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劳动观视域下美好生活的三重维度

2022-12-05 11:06陈京奕喻文德
兵团党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新时代

陈京奕 喻文德

[摘要]习近平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建设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劳动观从劳动的创造性出发,以劳动主体论、劳动财富论、劳动幸福论阐释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生成维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劳动地位的平等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劳动成果的共享性阐释美好生活的价值维度;以劳动的规范性为指引,强调劳动要符合美好生活的契约伦理,阐释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是奋力实现美好生活的实践维度。

[关键词]习近平劳动观;新时代;美好生活;三重维度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2)05—0022—06

[作者简介]陈京奕,男,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喻文德,男,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道德建设。

新时代美好生活不仅是人民群众的生活话语,更是以政治话语的形式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全体人民的奋斗目标。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下,劳动创造历史,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活动。习近平劳动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对人民群众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把握。他指出:“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1]因此,在习近平劳动观视域下,阐释美好生活的生成维度、价值维度与实践维度,对理解与建设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动的创造性:美好生活的生成维度

在马克思语境中,劳动的创造性体现于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劳动创造了历史与现实的人,并维持其生存与发展的全部需要。新时代美好生活作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奋斗目标,要同时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向度。习近平劳动观对劳动的创造性充分继承与创新发展,以劳动主体论、劳动财富论、劳动幸福论为新时代美好生活何以生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劳动主体论:劳动确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在唯物史观中,历史由人民创造,“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P196)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人,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人只有在改造自然界、创造对象世界的劳动过程中“证明自身”“创造自身”,并以此展开历史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为了生存需要不得已出卖自己的劳动,劳动发展成雇佣劳动,劳动力成为商品。在资本逻辑下,劳动的创造性被资本钳制,劳动人民无法于劳动中确证自身的本质,劳动与人民主体的地位由此被异化。因此,确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让劳动人民公平享有劳动成果进而实现美好生活,只有消除异化劳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才得以实现。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主体论,是对唯物史观中人民主体地位的继承与发展。他指出:“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3](P46)这一论述阐明,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特质。辛勤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国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也必将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习近平劳动主体论确立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基于新时代的历史境况,习近平明确指出要建设以人民为主体的美好生活,“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4](P1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进程中,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劳动权,肯定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实现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

(二)劳动财富论:劳动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手段

马克思指出,一切生活都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并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作为生命活动体,“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2](P537)这就表明,物质需要的满足是人们生活以及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的基本样态,二者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首先进行物质生产劳动。因此,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的、自然的条件。”[5](P198)在马克思的劳动财富观中,劳动创造的财富更多的体现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以及社会生产力,即物质财富。

人的需要具有历史性,美好生活同样是人的需要不断满足的动态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共同富裕”。在基本生存需要满足后,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从物质文化领域扩展到生态、政治、社会等方面。实际上,物质文化生活决定了全部社会生活的基本样态,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要也是基于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而展开。

习近平充分把握了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在马克思劳动财富观的基础上,扩宽并丰富了财富内涵,提出新时代的劳动财富论。他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以此构成美好生活的基本内容,劳动成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手段。其一,新时代美好生活所需的物质财富,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生产资料的富足仍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条件与决定性要素。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指出,新时代的劳动“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3](P112),充分发挥劳动创造性,通过创新发展与高质量的发展方式,不断创造出人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更高质量、更充裕的物质财富。其二,劳动创造的文化产品是美好生活需要的精神财富。习近平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6](P34)在人们吃穿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得以满足之后,人们更注重精神素养、思想道德等文化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的美好生活就是要实现物质需要与精神满足的平衡发展。而精神生活所需的文化产品,如文学作品、影视音乐作品等,仍需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只有劳动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才能使人民的精神生活同样充裕。

(三)劳动幸福论:劳动是生活幸福的重要源泉

生活幸福来源于劳动创造,是物质满足与精神愉悦相统一。人作为生命活动体,现实性的需要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而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人在劳动过程中,满足自身的需要,并结成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幸福首先建立在人现实性需要得以满足的基础之上。劳动创造丰富的物质资料,保障人的基本物质生活。生活幸福不是自我生成的,而是来自人的现实性活动,“没有劳动就没有幸福可言”。其次,幸福作为人的精神愉悦体验,来自劳动。人作为有意识能动性的主体,在劳动中总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不仅表现为生活手段,更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7](P38)人在劳动中以自在之物展现、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在劳动创造中实现获得感、满足感。

新时代,人民幸福是美好生活实现的重要向度。习近平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8]进一步阐明,劳动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之后,进而创造幸福,是实现幸福的必由之路。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征程上,正是广大人民勤勤恳恳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为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提供了基本物质条件。新时代要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强起来”的奋斗目标仍要依靠劳动创造以实现。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切发展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国家与社会的主体,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造财富以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劳动成果由全体劳动人民共享。另一方面,全体劳动人民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以此确证自身的价值,彰顯尊严,实现人生意义。因此,劳动是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尊严感的切实体验过程。只有投身劳动实践,才能消除贫困、取得成就,逐步实现使人民幸福的美好生活。

二、劳动的人民性:美好生活的价值维度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主旋律。习近平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靠劳动群众书写,新时代美好生活靠劳动群众创造,体现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劳动的创造性。因此,习近平劳动观进而具有坚定的人民性特质,指出劳动人民是共建、共享的主体,表现为劳动地位的平等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劳动成果的共享性。习近平劳动观的人民性特质与美好生活的价值逻辑内在统一,为新时代应当建设什么样的美好生活提供了价值指向。

(一)劳动地位的平等性:指向人人平等的美好生活

在马克思的构想中,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要消除三大对立与差别,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中要求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便是马克思劳动平等思想的体现。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市场竞争与雇佣劳动制往往导致优胜劣汰现象,市场将劳动力分为三六九等,社会成员两极分化。劳动被异化为资本积累的工具,劳动者本身被物化为资本运作中的零件,工人阶级必须要依附于资本家而存活。劳动的创造性与劳动者的主体性同时被消解,劳动地位平等不复存在。因此,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保障劳动地位平等。

习近平劳动观始终将广大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置于核心位置。就劳动本身来说,“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因此,劳动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主体,共同创造价值,为自己与社会增值资源,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进而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基于这种劳动创造性与劳动人民主体性,每个人的劳动地位都是平等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规模迅速发展,短时间内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但相当一部分人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偏离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以权力、财富程度论人生成功的高度,以工资多少评价职业工作的优劣,使得拜金主义、投机主义盛行。习近平强调:“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要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10]的正确劳动价值观。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弘扬,是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最好回应,号召全社会应该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体现出习近平劳动观的基本价值目标。因此,不论是劳动本身,抑或各种职业、工作形式之间,都无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值得被尊重与肯定。所有从事生产实践的劳动者,都是平等地位。劳动地位的平等性彰显出劳动主体的个性与尊严,并以劳动对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广大劳动人民作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与享受者,是生产与生活的主体。美好生活的实现必然是劳动主体的个性与尊严的实现,是人人平等的。

(二)劳动关系的和谐性:指向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生活

马克思指出,社会性是现实的人的根本属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11](P486)因此,劳动生产赋予了人的社会属性,使之从纯粹的自然属性中提升出来。在物质资料的分配、交换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意识、语言随之产生。一切以政治、法律、道德等各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生活是在劳动生产中发展起来,并以劳动者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为纽带。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的社会性也赋予美好生活的社会性,美好生活的建设内在地要求社会整体的进步,归根结底是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生活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指出:“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9]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关乎人民群众的劳动权益、劳动尊严、幸福生活,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新时代,我国劳动关系在劳资双方地位、劳动形式、劳动时间安排、劳动成果分配等方面体现出新的特征。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同样展现出新要求,并以此为美好生活的建设提供了价值指向。其一,必须“加强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13]以相关法律的规定护航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障,确定广大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其二,要求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工会组织以及企业制度,倡导多方监督、多方参与协调,以社会公平正义化解劳资纠纷。其三,要求党组织与党员个人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弘扬新时代优秀劳动精神,营造勤奋工作、积极劳动的社会氛围。总而言之,劳动关系的和谐性必然指向社会民主法治的推进与完善,要求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最终以积极劳动极大解放生产力,丰富社会活力,以此建设和谐稳定的美好生活。

(三)劳动成果的共享性:指向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中,劳动表现为异己的存在物,“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得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2](P158)这种异化劳动使劳动成果被资本家窃取,使劳动者丧失自由与尊严,是强制性的、使人受折磨的。在马克思的设想中,只有在共产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才能消灭剥削,劳动者复归自由劳动,劳动成果由人民共享,劳动成为生活、发展的第一需要。

习近平劳动观中劳动成果的共享性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深化。新时代,坚持劳动成果共享就是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当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主要因素。针对于此,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3](P214)共享发展理念就是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指出要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人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4]通过机制体制的完善促进劳动者公平分享社会资源。另一方面,“要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完善分配制度不断拓宽人民的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收入分配秩序更加规范、合理。”[14]通过分配制度的完善使人民群众劳有所得,促进劳动积极性。美好生活的生成无疑是历史性的,建立在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基础之上。当下,劳动成果共享坚持人民主体性,要求建立、完善一系列分配制度、维权制度,从观念、制度两个层面为人民作出承诺,坚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劳动人民进一步摆脱物质生产的束缚。因此,劳动成果共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从更深层意义上指向美好生活的价值形态。

三、劳动的规范性:美好生活的实践维度

劳动是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唯一路径,已成为民众共识。“从某种意义而言,美好生活本身就是蕴含着契约伦理意蕴的一种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契约伦理维度。”[15]因此,劳动也必然要接受伦理的规制,而且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只有以正确的劳动观为指引,用规范的劳动行为实践,才能使劳动成为通往美好生活的桥梁。习近平强调,建设新时代美好生活“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8]

(一)辛勤劳动:建设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

在美好生活的建设进程中,部分观点认为美好生活过于理想化,难以实现。在基本生存需要得以满足的情况下,部分人丧失奋斗精神,安于现状。加上一些不良文化因素的影响,部分人追寻“享乐主义”“不劳而获”之风,在行为上“懒惰躺平”“好逸恶劳”,甚至以劳动为耻。对此,要坚定实现美好生活目标的信心,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念,“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1]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语境中,勤劳踏实、艰苦奋斗是中华儿女的首要劳动理念与生命状态。从唐代诗人李绅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赞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到明末文学家冯梦龙以“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阐明勤奋是创造幸福生活的根本,再到历史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到全球化工业大国,从贫穷国家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家庭幸福,这一切都是靠人民的辛勤劳动实现的。

辛勤劳动是建设美好生活、实现幸福的基本前提。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景,其实现不可能“从天而降”,更不可能“被他人赠予”。同时,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美好生活的实现要依靠辛勤劳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6](P2)因此,只有依靠辛勤劳动才能为美好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与精神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品质,为辛勤劳动建设美好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17](P36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建设中,劳动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在劳动中进一步感受到劳动光荣、劳动幸福的时代内涵。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依靠辛勤劳动取得的伟大成果,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仍要依靠辛勤劳动。新时代对劳动模范的表彰、劳模精神的弘扬,都是对辛勤劳动的肯定与鼓励。因此,辛勤劳动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伟大光辉,继而实现美好生活。

(二)诚实劳动:建设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

诚实劳动是建设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3](P46)劳动赋予每个人追求、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力,同时要求社会成员履行诚实劳动的义务。只有诚实劳动才能领悟美好生活的真谛,保障美好生活的至真至善。习近平从世界、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释了诚实劳动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第一,世界层面体现劳动的创造性与超越性,劳动创造世界,实现美好梦想。习近平美好生活的构想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社会,更是世界大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从‘大家庭的比喻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面向美好生活的伦理实体。”[18]诚实劳动不仅是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方案,也体现出中国人民为世界奉献的决心與勇气。

第二,诚实劳动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美好生活作为一种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活,其发展必须依靠诚实劳动。诚实劳动要求所有社会成员在社会劳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尤其是在当今网络环境功利化、资本逻辑负面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应自觉摒弃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等触碰法律、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低劣行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坚持求真务实、诚信守法、尽职尽责的诚实劳动,是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要素,是推进美好生活高质量发展与健康和谐建设的必然要求。

第三,就个人层面而言,诚实劳动是享受生命、创造美好生活幸福感、获得感的前提条件。“人是在劳动中使世界显现出来,并在劳动显现世界的同时,具有对世界的领悟。”[19](P95)个人的诚实,才能领悟生命、生活的美好。个人的投机钻营,不仅是理想信念的淡化,更是实现幸福的阻碍。因此,只有在劳动中保持实事求是,坚持道德底色与职业操守,人才能创造真实的“美”的生活,才得以享受生命中真实的自由与美感。

(三)创造性劳动:建设美好生活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实践的存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劳动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体现。创造性劳动是基于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进一步深化,是传统劳动形式、内容的突破嬗变。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以科学技术的创新极大地解放生产力。世界历史的进步离不开创造性劳动。如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向;发电机与内燃机发明使人类进入电器时代等。每一次的重大发明创造都使人类在自然与时间面前取得重要进步。因此,创造性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中国人民的灿烂历史与辉煌成就离不开创造性劳动。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的伟大创造精神,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如今的杂交水稻、蛟龙号潜水艇、神舟号飞船等,都是创造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习近平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1]随着科技革命与经济增长形式的发展,创造性劳动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动力,是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支撑。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再局限于小康社会的“吃穿不愁”,更要求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与政治、社会、生态、法治等多方位的和谐稳定,体现出多样化与多层次化的特点。诚然,在物质文化资料日益进步的今天,简单的、机械的、重复性的劳动将导致社会竞争力的缺失,难以为美好生活的建设注入生命力。要满足更高质量、更全面的生活期待,广大人民群众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创造性,这是建设美好生活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习近平指出:“当代工人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以实际行动奏响时代主旋律。”[20]新时代的创造性劳动要以技术科技的创新为内核,以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结合为手段,利用劳动人民的智慧促进各类产业的高效、便捷发展,创造大量物质、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让创造性劳动为建设美好生活提供动力源泉。

四、结语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9]可以说,只有劳动创造,才能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并通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新时代,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境况并未改变,实现美好生活任重道远,每一个人必须前赴后继地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0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第2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8]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02).

[9]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02).

[10]习近平.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N].光明日报,2018-04-30.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4-09(01).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4]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

[15]吴宁宁.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契约伦理意蕴及建构探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5):146-151.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8]喻文德.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下的美好生活[J].兰州学刊,2022(5):5-13.

[19]仰海峰.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及当代效应[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0]习近平.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依靠诚实劳动开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報,2013-04-29.

责任编辑:杨伟民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价值引领的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XKS009)、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新时代美好生活价值引领的伦理困境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XSP20YBZ183)、吉首大学2022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习近平劳动观视域下新时代美好生活研究”(项目编号:JGY2022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新时代
“美好生活”的路上,车是什么样子的?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为了美好生活: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差异与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