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在基层医院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

2022-12-21 08:53刘娟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头颅脑电图脑炎

刘娟

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特检科 山东省 枣庄市 277100

病毒性脑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性疾病,多是由于腮腺病毒、肠道病毒及流感病毒等侵袭脑实质而引起的一种炎性疾病[1]。病毒性脑炎多见于儿童,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没有特异性,该病的发病率比较高,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不一,如果治疗不及时,其预后不佳,患者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2]。由于儿童的抵抗能力比较差,更容易发病且其疾病的耐受能力又比较差,因此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来说治疗的及时性至关重要,而治疗的及时性需要有良好的病情监测工作。脑电图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用来检查脑组织损伤情况的检查手段,该检查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及无创伤等优点,能够很好地对患者脑神经异常放电情况进行检测,目前在临床上已经成为病毒性脑炎筛查、确诊及判断患者预后等方面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3]。本研究探讨脑电图在基层医院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和预后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诊治的8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其中男44例,女42例;年龄2~10岁,平均(5.7±1.0)岁;病程 1~8 d,平均(4.8±1.0)d。纳入标准:(1)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有关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4];(2)患者均有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体征;(3)患儿均存在精神症状;(4)患儿的颅内压均增高;(5)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脑电图检查禁忌症的患儿;(2)合并结核和细菌感染的患儿;(3)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4)脑电图监测依从性差的患儿。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检查方法

所选患儿均由同一组医疗团队给予治疗与护理,分别进行脑电图、脑脊液及脑CT检查。

脑电图检查 使用SOLAR1848定量数字脑电图仪(北京太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走纸速度为3 cm/s,高频滤波70 Hz,时间常数 0.3 s。使用银盘状电极,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双极导联描记0.5~1 h。对合作良好的儿童在安静、清醒、闭目状态下进行脑电图检查,对合作不良的儿童和婴幼儿先采用剥夺睡眠或口服水合氯醛进行诱导睡眠后再进行脑电图检查。脑电图的诊断结果包括正常、正常范围、界线性与异常[5]。正常:脑电图背景或过度换气没有明显的慢波提前出现和延迟消失;各种状态下没有异常阵发性放电。正常范围:脑波频率范围轻度增宽,调节、调幅欠佳;过度换气时有轻度的慢波提前出现和延迟消失;出现少量临床意义不确定的波形。界线性:脑波频率轻度落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范围,慢波轻度增多,调幅不良;出现少量不典型棘波、尖波。异常:背景脑波发育延迟,脑波分布无正常部位差别,两半球对应区域持续不对称,广泛或局限性的持续慢波活动,出现高度节律紊乱,爆发-抑制,低电压或电静息;睡眠周期或睡眠结构异常;出现各种阵发性异常活动。

脑脊液检查 穿刺后先观察所选患儿的脑脊液压力,然后抽取脑脊液进行蛋白、白细胞等检测,如果发现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偏高,液体基本清亮或略显混浊,蛋白正常或略有升高,白细胞数量基本正常或略有升高,且以淋巴细胞的升高为主,视为脑脊液检查阳性[6]。

头颅CT检查 有脑水肿与低密度征,脑内有出血性改变等CT结果,视为异常[7]。根据异常程度分为轻度异常、中度异常与重度异常。CT平扫时可见低密度病灶,区域边界不清为轻度异常;有脑水肿及脑出血改变,脑室有轻度的扩张,增强扫描时可见室管膜下或脑膜出现明显强化则为中度异常;脑室明显扩大,出现脑实质受压现象为重度异常。

三、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整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脑脊液检查结果

脑脊液病毒学检测显示48例异常,异常率55.8%(48/86例),其中白细胞数增高9例,蛋白升高14例,压力升高25例。

二、影像学检查结果

头颅CT异常25例,异常率29.1%(25/86例),其中轻度异常10例,主要表现为低密度病灶,区域边界不清;中度异常7例,主要表现为有脑水肿及脑出血改变,脑室有轻度的扩张,增强扫描时可见室管膜下或脑膜出现明显强化;重度异常8例,主要表现为脑室明显扩大,脑实质受压明显。

三、脑电图检查结果

脑电图异常79例,异常率91.9%(79/86例),其中轻度异常36例,主要表现为α波节律消失或调节差,部分θ波增多,波幅增高;中度异常22例,主要表现为双侧导联可见广泛不规则θ波、δ波,δ波的波幅比较高,双侧对称性比较差;重度异常21例,主要表现为整个背景活动为高波幅的δ慢波,部分患者出现局灶性的尖波和棘波。

四、脑脊液、头颅CT和脑电图异常率比较

86例患儿中,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脑脊液和头颅CT,脑脊液异常率高于头颅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脑电图正常组与异常组治愈及不良结局发生情况比较[例(%)]

表1 86例患儿脑脊液、头颅CT和脑电图异常率比较

五、脑电图正常与异常患者治愈率及预后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

脑电图正常组全部治愈,无死亡或残疾患儿,脑电图异常组治愈62例,死亡2例,残疾15例,其中4例患者遗留智力减退,5例患者遗留运动障碍,6例患者伴继发癫痫。脑电图正常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脑电图异常组(P<0.05),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脑电图异常组(P<0.05),见表2。

讨 论

病毒性脑炎是由带状疱疹病毒、人类巨细胞病毒及肠道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当病毒侵入人体脑组织后会损伤脑神经,致使脑组织出现出血、水肿、坏死及增生[8-9]。儿童是病毒性脑炎的好发群体,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我国病毒性脑炎的发病率是1.5%~10.5%,而其中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发病率则高达37.5%~94.2%,该疾病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长发育,给患儿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患儿的病情可能会有进一步恶化,其致残率高达20.0%。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密切监测,才能保证在发现异常后能及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10-11]。

脑电图的主要作用是将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状态形象地体现出来,能很好地将患者早期实质脑部功能的受损情况反映出来,是临床上常见脑部疾病的一种检查方式,这种检查方法简便易行且无创,没有检查时间和检查次数的限制,在脑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应用广泛[12-13]。脑脊液抽取后行病毒学检测可以确认脑脊液中是否存在致病病毒,但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基本正常或略有升高,可能清亮或稍微有混浊,压力正常或略有偏高,其相关指标不具有特异性,受病情、炎性程度、发病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早期阳性率不高。本研究选取8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脑脊液检查的异常率为55.8%,低于脑电图检查的异常率91.9%。头颅CT检查虽可发现颅内炎性病灶,但发病早期或病情较轻时一般无明显病灶,发现病灶时往往病情已较为严重,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不大,往往作为鉴别诊断或预后判断的检查手段。本研究中8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中头颅CT检测的异常率明显低于脑电图的异常率(P<0.05)。上述结果与陈静[14]研究结果相符合,这一结果显示病毒性脑炎急性期患者的脑电图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脑电图异常情况与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平行,且脑电图异常程度越高,提示患者脑部损伤越严重。此外,脑电图正常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脑电图异常组(P<0.05),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脑电图异常组(P<0.05)。上述结果均说明脑电图检测能更早地发现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情和进展,能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及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与脑脊液和头颅CT相比,其灵敏性更高,能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与脑脊液及头颅CT检查相比,脑电图检查能较早、较敏感地反映脑功能的改变,在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诊断、病情变化、疗效判断、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头颅脑电图脑炎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油菜花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嵇康·绝响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
会说话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