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研究

2022-12-16 22:59夏永亮
法制博览 2022年35期
关键词:治校防控管理工作

夏永亮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河南 周口 466000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重点构建法律风险的防控体系,强化法律意识的引导,构建完善的学生申诉机制,落实依法治校的制度,打造法治化和健康性的校园环境,从而形成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风险防控的重要基础保障,彰显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价值和作用。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风险分析

目前,部分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法律风险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管理工作程序不良而引发的法律风险。高校的学生管理过程中,由于程序不当或是规章制度不当,使得学生和管理人员发生冲突,例如:由于学生个人因素,没能及时进行学费的缴纳,学生管理人员利用拒发学位证和毕业证的方式处理,导致学生就业权利受到侵犯,出现法律风险问题;学生宿舍安检期间,管理工作人员没有经过学生的同意随意进入宿舍,对学生的个人物品进行私自翻看,虽然能够及时发现学生使用违规用品的行为,也会导致学生隐私权利受到侵害[1]。二是学生管理工作中没有合理进行学生的纪律处分,未能制定完善的处罚模式,学生在违规违纪之后所受到的处罚,可能会侵害某些合法权益或是利益,如若不能得当处理,很容易引发法律纠纷的风险,对高校和学生的声誉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如:学生管理人员利用公开公告的方式呈现学生犯错事实,虽然能够起到其他学生引以为戒的作用,但是可能会导致部分思想狭窄的学生做出极端行为。三是突发性的事件引发的学生管理法律风险,此类风险问题难以有效预防和避免,除了会对教师和学生、家长、学校造成影响,还可能会发生纠缠随访和闹访的问题,处理的难度较高,法律风险隐患问题也可能随之发生[2]。

二、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意义

(一)有助于依法治校

我国全面推行和落实依法治国政策,为高校的依法治校提供指导和指引。目前,由于部分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法律风险隐患,不利于依法治校的实现,而如果高校能构建较为完善的学生管理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就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准确分析法律风险隐患问题,全面优化和改革学生管理的工作,按照依法治国的理念,在学生管理事务中遵守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依法治校的原则,制定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改善师生的遵纪守法观念,使得师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促使高校依法治校思想的全面贯彻落实[3]。

(二)有助于营造法治校园环境

高校在学生管理的工作领域中构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能够为学生营造较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塑造健康性和法治化的校园氛围。一是积极预防和控制学生管理法律风险问题,能倒逼学生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更新思想观念,贯彻落实依法治校的政策制度,以学生管理工作为切入点,融入依法治校的思想和观念,重新制定工作制度机制,提高制度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在有效进行学生思想和行为规范管理的同时,保护全体学生的合法权益,在预防发生法律风险问题的基础上,为学生塑造公正且健康的校园环境;二是预防和控制学生管理的法律风险,有助于构建具有一体化特点的学生发展体系,以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采用引领性和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引导学生养成自我规范的观念和合法的意识,有效杜绝学生做出违法和违规的行为,提升校园环境的健康性;三是高校学生管理部门严格落实法律法规,预防规避法律风险隐患问题,能按照依法治校的基本要点,细化完善有关的工作制度和体制,提升校园环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为学生提供申诉的渠道,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推动法治化校园环境的构建和优化[4]。

三、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

(一)构建法律风险识别体系

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重点要构建法律风险的识别体系,提前识别可能会发生学生管理法律风险的隐患问题,为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保障和指导依据。一是准确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程序法律风险的识别,提前分析学生管理工作中是否会发生学生证或者毕业证拒发的问题,准确分析是否会由于此类问题而侵害学生的就业权利。并且在学生宿舍安检管理方面,也应识别是否会出现侵犯学生隐私权的法律风险,为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二是风险识别的工作中,研究学生管理工作中是否存在纪律处分不当的法律风险,明确纪律处分和处罚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准确研究判断纪律处分制度的合法性,以免出现法律风险隐患。三是由于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难以防控的突发事件、法律风险,因此相关部门应重点进行突发事件形成原因和特点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法律风险识别机制,为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指导[5]。

(二)构建法律风险预防体系

为有效预防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发生法律风险问题,应构建风险预防的体系,通过有效措施预防法律风险问题的发生,避免对学生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合法权益。

1.做好学生法律教育。学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对象,只有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制意识,才能懂得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因此,高校在预防学生管理法律风险的过程中,要重点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一是设置专门的法律法规教育课程,安排具备一定教育能力和法律素质的教师为学生讲解知识,使得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知法懂法;二是采用网络教育的方式,将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基础,在网络平台内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发送法律理论知识和案例,通过理论和案例的结合,降低学生对法律知识理解的难度,使得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三是带领学生参与法制教育的实践活动,开展讲座实践活动、团体学习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模拟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真实情景,指导学生面临不同情景,应该如何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此同时在法律教育的实践操作活动中,为学生讲解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合法行为的养成,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能力为目标,介绍关于校园学生违法行为的案例和最终的后果,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做出违法行为面临的严重后果,不仅对自身的形象造成影响,还会对未来的就业和社会生活等造成不利影响,引导学生按照法律法规和校园规章制度规范自身行为,增强政治觉悟和法律意识,预防学生做出违法的行为,规避法律风险问题[6]。

2.健全学生管理制度。高校在防控学生管理法律风险的过程中,应以预防法律风险为目的,健全学生管理的制度,规范学生管理日常工作行为,增强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确保在工作中能够有效预防和规避法律风险。一是建议高校按照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和情况,编制系统化和完整性的制度,在制度中明确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要求,对考核评价指标进行量化,阶段性开展学生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将考核评价结果和奖惩制度有机整合,一旦在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不能有效预测和预防法律风险问题,要严格进行惩罚,以此增强每位学生管理人员预防法律风险问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二是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构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管理人员遵循民主性的工作要点,为学生提供自由发表言论和阐述建议的机会,尤其在执行和学生权益有关的管理工作期间,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要求的程序操作,给予学生知情权的尊重,详细为学生描述管理行为的理由和依据,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和申辩,按照实际情况,合法合规处理。三是高校有关部门应重点进行学生管理制度的审查分析,邀请国家主管部门的人员参与制度审查,通过专业性和综合性的角度排查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指导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制度的优化完善。由于规章制度的制定属于持续性和规范性的工作,需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差异,归纳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按照具体状况融入到学生管理事务,在此情况下,需要学生管理人员有着创新观念意识,根据以往经验认真反思工作不足和制度的缺陷,重点进行制度的创新和完善,验证所制定制度的可行性,上交给上级部门进行审查,上级部门审核同意批准之后进行制度的推广,以免由于制度完善和改善不彻底而无法有效预防法律风险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和优化性,为预防法律风险问题助力[7]。

3.以预防法律风险为目标创新优化学生管理的工作方式。高校在学生管理法律风险防控工作中,重点创新学生管理的工作方式,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要点。一是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实践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转变传统的工作模式,提升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构建申诉系统,学生可以在网络系统实名申诉或是匿名申诉,提升申诉办理的效率和速度,快速进行申诉信息的处理和解决,按照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对其思想进行分析,结合每位学生的思想情况,做好教育工作和引领工作,支持学生的积极思想,同时帮助其消除负面不正确的思想,使得学生有乐观学习和生活的态度,预防和管理人员或是学校发生冲突;二是学生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改革,还需运用现代化的大数据技术,快速分析和获得学生各类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挖掘和预测可能发生的学生管理法律风险,智能化提出预防风险问题的建议措施,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工作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还可采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学生思想的数据,准确分析学生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对学生合法性的正确思想进行倡导和宣传,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消除学生的不良思想;三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为教育工作提供高质量服务,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素质的全面进步,一旦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工作方法的问题,不能合理进行师生关系的处理,将会导致学生的情绪或是观念受到不利影响,甚至会发生矛盾,引发法律风险问题,因此,建议学生管理人员在创新工作方法的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的工作措施,积极学习学生管理工作中人性化措施的应用知识,给予学生一定的人文关怀,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同感,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接受学生管理人员所提出的意见,改正自身不正确的行为,同时,还能营造良好师生关系,避免发生矛盾问题和法律风险。在此期间,学生管理人员应学习各类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思想引导服务,消除学生负面情绪和不良心理,做好学生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引导,通过塑造良师益友的人格,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关系,带领学生共同遵纪守法,塑造法治性校园环境。

总而言之,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要以预防法律风险问题为目标开展工作,无论何种情况,都要给予学生隐私和人格足够的尊重,采用正当合理的学生违规行为处罚方式,遵循法律规定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在学生管理人员和辅导员、科任教师的合作下,为学生营造法治化的校园管理环境[8]。

(三)法律风险的控制

由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突发性事件所引发的法律风险问题难以全面预防和规避,一旦发生将会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建议高校制定关于学生管理法律风险的控制机制。一是在发生法律风险问题之后,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和心理教育,强化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力度,全面了解学生的诉求和需求,争取通过与学生良好的沟通交流,化解法律风险问题;二是制定学生管理法律风险的应急预案,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提出有效控制和解决法律风险问题的措施。

四、结语

近年来,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程序不良或是处分行为不合理、突发性事件等,很容易引发法律风险问题,因此,高校应重点关注学生管理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构建法律风险识别体系、预防体系和控制体系,充分贯彻落实依法治校的制度,塑造法治化和健康性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管理工作中法律风险的防控效果。

猜你喜欢
治校防控管理工作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刘伯承治校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