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22-12-18 08:56谢海洋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监管食品

谢海洋,陈 羚

(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江苏南京 210000)

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但频频爆出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说明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安全关乎着公众的健康,大量的食品安全事故说明食品从生产到加工,再到运输,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给公众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十分重要。目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个监管部门发布了一系列食品行业监管政策,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了政策支持。但仅有政策的支持还不够,还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结合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乱象,不难看出相关部门及人员在进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随着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日益增加,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尤其必要。

1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食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早在2017年我国食品行业中就有6 000多万名从业者和超过2.3亿的农民,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市场主体有1.03亿户,但有证生产经营者约1 300万户,只有13%,“三小”食品生产经营者360万户,包括很多10人以下的小企业、家庭作坊。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的食品生产主体只有8 043家。和食品大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管理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部分地区不重视食品安全管理,未形成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近年来每发生一次食品安全问题,都会在社会上引起一阵热议,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连锁反应。如2022年“3·15晚会”爆出老坛酸菜事件后,康师傅、统一等方便面品牌不仅下架了老坛酸菜系列方便面,股价大跌,也波及市场上的其他腌菜。究其根本,主要在于部分地区的食品生产企业缺乏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以老坛酸菜为例,土坑腌制的酸菜随意丢弃在地上,工人穿着拖鞋或光脚踩,加入超标的防腐剂,抽过的烟蒂随手丢在酸菜上……这些触目惊人的画面,引起了公众极度的不适。这一现象也充分说明当地酸菜企业不重视食品安全,没有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同时也反映出当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严重缺失。而这一现象并不是个例。被爆出来的插旗菜业年销售曾经达到35亿,是当地著名企业,也曾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如此规模的企业都漠视法律,说明相关部门没有监管到位,更何况很多人数不足10人的小作坊、家庭作坊,部分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可想而知。②监管人员和食品行业规模不匹配。食品生产加工流程根据不同的产品差别较大且较为复杂,需要大量专业人员才能完成日常监管工作。但由于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每万人口监管人员比例为1.8,而在美国,这一比例高达3.6,监管资源基础差别明显[1]。此外,我国食品行业中市场主体多,有证生产经营者约1 300万户,而美国只有105万户。监管人员和监管对象数量差异明显,这些都说明当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中监管人员严重不足。

1.2 食品安全标准缺乏统一化

食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再到消费者手中,经历了众多环节,其中涉及的监督管理部门众多,农业部、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部、环境保护部门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过去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的是分段监管体系,这种“九龙治水”式局面,在多头监管下食品安全很难做到无缝衔接,一直备受诟病。虽然我国进行了机构改革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各部门在食品安全层面上的标准依然不规范、不统一,这对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难度。曾经湖南某企业生产的辣条中按照湖南省地方标准添加了脱氢乙酸钠、阿斯巴甜等食品添加剂,但这一标准却和国家标准不一致,该事件还一度闹上法庭。类似的案例很多,

说明当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标准上缺乏统一化。

此外,食品溯源系统应用情况不一也是食品安全标准缺乏统一化的表现。食品溯源系统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食品从生产到物流配送进行监管的过程,有利于加强食品质量的监管,但当前食品溯源系统应用情况不一现象突出。以蔬菜溯源为例,一、二线大城市中的大型超市、大型菜市场可能配备了食品安全追溯看板或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等,以此保障食品的安全。但也有很多小型超市、小型菜市场中没有配备相关平台,甚至有很多消费者对食品溯源不了解。食品溯源系统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与否有很大关系,但当前在建设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也是当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一大问题[2]。

1.3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相关设备跟不上食品市场的发展速度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离不开食品检测技术的运用。利用食品检测技术能够及时发现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持。随着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食品种类增多,有些食品中的添加剂超标或非法添加,食品运输不合理、存储不科学等,都可能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在食品检测技术的支持下准确地发现其中问题。但现实中很多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单一、不先进,只能进行常规检测,无法及时发现食品中存在的添加剂或其他问题[3]。特别是有些食品添加剂没有相应的检测技术进行检测,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此外,食品安全检测离不开检测设备的支持,但有些地方基层由于资金等原因没有配备更为先进、精确的检测设备,或即便有先进的设备,由于检测人员对设备不了解或操作不熟练等,导致先进设备闲置,增加了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难度。

1.4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式落后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式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主要通过现场检查、抽样检验、查阅相关资料、查封被举报或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安全隐患的食品等方式。在现场检查和抽样检验中遇到不合格的食品,将会根据食品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进行扣押或改正等。但这种安全监督管理方式大多属于事后管理,即便现场检查发现了问题,但可能在检查之前食品就已经流通到市场中,带来了食品安全隐患。例如,有些地方对蔬菜农药残留进行检验时,遇到农药残留不符合规定的将要求商户进行处理,如果蔬菜已经销售出去,大部分蔬菜也将无法追回,可能会带来安全问题。也有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后才发现的,如上文中提及的老坛酸菜,是在如此行事多年后才被媒体曝光,如果没有曝光,这些食品安全问题还将继续存在。在没有媒体力量的地区,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很多,而依靠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式,很难将这些问题一一发现,这也是当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2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改进对策

2.1 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①提升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意识,从地方到企业,再到公众,都应有食品安全意识,才能为保障食品安全奠定基础,为提升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奠定基石。②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惩罚力度。很多企业之所以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觉得惩罚力度太小,在利益驱使下做出了不法行为。食品安全关乎公众生命健康,要想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就应通过加大惩罚力度,如提高罚款额、吊销营业执照等形式加强对出现食品问题的企业的惩罚,对企业起到震慑作用,才能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③增加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当前我国食品市场主体和相应的监管人员配比不够合理,这无疑增加了监督管理的难度,因此各地应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适当地配备监管人员,满足当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需要。

2.2 制定统一、规范的食品安全标准

统一、规范的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针对食品安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制定出统一规范的食品安全标准。从中央到地方,应有一套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规范,减少由于标准不统一带来的食品安全漏洞。食品安全标准应从生产、加工、配送和销售等各环节都进行规范化、统一化,针对特殊种类的食品,则应制定专门的标准,通过规范、统一的标准从源头上减少食品安全问题。

2.3 推广快速检测技术,满足食品快速检测需求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基础保障。基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实际需要,如实验室数量有限、社会发展、监管需求等对快速检测技术需求较高。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广快速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分为实验室快速检测和现场快速检测,一般来讲,实验室快速检测能够在2 h内出具检测结果,现场快速检测则能在30 min内出检测结果,甚至时间更短。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积极推广快速检测技术,满足当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对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4]。

同时,推广快速检测技术时应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检测人员的工作技能、工作态度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至关重要,特别是检测人员的综合技能,关乎着食品安全检测质量。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从业务、工作态度、快速检测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培训,提升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满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需要。

2.4 创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式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式也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进行创新。在信息时代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式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借助于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可以构建出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信息云平台,将企业主体、监管单位等纳入该平台,将企业主体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基于信息平台发挥出来,通过食品安全信息云平台提升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5]。

此外,应进一步丰富食品溯源系统,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下不断丰富食品溯源系统的功能,真正打造出高度开放、覆盖广泛、共享公用的食品溯源系统,将食品从产地到加工、检测、物流等各环节纳入溯源系统中,让公众通过食品溯源系统就能对食品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真正发挥出食品溯源系统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3 结语

食品安全监督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任重道远。相关监管部门应理清当前食品安全监督现状,积极采取措施提升食品安全监督水平,真正通过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督方式促进我国食品的安全发展,让公众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这也是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监管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