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某退役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研究

2022-12-14 02:58南平市邵武环境监测站黄昊
区域治理 2022年41期
关键词:点位重金属污染物

南平市邵武环境监测站 黄昊

随着城市化发展,原城市中工业地块陆续完成“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工程,大量工业企业地块陆续退出,腾出大量工业企业用地[1]。退役地块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三废”和退出拆除过程中污染物遗漏,都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这类污染物留存在土壤中持续对与其接触的人群产生危害[2]。为保障人体健康,防止场地性质变化及后续开发利用过程中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开展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确保退役场地环境风险可控。 2014年,原环保部陆续发布场地环境调查系列导则,为场地调查提供技术指南;2018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36600-2018);2019年,又更新场地环境调查导则,进一步细化用地调查相关要求。

本研究以某退役地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情况的调查,查明污染分布特征和污染迁移特点,为地块后续风险评估和修复方案的制订奠定基础。

一、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地块概况

某退役地块占地面积约110亩,原为轧钢企业用地,年产30万吨轧钢,主要生产车间为轧机车间、煤气发生炉、加热炉、坯库及成品库等。企业成立于2003年,于2014年停产。生产区主要进行钢坯加热、钢材连轧、剪切、冷却及检验打包等生产活动,整体生产工艺流程见下图。 原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为一般固废。主要为废金属下脚料、氧化铁皮、燃煤煤渣等;废气主要为轧钢加热炉排放的烟气;废水主要为轧钢直冷水和生活污水。根据企业生产特征,地块存在重金属(砷、总铬、铬、铅、铜、锌、镍、汞、锰)、总石油烃及多环芳烃类有机类污染物。(见图1、图2)

图1 平面布置图

图2 轧钢生产整体工艺流程图

(二)点位布设

在对已有资料分析与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场地内部疑似污染区域为生产区(包括轧机车间、煤气发生炉、加热炉、沉淀循环池等)、仓库区(包括成品库和坯库)和办公及其他辅助设施区(包括变电站、煤场和办公及绿化区)。根据污染识别初步情况,在地块内布设土壤取样点位51 个,水样9个,厂区及外围表层土壤样品5个。

1.土壤监测指标

重金属:铅、总铬、镉、砷、铜、锌、镍、汞、锰;

有机物:VOC(53种:包含芳烃类、含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熏蒸剂、卤代脂肪族化合物、卤代芳香族化合物、三卤代甲烷等)、SVOC(53种:包含酚类、多环芳烃类、酞酸酯类、亚硝胺类、硝基芳烃和酮类、卤代醚类、氯代烃类、苯胺和对二氨基联苯等)、TPH(2种)、PCBs。

2.地下水监测指标

重金属:铅、总铬、镉、砷、铜、锌、镍;

其他:pH、TPH。(见图3)

图3 某退役地块场地调查点位布设图

(三)评价方法与标准

本污染地块调查评价,土壤污染物筛选值取值优先选取《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36600-2018)中一类用地筛选值,锰国家没有标准则参考《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筛选值 珠江三角洲》(DB44/T 1415-2014)中住宅用地标准;地下水污染物选取《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IV类标准,石油类污染物因子参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内梅罗综合指数法[3]P综 ={[(Ci/Si)max2+(Ci/Si)ave2]/2}1/2[其中(Ci/Si)max2为土壤重金属元素中污染指数最大值;(Ci/Si)ave2为土壤各单项污染指数的平均值。](见表1)

表1 土壤重金属污染分级标准[4]

二、结果与分析

(一)土壤污染状况分析

本次场地环境初步调查,在场地内部布设 51 个土壤取样点位,厂区外围布设 5 个表层土壤取样点位,共进行采集分析土壤总石油烃样品 49 个、挥发性有机物样品 24 个,半挥发性有机物样品 37 个、重金属样品 124 个、多氯联苯样品 8 个。

(1)土壤重金属:初步调查阶段检测重金属样品124 个(12 个平行样),九种金属因子(铅、总铬、镉、砷、镍、锌、铜、锰、汞)中锰、锌、砷、铬三种因子存在超标现象,超标区域主要分布于场地北侧钢坯存放区0-1.0 m/2.0-2.5m、成品库区域东北角及东侧边界区域表层0-1.0 m、连轧生产区东侧车间区域0-1.0m 深度区域土壤中。

(2)土壤VOC/SVOC:初步调查共检测24个VOC样品(1 个平行样)、32 个SVOC 样品(3 个平行样),场地内所有监测点位均未检出挥发性有机类污染物与半挥发性有机类污染物,该场地内基本不存在挥发性有机类污染物污染。

(3)总石油烃:初步调查阶段共分析监测49 个样品(3 个平行样),其中12 个样品中总石油烃有检出,共有2个样品>C10 段石油烃存在超标现象,超标点位于场地北侧连轧生产区区域,超标点位为表层S36-0.5m和S37-3.0m。

(4)多氯联苯:初步调查阶段在场地内变电站及部分其他区域进行多氯联苯分析监测,共监测8个土壤样品,监测结果显示多氯联苯类污染物均未检出,说明该场地内不存在多氯联苯的健康风险。

场地土壤中相关检出污染物浓度统计结果见表2、图4。

图4 土壤污染超标点位分布图

表2 调查土壤检出污染物结果统计表

(二)地下水污染限度

本退役地块无地下水,只有本场地调查工作阶段,现场调查与勘察过程中发现场地内部分低洼区及坑地内存在较多积水,退役场地周边雨水沟完成建设后,退役场地内已不见积水。根据土层岩性及钻探实际状况确定,钻探深度内无稳定地下水,根据区域资料,场地所在区域地下水主要是风化裂隙潜水,富水性极不均匀,总体水量贫乏。因此,本地块只对基坑积水进行检测,未进行地下水检测。

场地内积水及渗水:初步调查阶段对场地内低洼区域坑地积水及渗水进行取样分析,共获取4 个渗水与5 个坑地积水样品,对其中重金属及部分样品石油烃进行分析监测,补充调查阶段再次对渗水水位较低区域进行取样并进行总石油烃因子分析,所监测7 种重金属除六价铬以外均有检出,但均未超过本场地筛选标准,石油烃类污染物在水样中均未检出。

三、结论与讨论

(1)结合区域历史生产情况及功能对相关污染物来源与分布进行分析。其中,重金属污染超标区域主要在钢坯存放区、连轧生产区东侧及成品库东等区域。其中,场地北侧车间连轧生产区及钢坯存放区等点位可能与历史生产过程中废钢屑、氧化皮等废物存放有关,调查阶段该区域勘探点位(如S38、S60、S61、S3等)表层及浅层土壤中存在一定厚度杂填土,部分区域含有部分黑色物质,初步怀疑该区域重金属超标主要为历史生产阶段废渣临时堆存,以及厂房拆除阶段废物未及时清理,可能直接遗留于地表区域;场地东侧空地及成品库东北角外部区域重金属超标深度主要位于1.0m 深度区域,根据场地调查阶段该区域钻孔情况,部分区域存在两层防渗层,且部分区域下层存在较多杂填土及碎石,初步怀疑历史生产阶段该区域道路可能进行过平整与翻修,局部区域填土层中可能含有部分灰渣及炉渣,同时受大气沉降影响,部分区域表层及浅层土壤中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

(2)对渗水水位较低区域进行取样并进行石油烃类污染物因子分析,所监测 7 种重金属(六价铬、铜、镍、锌、铅、镉、砷、锰)除六价铬以外均有检出,但均未超过本场地筛选标准,石油烃类污染物在水样中均未检出,说明地块污染物还未产生明显迁移,污染还是点状扩散影响。

(3)后续建议。本退役地块在完成地块外围排水沟建设的基础上,应对北侧高台地向地块内渗水的问题提出相关的管控措施,避免填埋区存在浸泡风险。

猜你喜欢
点位重金属污染物
沉淀/吸附法在电镀废水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
不同取样方式下船机污染物排放结果的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基于结构光视觉的钻孔点位法矢检测技术研究
鱼头中重金属含量真的很高?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浅谈舞台灯光工程配电回路设计
大盘仍在强烈下跌趋势中
吃蘑菇不会重金属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