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播语境下西安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研究

2022-12-06 04:43张晓
商展经济 2022年21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西安受众

张晓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2046)

在信息化背景下,各类媒介形式不断崛起,极大丰富了受众的视觉文化体验,也为现代城市形象影视化传播创造了条件。所谓影像化传播,是指借助大众传媒描绘的“拟态环境”进行视觉呈现及传播的过程,这一传播形态具有内容经典、形式多元化、视觉效果突出、传播持久等特点。在视觉传播语境下,受众更倾向于沉浸在影像世界中感受事物的美好,以获得最佳的视觉享受和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事物的接受和认同。本文从视觉传播语境出发,探讨西安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策略,力求能够充分挖掘西安城市独特的历史景观元素,展现其别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内容和人文风情,推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为持续扩大西安城市影响力创造条件。

1 视觉传播语境下西安城市形象定位

1.1 久经岁月积淀的历史之城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城市,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西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被国务院界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早在唐朝时期,西安就与亚欧等国有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流,《长安十二时辰》中所打造的“历史之城”正是西安历史形象的展现,在这部影视作品中,唐朝商贸往来、中元节的繁荣场景为受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导演极力渲染热闹的古长安景象,剧中出现的景龙观、波斯寺、古城墙、花灯等文化元素,是对唐代古城长安繁荣经济的再现。同时,影视剧《大秦赋》让观众看到了大气磅礴的秦朝历史,秦国统一全国展现出秦文化巨大的威慑力和征服力,这与威武不屈、英勇进取的秦人形象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是当今西安人群体形象的来源。此外,西安作为旅游城市,拥有丰镐新城、兵马俑、汉未央宫、隋大兴城、长安宫、秦咸阳宫等多处历史景点,这些景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让这座久经岁月积淀的历史之城受到全国文化旅游人士的喜爱。

1.2 大气自由包容的人文之城

西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音乐文化、舞蹈文化、文学书法等文化形态,在文艺界有着深远的影响。文化具有传承性,这些优秀的文化形式对当今的西安仍有着较大影响,这也是西安戏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绵延不绝、持续发展的原因所在。例如,在戏曲文化层面,秦腔艺术蓬勃发展,跨界融合传播成为新常态,借助于新媒体、3D电影拍摄、电视节目等渠道,秦腔艺术家喻户晓,得到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又如,关中十八怪作为民俗文化的代表,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得到了受众的关注,大量游客前来品味西安关中美食。2020年电视剧《装台》以西安“人文之城”为背景,讲述了西京城内平民百姓的生活,剧中不仅有大明宫遗址公园、西安城门城墙等旅游景点,也有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和地道的地方方言,“咥(吃)大馍”“谝(聊)得美”等方言让我们体会到陕西人特有的风趣和豪爽,这正是大气自由包容的城市形象的真实写照。

1.3 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之城

西安地处秦岭山麓北部,这里温度适宜、气候良好。秦岭作为天然生态屏障,保证了西安城市用水,同时也为西安城市生态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西安生态文明建设脚步加快,沣惠渠水生态廊道、长安公园、曲江杜陵遗址公园、皂河长安公园、潏河樊川湖公园、涝河天桥湖等相继筹建开放,在为人们营造良好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塑造了绿色发展、生态共建的西安城市形象。2021年《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城市形象宣传片让受众看到了古城特有的山水风情和生态景观,其中灞河、渭河、秦岭山、青龙寺樱花、市花石榴花等,展示了人与自然共生的城市形象。绿色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是西安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也为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提供了内容载体。

2 视觉传播语境下西安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策略

从传播过程完成的五要素来看,传播者的身份、受众 与需求、媒介的落实最终达到最佳反馈效果。针对融媒体时代城市形象的影像化传播的体系构建,应多措并举,通过有效方式推进视觉传播语境下城市形象的影像化传播。

2.1 打造立体化的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内容

2.1.1 注重历史景观符号挖掘,打造精品影像传播内容

无论在任何媒体环境下,坚持“内容为王”都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前提条件,这点对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更是如此。对西安而言,历史景观是西安城市形象建构的直观表现,历史建筑、文化雕塑、城市广场、人造景观等都属于历史景观。影片《高兴》《生日》等作品,借助影像化的表达方式,重现了西安城市的古朴建筑、回民小吃街、钟楼、大雁塔、古城墙,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展示出西安这座千年古城的沉静与古典。为了进一步推进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应注重对历史景观符号的挖掘,进而打造精品化的影像传播内容,如可以围绕兵马俑、大雁塔、城墙、钟楼、城门、大唐芙蓉园、历史博物馆、大明宫等经典景观进行设计,制作见证古都悠久历史的影像宣传片,展现大气磅礴、气质非凡的西安城市形象。

2.1.2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讲好“西安城市故事”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紧密结合,借助多元手法讲好西安城市故事,是实现西安城市形象影视化传播的重要方式。火遍全国的大唐不夜城,借助辉煌绚烂的光影和动人的表演,让受众看到了一个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的西安。受众借助抖音、快手、微视频等方式在全国同步观看,品味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以商业文化为推动的良好城市形象。因此,在视觉传播语境下西安城市形象影视化传播应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可以拍摄“西安夜经济”“舌尖上的西安”“唐人街传奇”等系列兼具传统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影视作品,促使西安城市形象得以在全国范围内传播。

2.1.3 立足国际大都市目标定位,形塑西安城市文化品牌

2021年西安跻身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十强城市,在视觉传播语境下应立足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定位,开展系列主题式影像化传播活动,进而形塑西安城市文化品牌。一方面,促进商业文化影像化传播。例如,以王府井、赛格、SKP、揽月坊等为主题,拍摄系列城市宣传片、抖音小视频,还可以将这些具有城市代表性的场景植入电视剧拍摄中,让更多受众从中感受西安城市文化;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大量微纪录片展现西安形象,将镜头对准西安科技、国防、教育、经济等内容,不断延伸影视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2.2 构建多样化的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主体

2.2.1 坚守传统媒体阵地,提升影像化传播权威性

传统媒体是影视化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尽管目前新媒体不断崛起,但仍然要坚守传统媒体阵地,以此提升西安城市形象影视化传播的权威性。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广播电视台的联动作用,建设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记录中心,打造专业化的影像化传播团队,通过密切分工、团结协作的方式,不断创作优质视频影视作品,以更好地建构美好城市形象。

2.2.2 释放机构媒体价值,确保影像化传播高效性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凭借新颖的形式和较快的传播速度,为西安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应充分释放机构媒体价值,挖掘受众的关注点,确保影像化传播的高效性,进而吸更多流量。具体而言,机构媒体可以面向市场,推出“一条”“二更”“新片场”等大量纪录片,对西安市井生活、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业文化、自然风光等进行全方位的展现;此外,还可以精心设计《味道西安——biangbiang面》《秦岭山下的hip-hop》等爆款视频,以获得旅游爱好者和美食爱好者的喜爱。在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机构媒体应面向受众诉求进行作品设计和拍摄,既要呈现优质的作品内容,也应保持较高的经济回报。

2.2.3 发掘自媒体渠道,形成全民参与的传播生态

以快手、抖音、西瓜视频等为代表的自媒体生产平台成为时下新媒体发展的主流。在西安城市形象建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自媒体渠道的优势,依托碎片化、随时性的内容分享,形成全民参与的传播生态,这更有助于凝聚受众的情感,使之产生情感共鸣。西安是网红城市,很多抖音、快手等自媒体账号以西安市井生活、民俗文化、美食旅游等为切入点进行小视频分享,吸引了大量粉丝,但这些账号的创作内容不够精细和全面,难以反映西安城市发展的全貌。在这种情况下,既要鼓励更多人加入自媒体创作中来,还要注重通过补贴、福利等方式打造一批自媒体创作精品账号,使有更多经费参与到内容的深度创作中,这对西安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3 建设矩阵式的城市形象影视化传播方式

2.3.1 运用“两微一端”短视频加强传播

运用“两微一端”短视频加强传播,是促进西安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的有力方式。在全媒体背景下,要秉持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并重的原则,促使二者在西安城市形象建构中发挥最大的效用。一方面,可以打造陕西广电“闪电新闻”等客户端,以片段的方式呈现西安城市新闻、城市故事、民俗文化、历史纪录片等,通过多头分发既能够保证内容的多样性,也有助于提升受众的参与热情,由此渠道多样性和内容多样性得到了完美结合;另一方面,要提升影像技术制作能力,不断锤炼影像叙事技巧,借助先进技术手段为受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这无疑有助于提升西安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效果。

2.3.2 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影像化传播

依托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是提升城市凝聚力的重要方面。西安作为网红城市,借助现代科技的加持力,必将在文化旅游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大型直播等方式,进行城墙灯光秀、大唐不夜城3D大屏、奥体中心夜景的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应确保展示内容的真实性,在较短时间内将受众带入具体情境,促使受众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同时,电视台还可以打造“西安舆论场”等精品节目,以直播连线的方式与观众互动,充分提升观众对西安的关注度,这无疑可以有效推动西安城市形象建设及传播,对西安经济文化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可以鼓励电台主持人、网红、学界名人参与城市形象建构,通过拍摄宣传片、公益代言、线上与粉丝互动等方式来全方位展现西安市的人文风情、文化底蕴和城市魅力,为切实提升西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创造条件。

3 结语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伴随视觉传播的崛起,加快西安城市形象影视化传播成为一项重要而长远的任务。充分运用镜头语言和视觉符号进行国家形象的记录传播,能够充分延伸城市形象的外在展示和内在精神,对于推进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应从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三个维度发力,搭建西安城市形象影像化传播体系,为受众展示西安城市独有的文化底蕴和社会风貌,不断壮大城市软实力。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西安受众
西安2021
Oh 西安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如何运用音乐语言塑造城市形象——以歌曲《呼伦贝尔蓝》为例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