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符号国际化的路径探讨

2022-12-06 20:39毛向樱黎卓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符号孔子汉语

毛向樱,黎卓培

(1.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8;2.广西大学,广西南宁 530004)

调查表明,人们在对一个国家的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对该国也会有全面的认识,从而会对该国产生更大的认同感。可以说,良好国家印象的形成离不开文化层面的支持。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外交流平台,我国的孔子学院为世界各地民众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汉语提供了良好机会。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孔子学院认识、了解中国,并感受厚重的中国文化。可以说,对于国家文化的传播、国家形象的构建,孔子学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文化符号,是指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的标志。文化符号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内涵丰富。文化符号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它是一个国家进入世界舞台的敲门砖,能够充分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水平。对此,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怎样促成中国文化符号国际化,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让世界认识与认可中国就成了值得我们所有人关注的问题。通过文化传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国的文化魅力渗透到世界舞台当中,让世界在认识中国文化的同时,还能够对热爱和平友好且有足够文化自信的中国印象产生充分认同。孔子学院是我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一个汉文化、汉语言的传播与交流平台,该平台对于汉文化的世界化发展传播、汉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中国文化符号传播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得以确立,但中国文化符号的传播也是我国在世界格局中实现发展、进步时所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中国文化符号,指能代表中国文化特征的符号,最具代表性的前10 项分别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国家文化符号不仅是国家当中所有个体对国家共同体的认识和认同,也影响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及人民的归属感,还影响着其他国家对中国民众的看法,决定了他们对中国精神与物质世界的认识与评价,从而决定了中国与国人的世界地位。积极、正面的中国文化符号能够帮助一个国家争取到更多世界人民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在国际商业中能够享受到更高的赞誉。在国际上,中国的文化符号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

2 语言文化传播对中国文化符号国际化的价值

2.1 语言实力是中国文化符号传播的重要支撑

语言不仅是系统符号,还是展现人类思想、帮助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在人类社会中产生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为社会交际提供支持。语言自身有一定的逻辑系统,能够承载厚重的民族文化信息,从而对社会产生价值,并带来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效益,语言的文化传播价值也得到了充分认可。语言属于一种社会资源,拥有与使用某一语言的国家也可以享有该语言所带来的语言实力。语言实力属于一种外向型影响力,基于语言及其文化,语言的吸引力和传播力也得到凸显,这就是语言的人文属性与工具属性。以汉语来说,除了篆刻、书法、诗文等文化魅力之外,汉语作为联合国6 种工作语言之一,也充分证明了其语言地位[2]。在中国国力持续提升的同时,汉语为中国带来的经济价值也不断提高,所以,汉语的传播力、影响力也在持续变大。汉语热的流行和升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足以证明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是日渐提高的,这也充分说明基于汉语的弘扬及汉文化的传播,我国的文化符号在国际上受认可程度的提高。

2.2 文化张力为中国文化符号的国际传播提供源动力

文化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其中包括很多内容,属于一种综合体概念。广义上讲,文化就是人类在生存、繁衍与发展的过程中,在进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所产生并不断积累起来的各种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代表着特定社会区域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水平,并且还能够体现出人们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及特定组织结构的生活形式等。文化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人类生存和发展期间的实践智慧、记忆、经验等。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因为文化是在不同的时空、群体当中产生的,所以,文化也体现出带有特定民族特性的、难以变更的集体记忆。分析可知,文化本质上是具有统一性的,表现上也有多样性与差异性特点,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独立性,所以,文化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软实力。

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深化的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必不可少。国家之间的交流互动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文化方面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也无论是过去或将来,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都是促进其发展的最为深刻、稳定的复合因子,文化具备传播与承载的重要作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审美倾向、道德情操、宗教信仰、民族精神等多种重要元素,又会在社会持续发展、国家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凝聚为整体的文化形象,向外界展示着一个国家的外在形象[3]。文化和国家之间存在内在的、自然的联系,是国家形象建立与传播的必备因素。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可以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相应的,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也能够促进文化传播。良好的中国文化符号形象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影响力,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发他国人民对我国文化的关注,从而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3 基于孔子学院促成中国文化符号国际化的策略

3.1 明确核心职能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们了解、学习一国文化的桥梁。通过语言,人们可以对一国的文化、形象有基本认识。现在很多国家都认识到了语言、文化对一国文化符号国际化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以语言教育结合文化传播的方式来促进这种国际化趋势。比如,德国有歌德学院,英国有文化委员会,西班牙有塞万提斯学院,法国有法语联盟等,充分证明了各个国家在弘扬国家文化、促成文化符号国际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在这方面,我国也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和尝试。2004年起,孔子学院便开始在全球各个地区设立,截至2017年年底,已经在全球近150 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上千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在进行汉语言与汉文化传播时严格秉承“相互尊重、友好协商、平等互利”的发展原则,和世界各个国家的政府与机构通力合作,一同探索,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提供可靠通道,也为中国文化符号国际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数据显示,除中国以外,目前世界其他地区使用汉语的人数已经突破一亿。除了6 000 多万海外华侨以外,还有4 000 多万其他国家主流社会的汉语学习者与使用者。事实证明,使用某一国的语言,随之也会对相应国家产生兴趣,且对该国的理解度与包容度也会提高。这些国外的汉语学习者扮演着中国形象“宣传大使”的角色,对中国文化走向国际起到重要作用。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孔子学院为大量其他国家民众了解中国提供了可靠渠道,让汉语言和汉文化在世界各地埋下种子并不断地生根发芽。孔子学院教师团队是由不同国家的文化人才组成的,学院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平台,能够更好地提高国家民族文化宣传的力度。

3.2 派出文化使者

随着孔子学院办学数量的攀升及影响力的加强,我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孔子学院教育工作组织者、传播者及教师从世界各地而来,共同开展中国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工作。这些人员多数都是国内高校的优秀教师与工作能力较强的教学管理者,他们有较强的民族责任感,他们自身就是当代中国精神的良好代表。孔子学院对于这些人才的培养与选拔问题非常重视,他们以引导国外民众正确认识现代中国为目标,着重提高自身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能力。作为中国文化传播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他们对本国及所在国的文化都非常了解,所以在和所在国人士进行交流和沟通时能够很好地把握重点,恰当地找到话题,从而积极、正确地传播中国文化[4]。在孔子学院教育体系当中,中方院长、公派汉语教师及相关志愿者的话语权都比较大,这也说明他们在文化传播中有足够的主动权。孔子学院的文化交流使者在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过程中可主动引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议题,以引导舆论的方式逐渐使国外民众接受和认同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符号实现国际化。

3.3 加强对中国当代文化的传播

推进文化在海外传播,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要把什么样中国文化呈现给世界。现如今我们在文化传播中的主流观点是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如琴棋书画、武术、京剧等,这在世界上早已遐迩闻名,毫无疑问这是推进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我们不应忽略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宣传和弘扬,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成果是丰硕的,若是只侧重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会使海外受众对中国的了解局限在过去“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上。加之一些西方传媒的别有用心和恶意揣测,很多有关中国的信息都是落后的、被曲解和丑化的,而部分海外民众受媒体的影响对中国的印象和认知也是消极的。因此导致中国的真实面貌并未被及时地展现给世界认识[5]。

从文化战略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为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并未形成正比,因此孔子学院加强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客观介绍是极其重要的,中国人民真实的思想、生活、发展及中国梦的内涵等方面,都可以成为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宝贵素材,可以说孔子学院也承担着隐形的外交使命。因此,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更要注重展示中国的当代文化成果[6]。既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也要介绍中国现代文化的繁荣与创新,发出中国强音。孔子学院还应努力打造中国的精品文化,推出主题多样、形式创新、风格新颖、内涵丰富的古今优秀文化作品,通过电影、纪录片、VR 技术、表演展示、书籍等多个角度,不仅让海外朋友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还要让他们体会到当代中国文化的魅力,让世界看到中国物质文明的繁荣与进步,展示一个发展的、和平的、开放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并存的魅力中国[7]。

3.4 实现传播主体和渠道多元化

在马莱茨克传播模式中,传播者、传播讯息、传播媒介以及接收者为4 个基本要素。从传播主体上看,孔子学院作为传播文化的主体,受中国政府重视,其影响力不容小觑。另外,我们也应该重视汉语学习者、文化网红主播、民间团体、企业等非政府传播主体的作用,他们的传播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都比较灵活,与受众的连接也更加紧密。除了丰富传播主体外,以政府为主体的传播模式可以适当转变职能,适当地退出一些领域,更多地通过非政府组织或者个人的活动来传播中国文化,因为良好的国家形象的构建需要多元传播主体的共同发力。

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是对外传播文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实现传播渠道的多元化,首先要守住传统媒体的阵地,比如,印刷媒体,相对于数字媒体的海量资源而言,具有信息主题深入、精华信息凝练、稳定性强等优点。如最早最传统的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是中文书籍,即使新媒体的兴起冲击了印刷媒体的发展,但目前印刷媒介依然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主要工具之一[8]。

在网络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孔子学院应紧跟时代步伐,拓宽新媒体传播渠道。新媒体具有时效性高、跨空间性、交互性强、受众地位可实现转变等特点。现下孔子学院传播文化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和文化活动传播,毕竟线下教学活动的影响力有限,所以孔子学院应辅以新媒体传播,如借助孔子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脸书、微博等媒介对外传播。

虽然这些媒介的传播能力不容小觑,但新媒体在国外的受众规模、传播影响力、专业化程度、受众反馈方面远不及国外的主流媒体,也就是说孔子学院对新媒体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孔子学院应与当地的主流媒介主动对接。当地媒介报道量越大、媒介类型越丰富,影响受众规模就越大,孔子学院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就越深入人心,所以借助当地主流媒介传播文化应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工作。

3.5 重视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当前来说,通过孔子学院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符号——汉字。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除了可以进行基本的语言教学之外,还可以定期开办各种主题讲座或者举行一些演出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等,让各地民众能够全方位、客观地了解当代中国,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孔子学院在进行教学、文化交流活动时,活动的内容和主题可以充分结合我国的文化传播需求而进行设计,从我国经济、政治、外交、军事、民众生活等各个方面来挖掘文化素材,让国外民众了解多彩的中国形象,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符号。对此,所有的孔子学院教育工作者都应当燃起民族责任感与民族文化传播的使命感,结合汉语、汉文化学习者的实际需求,积极阐述有一定深度的社会问题,助力新时代中国文化符号的国际化传播。

4 结语

21世纪是全球化发展的社会,文化外交也成了我国外交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性,通过文化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可以让一个国家在国际领域有更多的话语权,这除了能够促进一国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和发展之外,还能以文化为媒介将一国的历史发展经验、当前的发展成果、未来的发展潜力展示在世人面前。以文化传播为桥梁,通过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的方式来带动中国文化符号的国际化传播,能够让西方国家对中国这个既有深厚文化底蕴且又极具现代发展潜力的世界大国有正确的认识。

猜你喜欢
符号孔子汉语
学汉语
孔子的一生
学符号,比多少
孔子的一生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符号的由来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