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式在儿童语言康复干预中的应用

2022-12-12 04:03郝燕唐丽娜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情景模式治疗师康复训练

郝燕 唐丽娜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儿童与情景中的人和物互动中使用的符号系统,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媒介。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语言发展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1],常见病因有智力低下、孤独症谱系障碍、脑瘫等。在儿童期较常见,2~3.5岁儿童的发病率达13.5%~17.5%。这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还会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增加注意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2]。因此,实现语言发育迟缓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改善儿童生活质量、融入正常学习生活、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情景模式(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场景[3],让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产生多重感知觉体验,从而帮助其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得到充分的语言刺激的教学方法。情景模式是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发挥功效的,相较于其他语言训练方法,情景模式倡导利用自然生活环境,促进在日常互动中融入语言和交流机会,让儿童在自然真实的体验中学习语言,掌握新技能,最大限度增加儿童语言学习和技能泛化的机会。针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不仅需要持续而直接的语言康复训练,还需要排查语言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并改善语言环境。国际上已有较多研究证明情景模式具有良好效果[4~7],且在不同神经发育障碍儿童中进行了应用,包括语言发育迟缓/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低下等疾病,均可有效提高儿童的沟通和语言能力。

我国对情景模式在儿童语言康复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缺乏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有效语言干预方法和人才,对此领域的认识有限。本文拟对儿童语言康复干预的情景模式内涵、特点、技巧进行全面阐述。

1 情景模式的内涵

情景教育是自然主义干预策略,基本方法是从幼儿的沟通行为和发育原则延伸而来。在情景中学习语言,更易于运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强化式情境教学(enhanced milieu teaching,EMT)是当前运用广泛的一种干预方法,倡导儿童在与他人的日常互动中,学习功能性沟通和语言技能[8]。情景教育是基于自然环境的语言康复训练方式。无论儿童的认知水平处于何阶段,自然主义干预都可有效用于儿童的语言学习,对学前、小学和初/高中阶段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康复有效[9]。

情景教育是一种基于对话的语言康复训练方式。儿童的语言是在各种情境中不断与他人发生社交互动中习得。儿童可在家长、同伴、治疗师的支持下,在日常互动中习得有功能的、精细化的语言和沟通技能。语言治疗师需要根据儿童的评价结果制定训练目标,本着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的治疗原则,短期训练目标应略高于儿童当下语言发育水平,但又是儿童在帮助下能够容易达到的。

2 情景模式的分类

情景模式的目标旨在增加功能性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频率,增加功能性沟通形式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在不同环境中与人沟通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情景构成,常见的情景教学分为生活情景、语言描述情景、音乐渲染情景及图画再现情景[10]。

2.1 生活情景

生活情景主要是将语言康复训练融入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从儿童的日常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儿童学习的客体,辅以治疗师的指导,以促进儿童的语言沟通。

2.2 语言描述情景

语言描述情景教学要求用语言描述直观的现实场景。在教学活动中,治疗师需增加语言输入。通过语言描绘的方式充分提高儿童对环境的感知和关注,使主题色彩更鲜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主观感受得以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使儿童进入特定情景中,接受该情景下的语言输入与沟通。

2.3 音乐渲染情景

音乐是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给儿童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以独特的旋律、节奏塑造丰富多彩的音乐语言。把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带入特有的情景中,对其听觉反应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2.4 图画再现情景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口语或文字情境,是将语言符号的内容形象化的过程。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再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

3 情景模式的技巧

3.1 游戏和关注

在治疗开始前,语言治疗师可选择能够激发儿童兴趣的玩具,积极参与孩子的游戏。教学的内容不宜复杂,应参照儿童的最近发展区,选择游戏动作和顺序。

3.2 注意和回应

在特定情景中,与孩子面对面就坐。治疗师跟随孩子的引导,回应其在该情景中所有形式的沟通。当孩子指向感兴趣的玩具或展示感兴趣的玩法时,治疗师应及时回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

3.3 维持轮替均衡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治疗师对孩子的话语只做出一条评论,等待孩子再次掌握主动权,维持轮替活动的均衡。此时,应避免治疗师长时间作为“领导者”的角色,儿童只能被动地跟随。

3.4 模仿和明确

治疗师在情景中模仿孩子相关的非言语行为,并将语言对应到行为上。

3.5 示范和拓展沟通

治疗师通过示范指示、展示与手势,示范目标手势或词汇,通过添加单词和/或符号扩展儿童交流。

3.6 环境布置

在特定的情景中,治疗师观察和预测儿童的需求,提供各个层级的辅助,给儿童时间和空间以便做出选择。治疗师耐心等待儿童完成选择的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完全满足儿童的所有需求,以期待儿童的更多沟通。

3.7 情景教学提示策略

在康复训练中,治疗师尽可能多地使用开放式提问和选择性提问方法,促进儿童在情景中的语言交流。治疗师可用“说”提示儿童如何进行语言回应。在儿童能力较弱时给予大量支持,能力进步后逐渐降低支持。以“提要求”开始训练,提高儿童的沟通动机[11]。

4 情景模式语言康复训练中父母的角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康复训练离不开父母在家庭中持续的语言康复训练和泛化。只有在生活中进行不断泛化,语言迟缓儿童才能更好地将习得的语言和沟通技能运用到各个情景中。在情景模式技巧中,“帮”与“教”同样重要,能有效帮助语言迟缓儿童家长调整教养模式,跟随孩子的兴趣,满足其沟通需求,让儿童在语言康复训练中得到更多成功体验,在快乐中学习语言。语言治疗师应将情景模式技巧传授给父母,增强其对孩子的了解,从而鼓励其积极参与语言干预,巩固语言康复治疗效果。

5 结语

儿童语言康复训练中,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能够吸引语言迟缓儿童在情景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觉、视觉及触觉的输入,使其更加容易关注、接受和理解情景中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信号,从而加快语言康复进程。由父母实施的情景模式家庭语言康复训练能够更方便、有效地参与孩子的语言干预。

猜你喜欢
情景模式治疗师康复训练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与扩展
[失眠男女]
情景模式的项目教学法在《物流采购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失眠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