴马汀、去氢延胡索甲素、D-四氢药根碱、原阿片碱作为其Q-marker[11]。本实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水分、溶化性、浸出物、TLC鉴别、聚类分析、指纹图谱等对延胡索配方颗粒进行多维度评价,以期为该制剂质量控制及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1 材料

1.1 仪器 Waters e2695-2998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配置DAD检测器(美国Waters公司);XS205DU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Mili-Q Reference超纯水系统(美国Millipore公司);C300真空泵(美国圣斯特公司);KQ-800KDE高功率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DGG-9053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暗箱式紫外透射仪(上海宝山顾村电光仪器厂);薄层色谱板(德国默克公司)。

1.2 试剂与药物D-四氢药根碱(批号AF200527-07,纯度98%)、黄连碱(批号112026-201802,纯度94%)、延胡索甲素(批号AF200519-10,纯度98%)、去氢延胡索甲素(批号AF200415-17,纯度98%)对照品均购自湖南旭瑞中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阿片碱(批号110853-201805,纯度99.6%)、延胡索乙素(批号110726-201819,纯度99.8%)、盐酸巴马汀(批号110732-201309,纯度95.1%)对照品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18批延胡索配方颗粒源于各厂家或医疗机构,具体信息见表1。甲醇、乙腈、磷酸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自制超纯水。

表1 样品信息

2 方法与结果

2.1 水分、溶化性测定 按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832水分测定第二法(烘干法)及通则0104溶化性检查相关规定进行测定,测得18批样品中水分为2.59%~6.24%,均符合药典要求(水分不大于8.0%),并且均无焦屑等异物。

2.2 浸出物测定 本品研细,取约2 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100 mL乙醇,按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201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进行测定,测得18批样品中浸出物为10.39%~27.70%,符合试点统一标准(浸出物不少于10.0%)。

2.3 TLC定性鉴别 取本品0.5 g,研细,加70%甲醇5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10 mL水溶解,浓氨试液调pH至碱性,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10 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1 mL甲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延胡索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适量,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该成分的对照品溶液。以甲苯-丙酮(9∶1)为展开剂二次展开,取出晾干后碘蒸气显色,在365 nm紫外灯下检视,结果见图1。由此可知,主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与对照药材、对照品在相同位置处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

注:D为延胡索,T为延胡索乙素对照品。

2.4 HPLC指纹图谱建立

2.4.1 色谱条件 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含0.08%三乙胺)(B),梯度洗脱(0~10 min,90%~87%B;10~65 min,87%~75%B;65~66 min,75%~15%B;66~80 min,15%B);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10 μL。

2.4.2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细,精密称取粉末0.2 g,置于150 mL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5 mL,密塞,称定质量,在30 ℃恒温下超声(250 W、40 kHz)处理25 min,放冷,70%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过0.22 μm微孔滤膜,即得。

2.4.3 方法学考察 以6号峰(延胡索乙素)为参照(S),取供试品溶液适量,在“2.4.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6次,测得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0.50%,相对峰面积RSD<2.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取本品适量,按“2.4.2”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在“2.4.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0.50%,相对峰面积RSD<3.0%,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取供试品溶液适量,于0、3、6、12、24、36、48 h在“2.4.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0.50%,相对峰面积RSD<2.0%,表明溶液在48 h内稳定性良好。

2.4.4 图谱生成 取18批样品,按“2.4.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4.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将数据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以S1为参照图谱,中位数法生成对照图谱,设定时间窗宽度为0.5,采用多点校正,见图2,发现有15个共有峰,相似度见表2,可知在0.981~1.000范围内,符合指纹图谱要求。以6号峰(延胡索乙素)为参照(S),测得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为0.12%~0.97%,相对峰面积RSD为23.3%~51.5%,表明不同厂家、批次样品成分组成一致,但在含量上存在差异。

图2 18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

表2 18批样品相似度

2.4.5 聚类分析 以共有峰峰面积与称样量比值为变量,采用组间连接法,以平方欧式距离为测量度进行聚类分析[12-14],结果见图3。由此可知,各批样品聚为4类,其中S1~S2、S3~S4、S12~S17各自聚类,而其余厂家样品较分散。

图3 18批样品聚类分析树状图

2.5 含量测定

2.5.1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D-四氢药根碱、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黄连碱、延胡索甲素、盐酸巴马汀、去氢延胡索甲素对照品适量,70%甲醇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084 4、0.168 5、0.960 1、0.266 7、0.247 9、0.133 6、0.699 4 mg/mL的溶液,即得。

2.5.2 供试品、阴性样品溶液制备 同“2.4.2”项。

2.5.3 色谱条件 同“2.4.1”项,色谱图见图4。

2.5.4 线性关系考察 将对照品溶液稀释成系列质量浓度,在“2.4.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以对照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回归,并以信噪比(S/N)10∶1为定量限,3∶1为检测限,结果见表3,可知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1.D-四氢药根碱 2.原阿片碱 3.延胡索乙素 4.黄连碱 5.延胡索甲素 6.盐酸巴马汀 7.去氢延胡索甲素1.D-tetrahydrojatrorrhizine 2.protopine 3.tetrahydropalmatine4.coptisine 5.corydaline 6.palmatine 7.dehydrocorydaline

表3 各成分线性关系

2.5.5 方法学考察

2.5.5.1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适量,在“2.4.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6次,测得D-四氢药根碱、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黄连碱、延胡索甲素、盐酸巴马汀、去氢延胡索甲素峰面积RSD分别为1.89%、1.81%、1.62%、1.90%、1.63%、1.71%、1.87%,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5.5.2 重复性试验 取本品(批号1909001C)适量,按“2.4.2”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在“2.4.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D-四氢药根碱、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黄连碱、延胡索甲素、盐酸巴马汀、去氢延胡索甲素含量RSD分别为0.84%、1.36%、1.08%、0.98%、0.99%、1.38%、1.83%,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5.5.3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批号1909001C)适量,于0、3、6、12、24、36、48 h在“2.4.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D-四氢药根碱、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黄连碱、延胡索甲素、盐酸巴马汀、去氢延胡索甲素峰面积RSD分别为1.14%、1.02%、0.79%、1.45%、1.68%、1.41%、1.10%,表明溶液在48 h内稳定性良好。

2.5.5.4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各成分含量已知的本品(批号1909001C)6份,每份0.1 g,置于150 mL锥形瓶中,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1 mL,按 “2.4.2”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在“2.4.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D-四氢药根碱、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黄连碱、延胡索甲素、盐酸巴马汀、去氢延胡索甲素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1%、101.53%、99.71%、102.33%、98.97%、101.63%、100.85%,RSD分别为1.59%、1.06%、0.83%、0.95%、1.38%、1.88%、0.89%。

2.5.6 样品含量测定 取18批样品,按“2.4.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4.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计算含量,结果见表4。

表4 各成分含量测定结果(mg/g)

3 讨论

目前,虽然国家先后颁布了近200种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15-16],但其质量和标准问题仍是未来急需应对的两大挑战[17]。《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规定,中药配方颗粒除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对颗粒剂的通则要求外,还应具备汤剂基本属性。Q-marker作为反映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标识性物质[18],完全符合上述理念,可有效反映从汤剂到配方颗粒药效物质成分的传递,可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

本实验发现,18批延胡索配方颗粒水分、溶化性、浸出物检测结果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及配方颗粒试点统一标准的规定;TLC鉴别方法灵敏度高,分离度好;各批样品相似度较好,在主要成分组成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其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7个Q-marker,其中来源于广东某公司生产的6批样品较小,在聚类分析中也归为一类,表明其质量较稳定,而部分厂家样品聚类较分散,需引起关注。

4 结论

本实验对延胡索配方颗粒质量进行多维度全面评价,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行,可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延胡索阿片批号
一种JTIDS 信号批号的离线合批方法
延胡索类药材资源研究进展
李时珍与延胡索
艾灸治疗阿片相关性便秘的效果评价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医学科技期刊中药品生产批号标注探析
毒品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
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延胡索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阿片王国之侧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