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区新发农业入侵生物番茄潜叶蛾的发生危害及防控

2022-12-05 06:46张治科吴圣勇雷仲仁
中国瓜菜 2022年11期
关键词:潜叶蛾幼虫宁夏

张治科,吴圣勇,雷仲仁

(1.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银川 750002;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番茄潜叶蛾(Phthorimaea absoluta)属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茄麦蛾属(Ph‐thorimaea),曾用名Tuta absoluta,又名番茄麦蛾、南美番茄潜叶蛾、番茄潜麦蛾。1917 年在秘鲁被发现并定名,随后逐渐扩散蔓延到南美洲的多个国家,自20 世纪50 年代以后成为南美洲国家番茄的重要害虫[1]。2006 年在西班牙发现该虫,并在欧洲、亚洲、非洲迅速传播[2],属于世界检疫性有害生物,具有较强的毁灭性。该虫寄主广泛,可危害番茄、马铃薯、茄子、甜椒、人参果、菇娘、烟草、甜菜、龙葵、南美独行菜、拟刺茄、田旋花等一些蔬菜、水果及杂草植物等,主要危害茄科植物,嗜食番茄,受害的番茄果实会丧失经济价值,经济损失在50%~100%,是对全球番茄产业最具入侵性与破坏性的害虫之一[2-3]。2017 年8 月番茄潜叶蛾首次在我国新疆伊犁露地番茄上被发现,随后又在云南临沧保护地鲜食番茄上发生,并快速扩散蔓延,截至2022 年5月,在不到5 年时间内已扩散到我国13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并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4]。近期调查发现该害虫在银川市西夏区芦花乡和兴庆区掌政镇、银川市贺兰县金贵镇、中卫市沙坡头区柔远镇和镇罗镇、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和彭堡镇、固原市彭阳县红河镇、吴忠市盐池县花马池镇和利通区孙家滩镇、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关镇和惠农区庙台乡等地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甚至对部分温室番茄造成毁灭性影响,严重制约了宁夏番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笔者在本文中对番茄潜叶蛾的形态特征和危害特点进行详细观察描述,并结合近期普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宁夏地区开展番茄潜叶蛾的识别、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

1 番茄潜叶蛾的生物学习性

番茄潜叶蛾的生命周期包括4 个发育阶段:卵、幼虫(包括4 个龄期)、蛹和成虫,世代重叠。卵,呈小圆柱形,长约0.3 mm,宽约0.2 mm,淡黄色,卵期约6 d(宁夏夏季)。繁殖力强,1 头雌虫平均可产卵280 粒,卵粒散布在叶片正面、背面或茎秆等部位。初孵幼虫奶黄色或奶白色,头部深棕褐色,前胸背板棕黄色(较头部颜色浅),体长1.3~1.6 mm,体宽约0.38 mm。2 龄幼虫淡绿色或淡黄白色,体长2.8~3.2 mm,体宽约0.62 mm。3 龄幼虫绿色或黄绿色,体长4.2~4.5 mm,体宽约0.82 mm。4 龄幼虫体色多样,有淡黄色、黄绿色、绿色、棕黄色、淡粉色,前胸背板后缘有两条棕褐色眉形斑纹,体长4.8~5.3 mm,体宽约1.1 mm。幼虫发育期约为20 d。各龄幼虫均可吐丝下垂,也可沿丝上爬。老熟幼虫可在土壤、潜道内、叶片表面皱褶处或果实中结层薄丝茧化蛹。雌、雄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0、12 d 左右,体长3.1~3.6 mm,体宽0.9~1.1 mm。成虫体色麻灰色,鳞片银灰色,体长3.5~4.6 mm,体宽约0.86 mm,翅展8~10 mm,前翅具黑色斑点,触角念珠状,鞭节黑白相间,下唇须发达。成虫多在黄昏活动,受惊扰即可飞翔并很快停留在植株叶片、茎秆等部位。

对该虫除了以上形态特征鉴定,还可基于番茄潜叶蛾的物种特异性SS-COI(species-specific COI)进行快捷分子检测[5],通过特定条带的有无对该虫进行准确鉴定。

2 番茄潜叶蛾传播扩散及危害特点

番茄潜叶蛾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通过疫区带有番茄潜叶蛾的果实、苗木的调运进行远距离扩散,也可通过被侵染的番茄温室、苗圃或杂草等近距离传播。该虫主要以幼虫危害,可在番茄植株的任一发育阶段或任一地上部位进行危害。当植株上的卵孵化为幼虫后,便可潜入植物组织叶片内取食叶肉危害,被害叶片部位形成半透明的细小潜道或潜斑,低龄幼虫危害潜道较小,不易被发现。随着幼虫的生长,食量增加,形状不规则的潜道逐渐变宽变大,叶片表皮呈窗纸状,并留下黑色排泄物,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致使叶片逐渐皱缩,甚至枯萎。幼虫还可蛀食番茄顶芽、花蕾和果实,造成顶芽枯死、花蕾和果实脱落。植株生长点被害后使植物停止生长。潜蛀嫩茎后会形成龟裂,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果实被钻蛀通常位于果萼与果实、叶片与果实、果实与果实的相接隐蔽处,造成孔洞、畸形,易被病菌寄生而腐烂,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防治不及时番茄产量的损失率在80%~100%[1]。

3 宁夏番茄潜叶蛾的发生与分布

宁夏番茄潜叶蛾的盛发期通常在5 月中下旬到7 月上旬以及11 月中旬到翌年1 月中旬。2021年12 月,番茄潜叶蛾在银川市西夏区对日光温室番茄危害较重,部分温室虫株率可达78%,虫叶率46%,虫果率12%。2022 年5 月中旬至6 月上旬普查发现,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芦花乡和兴庆区掌政镇、银川市贺兰县金贵镇、中卫市沙坡头区柔远镇和镇罗镇、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和彭堡镇、固原市彭阳县红河镇、吴忠市盐池县花马池镇和利通区孙家滩镇、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关镇和惠农区庙台乡等地日光温室番茄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有些温室虫株率可达100%,虫叶率73%,虫果率35%(图1),各虫态田间均可见,幼虫吐丝空中摇曳,成虫受惊扰到处飞行。

图1 番茄潜叶蛾形态特征

图2 番茄潜叶蛾的危害症状

图3 番茄潜叶蛾田间普查

4 防控建议

目前,针对番茄潜叶蛾防治措施的研究与应用已有报道,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其中,化学防治仍作为应急和常规防控的主要手段,但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国外多个地区已发现番茄潜叶蛾对菊酯类、二酰胺类、有机磷类、阿维菌素、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等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6-8]。结合宁夏的番茄种植模式和产业规模,因地制宜,提出以下防控建议供参考。

4.1 农业防治

(1)清洁田园。种植前清除土壤中的作物残茬,清除周边茄科近缘种植物。有该虫发生的田块,对危害的虫叶、虫果应及时摘除,随后尽快深埋并压实,收获后彻底清除植株所有地上部位及枯枝落叶。(2)选育抗虫品种。选种可抗番茄潜叶蛾等鳞翅目害虫的番茄品系,或转Bt基因番茄可提高番茄潜叶蛾幼虫死亡率,并降低叶片潜道的数量[9]。(3)选用无虫苗。育苗前严格检查,避免在发生区育苗。(4)加强田间管理。加强水肥管理,适量施用腐殖酸肥料,增强番茄的抗逆能力[10]。(5)高温闷棚。极端高温会影响番茄潜叶蛾的生长发育和存活,有研究报道温度35 ℃条件下番茄潜叶蛾卵的存活率仅为11%,孵化的幼虫无法正常发育[11]。(6)轮作倒茬。对重发区域采取上述措施处理后改种非茄科类蔬菜,同时清除田边杂草。通过与非茄科类作物轮作以终止或减少番茄潜叶蛾的喜好寄主植物[12]。

4.2 物理防治

(1)安装防虫网。避免番茄潜叶蛾出入,防止进一步传播扩散[12]。(2)色板引诱。选择番茄潜叶蛾趋性较强的黑色、红色、绿色、蓝色色板可提高诱杀效果[13]。

4.3 生物防治

(1)性信息素诱杀。性信息素诱杀技术是防治番茄潜叶蛾的重要方法之一。高密度悬挂性信息素诱捕器,对成虫进行集中诱杀(诱捕器间距15~20 m),压低虫口基数[12]。(2)自然天敌防控。在南美洲以及欧亚非大陆,已开展了一些天敌昆虫以及微生物对番茄潜叶蛾的控制研究,对番茄潜叶蛾具有控制作用的自然天敌类群有160 余种[1,14]。如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取食卵量大且生存能力强[15],赤眼蜂Trichogramma nerudai能够有效降低番茄潜叶蛾种群数量[16],芙新姬小蜂Neochrysocharis for‐mosa(Westwood)在原产地和入侵地均可寄生番茄潜叶蛾幼虫[2]。(3)微生物菌剂防控。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虫草棒束孢Isaria farinosa对番茄潜叶蛾有较好大防治潜力,可随灌溉水施用[17]。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菌株Bt G033A(登记证号:PD20171726)对番茄潜叶蛾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7 d 对低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达100%[18-19]。Bt的Kurstak 和Aizawaii 菌 株 对 幼虫致死率非常高[20]。

我国有关番茄潜叶蛾的生物防治正处于探索阶段,优势天敌的保护利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4.4 生态调控

通过生态调控策略可提高天敌盲蝽的生物防治功能。周边种植载体植物系统芝麻Sesamum in‐dicum、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可减轻对番茄等寄主植物的危害[21-23]。

4.5 化学防治

当田间番茄潜叶蛾发生非常严重时,化学药剂的科学使用是较好的应急、压低虫口基数的有效措施之一。我国相关学者已经筛选获得了阿维·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甲维盐、氯虫腈、乙基多杀菌素和阿维、阿维·灭蝇胺等可作为番茄潜叶蛾的防控药剂[24-27],短期内压低虫口基数或全部杀灭,以阻止其进一步传播扩散。该虫的快速扩散及其严重危害引起笔者的高度重视,近期选用蔬菜上常用的8 种化学药剂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番茄潜叶蛾重发日光温室内开展药剂筛选试验(未发表),发现甲维盐和噻虫嗪的效果较好,田间叶片上死亡幼虫(体色逐渐变黑)较多,同时设施环境下还可进行熏杀处理,杀灭成虫,降低下代虫口基数并避免大范围的传播扩散。

5 展 望

国外不少国家长期探索番茄潜叶蛾的防控技术,效果不尽相同,毋庸置疑的是单一的化学防治很难取得长期稳定的防控效果。我国应及时总结国外有效防治技术,同时因地制宜,注重本地天敌昆虫及其他有益微生物资源的挖掘,不断完善该虫的综合防控策略。就宁夏而言,番茄潜叶蛾已对部分日光温室番茄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建议相关产业部门、企业以及种植户必须高度重视,首先通过宣传、现场培训等措施使农户提高认识,未发生的区域加强保护,做好监测预警,以预防为主,加强外来蔬菜种苗的检疫工作,严防该虫的传入;同时提高快速诊断能力,教会农户从番茄潜叶蛾形态特征、危害特点等方面对番茄潜叶蛾进行识别,一旦发现,及时采取笔者所推荐的防控措施对番茄潜叶蛾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避免番茄潜叶蛾的发生危害及进一步传播扩散,助力宁夏地区番茄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潜叶蛾幼虫宁夏
番茄潜叶蛾识别与综合防控技术
怀仁市植保站开展番茄潜叶蛾调查工作
宁夏
柑橘潜叶蛾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方法
柚子潜叶蛾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宁夏煤电博弈
飞舞吧,凤蝶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宁夏
白带锯蛱蝶幼虫和蛹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