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视域下涉农专业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构建
——以中南民族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2022-12-05 13:00谭艳平阎春兰王海英雷佳文江华芳梁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农科学科专业

谭艳平,阎春兰,王海英,雷佳文,江华芳,梁建军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绿色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等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农业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农业、农村和农民统筹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1]。

按照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要求,全面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不断完善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机制,持续提升涉农院校或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环节。一般而言,涉农专业都具有实践性、直观性和操作性强等特点,而在这类专业内构建以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为基础,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农学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农科类专业内涵式发展的突破口。结合新时代国家对新型涉农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农科”视域下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时间对策。

1 “新农科”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意义

一般认为,“学科”的涵义可以从3个角度进行阐述:一是从创造知识和科学研究的角度,学科是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知识体系;二是从传递知识和教学的角度,学科指教学的科目;三是从大学的教学科研人员角度,学科就是从事科学与研究的机构或组织[2]。“新学科”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是一种学科建设模式,突显新的学科形态和新的发展理念,主要是为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新动力、明确新导向、担当新责任和肩负新使命[3]。与传统学科相比较,新学科是传统学科的衍生与重塑,是传统学科的升级与更新,是传统学科的演化与延续,经历了一个以传统孕育创新,以创新提升优势,以优势铸造品牌,以品牌反哺传统学科体系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在进入“人工智能”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为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需求,依托新技术、落实新理念、重塑新格局,实现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诸如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新学科”式独特的构词现象就逐渐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中新的重要话语元素,它代表了高校里学科发展对科技进步、社会转型、产业需求、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回应。

“新农科”是与传统农林学科相比较,基于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需求而提出的我国农科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主要体现在“以项目促建设,以建设增投入,以投入提质量”等方面,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新的内容与形式、新的模式和群体[4]。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特别是涉农高校或涉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城乡区域发展等涉农专业,都强调创新与学科交叉融合,构建适应“三农”发展需求的“新农科”体系。研究内容从单纯的应用研究向应用与基础研究并重转变,从单一农业生产向全产业链提供科技支撑转变,从单一的农学学科支撑向多学科交叉转变,从促进第一产业发展向促进一二三多产业融合转变,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与群体也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农技管理与推广机构的科研人员向管理部门、政策研究机构、农业合作社和新型农民拓展,对所有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织管理模式也从传统模式向开放协调模式转变。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也开启了新的征程。2019年,顺应新时代的历史需求,新农科建设已经奏响了“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三部曲,全面启动“开新路、育新才、树新标”的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

2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农科”建设中的重要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是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抓手和重要途径。新时代的农业高等院校或涉农专业肩负着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在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时代,涉农高校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和成效,涉农专业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也很好契合“新农科”推进涉农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支撑和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新理念[5]。因此,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新农科”建设的重要途径,贯穿“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造能力、强化创业意识、拓宽就业渠道等人才培养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农林高校普遍存在对农科专业建设欠缺足够的重视,传统农科专业模式单一,课程体系陈旧固化,学生学农意愿不足,学科交叉融合欠缺,现代技术结合不到位的现象,加之农科学生创新创业内生动力普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开展和整体发展。与传统农林高校相比,普通综合性高校的涉农专业本就不多、学校层面上对这些专业的办学定位和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培养模式更多侧向于工科或理科模式,缺失现代农林专业的培养理念和适应智能农业、生态建设和农业科技“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布局。所以在应对上也相对滞后,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与“新农科”建设要求、乡村振兴目标、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和“三农”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学生层面而言,由于农业的产业化水平较低、大型企业少,农科专业学生就业出路相对较窄,社会对涉农行业存在偏见,学生就业获得感不强,不愿意从事涉农类工作,直接影响学生创新创业内生动力不足。

近年来,由于各涉农高校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倾斜,创新创业教育逐渐被各类高校重视。中国农业大学结合教授工作站建立组织联盟实现共享共生,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6]。华中农业大学在实践中探索出“专业+课程”“专业+赛事”“专业+实践”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7]。南京农业大学依托“三创”(创意、创新和创业)空间为平台,成功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8]。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热潮里,很多涉农院校和涉农专业采取不同措施,对办学目标、质量保障、专业与学科建设、教育教学观念、培养过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培养一批扎根农村、贴近农业、服务农民,符合“三农”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3 涉农专业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具体举措

中南民族大学始终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与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保持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学校紧扣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学生占比大的生源特点,突出民族地区区域特色,利用自身优势平台建设服务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中南民族大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几个涉农专业之一,依托于国家一流本科生物技术专业,以生物学为学科基础,食品质量、食品安全监控与技术为专业核心,紧扣民族地区和民族食品工业、产业发展的需求,为食品质量监管、食品安全与研究、食品贸易与流通等领域的“提档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输送,从创新创业特色平台建设、双创能力多元培养模式、分级分类个性化培养等方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3.1 基于办学定位和生源特点,加强创新创业特色平台建设

(1)主动对接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和龙头民族食品企业(尤其在武陵山区的贵州、重庆、云南、湘西、鄂西南等广大地区),组织学生成立绿色食品研究兴趣小组,利用寒假和暑假深入不同民族地区开展食品类型、食品工艺、质量安全监控的调研和梳理等。该专业在无锡市、武汉市、枝江市、宜昌市和黄冈市等地建立了10余个实习基地,包括乳制品、肉制品、糖酒制品、粮油制品、蛋制品、饮料、食品添加剂、休闲食品等企业以及食品检验检疫局等。同时,以民族食品工业为主,建立校企、院企广泛合作,开展教师与企业领导层和普通员工交流、学生顶岗实习,持续建设优质实习实训基地。

(2)加强各层次农科教融合和政产学研企的协同创新,在教育科研资源整合、双师型导师遴选与培育、学生实习与就业、行业优势与专业特色等方面深度合作,组织科技特派员、企业顾问带领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一线参与探索性实践,实质性拓展农科教、政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走出校园孕育创新思想,孵化创新项目,实现学校、企业、政府、学生的多方联动共赢[9]。通过课程实习和工厂实训,帮助学生了解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实习期间组织企业家讲座和企业宣讲会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强化创业实操,引导学生在食品行业,特别是民族食品传承与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3)利用各种“云平台”,邀请创业精英、企业骨干,遴选就业导师开展创新、创业和就业教育。加强在线教学、指导和互动,构建“课程在线、项目在线、导师在线、训练在线、备赛在线”的“五在线”线上双创平台。在“互联网+”“智能+”和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在线教学和融合式教学中的在线授课听课、多屏直播、在线讨论、倍速回放、在线考试系统以及在线音视频实时互动等功能应运而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多元背景与资源的合作与整合,在线技术的便利性和实用性已经深入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平台,积极推动更多主体参与人才培养,不断优化在线教育综合平台的建设及应用[10]。

3.2 依托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化双创能力多元培养模式

(1)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依托生物学一级博士点和一级硕士点、国家一流本科“生物技术”专业和省级一流本科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科优势,以生物学为学科基础,既有工科特征,也有涉农特点,具有鲜明的交叉学科属性。基于“产业与行业发展为导向、多样化实习基地为平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为核心”的培养原则,面向民族地区多类型食品产业、行业,研究开设涉农特色双创课程,推动不同专业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以导师的科研、创新创业训练和企业合作等项目为驱动主力,推行导师制,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走进课题组,以问题和产品研发为导向,在发现问题、自我探索、总结提高中深度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其主动探求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征集遴选校内外各类项目,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和实践的教学环节,以项目实战切实带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愿。

(3)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和校级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以“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互联网+、创业计划大赛、各类学科专业技能竞赛、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为载体,通过大赛备赛、以赛代练,开展方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碰撞灵感、发挥创意、实践创新的动力和环境,提升专业整体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学术科技活动和学术研究讲座等为主要载体的“第二课堂”。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第二课堂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触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改善专业型社团的运行环境,利用专业型社团的实践创新、文化浸润和资源整合,使其成为课程体系之外的第二助推力。学术自由在当前大学普遍追求的目标,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和浓厚学术文化氛围[11]。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调动了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各种各类实验室等各项资源,在开展校内、校外各项活动中,形成了多方协作的局面。学生科技创新协会、专业性学术社团的组织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创业管理平台。

3.3 结合学生需求和职业愿景,分级分类个性化培养举措

(1)在培养目标上,满足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型”学生的不同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家国情怀和将科研书写在中国大地上的科研素养。学术型和应用型是相对的概念。学术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学生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交叉学科的融合,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拓展知识视野、前沿动态和创新思维,通过进一步学习深造,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应用型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学生强调面向行业和企业现实需求,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环节,让学生深入食品行业和企业,完成正规的、高水平的生产实践或实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一线生产经验的提升,不断培养进取、竞争和创新的意识,具备创造性解决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培养阶段上,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学生大一到大四先后开展感知、验证和发展“三阶段”实训实践教学。一年级注重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认知实习为主,通过系列讲座、论坛和就业招聘会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二、三年级全面拓展素质,以验证所学知识为主,根据已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实验技术,与教师的基础科研或者产学研方向相结合,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践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四年级进入专业阶段,侧重自我发展,重点提升专业课程实习、食品工厂及检验实习等生产实习中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优质实习实训基地,积极配合各个阶段推行多层次、多途径的分类人才培养。

(3)在培养模式上,拓展校企合作模式,加强校企联动、师生联动、现场与远程联动、课堂与工厂联动的“四联动”协同育人模式,让学生基于现场生产实践,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合作企业和实习实践基地按照市场需求,让学生深度参与产品优化、制度创新、资金运作、社会资源对接、成果转化等,教会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在校企协同过程中,坚持同步同轨,校内教学和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实现知识的贯通融合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一致。做实“双导师制”,校内在“专业导师”指导下,提升专业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校外聘请科研院所的专家及民族地区食品相关企业高管和一线骨干作为“产业导师”,加强师生联动,对学生进行面对面指导和经验交流[1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背景,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优质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学校与企业远程联动系统,实现现场与远程、课堂与工厂实时互动,充分整合校企双方特点和优势,搭建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的教育教学平台,不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意识。

4 结语

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迅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对较为滞后,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民族高校,中南民族大学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面向食品行业和产业,挖掘民族区域资源与民族食品产业特色,围绕“两类型”“三阶段”“四联动”培养模式,推动适应新农科持续发展的“课程在线、项目在线、导师在线、训练在线、备赛在线”的“五在线”创教学模式,实现了分类别、分层次个性化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深化了农科教融合、产学研联动,优化双创导师结构,优化了适应社会需求的涉农专业特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农科学科专业
【学科新书导览】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