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土鸡养殖技术分析

2022-12-07 04:33廖忠秀
畜禽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土鸡雏鸡鸡肉

廖忠秀

(鹿寨县鹿寨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 鹿寨 545600)

0 引言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是鹿寨县大力推广的一项绿色养殖技术,随着技术的应用,为养殖业开拓了新的发展途径,不仅养殖出的土鸡品质好,鸡肉口感好,有着更高的产品附加值,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还有利于当地维持生态环境平衡,林下养殖土鸡以林地农田间的杂草与昆虫为主要食物,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节省了购买饲料的费用,排出的鸡粪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达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增长。

1 林下土鸡养殖优点

1.1 鸡肉品质优,售价高

土鸡又称为草鸡,主要品种为麻鸡、三黄鸡、杏花鸡等。相比于普通肉鸡,林下养殖的土鸡在更加优质的环境、充足的光照、充沛的运动等条件影响下,鸡外观更加优秀,毛色鲜亮;肉质更加细腻紧实、味道鲜美无腥味,并且有着独特的风味,更加卫生健康,被消费者认可和喜爱,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绿色肉类产品之一,售价高于其他肉鸡。

1.2 饲养成本低,收益高

林下土鸡养殖对饲养场地的要求较低,一般选择较为开阔有绿植土坡林场即可,也可以与果园、田地相结合,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由于土鸡自身品种特点就非常适合散养,让土鸡整个饲养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人工干预。而鹿寨县森林面积广阔,地理环境多样,生物资源充沛,非常适合进行林下土鸡养殖。林下土鸡养殖一般有2种饲养方式,一种是将鸡放养在林间、果园,鸡能够自行觅食,降低了饲料消耗的同时,还对果园起到了一定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综合提升农民收益,降低各方面资金的投入。另一种是选择舍饲,建立起育雏室与围栏棚舍,成本投入也不高。而且土鸡的养殖周期较短,成本回收快,散养状态下,鸡的身体素质更高,发病概率低,养殖风险较小,降低了多方面的投入,所以林下土鸡养殖是成本投入低、见效快、应用范围广的优秀养殖项目。

1.3 经济与生态双赢

林下土鸡养殖的过程中,土鸡会大量食用林间农地的草籽与昆虫,去除掉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作物受到杂草和虫害的影响,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并且土鸡生长所需的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等都可以在进食的过程中得到补充,让土鸡更为健康的生长,提升产出鸡肉的营养。在土鸡生长的过程之中,因为活动场地大,运动量也随之提升,其对外界病菌的抵抗力更强,不易患病,而且肉质随着运动也会变得更加紧实,提升产出鸡肉的口感。而且土鸡排泄的鸡粪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为林间农地的作物提供养分,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1]。草虫养鸡,鸡粪肥草,形成畜牧业与种植业的良好生态循环,提高生态环境,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达到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的目的。

2 养殖前期准备

2.1 场地选择

在进行林下土鸡养殖时一定要注重场地的选择,应该远离居民区、干线公路、畜牧场等,防止噪音对鸡造成惊吓,避免疫病通过其他方式传入鸡群。鸡场周边不能出现污染源,如矿场、化工厂等,以免污染土鸡养殖环境,影响鸡肉质量。要防止鸡场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避开水源上游、自然保护区等。选择具有良好排水、光照的场地,保持场地的干燥通风,并且处于缓坡或者平坦地形,不会被环境的负面因素影响到土鸡生长。同时要有着良好的水电路条件,满足对饲料以及成鸡的运输。养殖地的树木繁盛为佳,在夏天可以为土鸡遮住大部分阳光,雨时为土鸡遮雨,如果没有良好的遮风挡雨条件,应该搭建遮阳棚为土鸡提供休息的区域。如果选取的林地农田有着经济效益,那么为了防止鸡啄食农作物的情况出现,应该选择高度超过1 m的作物,比如柿子园、桑园、茶园等。而选择果园作为养殖场地时,应该避开用药期和采收期[2]。

2.2 育雏室建设

通常育雏室设计成可容纳雏鸡30羽/m2,将育雏室设计成活动板房,高度控制在3 m左右,采用2层育雏床的方式搭建,可以容纳雏鸡60羽/m2。要将育雏室分割成多个空间,每个空间饲养雏鸡600~700羽,防止育雏室密度过大影响保温,密度过小影响通风。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保温房来孵育雏鸡,要有着充足水源,满足背风、向阳的条件。

2.3 鸡舍搭建

鸡舍的位置也要选取合适的位置,鸡舍与放养场距离200 m为宜,并且要满足视野开阔、向阳背风、林木稀少等条件,保证鸡舍附近空地充足。合理划分鸡舍位置,保证一区、一社、一牧场,每座鸡舍要保证有1 km2的林地满足鸡的生长需求。单个鸡舍的面积在200 m2左右,能容纳1 000~2 000羽鸡,饲养10~20羽/m2鸡,鸡舍内外都要有适量的饮水机与料槽保证鸡的进食,在鸡舍内应当架设好栖息架,给饲养母鸡的鸡舍内部放置好产蛋窝。无论是砖瓦搭建的长期鸡舍,还是临时搭建的竹木建议鸡舍,要保证通风良好。窗户要安装铁丝网,大门封闭足够严实,以防野兽侵袭[3]。屋顶可以选择石棉瓦、油毡布等材料搭建,鸡舍长度在25~35 m,宽度在5~6 m,高度在2 m左右。为了减少疫病的可能一般5~6年要更换一次鸡舍。

2.4 围网搭建

搭建围网既可以保证鸡的安全,防止周边野兽进入鸡场对鸡造成侵害,还可以避免土鸡丢失的情况发生,所以要在林场周边架设起围网,一般选择尼龙网或者铁丝网,网眼不超过2 cm,确保鸡无法把头伸出围网,网高至少1.8 m高,并且每2 m安置1个木桩来固定围网,将木桩深埋25 cm左右,将围网固定。

3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

3.1 品种选择

选择一个优良的土鸡品种,是林下土鸡养殖开始的关键,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经济效益。所以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养殖区域种植的林木等条件综合分析选择出最适宜的土鸡品种。确保土鸡有着良好的抗病能力能适应放养的环境,再考虑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等条件确定土鸡品种,品种外观特征与品种纯正也是选择土鸡品种的重要参考因素,优秀的外形与纯正的品种有助于打造良好的品牌效应,方便市场推广[4]。小型养殖户一般选择鹿寨县本地改良品种作为饲养品种,因为本地改良品种能更好地适应鹿寨县的环境,饲养难度较低,而且肉质鲜美,生长迅速。而大型养殖场可以选择土杂鸡作为养殖鸡种,因为这类鸡有着土鸡与洋鸡的双重优点,出栏时间更短,外观则接近纯种土鸡,肉质更为优质,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3.2 育雏

要选正规种鸡场的雏鸡进行引进,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佳、具有一定捕食能力的土鸡,然后进行准备工作。首先检查育雏室内的各种器具设备,保证没有损坏的情况出现,再对育雏室进行消毒与打扫,保证育雏室的干净整洁,不会有病原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之后控制好育雏室的温度,通过保温伞、红外线及地龙等方式将温度控制在34℃左右,并且根据天气和雏鸡的生长状态调节温度,每周降温2℃左右[5]。还要准备好饲料疫苗和药品,在雏鸡接入育雏室后要先饮水,并且在水中加入维生素,保证雏鸡的生长需求,要随着雏鸡的生长逐渐增加喂食次数,控制好喂食量,保证饲料营养丰富,通过在育雏室的喂养增强雏鸡的抵抗力,保证雏鸡的后续生长。

3.3 青年鸡饲养

雏鸡脱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育雏的后期逐渐脱温。入林前应该检查雏鸡的状况,隔离病、残、弱鸡,并进行特殊喂养或直接淘汰处置。另外要根据雏鸡的雌雄性进行分组,母鸡群中只留下少量的公鸡即可。4-10月是脱温入林的最佳时机,在此期间,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同时,林区的昆虫杂草较多,天然饲料较为充足。而到了每年10月之后,天气逐渐寒冷,昆虫杂草稀少,没有足够的天然饲料喂养雏鸡,一般主要采用室内喂养方式来度过冬天,放牧作为辅助的饲养方式,在雏鸡适应了环境后,要进行一定的讯号训练,降低管理难度。

根据气候与季节来确定放牧的时间,一般超过30日龄的雏鸡放牧时间保持在6~8 h,早上少量投放饲料,要让雏鸡尽可能地食用昆虫杂草等天然饲料,并且夏季夜间可以在林场架设白炽灯来吸引有趋光性的昆虫,辅助土鸡进食。而晚上要根据当前季节天然饲料的进食量进行一定的人工饲料补充,保证土鸡的营养汲取充足。在雏鸡阶段,由于雏鸡的捕食能力较弱需要进行一定的饲料补充,随着觅食能力的增强可以降低饲料的补充量与次数。

3.4 放养密度

林下土鸡养殖应当控制好放养密度,如果密度过大,鸡食物不够充足,就会用刨食的方式来寻找食物,会对森林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使林间无草,土地不平整,如果同经济作物共同养殖,还会影响到经济作物的收益。鸡人工饲料食用过多,自然饲料食用过少,影响鸡肉的口感和口味,并且土壤吸收了过多鸡粪后会肥力过剩,影响土地肥力的平衡。而密度过稀,林间资源利用不充分,没有达到最佳效益。一般来说密度为每亩地鸡群数量在1 000只左右比较合适,数量过多会增加管理难度。

3.5 饲料选择

饲料的好坏决定着最后产出鸡肉的品质,所以在进行饲料喂养的时候,要严格把控好饲料的质量。根据土鸡不同的阶段喂食不同的饲料,满足土鸡各个阶段的生长所需,在雏鸡阶段,可以喂食与肉鸡相同的小肉鸡料,保证土鸡能够有着充足的营养度过雏鸡阶段,在进入到青年鸡阶段之后,要逐渐将土杂粮和青饲料作为主要饲料,提升土鸡的品质,保证产出鸡肉的口感与营养,并且减少成本的投入。一般在土鸡晚归之后,养殖人员可以补充一定的混合饲料保证土鸡的营养。在出栏前2周可以根据每只土鸡不同的生长进度进行分栏,不同生长状态的土鸡采取不同的投喂方式[6]。较为瘦弱的土鸡可以补充营养的摄入,在放牧的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催肥。在土鸡喂养后期可以在土鸡的饲料中添加茶末、桂皮、橘子皮等具有芳香气味的天然饲料,增加产出鸡肉的风味。养殖过程中不能在饲料中添加鱼粉、肉粉,这些动物性饲料会影响土鸡的生长,降低最终产出鸡肉的品质。

3.6 牧草种植

如果林间的野生牧草数量不足,可以选择人工种植的方式来补充牧草的数量,来满足土鸡的生长所需。牧草的营养价值极高,土鸡经过长期的食用,能够明显的提升鸡肉质量与产量,达到提高经济收益的目的。牧草的种植相对简单,一般选择种植黑麦草、鸭茅草、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品种。

3.7 轮流放养和敌害预防

在放牧区域要严禁投放农药,合理安排各个林场的使用,将养殖场划分为多个区域,经过合理的轮换在满足土鸡的饲养需求的同时,完成林场的维护工作,确保每个养殖区域都有3个月以上的空养期。在空养期完成农药的投放,并且让林场恢复原生状态。根据天气对放牧时间进行一定的调整。注意对饲养场地巡视,可以通过饲养其他动物的方式来预防其他野生动物对鸡群产生伤害,比如养猫预防鼠害,养鹅预防野生动物的侵袭等。

3.8 出栏时间

林下养鸡出栏约为110 d,当其体重达到1.8~2.2 kg时就可以出栏。当超过该时间土鸡生长速度减缓,饲料转化率变低,继续养殖只会增加饲料投放,降低收益。调研表明,鹿寨县批量出售的林下土鸡售价26~30元/kg,鸡的利润8~10元/羽,如果饲养期过长,利润将会严重缩水。

3.9 疫情防控

在养殖过程中要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出现大规模的疫病,在消毒的过程中,要及时地清理鸡舍粪便,将粪便与水源进行隔离。对积水、积食要及时处理,以防变质影响土鸡健康。不可混养不同批次的鸡,当发现病鸡要马上对其隔离,对死鸡进行掩埋。并且对出现疫病的地区进行彻底的消毒清洁。根据本地疫病的情况进行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在土鸡接种疫苗后要注意给土鸡进行补水,用完的疫苗瓶要焚烧处理,避免疫苗病毒扩散的现象。关注天气变化,定期投放以中成药为主的预防性药物。在整批土鸡出售后,利用高压水枪对场地进行彻底的冲洗,使用强力消毒溶液进行彻底的消毒

4 结语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建立在原本的林业农业的基础上,不仅能创造出额外的经济效益,还能对原本的作物提供一定的生物防治保障,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升产量。在养殖的过程中要注意场地选择、育雏室建设、鸡舍搭建、围网搭建、品种选择、育雏、饲养、疫情防控等细节的把控,充分地发展林间生态优势,提升生态土鸡的养殖收益,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土鸡雏鸡鸡肉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肌肉和鸡肉
“土鸡文化节”贺新春
厨房料理小妙招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天热了,吃点鸡肉吧
不吃鸡肉
食醋可防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