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改善措施

2022-12-07 04:33王远航
畜禽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望谟县猪瘟养殖户

王远航

(贵州省望谟县郊纳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望谟 552303)

0 引言

非洲猪瘟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非洲猪瘟列为重大动物疫病,该病有效的防控途径是早发现、快速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目前,望谟县规模化养殖场比较多,但是家养散户也不少,养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猪疫病的发生比较常见。为做好非洲猪瘟的有效防控,本文对望谟县的养殖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以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

1 非洲猪瘟概述

1.1 病原

非洲猪瘟病毒属非洲猪瘟病毒科,是该科的唯一属种。其病毒有22个基因型,我国流行的为二型病毒,病毒适应能力较强,能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长期存活,其在泔水中也有活性,且在60℃下至少30 min才会失活无致病性,而氯仿、次氯酸等消毒剂均可以有效杀灭该病毒[1]。

1.2 临床症状

患有非洲猪瘟的病猪主要表现出急性型、亚急性型以及慢性型症状,其中表现出急性型的病猪是被强力毒株感染,大多数病猪会出现体温升高(41℃以上)且持续时间比较长,病猪喜欢拥挤在一起,耳朵和腹肋部会出现红斑,呼吸急促,眼角和鼻腔中流出脓性分泌物等,一般发烧持续3~4 d,且在此期间会出现死亡;表现为亚急性型的病猪病程比较长,一般在3~4周,期间会呈现不规则的高烧,同时妊娠期间的母猪会发生流产或者死胎情况;表现为慢性型的病猪症状相对较轻,而且病程往往会持续几个月,主要表现出关节肿胀、皮肤溃疡等症状,个别病猪还表现出肺炎症状[2]。

1.3 流行传播特点

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力比较强,一般会通过猪的口鼻进入到机体中,之后会攻击猪的吞噬细胞及淋巴组织,这样生猪的免疫力会大大下降,这也是病猪持续高热的主要原因,而且致死率比较高,一旦暴发就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高度接触性。已发病的和带毒的猪都可作为该病的有效传染源,病毒会广泛存在于猪的分泌物、排泄物中。除此以外,一些寄生虫也会携带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从而造成较大范围的传播。②非洲猪瘟病毒主要感染猪,其他动物不易感染。③传播方式比较多。除了上述的接触传播以外,病毒还会存在于饲料、泔水中,如果对饲料把控不严格,或者经常使用泔水喂猪等,也会导致非洲猪瘟的发生。

2 存在的问题

望谟县相关部门意识到非洲猪瘟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后,全县上下高度重视,把防控非洲猪瘟作为政治任务来抓,提高了非洲猪瘟的防控手段,并进行了部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乡镇地区,需要提高重视,具体分为以下6个方面。

2.1 防疫观念差,宣传不到位

由于望谟县基层地区在生猪养殖中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养殖模式,从事养殖工作的大多为农民,其文化水平不高,学习能力较差,也没有树立科学的防疫意识,从而对非洲猪瘟的认识不足,在日常养殖中更没有针对非洲猪瘟进行预防。除此以外,不少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倾向于使用泔水进行饲喂,从而进一步加大了非洲猪瘟的发生概率,再加上对非洲猪瘟的症状表现不明确,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加大了非洲猪瘟的传播范围。

2.2 流通环节多,防护措施不到位

在生猪养殖中,生猪出栏是养殖户获得利润的关键。但是在望谟县生猪流通过程中,一些生猪贩运户受到利益的驱使购买病死猪,走村串户,造成疫情传播。如今各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越来越好,设卡拦截等措施的实施效果也逐渐降低,因此生猪以及各类肉制品在流通调运环节中易受到病毒的侵袭,加大了非洲猪瘟的发生概率。

2.3 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开展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此工作经费的投入,也直接关系到防控工作开展的质量,但实际上目前南雄市基层防疫站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大多基层防疫设施严重缺乏,在技术培训方面也缺乏动力,从而导致防控人员素质不高,最终影响了防控工作的落实。

2.4 人员力量薄弱

望谟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环境相对不够完善,但是工作量较大,因此基层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再加上基层待遇较差,这样很难留住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目前来看,从事基层防疫工作的人员比较少,而且年龄结构偏大,经常一人身兼数职;再加上政府对乡镇防疫队伍人员的过度借调,使防疫人员既要落实防疫检疫工作,也要完成清洁乡村、政府安全维稳、扶贫救灾等工作,所以基层防疫人员的力量严重不足。虽然基层也比较重视人才的引进工作,但实际上基层工作环境以及待遇低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人才引进会比较困难,最终使得基层防疫工作人员质量越来越低,严重限制着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开展[4]。

2.5 乡镇养殖技术比较落后

望谟县生猪养殖产业在实际发展中,有些还沿用了传统的养殖模式,存在养殖管理比较随意、养殖生产设施欠缺、饲养环境比较恶劣等多种问题。而且有的养殖场建设也不符合动物防疫法的选址和疫病风险评估要求,导致生猪养殖过程中不能落实防疫制度。就非洲猪瘟来说,其病毒传染力较强,饲养管理不当或者饲喂泔水等,都加大了该病的发生概率,同时也加大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难度。

2.6 无害化处理监管不到位

非洲猪瘟没有特效药物,也没有有效疫苗,唯一有效的途径是发现早、快速扑杀和深埋无害化处理。但在望谟县实际工作中,无害化处理对养殖户的利益损害比较大,因此很多养殖户并没有积极配合无害化处理的意识;再加上基层工作量比较大,监管工作难以全面覆盖,因此使得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开展效果不高,最终使病毒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

3 改善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科学防疫意识

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向基层养殖户就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病原知识、疫病危害、防控措施等进行科普宣传,使养殖户能够真正认识到非洲猪瘟的危害,自觉树立起科学的防疫意识,以便在养殖工作的开展中加强预防。其次,在宣传工作开展中,基层防疫部门可以组建宣传小组深入一线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提高养殖户的认识。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进行科普,不断提高广大养殖户对非洲猪瘟的认识,从根源上杜绝非洲猪瘟的传播。

3.2 严格管控生猪调运环节

生猪调运环节中的管控工作至关重要,应强化对望谟县各个乡镇生猪养殖情况的实时性追踪,提升监察执法强度,认真抓好设卡、守卡事宜,并就生猪调运的所有流程进行全面管控,比如对产销过程中的所有生产链加以严密监管,安排专业兽医深入基层驻防,严密监控生猪饲养、宰杀、调运等各个环节,尤其是要严格防范私屠滥宰生猪的行为,确保猪肉制品的安全性。在调运工作中,先要向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申报,村级动物防疫员需根据免疫情况结合临床健康检查后,出具申报卡,养殖场凭申报卡和非洲猪瘟检测报告,才能开具动物检疫证明,然后再允许运输,严格杜绝非法偷运问题的出现[5]。

3.3 加强经费支持,注重部门间的协作

政府部门要提高重视,按照“急事争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调度、迅速拨付非洲猪瘟防控经费。一方面,需要确保基层防疫设施的完善,为防疫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还应该保证人员的经费投入,比如提高薪资待遇,提高基层防疫工作岗位的吸引力,或者是投入技术培训中,不断壮大基层防疫队伍的质量,为了提高养殖户的配合积极性,还应该对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给予补助。除此以外,还应该注重部门之间的协作,在政府引导下要积极做好相关非洲猪瘟防控部门的协作,比如在入境检查环节中,要求相关部门联合防疫部门及时惩处非法夹带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强化管理海港、航空港所产生的生物垃圾。还可以采用多部委联合督查的方式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同时相应的主管部门也要做好日常检查工作等。

3.4 重视防疫队伍建设

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基层防疫队伍的人才建设直接关系到兽医事业的兴衰,更影响着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效果,因此还需要重视防疫队伍的建设工作。一是壮大防疫队伍,基层防疫部门中存在的防疫人员水平不高、年龄结构偏大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防疫工作的开展效率,因此要积极吸纳社会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防疫人才,通过提高薪资待遇、落实兽医津贴、乡镇补贴等补助政策等,不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还可以在职称评聘方面适当向基层兽医人员倾斜,激励兽医人员热爱基层,留在基层,从而壮大基层防疫队伍;二是要加强相关培训工作,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在其防控工作中还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尽可能多地具备相关知识,从而提高防控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5 稳定地区生猪生产

3.5.1 加强养殖场风险评估及疫情排查

非洲猪瘟病毒已在全国形成一定的污染面,对生猪养殖造成严重的威胁,虽然还没有发生疫情,但是仍旧不能放松,而是要加强对防疫工作的重视。为了稳定地区生猪的生产,首先要开展养殖场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状况等因素实施风险评估,风险高的要严密管控;其次,安排人员每天巡查或不进场疫情排查工作,以便可以及早发现和消除风险;各乡镇要强化政策宣传,指导生猪养殖户强化非洲猪瘟疫情排查,每天进行零报制,对调入本地区的仔猪,要有权威的非洲猪瘟检测报告,入场后隔离观察1个月。形成广泛监督,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全面保证当地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3.5.2 强化管理引种,侧重于做好原产地检疫工作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如今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都开始通过引种来提高养殖质量,为了降低非洲猪瘟的影响,在引种环节中也需要加强管理,尤其是要注重对原产地的检疫工作,尽量避免从疫区引种,引种后还需要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确认健康以后再混入原有的猪群。除此以外,对引进的胚胎、冻精等也要做好检测工作,如实验室检查等,对其产品安全性进行充分考查,严禁引入来路不明的生物制品或动物。

3.5.3 加强科学饲养

①为猪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好猪舍的通风管理工作,冬季还要做好保温工作。②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除猪舍中的粪便污物,做好清洗与消毒,尤其是对猪场的角角落落都要做好消毒工作。③强化生物安全管理,落实封闭饲养、全进全出等饲养管理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场区。④做好驱虫工作,积极帮帮助养殖户杀灭蚊虫,指导其消毒的流程和方法,宣传正确的饲养管理方式。⑤加强免疫接种,并做好对疫苗接种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逐步提高养殖户的专业技能和防疫水平,促进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3.5.4 鼓励养殖场转型升级

养殖场要加强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生物安全防护等级,摒弃“自繁自养”的传统养殖模式,改为“公司+农户”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养殖水平和基础设施。同时,还需要乡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对生猪养殖状况和防疫现状进行摸查,以便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5.5 加强屠宰环节管理

加强屠宰环节管理,严防带病猪肉流出屠宰场。依法严惩私屠滥宰、倒卖“两证”、贩卖病死猪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还要督促屠宰场落实主体责任,完善管理制度,提升防控水平,并且及时取缔没有生猪定点屠宰证、动物防疫条件等合格证的屠宰场。

3.5.6 全面禁止泔水养猪

泔水是非洲猪瘟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全面禁止泔水养猪,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手段。乡镇畜牧站对于这一现象要加大排查和监督力度,加强对养殖户的科普,使养殖户真正认识到泔水喂猪的危害性,树立养殖户科学饲喂的意识。

3.5.7 加强日常巡视工作,及时处理异常病例

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养殖户加强对养殖场的巡视管理,关注猪群的生长状态,如果发现有病情特征的或者出现综合感染症状的病猪要及时进行处理,立即将其隔离,并对其活动的场所以及接触到的相关器具进行彻底消毒,确保其他健康生猪的安全。确诊后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

3.6 无害化处理排查

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病猪治疗价值不高,且本身带有较大毒性,因此一旦确诊就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即焚烧或深埋尸体,这一举动必然会给养殖户带来损失,再加上其本身防疫意识不高,因此可能存在谎报、隐瞒不报等情况,甚至在利益的驱使下使病死猪流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监管工作,做好无害化处理排查,同时畜牧中心也需要向养殖户说明病死猪的危害,对于死亡动物或疑似死亡动物要第一时间进行集中处理。除此以外,为了提高无害化处理效果,还应该加强对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建立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粪便发酵池等。为了得到养殖户的配合,可以建立完善的赔付制度。

4 结语

非洲猪瘟的发病率、死亡率都比较高,一旦暴发形成疫区,就会对望谟县整个区域的生猪养殖产业造成巨大打击,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望谟县必须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了解目前非洲猪瘟防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采取针对性举措,从而保障基层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质量,对维护望谟县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望谟县猪瘟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田野里,丰收忙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望谟县布依族对歌文化的变迁
望谟县委离退局、老年大学到蔗香镇新寨村张贴帮扶公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