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空间规划艺术性对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作用

2022-12-06 20:39于兴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空间规划艺术性育人

于兴华

(燕山大学图书馆,河北秦皇岛 066004)

图书馆渊源于文化,致力于文化,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其进化和变革过程中不断影响着人类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和价值准则。20世纪以来,图书馆通过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文化活动的影响,将先进文化内化到人的灵魂深处,进而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图书馆建筑是典型的文化建筑,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还承载着刻写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明轨迹的重任。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使命。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聚集地,凝聚了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髓,能够满足读者对于文化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欲望。

空间规划对于图书馆是否能够充分发扬其文化特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提升图书馆空间的意境与品位,科学且艺术地规划图书馆的空间环境,能够更好地将图书馆的文化属性展现出来,有利于发挥其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的职能。因此,通过艺术手段打造高雅宜人的图书馆空间环境,是新时代图书馆对空间环境设计的新要求。

1 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

文化育人与文化传承是图书馆区别于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的唯一特征,也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责。文化育人是大学的生命,文化传承是高等学府的职责与使命,高校图书馆承担了文化育人、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加强高校图书馆环境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完善其育人功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1 图书馆文化育人的重要责任

“文化育人”是图书馆的价值追求和灵魂所在,现代化的图书馆不仅为读者提供大量的纸质文化资源,还能通过互联网为读者提供大量的数字信息资源。在读者使用图书馆获取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读者文化水平不断地提升,读者的精神世界也越来越富足,经过探索和学习能够将所获的文化知识转换为自己的精神食粮。由此可见,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大学图书馆,都应当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文化育人作用,为读者创造更加适合学习和领悟文化知识的环境,为读者打造供其发展创新的知识平台。

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下,文化教育工作举足轻重,图书馆应当肩负起文化育人的特殊使命,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图书馆是否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根本内涵可以由以下几方面表现来衡量:是否可以通过图书馆所创造的环境和氛围,实现对读者有意识的文化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是否能够对读者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产生积极影响;是否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进而对读者“文而化之”,引导其形成健全完善的品格[1]。

1.2 图书馆文化传承的特殊使命

“图书馆”因实现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需求而产生,自其诞生之日就被赋予保存全部人类文明DNA的伟大使命。哲学大师Karl Popper 曾大胆假设:“如果世界毁灭了,只要图书馆收藏的客观知识和人类的学习能力还存在,人类社会仍然可以再次运转;但如果图书馆也被毁灭,人类恐怕就要回到洪荒时期了”。[2]

图书馆储存着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知识,任何一项文化成就和科技成果都见证着人类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更需要承担起文化传承的特殊使命[3]。高校图书馆是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是重要的文化教育实体,做好文化传承的工作,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图书馆这种免费且便捷的途径获取更多高质量的文化知识,这项工作对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2 图书馆空间规划艺术性的理论支持

2.1 图书馆空间规划的艺术要素

高校图书馆的空间环境规划建设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最高纲领,以“读者导向服务”“文化品牌树立”“行为习惯分析”“文化传承创新”为核心理念,深入思考高校图书馆空间变革的启示:人、书本、光线相结合;机能、空间、美学相结合;供给、自助相结合;知识共享与校园起居相结合[4]。

图书馆的空间规划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现代图书馆的空间环境规划设计是集馆舍环境建设、知识信息建设、文献资源建设、用户需求建设于一体的综合设计。目的是通过风格定位、功能规划、空间分割、动态分析、光照布置设计、色彩设计、材料运用等专业的环境艺术手法,创造对读者的阅读行为起到积极作用的图书馆室内空间环境,并在使用功能和设计美学上达到新的高度,设计出适用于不同年龄、性格、职业读者的多元化的艺术场所。例如:绿色生态、陈设艺术、空间色彩、声环境、空间采光、通用设计、家具形式、视听环境和通风环境等,这些设计内容需要统筹规划和综合考虑。在设计局部空间的时候,还应当充分地考虑该部分的设计是否与图书馆总体空间相融,能否体现出图书馆艺术和建筑之美,能否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并提供舒适的环境,是否有利于图书馆履行文化传承的特殊使命等。

2.2 图书馆空间规划艺术性的基本特征

图书馆空间规划艺术性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4点,即相融性、整体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第一,相融性。这一特征主要表现为图书馆的空间规划设计能否与文化背景良好地融合并将当下时代的文化底蕴充分地体现出来,是否与图书馆所处的城市环境氛围能够良好地融合,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挥出图书馆文化育人的特质。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图书馆的空间规划设计应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群体出发,结合该校历史、专业特质、文化底蕴,充分发挥环境规划设计的艺术性;对于区级、市级或省级的图书馆,则应当结合当地的文脉,有效地挖掘地域文化,将图书馆与和社会环境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习俗与空间艺术设计联系在一起,让读者一步入图书馆就能感受到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

第二,整体性。这一特征主要强调图书馆空间规划的全方位统一,首先,要尊重图书馆建筑本身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定位,尊重建筑所在地原有的生态形态走向与场域环境特点,保持其特殊的文化氛围。其次,图书馆在进行空间规划的时候,需要以区域为单位对馆舍空间进行设计。因此,应该将室内外空间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根据馆舍建筑风格及文化定位,努力让每一个室内区域的设计都能体现出现代化、开放化、艺术性和技术性的魅力。将环境艺术设计应用于图书馆内部大环境当中,使空间的环境氛围协调统一,实现图书馆建筑之美与艺术之美的高度融合。

第三,科学性。这一特征主要放眼于图书馆整体环境构架,强调要合理地布设多样化的功能分区,设计流畅的交通动线,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内光环境和装饰环境,提供人性化的室内导向系统。同时,结合图书馆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周密的计划和研究。充分权衡暂时与永久、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期之间的利弊关系、计划与实施的差别控制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最为合理地利用图书馆人文及现有景观资源,以实现集生态美学、环境效益于一身,创造出适合读者学习和满足精神需求的环境。

第四,艺术性。这一特征是图书馆空间规划设计的灵魂所在,环境艺术是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环境艺术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和对话艺术[5]。艺术性是设计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艺术地规划图书馆空间,是提升空间的意境与品位,将图书馆文化的精髓和灵魂诠释出来的过程。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图书馆,能满足读者深层次心理追求,促进情感的交流和陶冶,达成读者追求美和美感享受的强烈愿望,触发读者的思绪和情感,从而激发读者的灵感,促进读者创新能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3 图书馆空间规划艺术性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表现

陶行知先生曾说“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6]。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称之为环境文化[7]。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建设环境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人与环境的和谐程度。高校图书馆对于大学生群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利用非教学因素,使学生不仅在读书学习中,而且在整体环境中受到教育,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8]。

3.1 基本阅览行为的空间规划

基本阅览行为是在图书馆中最为常见的行为,因此在进行空间规划艺术设计的时候,应当充分地结合读者的基本阅览行为需求,践行图书馆文化育人的特殊使命。因此,必须要为读者提供良好的空间形态,因为良好的空间形态有助于读者对文化的探索与交流[9]。

3.1.1 创造启迪型的阅读空间,激发读者的创新能力,让读者拥有更加活跃的思维

富有现代化设计感且线条简单的简约式的桌子设计有利于读者放松心境,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思考环境。四周的墙壁和书架等主要的色调可以采用白色、黄色、橙色和蓝色等有助于人创新思考的颜色,从而奠定启迪式的阅读意境[10]。

3.1.2 在学习环境中体现出心理关怀

明亮的色彩和宽敞的环境、舒适的皮质座椅或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护眼的灯光、免费的水吧等都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图书馆对读者的心理关怀,为读者塑造出舒适且便捷的阅读环境。这样的阅读环境能够有效地提升读者阅读的效率[11]。

3.2 必要辅助行为的空间规划

图书馆中还有许多富有人性化色彩的辅助设备,例如,电梯和卫生间等,这些空间也应当富有艺术性气息,并且利用这些辅助空间进行文化的宣传活动[12]。

首先,可以在电梯、走廊和楼梯等读者必经之地,放置一些与文化相关的宣传标语牌或屏幕,根据国家的政策和图书馆的活动等进行变更,让读者在进入和走出图书馆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文化氛围[13]。

其次,卫生间作为图书馆必备的辅助空间,也是读者经常会使用到的空间,会对读者的文化学习心情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卫生间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导致读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感觉私密性差,舒适度也不高,就会导致读者心情烦躁,不利于读者沉心静气地学习文化知识[14]。

3.3 开放交流场所的空间规划

图书馆的开放交流场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在这个空间中,读者们可以将个人所习得的文化知识和个人的感悟与伙伴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从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开放交流场所的空间设计中应当强调动态的学习与交流讨论。需要将偶发空间、展览空间、交通空间、沙龙空间、学术空间等进行层次性地规划,推动读者进行学习互动。因此,需要充分地将非功能空间的多样性体现出来,将读者的交流互动行为通过巧妙的艺术空间规划设计激发出来[15]。

4 结语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充分发挥图书馆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功能,将空间规划的艺术性和图书馆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富有艺术气息的空间环境将图书馆的文化精神内涵传达出来,是值得每位图书馆人深入思考的课题。在进行新馆空间艺术规划和老馆空间优化改造工作的时候,应当以舒适的环境和合理的布局为主要的原则,努力做到满足多样化的读者需求,从而能够让读者在舒适的阅读空间中,充分地感受文化的魅力,并沉浸在其中。

猜你喜欢
空间规划艺术性育人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路径思考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国土空间规划的法理和机理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