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研究综述
——基于中国知网相关文献的内容分析

2022-12-12 13:18阙勇平莫葵凤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师队伍文献

阙勇平, 莫葵凤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一直以来对教师能力建设予以重视。凌亢等在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2)》中指出,提升教师教育效能是国内教师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1]1-65。本研究对中国知网关于中国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研究的文献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当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高校教师能力体系或发展策略的研究成果较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高校教师应意识到教师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并对教师能力的构成、能力的提升与评价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研究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梳理,探究国内关于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启示。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1日之间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本研究对以“高校”和“教师能力”为主题检索词的全部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有关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的学术期刊论文3 838篇,剔除与本研究内容相关度不高的论文,得到3 516篇样本文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CiteSpace对3 516篇样本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该软件以知识域为对象对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将知识单元或知识群之间的结构、网络、演化或衍生等隐性复杂关系以图表可视化的形式呈现,以达到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直观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科学预测[2]。同时,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的研究现状、热点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发文量分析

在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1日期间,中国知网关于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的期刊文献共3 516篇,其中,核心期刊636篇,约占样本文献数量的18%。样本文献的发文量表明,近年来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的研究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在 2018年相关文献发文量出现峰值。本研究结合 21 世纪以来国家的政策导向,可将国内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2010年,这一时期国内关于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的文献侧重教师能力发展内涵与发展路径的理论研究,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11—2017年,国内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研究趋向系统化,处于研究的快速成长阶段。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要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点支持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3]。在这一阶段,《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召开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推进会的通知》都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可见,党和政府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第三个阶段是2018年至今,国内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相关研究持续升温,处于研究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月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4-5];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10月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革教师评价,推动教师评价往多元、综合、全面的方向发展[6]等。随着相关政策的发布,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也持续增长,国内的专家学者对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的研究关注度日益高涨,同时,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化。

(二)被引量分析

文献被引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文献的影响力和被认可度。表1展示了被引量排名前5的文献(截至2022年8月1日数据),其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是2014年发表的《“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被引次数为378次,紧随其后的是2012年发表的《大学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调查研究》、2018年发表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等。从时间上看,被引量排在前5的文献发表时间在2008—2019年。从文献来源分布上看,被引量排名前5的文献发表在4种期刊,其中4篇(80%)发表在3种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1篇(20%)发表在普通期刊。这些文献主要从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对策、课程思政能力培育、教学能力结构和构成、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与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研究,基本涵盖了教师能力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对进一步推进高校教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表1 被引量排名前5的文献 单位:次

(三)研究热点分析

本研究主要通过关键词的共现分析来分析研究热点。为更精准获取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在CiteSpace中对相似的关键词进行合并整理,例如: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合并为“教学能力”,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发展合并为“教师专业发展”,高等院校和高等学校合并为“高校”,培养方法、培养策略和培养途径合并为“培养”等。按出现频次排序,位于前10的关键词见表2。在合并相似关键词后,本研究再对有关文献进行研读判定,将其归为四大类:一类是关于教师的关键词,包括青年教师、体育教师、思政课教师等,以及教师发展、教师素质、教师培训、教师技能等;二类是关于能力与发展的关键词,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教师能力、教育技术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职业能力、教师专业发展、工程能力、教学能力提升、能力培养、能力提升、影响因素等;三类是关于高校的关键词,包括地方本科高校、民办高校、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应用型高校;四类是关于教育教学的关键词,包括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实践教学、高等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学、课程思政、培养方法等。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也不断扩充,其中青年教师队伍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结合上述高频关键词涉及范围,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表2 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四)研究主题内容分析

对研究主题内容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国内教师能力发展研究现状,以更好地把握教师能力发展的研究趋势。通过研究主题(一级类目)统计分析表明,国内学界对教师能力发展的研究主要围绕相关概念内涵、教师能力体系构建、教师能力发展提升与探索、教师能力评价等方面进行,其中,教师能力提升与实践探索研究这一主题文献数量最多,教师能力体系构建、教师能力评价等研究较少,对此应加强相应领域的研究。以下将从概念内涵、教师能力体系构建、教师能力发展提升与探索、教师能力评价4个研究主题进行深入分析。

1.概念内涵研究

教师能力概念主要出现在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7]。早期的教师能力研究侧重强调学科知识或教学法。舒尔曼(Lee S. Shulman)提出了教学内容知识框架(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8],其融合了学科内容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深化了对教师能力的理解[9]。国内的专家学者对教师能力进行了相关研究,罗树华和李洪珍在《教师能力概述》一书中,在对能力概念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论证了能力与智力、知识、素质等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阐释了教师能力的系列发散性问题[10]。王丽珍等认为教师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和完成情况的个性心理特征[11]38。综上看来,教师能力指教师从事教书育人活动的综合能力,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合理整合和特殊发展,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反映教师职业活动要求的能力体系。高校教师能力发展是高校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或渠道的学习与实践,使教师自身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能力水平得到一定提高。此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普遍应用,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教师需要处理好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之间的关系问题。

2.教师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当前,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指导者、鼓励者、促进者、咨询者、资源提供者。教师角色的多样化对高校教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完善自身教学能力结构,提升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关于教师能力构成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金小芳在《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能力》一书中提到教师应具备教学组织、合理把握教材、驾驭课堂、语言表达、组织开展活动课、专业技术能力、教育科研、心理疏导、指导学生生活、人际交往这十大职业能力[12]。王丽珍等把教师能力分为一般能力、教育能力和拓展能力,通过统计分析专家学者的文献内容侧重点,得出不同时间段教师能力结构的变化趋势[11]39。马卫花依据教学活动的相关任务及要求,提出了成人高教教师能力结构的基本框架,包括基础层、中间层、最高层3个能力层次[13]。张洪春等基于已有研究分析,从教师的职业发展角度,研究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成长曲线(入职前期、初期、中期和后期)四个阶段对应所实施的行为,并在每个阶段形成对应的教学能力(基本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和本体核心能力),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模型[14]。赵英等通过梳理国外研究成果,认为高校教师应具备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共同体建构能力[15]。胡卫平提出了教师专业能力包括基本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16]。

通过对教师能力构成的内容梳理和分析,高校教师能力体系构建一般应包括基本能力/一般能力(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终身学习能力等)、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课堂掌控、资源整合等)、科研能力(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研究等)、管理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统筹管理能力等)、育人能力(思想教育、心理疏导、课程思政等)、专业发展能力、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当前,新时代高校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重任。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教师能力体系构建则还需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师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或策略。学界可继续从相关方面进行进一步细化研究。

3.教师能力发展提升与探索研究

关于教师能力发展提升与探索这一研究主题的文献,主要围绕教师能力提升或能力培养的策略/路径/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关于实证方面的研究较少。周辉通过实证分析,探索新时代远程教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并构建远程教育教师的能力框架[17]。廖金香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从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4个维度提升思想引领力、政治引导力、理论说服力和实践指导力[18]。徐伟丽等通过分析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有针对性地探讨了研究型高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5个途径[19]。王志强等基于全国1 231所高校的实证调研,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分别验证了教师能力构成、创新创业运行机制、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20]。柯婧秋等通过梳理国内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提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应强调职前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机制,强调教师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提质增能及研究生层次的职教师资培养[21]。

近年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对教师能力发展以及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充分说明了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变革。教师要不断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如改变以前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等。另外,要通过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速高校教师(个体)能力提升,才能促进高校教师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发展。

4.教师能力评价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目前已有关于教师能力评价的研究大多是围绕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标准与评价进行。而对于教师在不同阶段,如从普通教师、双师型教师、课程负责人到专业带头人,以及从新入职、成长期、成熟期到专家型教师,不同类型教师如教学型、科研型等,在不同阶段的能力评价标准尚无全面系统的研究。一些学者对学校考核、评价制度进行研究,如刘翠兰等认为,教师能力评价主要从教学、专业实践、教师发展3个方面进行评价,应注重各项能力构成要素的权重,特别是教师专业实践、社会服务和教学改革方面的考核评价[22]。葛文双等提出,数字化环境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框架应从ICT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4个内容维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应用、深化、创新3个连续阶段进行构建[23]。朱光俊等基于高校基本职能及新时代对高校教师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建立了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能力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基本能力和拓展能力这两部分,每个部分对应有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评价要点以及评价权重[24]。张志新等基于国际COMET职业能力模型,通过设计问卷检验了职校专业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影响因素、测评背景[25]。高帆等从研究范式和情境无涉、情境性视角分析了职业能力测评方法[26]。除了相关理论的探究,研究人员还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辅助,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如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与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一起研发并推出教师能力AI测评系统;2019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发布“中国STEM教师能力等级测评系统”,该系统是《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落地实施的重要举措。目前,教师能力测评的系统借助科学的指标体系对教师能力进行分析,系统、科学地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教师专业发展精准助力。

近年来,国内教育相关部门颁布的关于教师队伍建设、人才评价、教师评价、科研评价等诸多政策文件对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国内5所“一流大学”为例,在教学、科研评价改革的具体举措主要是推行分类评价、改进教学评价、树立正确的科研评价导向、实行代表作评价、完善同行评价、引入多元考核主体、引入贡献评价机制等(见表3),但高校教师能力分类评价有待深化研究与落地。

表3 国内部分“一流大学”在教学、科研评价改革的具体举措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对中国教师能力发展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教师能力发展的研究热度总体呈上升趋势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研究在教育领域进一步受到学界关注,关于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的研究在整体上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该领域在 2018 年出现峰值,这与国家政策文件推动有直接联系。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都对教师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近几年,不少专家学者在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探索和研究教师能力的发展路径。《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2)》是国内第一本教师教育蓝皮书,其指出国内建立了成熟的教师教育管理体系、规范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系统的教师专业标准制度和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教师教育管理制度化特征日益突出;纵向打通了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培训全过程,为保障国内不同阶段教育对教师队伍的需求作出了重大贡献[1]1-65。

2.研究热点聚焦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从研究热点分析得出,在教师(如:青年教师、体育教师、教师发展等)、能力与发展(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高校(包括地方本科高校、高职院校等)、教育教学(如教学质量、信息化教学、课程思政等)四类关键词中,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发展研究最多,这也充分说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关乎所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探索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3.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及能力评价标准研究不足

目前,国内关于教师能力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在能力发展方面,教师能力提升或能力培养的策略、路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较多,关于实证方面的研究较少。国内对于教师能力评价虽然已有一小部分高校实行了分类,但是教师在不同阶段,如从普通教师、双师型教师、课程负责人到专业带头人,从新入职、成长期、成熟期到专家型教师,不同类型教师的能力评价标准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有待分类健全高校教师能力的评价标准。

(二)研究建议

综上分析,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研究存在相关实证研究较为欠缺、教师发展制度及能力发展评价标准体系等不够完善的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和启示。

1.加强实证研究,构建教师能力发展框架标准

目前,国内关于高校教师能力的研究主要是以理论居多,对高校教师能力框架或标准体系的研究关注不足。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从实证的角度对国内高校教师能力发展展开研究。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特别是实证研究方法,厘清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观点和未来趋势等,结合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的理论与模型分析,设定若干研究对象组别开展对应的实证研究,才能更精准地剖析国内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以及高校教师能力发展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普遍可推广的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的相关策略。另一方面,我们要尽快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能力框架或标准体系。一般而言,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从新入职、成长期、成熟期向专家型教师不断发展的;教学型教师也会经历从普通教师、双师型教师、课程负责人到专业带头人的不同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教师所需达到的能力会存在较大差异,从低一级向高一级的迈进,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所突破,应建立教师全过程成长与发展的能力标准体系,这对于教师的成长与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2.分类健全能力发展评价标准体系,加速高校教师能力提升和快速成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教师如何应对新时代教育新变革需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应聚焦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分类健全高校教师能力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与创新教师评价方式,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教师评价改革,引导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拓展教师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能力。其次,要开发高效的教师全过程能力发展类平台,罗列教师职业生涯每个阶段需要提升的能力,并且记录教师的职业生涯全过程,以致教师们通过平台就能及时学习最新的信息化教学理论、方法和实践以及专业内容等,还可以根据教师个人信息(如专业、教授内容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主推送相关学习内容。最后,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教师能力评价系统,利用系统进行分析诊断并形成教师能力测评报告,帮助高校教师精准地了解自身能力以及存在的差距,系统、科学地推动高校教师能力提升,助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

3.完善高校教师发展制度,提升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的意识

高校教师在职前与职后的培养与发展,对促进高校教师自身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经研究发现,由于部分教师发展意识不足,其教师能力发展水平偏低。一些高校弱化或取消教研室,以致教师相互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平台减少,高校教师能力提升的意识逐步淡化。对此,应尽快强化高校教师能力的意识,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第一,完善教师发展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师能力发展模型,分层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能力提升训练,从制度层面保障高校教师能力提升与发展;第二,完善高校教师晋级与晋升的考核办法,对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条件,结合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求,对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教师能力发展构建不同的晋级(晋升)条件,并完善对应的考核办法,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高校教师能力提升与发展机制;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强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强化民主管理,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给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有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教师队伍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