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馆媒”协同模式:针对青少年红色文化传播的协同教育实践新向度

2022-12-16 15:56郭思芸李卓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场馆协同红色

郭思芸 李卓威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理论与背景探讨

1.协同教育的新课题:社会要素融入学校教育

“协同”概念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指的是系统各个部分协同工作所产生的作用超越各个部分单独作用时的总和。[1]协同理论广泛适用于教育、管理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李运林提出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与教育系统中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子系统一一对应,并划分出协同教育的三大类型,即协同家庭教育、协同学校教育、协同社会教育。每类协同教育之下又根据另外两类子系统要素的参与情况细分出六种形式,即学校协同家庭教育、社会协同家庭教育、家庭协同学校教育、社会协同学校教育、家庭协同社会教育、学校协同社会教育。既往的研究多聚焦于教育领域三大子系统的协同运作,即探究“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的价值意蕴、实践路径[2],在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对三大系统要素的协同进行综合把握,但少有从微观层面以子系统之间两两协同的教育形式为对象开展具体剖析。

跨领域的协调越多,意味着合作的难度越大,体现在实际操作层面则为“家校社”三方之间的两两合作更为频繁。近年来,社会协同学校教育(社会系统要素进入学校系统产生教育功能)的实践大幅增加。研究表明,社会要素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能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与成效。从这一意义出发,研究社会协同学校教育形式中的各要素如何良性互嵌、优势互补,可为协同教育提质提效,并为协同教育理论更新及延展提供有力参考。

2.新媒体与红色场馆: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新晋主体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它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3],是青少年树立正确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文化资源。近年来,除了学校,社会各界也纷纷承担起青少年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的重要职责。社会教育系统要素包括社会教育媒体、社会教育组织者,在青少年的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领域中,与之对应的是新媒体和红色文化场馆,两者在青少年红色文化传播中都有自身的独特优势。

媒介不仅改变了信息生产与传播流程的形式和实践,而且塑造了大众对文化传承的认知。[4]刘向阳指出,新媒体背景下受众接受红色文化传播的能动性增强,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管理信息获取的时间和地点,及时有效地接收红色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新媒体实现了传播类型的融合,表现形式更丰富、灵活,有利于激发受众主动接受和转发互动。[5]

场馆学习作为教育的新形态,在红色文化的赋能下焕发出文化人的长效功能。首先,红色文化场馆构建了扁平、开放的学习情境。基于非正式学习的需要,学生可在社会性交往中获取红色文化知识。其次,场馆学习的方式营造了多元的场景体验。在大数据时代,一些场馆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场馆互动方式,通过多感官的碰撞让学生沉浸式体验革命年代的激扬岁月。最后,场馆学习也为凸显青少年的个性提供了可能。场馆学习与参观都伴随着相对聚焦的研究专题,教师或导览者根据专题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投入,使学生对多个人物、多种事件进行深入探索。[6]

通过对理论背景的梳理,并从微观视角切入将社会协同学校教育置于青少年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领域,可以发现新媒体与红色文化场馆作为社会教育系统要素积极嵌入学校教育发挥作用,已成为社会协同学校教育模式在红色文化传播领域内的新兴实践向度。因此,笔者将这一新兴形式定义为“校馆媒”协同模式,其内涵为:将红色文化场馆与新媒体嵌入学校教育流程,整合三方资源进行共享,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为青少年群体提供综合性教育传播资源与体验的协同运作机制。

● 研究设计

本文以协同教育理论为理论起点,采用参与式观察与个案分析的方式,希望通过阐释“校馆媒”协同模式的实践路径、效果、各方互动机制,从微观层面为社会协同学校教育形式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发展建议,并归纳出可供推广的理论经验。研究案例选取为2021年8月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开展的“《红讲台》AI双师示范课”。

2021年8月,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南粤红色文化品牌《红讲台》项目、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华南师范大学知了同行公益支教团队三方携手合作,针对青少年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共同设计并实践了一节“《走进农讲所》AI双师示范课”(以下简称“AI双师课”),该课程可视为“校馆媒”协同模式的实践。本研究希望通过观察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在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领域中,社会能为学校提供何种教学要素?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何种不足?社会要素与学校教育如何互嵌成为有机整体?达成了什么效果?

● 实践探新:开辟红色文化育人新局面

1.情感驱动:本土内容提升渗透效果

学校的思政课程、红色教育活动等是我国青少年接触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校园内红色文化教学实践中使用的教材、案例素材多采用单一的宏大叙事方式[7],容易忽略生动鲜活的地域性故事细节。堆砌概念、数字,灌输式的叙事语言脱离实际生活[8],使得唤起青少年情感认同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采用微观叙事视角,将本土史料纳入教学实践中,以拉近青少年与革命历史的心理距离。

首先,微观的历史叙事将关注对象从精英人物转向普通的人民大众,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历史细节中理解宏大的历史进程。《红讲台》制作的《红色热土·百年初心——广东红色故事汇》微视频,聚焦广东省内60位革命烈士的人生经历与革命轨迹,把他们放在中国革命史中进行观照,将微观叙事视角与宏大历史脉络有机结合。在“AI双师课”的设计中,《红讲台》提供了与农讲所历史有关的革命烈士的文件、音频、视频等资料,展现了革命人物和历史事件丰富的细节、生动的情境。农讲所也提供了详尽的农讲所史料,并对教学设计中“国共合作会议之情景剧”环节提出了场景布置、角色发言等方面的指导,而这些是以往宏观视角下的教学内容所缺乏的。

其次,本土红色文化与青少年生长的文化背景同脉同源,地域认同、故乡情结等会提升青少年吸纳和内化红色文化的效果。[2]地方新媒体与红色文化场馆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情境。《红讲台》报道的本土红色人物与青少年成长于共同的地域背景和相近的文化风俗下。从地方媒体和红色文化场馆吸收教学内容,能拉近青少年的心理距离,弱化红色文化自身的宣传意味,改善意识形态枯燥的刻板印象,使得外在刺激和学生原有图式趋于一致,实现认知层面上的个体同化。

2.兴趣激发:多元交互增强传播力度

当下,由于缺乏与红色文化场馆接触的途径,学校自身能利用的红色文化资源有限,导致思政课的内容常常陷入空洞、古板的窠臼。为了改善红色文化教育效果,学校及教师可从教学形式、教学资源创新等方面入手,借鉴和利用其他领域资源。

冈瑟·克雷斯认为,“模态(mode)是一种为意义生产服务的,由社会塑造、文化给定的符号资源,如图像、书写、音乐、体态、言语、视频、音轨、3D对象都是用于表征与传播的模态例子”。多模态传播能加深人们在与信息交互过程中对内容的印象,有效提高认知效率与信息的感染力。农讲所的课堂现场采用了人机交互形式,教师利用华南师范大学黄甫全教授团队研发的AI教师“华君”进行辅助教学。机器人教师通过提问、肢体动作等与学生互动,AI全科教师凭借“类人”的外观和“类师”的内涵吸引学生,通过声音、表情和身体动作向学生生动传播红色文化知识[9],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无论是在个人学习行为、小组协作学习行为还是在有教师参与的小组活动中,学生的行为发生频率都有明显提高,学生对所学习的红色文化印象更深刻。

乔舒亚·梅罗维茨提出的“媒介情境论”认为,影响人们交往的不再是现实场所间的联系,而是新旧情境混合下的新信息流动的模式。[10]王孝金、穆肃等学者也在关于深层次学习的研究中提出,深层次学习的作用机制由个体、环境、交互共同构成。[11]《红讲台》提供的多媒体交互材料能在视听上重现当时的情境。在革命遗址这样高度还原的历史革命场景中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所处年代的想象,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此外,粤听和触电新闻两大媒体平台还对课堂进行了同步直播,直播间内设主持人进行互动与提问,观众能实时发表自己的感想。AI教师增加了观看趣味性,直播互动增强了观看活跃度,多元的交互形式扩大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使得本次直播课堂在事先未宣传的情况下累计达到了8万+的观看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

相比课堂教学与走马观花式的场馆研学活动,此次教学实践创新了多元交互方式,主要包括通过情景剧让学生自主扮演革命人物,以演绎的方式体察人物情感和理解农讲所创办原因的跨时空交互;通过让AI教师与真人教师协作组织教学活动的人机交互,多媒体平台为直播观众和场内师生提供交互契机的场内外交互等,有助于学生提高社会认知水平,推动学生进行能动的自我人格反思[12],也更能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质量,实现浅层次学习向深层次学习的转化。

3.有机互嵌:协同运作放大整体效益

通过对AI双师课从筹备、举办和结束全过程的深入观察,不难发现,此次教学实践的成功离不开以学校主体的轴心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媒体、场馆等社会要素的积极参与。

(1)价值理念互嵌。协同教育具有目的性功能,目的决定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13]在红色文化传播方面,学校以教学立德树人,媒体通过宣传凝聚社会共识,场馆利用文物遗址维系民族记忆与文化。虽然侧重点不同,但三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一致的,即扩大红色文化传播面、影响面,使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传承,并促其成长。一致的目标取向是协同模式良好运作的前提和动力。

(2)功能效用互嵌。协同教育具有互补功能,能通过要素交换、信息互通达到互补共赢。[13]在“AI双师课”中,教师引入地方文化场馆和媒体提供的本土革命事迹作为教学内容,利用其多元交互形式优化教学体验,从兴趣和情感认同两方面提升红色文化学习成效,弥补了传统教学不具备的功能。同时,在“AI双师课”的教学设计讨论中,农讲所和《红讲台》的工作人员也给予了教师专业的指导和改进建议。由此说明,“校馆媒”三方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整合各方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校馆合育的强大效果。

● 结语

笔者在协同教育理论的启发下,针对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的现实瓶颈,通过对“AI双师课”这一案例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校馆媒”协同模式。该模式重视社会要素与学校教育的有机协同,将新媒体与红色文化场馆提供的微观叙述视角下的本土革命事迹融入教学内容,以情感认同提升青少年对红色文化传播与学习的内在驱动;整合“校社媒”三方拥有的不同交互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丰富教学形式,优化红色文化传播力度与学习体验;在价值观念与功能效用的深度互嵌下发挥协同放大效应,既提升了红色文化传播与育人成效,又为“校馆媒”三方各自的创新发展提供机遇。但本研究并未涉及校馆媒三者之间的合作壁垒如何打破、如何建立统一调度的机制体制等问题,而这些正是“校馆媒”协同模式纵深化发展所必须解决的,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场馆协同红色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红色是什么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红色在哪里?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追忆红色浪漫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