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发达地区差距在哪?

2022-12-06 01:25范结平
决策 2022年11期
关键词:溧阳干部发展

文/范结平

图为江苏溧阳南山竹海景区。图/IC photo

2021年10月,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到江苏省溧阳市商务局跟班学习。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跟中学、学中思,对比分析找差距。通过工作参与、现场参观、走访座谈、听专家教授讲课等形式,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也解放了思想。

溧阳思想解放程度之高、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城乡建设环境之美、政策机制之活、干部作风之实,无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差在发展理念上

思路决定出路,改革开放以来,溧阳坚持只要有利于发展的,就鼓励干、允许试、不争论,营造敢想、敢干、敢闯的氛围。

溧阳的发展理念确实新。“新”在他们立足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地探索切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坚定不移地把自己的特色优势发挥到极致。

溧阳在“三生共融”推进中解决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矛盾问题;在区域协作、城乡共融中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当整个长三角工业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溧阳坚守自己的禀性,守住了长三角“最后一泓清水”——天目湖。溧阳依托保护开发,做足生态、历史和文化的文章,推动高端服务经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溧阳立足民营经济发达的实际,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强市战略,通过招商引资、企业上市、自主创新、培树品牌来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进而带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以产业促发展、以发展促产业,形成特色、相辅相成。

而我们在谋划发展过程中,有时容易忽视对本地情况的深入研究,对自身基础与优势没有精准把握,或者即使研究透了、把握准了,但视野不宽、思路不活、办法不多,最终发展效果不甚理想。溧阳的实践告诉我们,发展理念没有好与坏之分,适合自己的、落到实处的才是最好的。

图为江苏常州溧阳南山竹海与天目湖风光。图/IC photo

差在工作标准上

在溧阳,处处感受的是大谋划、大手笔、大动作,定位之准、品位之高,令人叹服。

我们参观戴埠镇南山特色田园乡村时,为镇政府的规划,为投资商的眼界深深折服。几十平方公里区域统一规划设计,农、林、旅、住、商融为一体。开发商在打造过程中,将星级酒店、中式合院、商业中心结合在一起开发,并对区域内所有农户,每户投资15 万元进行民房改造,发展民宿经济,不收取任何费用,成功打造“江苏民宿看溧阳、溧阳民宿看戴埠”。

溧阳人抓发展干工作,始终瞄准的是“世界一流、全国领先”,始终坚持以最高标准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就连一个小小的溧阳博物馆,也连续获得美国AMP、伦敦LICC、美国Good 绿色设计奖、纽约设计奖等七个国际大奖。

溧阳立足天目湖的优质水源,把“砂锅鱼头”一道菜做成一个产业;借助“1 号公路”的网红效应打造“1 号优选”公共品牌,为10 个系列200 多款优质农产品背书;发布葫芦村、桂林村乡村IP 形象,打造流量,围绕“特色”树差异,围绕“田园”建场景,围绕“乡村”做体验。

溧阳的城市管理也是精细到极致,街边停车位划线两个一连,中间留出间隔,方便车辆进出,避免剐蹭;任何一个广场都设有便民挂衣架,方便锻炼的群众挂衣;公厕附近一般都留有1-2 个15 分钟临时停车位,方便群众应急;共享单车是免费的,但停车位上没有破损的车辆;环卫工人会一片一片地将绿化带里的落叶捡走,会拉开路边下水道栅栏打扫落叶。

反观我们,一些干部抓工作虽然也认真,但做事满足于“还行”“差不多”“能交差”,总是欠点火候。实际上,就是因为每件事情都差那么一点点,日积月累下来,我们同溧阳的发展差距就越拉越大。

差在干事作风上

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的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当地干部,他们都透露出一种务实重干的气质。沟通交流时,他们往往情况清楚、思路清晰,介绍起来如数家珍。

去年11月,津巴布韦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就职,提出新的经济复苏计划——“新经济秩序”(New Economic Order),其中包含特别农业生产计划(SAPP),被称为“命令农业”(Command Agriculture)。SAPP计划实施目的为改善和扩展国内农业推广服务、对疾病和病虫害进行防治、提供有银行贷款租约,并对土地使用权进行保障、在灌溉服务和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给予支持。

企业家介绍自己企业时,很少谈未来的远大愿景,更多的是介绍公司当下的发展和任务,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思路和办法。机关和镇区干部务实高效,他们抓工作政策把握的准、行动迅速。

如,商务局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新安全法实施一个月内,全市2130家餐馆、饭店全部按要求安装完成燃气报警器;电商培训直接命名为“溧阳电商实操培训”,培训内容多为电商成功案例分享、实操技巧等,实用性强、见效快。

而我们常常以发文件、搞汇报、统表格代替工作,下了文、开过会,说过了就等于做过了,至少等于安排了,执行不到位也没有责任。在推进具体工作时,习惯“大而化之”,“蜻蜓点水”,抓不细、细不实,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溧阳干部作风务实,进取拼搏精神强。他们坚信:唯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他们要求自己:不让工作在我手上拖拉,不让信息在我手中断线。他们用实际行动打响“溧即办”政务服务品牌,使市域营商环境指数跃居全省“第一方阵”。

在溧阳很少看到“一刀切”的政策,无论是考核方案,还是实施意见、重点工作安排,都因地制宜、分类细化,共性部分精细到操作、个性部分明确到清单。

在溧阳,处处是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赛场,无时不彰显拼抢姿态和发展张力。

每年100 多个招商项目,分镇区、分类别、按月细化调度,具体进度、存在问题、推进措施一张表列示清楚,没有模棱两可、推诿扯皮。招商引资标准高、手段多、拎得紧、压得实。一般工业项目5 亿以下乡镇都不感兴趣,招商项目土地和规划没落实不签约。“月通报、夺红旗”调度机制有效地把招商压力传导给镇区干部。

从实处尊重人才,在细处留住人才,组织实施“天目英才榜”三年行动计划,给钱、给房、给政策;对村集体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乡贤、企业家、退休返乡人员等,通过村民大会吸纳为“新村民”,赋予“新村民”资格及相应权能,享有宅基地使用权资格。

溧阳会风务实,文风简洁,不把精力消耗在泡会场、写八股文上,集中精力干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在溧阳,处处是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赛场,无时不彰显拼抢姿态和发展张力。

差在服务效能上

溧阳的大发展,同溧阳干部超前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的服务水平是密不可分的。

在同溧阳干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当地企业情况和需求,包括一些专业问题都了如指掌,都有一套务实管用的办法。

我们的干部也很注重服务企业和基层群众,特别是结合“四送一服”开展大走访以来,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难题。但客观上,有时仍然存在“运动式”、“被动式”现象,服务意识没有象溧阳干部一样深入骨髓,没有真正养成习惯、形成自觉。

同时,有些干部在服务过程中,遇到复杂矛盾和棘手难题,往往因为平时研究不够深,对政策把握不够准,导致解决矛盾难题的思路不够宽、办法不够多、效率不够高,降低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猜你喜欢
溧阳干部发展
海归吴凡:激情追梦的“新溧阳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走进溧阳忘记四季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溧阳中材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风味美食——溧阳扎肝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