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地区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2022-12-17 01:36司建玲何俊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缓苗子叶苗床

司建玲 何俊英

(1洋县磨子桥镇政府,陕西洋县 723300;2洋县有机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陕西洋县 723300)

辣椒为茄科辣椒属一年或多年生植物,辣椒营养丰富,每500 g果实中含VA5.6 mg、VC320 mg、VB10.16 mg、VB2、0.11 mg、蛋白质3.2 g、粗纤维2.9 g、糖14 g,还含有大量的辣椒素、辣椒红素、胡萝卜素、矿物质等,为茄果类之冠。辣椒既可鲜食、调味,也可入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且耐贮运。

1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用适合当地的优质、高产、抗病、品质好的品种,如辛香8号、辛香18号、辛香27号、龙行天下、红辣七号等。

对种子进行播前处理,即选用50~55℃温水恒温烫种10~15 min,以杀死一些附着于种皮的病菌[1]。水温下降至30℃左右,浸3~4 h,待种子充分膨胀为止。将吸水膨胀的种子用硫酸铜消毒,取种子量0.3%的硫酸铜与种子混合拌匀即可,可防治辣椒疮痂病。在适宜的气温条件下播种育苗。

2 塑料拱棚育苗

2.1 培养土调制

培养土要求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营养成分完全,具有氮、磷、钾、钙等主要元素及必要的微量元素,理化性质良好,兼具蓄肥、保水、透气3种性能;微酸性或中性,pH值以6.5~8.5为宜;不带病菌和虫卵,以防苗畦或生长期病虫危害。

培养土可就地取材,一般用园土、腐熟的有机肥(厩肥、堆肥等)配制而成。园土一般选用葱蒜类田块的表层土壤,有机肥可选用鸡粪、猪粪、兔粪等优良肥料。不管选用何种有机肥,必须提早堆沤,充分腐熟。田园土和腐熟的有机肥必须分别打碎过筛备用。

播种床的培养土和分苗床的培养土不同。播种床的培养土要求有机质含量多、疏松、便于起苗,配制时,根据种子量按比例配制。分苗床的培养土要求有一定的黏性,以便移栽起苗时不易散坨,可取园土5~7份、有机肥3~5份,有机肥具体用量要根据其质量来确定。一般可在床土中加入适量的过磷酸钙(每1 m3培养土中加入0.6~1.1 mg)。园土、有机肥、无机肥料等按比例配合后,必须充分翻倒、混匀。

苗床培养土填床厚度的标准:播种床,约11 cm;分苗床,约12 cm。填床后,要刮平,适当踩实,厚度为10~12 cm,然后浇透水,等水渗完后,用刀划切成边长8~11 cm的方块。如果用作分苗时,用粗2~3 cm的锥形木棒,在每个土块上部中心戳一深2~3 cm的洞,以便栽苗。随着土壤水分的损耗,土块个个分离,取苗时可减少根系损伤。

2.2 播种

育苗时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育苗设备类型、品种特性、栽培方式与定植期苗龄等来确定,具体育苗天数受温度、光照、营养面积等因素影响。秦巴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开春后气温回升,一般2月在塑料拱棚内育苗。

播种要在天气晴稳时进行,一般选阴雨尾、晴天头播种,以利于幼苗出土。在整平的床面上浇足底水,早春温度低,可浇温水,以免降低土温。底水下渗后,在畦面撒一层过筛的培养土,防止播种时泥浆粘住种子,影响出芽,并使播后的覆土不直接与湿土接触,防止土面干裂。为了预防苗期病害,覆盖的细土可用混入杀菌剂的药土,混合比例为1份药剂加90份细土,常用农药有敌克松、多菌灵等。种子和细沙混拌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播后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厚度的3~5倍,即0.4~2.0 cm,覆土要均匀,防止晒芽或冻芽。覆土后,立即封床保温,使床温迅速升高,夜间加盖覆盖物防寒。

苗床管理是培育壮苗的重要环节,要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和营养条件,以满足幼苗生长发育需要,既不能让幼苗生长过快,又不能使幼苗生长停滞。此外,还要增强幼苗对低温和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以便定植后缓苗快、成活率高[2]。

覆土是苗床保墒和降低空气湿度的主要措施。一般在幼芽顶土时覆1次培养土,以增加土表压力,防止子叶“戴帽”,影响子叶的展开和光合作用的进行;同时,也可防止床土表层失水多而裂缝。以后可在间苗后或发现苗床表土有裂缝时,再覆1次培养土,以利保墒。每次覆土应选晴天中午进行,厚度为0.4~0.6 cm。

2.3 调节床温

播种至子叶出土主要依靠种子贮藏的营养物质生活,即为异养生长阶段。管理目标是减少种子的养分消耗,促进幼苗迅速出土。提高苗床湿度是此期管理的重点。白天让苗床充分接受阳光,提高床温。

子叶出土至破心是幼苗由异养生长向自养生长的过渡阶段,胚轴伸长速度加快,如果床温高,加之床内湿度大,极易发生胚轴徒长,形成“高脚苗”。同时,此期又是子叶展开、肥大的关键时期,若床温过低,则影响子叶的光合作用,导致幼苗生长不良。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可采取加大昼夜温差的办法,白天保持床温在幼苗适温范围内,以利于光合作用进行和子叶肥大;而夜间降低床温,以防胚轴徒长。白天温度以20~25℃为宜,夜间温度可降低到12~15℃。可小通风降温,或在夜间适当晚盖塑料薄膜,白天适当早揭塑料薄膜。

破心至三至四叶期,辣椒苗总生长量很小,约占成苗生长量的5%,但正是叶原基大量分化时期,也是花芽分化的重要时期。因此,此期既要保证根、茎、叶正常生长,又要促进叶原基大量发生,应适当提高温度,保持白天温度为20~25℃、夜间温度为15~18℃,要注意通风,但通风量不宜过大,并要求强光照条件。分苗前或定植前,都要加大通风,降低床温,并控制水分,进行炼苗。

2.4 分苗床管理

分苗时,要边分苗边覆盖。分苗后,及时盖好塑料薄膜,同时为了促进缓苗,在管理上要减少叶面水分蒸发,并促进新根发生。缓苗阶段一般不通风,以保持床内较高的空气温度。如果光照强、床温过高时,可采取短期遮光的办法,以降低床内气温。分苗后3~5 d,当有新叶发生时,表示已缓苗。缓苗后至定植前7 d是秧苗生长的主要时期,这一阶段的管理主要保证秧苗根、茎、叶正常生长,防止秧苗受冻,以免引起先期抽薹。缓苗后的整个苗期要做好通风和温度调节工作。在定植前7 d左右,为使秧苗定植后能适应低温等环境条件,缩短缓苗期,一般须进行秧苗锻炼:逐步降低床温,加大通风,直至完全撤除覆盖物等,提高幼苗的抗风、抗寒、抗旱等能力;将白天温度降至15~20℃,夜间温度降至5~10℃。

3 整地定植

辣椒忌连作,应与非茄科作物进行3~5年轮作,宜选择玉米、大豆、高粱、葱、蒜、瓜类等作物为前茬。辣椒生长期长、根系较弱,应选择能灌能排、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结合深翻,施优质腐熟的厩肥 75~105 t/hm2、过磷酸钙 225~300 kg/hm2,高垄或平畦栽培[3]。

当地终霜过后,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定植,以利缓苗。定植密度因品种及生长期长短而异,按照肥地稀、薄地密的原则,一般栽植4.5万~6.0万穴/hm2(单苗),行距51~60 cm,穴距26~33 cm。

4 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田间、地头、路边杂草,并集中处理,可消灭杂草中的卵和孵化的幼虫。辣椒喜温、喜水、喜肥,高温易染病,水涝易死秧,肥多易烧根。因此,定植至采收前主要抓促根促秧,开始采收至盛果期抓促秧攻果,进入高温季节着重保根保秧,防死秧,后期应加强管理,增加结果。

前期地温低,应轻浇水、早追肥、勤中耕、小蹲苗。缓苗水轻浇,轻带粪水,浇后及时中耕保墒。定植后5~7 d开始浇缓苗水,隔8~10 d后浇1次提苗水。隔20 d后,再灌1次定根水[4]。定植缓苗之后,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0.2%尿素溶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次。为防止争夺养分,第一花序下方的叶片和侧枝及时摘除,生长前期由于植株矮小,光合面积小,可等到门椒下的侧枝长至5 cm左右时再摘除。以后当植株充分生长,可摘掉门椒下的全部叶片,以改善植株中下部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整枝应趁早趁小,做到“芽不过指、指不过寸”,发现不结果的无效枝要及时打掉。打枝时一手捏住枝根,一手用锋利的剪刀快速剪掉,因为辣椒的枝比较脆,易伤其他枝。

早收门椒,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争取在高温季节来临前封垄,使辣椒尽早进入盛果期。高温干旱季节浇水时期应在干旱前期,始终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病毒病发生。浇水宜在早晚浇,忌中午浇,雨涝时注意排水。高温期过后应加强管理,促进二次结果盛期的形成,辣椒为多次成熟、多次采收的作物,生育期和采收期较长,需肥量较多,但耐肥力又较差,每采收1次施肥1次,以满足植株旺盛生长和开花分枝的需要。此外,还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喷施钙、镁、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肥料1~2次,预防缺素症。

5 采收

辣椒以嫩果为产品,一般以果实充分肥大、皮色转浓、果皮坚硬而有光泽时采收的产量及品质较好。果实采收宜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

猜你喜欢
缓苗子叶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新买的花怎么养
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露地辣椒生长及抗炭疽病的影响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黄花蒿离体再生体系优化研究
早春菜定植前后,该怎样管理
预防春茬蔬菜畸形果三要点
甜瓜红心脆和早皇后再生体系的建立
茄子遗传转化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