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

2022-12-16 22:09刘晴和
福建茶叶 2022年10期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学生思政

刘晴和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思政教育是引领学生意识形态、三观正确发展的关键课程,茶文化在发展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育人内容,在思政教育时借鉴或参考茶文化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站在客观角度来看,思政教育和茶文化的核心宗旨是相似的,都是为了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素养。并且,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可对思政教育有所启示,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高质量落实。

1 茶文化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内容

1.1 爱国主义精神

茶文化中包含了许多内容,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其中之一。当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对茶文化进行借鉴,就会接触到爱国主义精神。而在思政教育内容中本就包含了民族精神教育,从这一角度来看两者有着极大契合。思政教育有对民族精神教育的明确表示: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命力的体现,是国家与民族得以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都有涉及民族精神教育。茶文化中也对爱国主义精神予以强调与渗透,民族精神的聚集取决于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阶段精神体现各不相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共同维护国家利益。伴随社会进步,各国文化汇集在一起,有的当代大学生已经在多元文化中慢慢淡忘爱国主义精神,对外国文化疯狂崇拜、迷恋,甚至不惜诋毁、贬低本土文化,认为外国文化才是高级的。针对该情况,思政教育和茶文化的育人作用得以体现。

1.2 道德观

对于当代高校学生而言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可以使其将来发展得越来越好。在思政教育中虽然也有展开道德素质教育,但从整体来看学生的道德素质并没有因此得到提高。茶文化中的道德观主要包含道家、儒家等思想,比较讲究因果关系,认为一个人当下拥有的福分是以往善举的果实。虽然每个人都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但其生存发展不应只考虑自我,而是要顾及他人、集体利益,切勿因小失大,也正因如此,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在物欲横流的当下许多人为了谋取利益,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来为自己谋获发展之路。高校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内缺少社会经验,初入社会后容易被不良风气影响。在思政教育中通过借鉴茶文化中的道德观,可以引导学生在正确思想道路上发展,培养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诱惑面前做到不为所动。

1.3 人生价值观

正确人生价值观是每个人都应拥有的,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更是十分重要。茶文化中的人生道德观主要可概括为“尚和”、“贵真”、“崇俭”。其中,“尚和”主要是指协调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的含义是“和平”、“和谐”,这也是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贵真”是指人和自然间的关系,强调了天人合一,可以用来解释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崇俭”代表了勤俭朴实,可以体现一个人的道德风尚,是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同样也是茶文化的精义所在。当代部分大学生不懂勤俭节约,肆意挥霍金钱,在与他人相处时表现得高高在上,有必要在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蕴含的人生价值观,纠正错误观念。将这些意识理念贯彻到思政教育中,既可以丰富教育内容,又可以使学生在现有思政意识基础上得到升华,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发展。

2 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启示

2.1 对教育思想的启示

茶文化拥有较强的包容特点,从古至今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十分多,在多年的发展中思想之间相互碰撞、融合,因而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茶文化思想。在高校实施思政教育时对茶文化进行吸收,首先接触到的必然是茶文化思想内涵,能够使高校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学生可以从中重新认识自我,并学会与他人、自然、社会和谐共处,面对当下最真实的自己,学会挖掘自我价值。就比如,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代表了人们对自我行为举止进行约束规范的基础上,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对该思想进行渗透可以使高校学生在世俗中正确掌握人生方向,在不断变更的时代中完善自我,使自己可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乐观精神。

2.2 对教育环境的启示

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环境产生的启示较为明显。茶文化给人一种安静、舒适、宜人的感受,这主要是由茶环境引起的心理感受。比如在饮茶活动中对位置的选取要求较高,人们会在比较宁静的地理位置设立茶社,给品茶者提供安逸的环境,便于品茶者从中受到熏陶。连茶具的选择也有讲究,茶具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在此环境氛围下,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环境起到了一定影响。在实际教育中高校也应保证教学环境的舒适与宁静,方便学生静下心来吸收思政内容,才能在根本上发挥思政教育作用,达到思政教育目的。

2.3 对教育方法的启示

茶文化中有提到“坐忘”,这是一种平静心态、陶冶心灵的方法。在“坐忘”的过程中可以对茶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可以用来培养人的专注力。在高校实施思政教育时,便可以融入“坐忘”教育方法。从当代高校学生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的专注力都比较低,尤其是在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背景下已经逐渐趋于碎片化,很难专注于完成某件事情,并不利于学生将来发展。所以有必要通过思政教育提高专注力。如果在教学时采用“坐忘”方法,便可以在融入道家、儒家、佛教思想的同时,提高学生格局境界,消除内心浮躁,学会在喧嚣中放平心境。

3 茶文化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策略

3.1 转变教育观念与方式

现阶段,我国高校已经全面加强了茶文化重视程度,也意识到了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起到的积极影响。但为了更好的发挥茶文化启示作用,高校还需针对现有教育观念与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变。高校必须意识到新时期思政教育面临哪些挑战,应该作何改变,扬弃传统思政教育观念,充分引起高校学生对茶文化的关注。只有在思想得到转变后,才能对后续的教育方式产生改变。教师可以在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内涵,丰富教育内容,促使学生了解茶文化精神。比如,对茶叶的采摘、制作过程加以讲解,使学生从中领悟茶叶采摘与制作的不易,和最终呈现在茶杯清香的茶叶形成对比,让学生明白任何事情都是先苦后甜。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事的意识,将茶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加以发挥。教师需非常了解茶文化及茶文化思想背后的故事来源,在课堂中如果可以将茶文化历史背景向学生讲解,可以更快激发学生兴趣。当前互联网发展十分迅速,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搜索与茶文化相关的内容,并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使茶文化与思政教育密切融合,共同发挥教育作用。

3.2 组织开展教育实践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环境及方法几方面,要想将茶文化的积极影响充分发挥出来,还必须通过教育实践实现。对于课程思政教育来说,如果教师只依靠单一的课堂资源口头讲述,学生可能无法真正理解茶文化内容想要传达的思想意识,而通过融入体验式教学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受茶文化。在条件允许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进入就近的茶园、茶社、茶馆等地展开实践体验。学生可以在茶园中亲自采摘和制作茶叶,也可以对自己亲手制作的茶叶进行品尝,从中更好的渗透茶道思想。也可以在茶馆中观看茶艺表演,在茶园中种植茶树,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同时,衍生出一些个人见解,当学生可以发表自我见解时,就说明茶文化对思政教育的启示作用已得到发挥。在实践结束后对个人体验加以记录,在思政教育课堂上进行分享。这些实践活动都是学生亲自参与的,其中既包含了思政教育内涵,又充分融合了茶文化元素,可以快速加强茶文化和思政教育的结合,全面升华高校学生行为意境。

3.3 营造适宜教育环境

为提高思政教育整体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营造适宜的教育环境。从根本角度来看,思政教育可以将正确的意识形态传递给学生,扭转学生现有的错误观念,或培养学生正确的意识。在该过程中只有保证教育环境的适宜性才能将思政内容有效传达给学生,引起学生思考,基于此,可以对茶文化氛围进行借鉴。比如,邀请茶文化专家进入院校组织讲座,即便学生提出疑惑也可以得到权威解答,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茶文化思想,令学生受益匪浅。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婉转优雅的音乐,使学生在音乐中逐渐放平心态,进行反思与自省,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

综上所述,茶文化已经对思政教育产生启示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环境、教育方法上。当高校思政教育借鉴茶文化后,其教育内容产生一定转变,在原有的民族精神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基础上融入爱国主义精神、道德观、人生价值观等茶文化内容。为了充分引入茶文化,高校可以通过转变教育观念与方式、组织开展教育实践、营造适宜教育环境等策略实现,为充分培养高校学生高尚品质、道德素养及正确三观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茶文化高校学生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茶文化的“办案经”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