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探析

2022-12-21 17:52刘庆刚
名家名作 2022年19期
关键词:民族化民族音乐钢琴

杨 凤 刘庆刚*

钢琴这一西洋乐器,在中国逐步生根、发芽、持续发展起来。我国音乐家在创作钢琴作品时,不断融入具有中国民族化特点的元素,产生了一大批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本文以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创作为主题,分别从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历程、民族化特征概述、民族化的意义等方面来进行研究,期望为中国钢琴音乐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一、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钢琴音乐的萌芽

西方钢琴音乐文化其实很早就已传入中国,在明朝时期西方传教士就向朝廷进贡“西琴”等西方乐器,古钢琴就此作为圣咏诵唱的伴奏乐器出现在中国,由于古钢琴只在宫廷中使用,因此没有得到广泛流传。直到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一大批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带着各种西方物品及文化涌入中国,中国民众也逐渐接触到西方国家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并慢慢认识到西方音乐文化对中国音乐乃至文化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国将一批优秀的研究人员送出国学习西方音乐,沈心工就是这批出国留学人员中的一员,他回国后与曾志斋、李叔同等人开设新学堂进行西学传授,并以“选曲填词”的方式开始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

(二)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的发展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历史开始于20世纪初,以萧友梅、赵元任等人为先行者,他们提出了建立“国民乐派”的主张和理想,开始以西方作曲技法为主导,尝试运用中国音乐元素创作中国风格的音乐作品。赵元任的《和平进行曲》作为我国第一部钢琴作品正式出版。萧友梅回国后创作的钢琴作品《新霓裳羽衣舞》,以追想唐代音乐为立意,利用民族音乐旋法特点,以五声音阶为基础进行,体现出了作曲家对民族化风格的探索。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虽然还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音乐风格,但却迈出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第一步,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钢琴音乐由起初的探索模仿进入了真正的艺术创作时期。受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影响,以反映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为题材的钢琴作品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主导方向,作曲家将这两种精神观念注入各种各样的音乐体裁创作之中,鼓舞和激扬了中国人民乃至整个社会的奋进热情,也是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1934年,俄国杰出的音乐家齐尔品出资举办了一场“中国风味钢琴曲”的创作比赛征奖活动,这是中国钢琴音乐史上第一次钢琴作品创作比赛,对当时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和作品就此产生。例如贺绿汀及其《牧童短笛》,还有老志诚和他的《牧童之乐》,江定仙创作的《摇篮曲》,成为该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开始注重教学机构的设立,在一些重要城市建立了一批音乐专科学校和艺术学院。在中苏友好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国际性钢琴艺术的学习与交流,苏联专家的教学为中国钢琴教育界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钢琴家,如殷承宗、李名强、李瑞星、刘诗昆、顾圣婴等人,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间,国内钢琴音乐创作不断,光出版的钢琴作品就达到了360多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钢琴曲有:丁善德创作的两首新疆题材钢琴曲《第一新疆舞曲》和《第二新疆舞曲》,桑桐创作的我国第一首无调性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以及《内蒙古民歌钢琴小曲七首》,还有汪立三的《兰花花》《小奏鸣曲》,刘福安的《采茶扑蝶》,储望华的《解放区的天》《翻身的日子》等。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音乐事业受到严重的破坏,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几近滞待。但中国作曲家对艺术有着强烈的追求意识,在不懈努力下开辟了一条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全新道路,那就是改编曲,即利用中华民族现有的传统音乐,将民间歌曲、民族器乐曲等进行二次改编创作。在这一阶段,中国出现了大量的钢琴改编曲,这是属于这个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历史产物。改编曲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样板戏”为创作题材的钢琴改编曲,主要以九部京剧现代样板戏(如《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红灯记》《沙家浜》等)进行改编。第二类是对各种民族民间歌曲进行改编创作的钢琴曲,如王建中的《浏阳河》、储望华的《闪闪的红星》、崔世光的《松花江上》等。第三类是对传统器乐曲进行改编的钢琴曲,如王建中的《百鸟朝凤》和《梅花三弄》,储望华的《二泉映月》,殷承宗的《十面埋伏》以及黎英海的改编曲《夕阳箫鼓》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了作曲家在追求钢琴作品民族化以及模仿民族乐器音响特色等方面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同时也吸收了许多西方作曲技法和创作理念,使得中国民族音乐风格与欧洲音乐体系实现了有机结合,这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文化迎来了全新的发展,中国钢琴音乐事业突飞猛进,钢琴音乐创作也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作曲家在音乐风格和作曲技法上打破了以往的禁锢,把自己的新思想观念和新创作技法融入了钢琴创作中,展现了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表现技法的音乐作品,一大批各式各样的优秀钢琴作品应运而生。经过一代代音乐家的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无论是从创作方面还是从演奏方面来看,中国钢琴音乐由外来形式民族化的初步阶段逐步迈进全新的发展时期。作曲家将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同我国民族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了大量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使中国钢琴音乐逐步走向世界。

二、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特征

世界民族文化千姿百态,由此造就了音乐的多种多样。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它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中国钢琴音乐根植于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上,自然而然就具有它独特鲜明的民族化特征。

(一)民族语言特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从而造就了绚丽多姿的中华民族音乐语言。民族音乐不仅反映了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而且反映了地方文化精神,使音乐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如北方音乐豪迈、粗犷,南方音乐却温婉、含蓄。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条历史长河里,孕育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文化艺术,其中歌舞、戏曲、曲艺、器乐音乐等构成了民族音乐语言的整体。歌舞包括歌和舞,其中民歌是民族音乐语言中最基础的部分,因而流传深远、久唱不衰;舞则与音乐如影随形,以歌伴舞构成载歌载舞的音乐形态。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与希腊的悲剧和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它的种类相当繁多,有360多种,其中京剧、越剧、评剧、豫剧、黄梅戏被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曲艺是中华民族艺术形式中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曲艺曲种有400多个,主要包括曲牌类、杂曲类、弹词类、鼓曲类、时调小曲类等,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语言声韵等不同,而呈现色彩纷呈的艺术特色。我国少数民族乐器大约有600种,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乐器各具特色、形制各异,其绚烂多姿的音响音色,启迪了作曲家的创作构思,为中国钢琴音乐增添了不少新音色和新音响,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钢琴作品。

(二)审美观念特质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艺术,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精神是一个具体的、发展的体系,既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审美意识和艺术实践的积淀,又在近现代西方美学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审美思潮。

1.传统审美文化的积淀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家喻户晓的优秀民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音乐审美心理和听觉思维习惯。在钢琴创作中融入民族歌曲、民族器乐、民族舞蹈或戏剧元素的音乐作品,缩短了创作者与欣赏者在审美观念上的差距,这些钢琴作品在体现民族音乐特色的同时,又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的审美要求。

2.西方审美文化的吸收

从艺术产生的角度来讲,钢琴音乐文化源自西方文明,而中国钢琴音乐则是中西方音乐文化相结合的历史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人们慢慢清楚地认识到本民族的审美文化,并以更加宽容的心态看待各种外来的审美文化,不断借鉴和学习西方音乐文化,将西方音乐作曲理念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相互融合进行创作,使我国独特的音乐神韵彰显出来,钢琴音乐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尽情地绽放异彩。

(三)音乐的形式特质

西方钢琴音乐以多声部思维方式为主,而中国传统音乐是以单声部思维方式为主,所以中国作曲家必须系统全面地学习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各种知识,熟练地掌握传统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再将其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才能创作出符合我国听众审美口味的中国钢琴作品。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民族化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旋律、和声与调式、音色、节奏等方面。

中国钢琴音乐以线性旋律创作为主,直接移植民间旋律进行创作,成为钢琴音乐表现中国风格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径。由于中国传统音乐以五声调式为主,旋律通常体现出平和、质朴、空灵的特点,为了使作品中的和声音响符合我国线性旋律和调式结构的特点,作曲家通常会在西方传统和声的基础上融合我国民族音乐元素,以此来减弱西方音乐的和声功能性,从而增添和声的民族性。中国作曲家为了使钢琴作品带有中国意韵,对民间曲调和民族乐器演奏不断进行探索和模仿,运用民歌和民族乐器中各式各样的装饰音来展现钢琴作品中的不同音色效果,使钢琴音乐具有中国民族化特色。西方音乐的节奏、节拍一般是固定的,而中国音乐节奏、节拍比较灵活,一般没有固定时值和强弱的节拍形式,许多民歌和器乐曲以散节拍为主。这些民族化的音乐形式特质,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形成增添了独具特色的魅力。

三、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意义

(一)美学意义

1.实现了钢琴音乐的大众化

钢琴这一西方乐器更多的是体现西方音乐文明和西方审美思维理念,这与中国人的音乐审美观念以及民族音乐的文化思想大相径庭,因此当钢琴音乐传入我国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钢琴音乐还只是在学院派和贵族圈内进行流传,普通观众很难进入这个审美领域。到了近现代,我国钢琴音乐才开始向多元化、民族化方向发展,不少钢琴作曲家将创作转入从民族音乐中吸收养分,采用民族音乐的思维模式、表现手法,来创作带有民族音乐特性的钢琴音乐作品。这些作品更贴近于我国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趣味,实现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大众化、民族化发展。

2.使民族音乐作品具有了新的美学品质

钢琴音乐的传入为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带来了全新的艺术活力,使原来单调式的中国传统音乐发展成为多调式的现代音乐,原来线状旋律结构的音乐元素也融合了西方块状结构的音乐和声,这不但紧跟了现代音乐的发展步伐,更符合了中国广大群众的审美要求,进而使中国民族音乐作品具有了新的美学品质。

(二)现实意义

1.拓宽了民族音乐的创作道路

西方音乐的创作理念和技法,是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审美观念的,这实质上对我国民族音乐实现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吸纳和借鉴西方音乐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进而将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钢琴艺术进行融合,增添更多的表现形式来传达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和人文情感,进一步拓宽民族音乐的创作道路。

2.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及音乐文化

钢琴音乐的民族化,用新的表现手段展示了我国的传统音乐及音乐文化,这让我国传统音乐及文化更易于被西方各国所了解和接纳,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在世界上展现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为全球认识中华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

3.为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空间

中国作曲家应该更深层面地把握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精神、审美追求、神韵气质,不断挖掘少数民族歌曲、民族舞剧、戏曲等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宝藏,创作出更多富有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风格的音乐佳作,才能让我国的钢琴音乐艺术获得新的发展方向和空间。

四、结语

我国钢琴音乐坚持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不仅可以使中华民族音乐得到较好的继承和弘扬,而且可以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振兴发展,让更多的人能体会到我国钢琴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进而提高我国钢琴音乐在国际音乐领域的地位。所以,钢琴艺术民族化是实现我国民族音乐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作曲家只有立足于本民族音乐文化之上,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才能使中国钢琴音乐在多元化的世界音乐道路上愈走愈远。

猜你喜欢
民族化民族音乐钢琴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音乐教学中引入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探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浅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