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实践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实现路径

2022-12-07 13:58薛艳霞张耀华王彩萍
关键词:供给侧供给资源

薛艳霞,张耀华,王彩萍

(1. 中北大学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2. 中北大学 校团委,山西 太原 030051)

高校社会实践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 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 志愿服务、 公益活动、 科技发明、 社会调查、 专业实习和工作见习的总称,是高校教育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教育”的主要措施,是大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过渡的重要环节。 2017年12月4日,中共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中提出: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教育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加实践能力,扎实推进实践育人。[1]整合和拓展各类社会实践资源是提高社会实践有效性的关键举措之一。 高校社会实践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源(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协调组织能力)、 基础资源(社会实践平台、 社会实践项目、 社会实践设备设施等)和资金资源(社会实践的经费配置)。 国家在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措施为提升高校社会实践有效性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着手点。

文章以山西高校在校本科生和在职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供给的现状,旨在提出高校在关注社会实践资源需求侧的同时,应着重从供给侧方面进行改革,提高有效供给,让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问卷(学生)内容设计:学生个人基本情况、 学生参与情况、 学校组织情况、 教师指导情况、 资金供给情况、 社会支持情况和实践育人实效情况等。 调查选取中北大学100名学生对问卷初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得出,问卷的信度系数为 0.83,效度系数为0.76。 问卷面向中北大学、 山西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和太原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校本科生发放,发放2 659份,收回有效问卷2 604份,有效性为97.9%。 教师访谈提纲内容设计:社会实践中存在不足及其成因、 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面对面访谈专业课教师10名,思想政治教育老师7名,辅导员老师10名。

1 高校社会实践的现状及资源供给存在的问题

高校社会实践在国家“需求侧”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学分制”强制干预,教育部、 团中央等中央相关部门、 各地方部门和高校高度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把高校社会实践的蛋糕“越做越大”,其项目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但还存在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率和接受教师指导率尚未全覆盖、 社会实践基地和学校组织的实践项目的配给不足、 社会实践内容和社会实践形式不符合学生成长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等问题。

一是学校组织覆盖率和接受教师指导率尚未实现全覆盖。 2012年1月10日,由教育部、 宣传部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等中央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每个本科生在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4周。[2]意见出台后,各省、 高校都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但学校组织覆盖率和教师指导率难以全覆盖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 问卷调查中,关于学校组织社会实践的覆盖率的调查结果显示:8.24%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18.92%的学生表示学校每逢假期组织,均有参与,19.00%的学生表示学校只有暑假组织,参与过一次,53.30%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关于教师指导率的调查结果显示:88.60%的同学认为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指导比较重要,32.37%的同学表示暑期社会实践没有指导教师,31.5%的同学表示只有辅导员、 团委老师参加,28.2%的同学表示老师只在安排部署时参加。

二是社会实践基地和实践项目供给不足。 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62号文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中提出:扎实推进实践育人要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 大学科技园、 城市社区、 农村乡镇、 工矿企业、 爱国主义教育场所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 创业实习基地。[1]纲要实施后,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显著提升,但社会实践基地和实践项目供给不足的问题未能完全解决。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40.0%的学生表示是自己联系暑期实践基地,27.5%的学生表示是通过父母联系暑期社会实践基地,29.3%的学生表示学校会每年联系新的暑期实践基地; 此外,51.43%学生表示社会实践项目自拟,学校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

三是社会实践内容和社会实践形式不符合学生成长需要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高校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与国家进步的历程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社会实践经历了大学生看中国、 大学生问中国和大学生做中国3个阶段。[3]新时代,部分高校积极探索、 创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依旧存在社会实践形式化、 娱乐化和效率低的现象,存在实践内容的供给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的现象。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8.6%的学生表示想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而48.6%的学生中仅有43.40%的学生表示去过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社会实践。 11.02% 的学生表示愿意去红色资源基地进行社会实践,而11.02% 的学生中参加过红色文化传承社会实践的仅占9.37%。

2 高校社会实践资源供给问题的成因

高校社会实践在国家“需求侧”政策的引导下,出现的资源供给问题的成因主要可以从供给的不平衡、 资源供给渠道不畅和资源供给内容不优三个方面来分析。

2.1 高校社会实践资源供给不平衡的问题成因

问卷调查中49.23%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经费不足; 90.8%的指导教师认为,增加经费支持是提升社会实践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79.46%的学生认为,自己寻找合适的社会实践机会比较难; 28.45% 的教师认为,寻找合适的实践项目比较难。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成因是实践资源供给不平衡。 高校社会实践出现资金供给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专项资金供给不平衡、 实践机会供给和教师资源的不平衡。

一是高校教育结构的失衡导致社会实践资源供给能力不平衡。 首先,高校教育结构的失衡导致社会实践资金专项供给不平衡。 我国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政府通过“985工程” “211 工程”等项目扶持重点高校的发展,学校资金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学校资金的充足与否与学校二次分配给社会实践资金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 认为社会实践经费不足的学生中,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大学学生占比仅有10.23%和11.80%,其余高校的占比都高于20%。 其次,学校办学档次不同导致学生获取社会实践机会不均等。 211工程、 “双一流”的高校办学层次高,学校自身积累的无形资源(科研成果产出、 校友资源等)和外界赋予的无形资源(各级政府、 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度)等都为这些高校的学生获取社会实践的机会提供了支撑。 相反,普通高校的学生获取平台较高的实践机会相对较难。 认为社会不支持的学生中,太原理工大学的学生仅占4.8%。 最后,高校教育结构的失衡导致优质教师资源的不平衡。 高校人才配置的市场化导致优秀的教师资源向重点高校流动,导致一般高校难以吸引和留住知识储备扎实、 指导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进而产生高校社会实践教师资源供给的差异。

二是学科发展差异导致学生获得社会实践资源不平衡。 首先,学院所含学科发展强,社会实践专项资金相对比较充足。 不同高校学科之间的发展都有差异,发展势头越好的学科,越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学生得到社会实践的资金支持越多。 问卷调查中,工科类专业学生中有23.62%表示经费不足,而40.73%的社科类学生表示经费不足。 其次,学科不同导致学生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不同。 问卷调查中,50.34%的学生表示想利用暑假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工科类学科社会实体企业比较多,学生寻找进企业实习的机会相对容易,43.89%的工科类学生表示暑期进企业实习难是因为自己能力差,没有信心,仅有13.44%的学生表示暑期进企业实习难是因为专业不对口。

2.2 高校社会实践资源供给渠道不畅的问题成因

问卷调查中,受访学生认为,社会实践中最困难的事情是和实践地点的工作人员交流,交流中经常吃“闭门羹”。 88.60%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指导比较重要,但31.5%的学生表示只有辅导员、 团委老师参加,32.37%的学生表示暑期社会实践没有指导教师。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实践资源供给不畅,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合力不足局限了社会实践基地和实践平台供给渠道的拓宽。 社会实践育人合力不足主要是指校内合力不足和社会力量合力不足。[4]首先,校园内合力不足,高校还尚未形成全校“一盘棋”工作机制。 问卷调查中,11.02%的学生表示学校不重视社会实践活动,73.03%的教师表示是受校、 院团委的委托参与社会实践指导。 可见,高校实践资源的整合和社会实践基地的拓展还主要依靠共青团组织“单打独斗”,导致实践资源整合的力度不大、 实践平台拓展力度不强、 组织频率下降。 校园内合力不足导致从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占比高达53.30%,自己联系社会实践基地的学生占比高达40.4%。 其次,社会力量合力不足,全社会尚未形成共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局面。 大学生实习的单位、 企业、 乡镇等大都是社会组织出于“人情”因素接受大学生实习的。 社会组织本着“合作共建、 双向受益”的原则主动联系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寥寥无几。 27.5%的学生表示通过父母联系暑期社会实践基地,41.05%表示自己联系社会实践,社会不支持,容易吃闭门羹。

另一方面,相关激励政策和培训政策不利于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供给渠道的拓宽。 首先,奖励激励政策导致教师主体意识不够强烈。 大学生社会暑期实践过程中,教师承担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设计、 具体组织实施、 过程指导等工作,应该身处社会实践活动“第一线”。[5]但多数高校未将社会实践工作纳入教师教学评价、 职务(职称)评聘、 绩效分配、 评奖评优的体系中,参与社会实践指导完全出于指导教师一腔热忱。 指导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很大程度上是额外任务,牵扯相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又恰逢专业老师申请课题、 完成横向项目的最佳时间,与辅导员老师的假期休息时间相冲突。 激励政策的不完善影响专业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和辅导员老师参加社会实践的态度。 问卷结果显示,61.46%的老师为了完成任务而施教,56.7%的老师认为,社会实践可搞可不搞。

其次,指导教师的培训机制不能保证优秀指导教师的供给。 暑期社会实践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不仅具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具有沟通、 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技能。 访谈中,87.69%的教师知道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但对社会实践的育人目标和育人功能理解、 认识不够到位。 92.56%的指导教师表示,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自己一边指导一边摸索; 93.36%的指导教师表示,不知道学校有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培训。 指导教师的培训机制的缺席导致优秀指导教师不能持续供给。

2.3 高校社会实践资源供给内容不优的问题成因

问卷调查中,39.41%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应付学校要求,获得学分; 28.95%的学生表示,实践主题不符合自身兴趣; 24.96%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的组织; 19.28%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自身发展的帮助不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实践过程监管评价的不完善和社会实践供给内容的同质化。

一是社会实践过程监管评价的不完善导致社会实践内容偏离正确方向。 社会实践环节的评价要针对实践方案的制定、 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 实践报告的质量等每一个环节开展。[4]评价一个社会实践活动要依据其内容主题是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是否与培养爱国情怀相结合、 是否与就业择业相结合、 是否与学生的自我成才和国家发展的需求相匹配等多个因素。 问卷调查中,70.62%学生选填社会实践走马观花,形式化; 67.31%的教师认为,“形式化”的主要原因是过程监管和过程评价的缺失导致实践内容的偏颇。[5]如以“传承红色文化,增强家国情怀”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过程监管的不到位,实践活动演变为“乡村旅游”; 因缺乏对活动环节的评价,团队成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启动仪式和签约仪式的设计上,没有放在内容的精心设计上,导致社会实践偏离正确的实践方向。

二是同质化的社会实践内容配给与学生成长成才需求、 社会发展需求错位。 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需紧扣我国“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创新社会实践内容,要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 问卷调查中,28.95%的学生选填社会实践内容与自身兴趣不匹配; 54.70%的教师表示,没有时间或能力联系到新的实践基地,高校的社会实践存在“啃老”现象,存在多年1个实践基地,多年1个实践项目的现象。 实践项目内容缺乏创新性,同质化的实践内容导致社会实践对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

3 高校社会实践资源“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供给侧”改革是在问题导向下,通过创新引领主动调整供给达到需求端的目标,形成“供需平衡”的理想状态。 高校社会实践以需求问题为导向,打造政府、 社会、 高校共同参与的供给模式,将政策引导和监督等机制与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提出高校社会实践资源供给改革的路径,提升社会实践育人的实际效果。

3.1 建立政府统筹和市场调节相互补充的资源配置机制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包括以政府调控为主的计划配置、 以市场选择为主的资源调置、 政府调控和市场选择相互补充的配置三种机制。[6-7]政府要根据高校所处地理区域的市场分类制定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政府宏观把控和市场调控相互补充的资源配置机制,从根本上改善社会实践资源配给不平衡现象。 首先,政府要统筹部署,扎实推动培育一批实践育人示范基地及配套教师。 如团中央借助“红色旅游景点”打造红色社会实践基地,这些基地免费为学生开展 “百万师生重走复兴之路”和“百万师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成长足迹”等红色社会实践项目。 各省政府借助“高新技术开发区、 大学科技园”打造专业认知实践基地,政府资助企业购置可供学生实践的设备设施。 各乡、 镇政府鼓励辖域范围内的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基地。 其次,社会实践资源配置市场化要在国家总体宏观把控下引入市场调控。 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知识产品、 科技产品和服务产品市场化调控可以帮助高校拓宽资源配置渠道,但社会实践是一种特殊的带有综合性的生产要素市场,政府要对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知识产品、 科技产品和服务产品的价格、 使用领域制订相应的政策和制度,确保高校社会实践市场繁荣而不混乱。

3.2 激发高校社会实践资源“供给侧”改革的源动力

高校社会实践中打通资源供给渠道和优化实践内容供给需要高校调整激励政策、 挖掘学生成长需求和协调各部分分工,激发高校社会实践资源“供给侧”改革的源动力。

一是调整激励政策,激发指导教师的潜能。 首先,高校将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转换作为指导教师评审职称的参考依据之一。 一方面,这项措施解决了高校专业教师因教学、 科研任务繁重,无暇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 另一方面,它也解决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优秀成果因缺少指导教师而难以科学有序转化的问题。 其次,开设社会实践导论课,将课程讲授和教师职称评定相关联。 社会实践导论课由团委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讲解社会实践的意义; 社会学教师讲解问卷设计、 问卷调查等社会实践基本内容; 专业课教师讲解社会实践涉及的专业问题。

二是探索学生成长需求,根据需求分类供给,充分调动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运用教练技术探索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需求。 指导教师与学生沟通社会实践项目的内容和形式时,跳出自身理论知识框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探测青年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以问答互动的方式实现对学生自我成长需求的发掘,激发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8]。 其次,根据实践内容提高有效供给,根据学生上报的社会实践兴趣点和目的进行聚类分组,组内成员合力寻找确定实践内容,高校根据学生所需提供针对性的社会资源供给,提高供给效率。

三是统筹协调高校各组织、 各部门、 各环节以形成校内合力,开创全校实践“一盘棋”局面。 实践基地是高校社会实践“供给侧”改革中的基础资源。 高校每年要根据共青团中央社会实践工作指南,及时调整各部门分工,校友办、 招生就业处、 教务处和科研处等多部门形成合力,整合实践资源,拓宽实践平台。 例如:校友办寻找校友企业作为社会实践基地。 校友办积极联系优秀校友,通过开展校友成果展示会,聘请校友担任校外社会指导教师等措施共建校企实训基地。 招生就业处借助大型招聘会开展“招聘会场寻知音,社会实践再出发”活动,联系招聘企业、 用人单位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科研处联系科研合作单位、 科研转化单位,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换,引导社会企业参与到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来。

4 结 语

总之,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措施。 社会各阶层、 各高校要深刻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配给的现状,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社会各界全员参与、 全方位资助和全过程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扎实提升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实效。

猜你喜欢
供给侧供给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