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全面部署和系统方略

2022-12-24 22:21孙明福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孙明福 吴 桐

(1.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2.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所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谋篇布局,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把握其丰富内涵与理论特征,对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丰富内涵

习近平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科学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农”工作战略转移的现实基础、价值意义、目标方针、原则要求、方法路径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可从战略思维、实施方略、保障基础和动力源泉等方面理解和把握其丰富内涵。

(一)战略之维:观大势、揽全局,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关注的重点,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心之核。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于2013年、2017年和2021年三次参加全国“三农”工作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国“三农”事业的历史变革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学分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具备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经济支撑、文化基础,以及农民的创造精神和旺盛的市场需要,深刻阐述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依国情分析,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至今仍有5亿多人扎根乡村,农业人口基数大、农村基础相对薄弱,区域性差异明显,农业农村拥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厚基础,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艰巨性最繁重任务。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1],农业兴旺、农民安定,历来都是一个国家的安邦定国基础,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能更加充分理解“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更加准确把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离不开“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丰富实践的战略要求。以国际形势判断,应对世界动荡多变形势,“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1],必须要主动出击、苦练内功、坚实基础,发挥广大农村的巨大空间和潜力,以扩大内需为基点,构建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1按照中央既定的顶层设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谋划好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思路、新要求,党政同责,层层压实压紧责任。准确把握乡村差异,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切合实际的有效实施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基层探索,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多可供复制的经验。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增产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以特殊的“三农”情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重视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凝心聚力,共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篇章。

(二)行动之纲:补短板、强弱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兴盛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体系庞大、任务繁重。习近平总书记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为总要求,系统阐发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行动方略。

1.产业振兴坚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是谱写乡村振兴宏大文章的龙头环节,要求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体系健全、切实有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3]要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牢牢把握为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的和价值指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必须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应性优势,按照“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4]258。选好产业促增收、发展产业促兴旺,实现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的转变。要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着眼点,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做好‘特’字文章,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5]249;加强科技兴农融合,创新农业产业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6]。要放眼大农业发展视野,揪住农业供给侧改革主题,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7];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积极探索从田间到餐桌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延伸延展乡村产业的价值链、效益链。

2.人才振兴注入乡村全面振兴动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提供了活力,同时,也给广大农村带来了人口总数稀释与结构失衡等问题,造成了农村人口、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一定程度的“空心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要有人气、有人才、有人干,“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8],立足本土、吸引返乡、吸纳人才,大力加强乡村人力资本培育与开发,积极营造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干事兴业氛围,“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9]。

立足本土,就是要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农民群众对农业发展熟门熟路、对乡村建设知根知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力和共享主体。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1],针对他们的实际水平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开展多渠道、多路径教育培训,让他们不断提升生产经营能力、拓宽产业发展门路,真切感受到农业生产的希望和农民职业的体面,能够安心和舒心地留在乡村、建设乡村。通过“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10],使科技能够在农业、农村和农民手中生根发芽,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吸引返乡,就是通过内挖潜能、外拓市场,吸引各类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内挖潜能就是要制定和完善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增强在外乡贤、原籍大学生以及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吸引力。外拓市场则要巧借血缘、亲缘、地缘等外力,搭建感情联络平台,增进各类人才立志返乡创业兴业的机缘与激情。吸纳人才,就是激励和引导各类人才扎根基层。其中,大学生村官思维敏捷、视野开阔,在推广科学知识、创新发展思路、弘扬文明新风、推进乡村善治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且,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乡村工作,对乡村振兴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情基础。“用人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8],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机制,拓宽他们施展才华、大显身手的空间,鼓励他们筑梦乡村、扎根基层、圆梦田野,为乡村人才振兴带来倍增效能。

3.文化振兴铸造乡村全面振兴灵魂。文化振兴是引爆产业兴旺的深厚底蕴和持久动能,是推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内核,是生活富裕的生动表达。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之本、提质之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5]231

一是加强价值引领,多措并举塑新风。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多方合力,不断构建、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奠定基础、练就内力。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11],统筹推进农村文化各项工作。根据不同生活习惯和民俗特点,贴近农村生产与农民生活实际,以农民喜闻乐见、热心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深化文明素质教育,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提升成风化俗能力,重塑乡村文明新风;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发挥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典型示范作用,不断形成文明新风融汇农村生产生活的浓厚氛围。

二是挖掘文化资源,扎根乡村焕活力。农耕文明是乡村文化的基础,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人们日用而不觉的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生活禁忌等非正式制度文化形态是乡村文明最传统、最主要表现。需要把握好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耕读文化传承与乡村文化繁荣的相互关系,“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2]166,将其有效地融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之中,净化乡村文化生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生活品质。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是得天独厚的文化宝藏,是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风文明、增强乡村善治的宝贵财富。需要深入发掘地方文化的时代价值,让优秀的文化基因得以充分展示和传承,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名片和不竭动力。其中,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文化,在广大农村具有深厚的地域根基和情感基础,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和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红色教育、发展红色旅游、强化组织建设、传承文明家风、推进治理有效,“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12]。

4.生态振兴彰显乡村全面振兴本色。生态振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既能为生态宜居美化外在形式,也能为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注入内在动能。习近平总书记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理论阐释,到“村容整治”“生态宜居”的具体实践指导,阐明了乡村生态振兴的内涵与要求。

一是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强化生态保护责任。“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要政治问题”[4]359,全党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健全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落实环境保护的“红线”与第一责任,绝不能为了乡村经济的一时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二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绿色发展方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优势与财富。必须把握好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相协调、共促进关系,强化人与自然和睦共处、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低碳绿色的生产经营方式方法,“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13],实现乡村生态效益向综合效益协调发展转变。三是加大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通过稳步推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重大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使乡村环境更加宜居宜业,农村生活更加和谐优美;注重汇集社会各方资源,调动一切有生力量,通过共建共创、共治共享等举措,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乡村既能守住“乡愁”底色,也能彰显现代生活本色。

5.组织振兴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引擎。乡村组织振兴既包括加强各类组织的自身建设与能力提升,也包含协调各类组织关系和提振协同作战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7],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首先,必须坚持党管农村的重大原则。“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5]261必须加强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法治体系,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把好方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促进发展。其次,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的工作导向”[1],通过选好配好农村党组织书记、配齐配强农村党的组织,引爆基层组织活力;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五级书记”齐抓乡村振兴的管理体制与责任传导机制,提振基层组织的政治执行力;严格党员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整体提升农村党员的带头致富、引领发展能力。再次,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协同推进乡村善治。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榜样示范、组织协调等优势,加强对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等机构的指导和培训,增强协同推进乡村善治责任,凝聚协同推进乡村善治合力。

(三)保障之基:抓主线、补短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2021年,党中央向人民和历史宣布,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12.8万个贫困村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社会事业长足进步,文化教育成绩明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也得到显著提升,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成就,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基础和客观要求。但是,相比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相对滞后,发展水平还不平衡不充分。需要进一步增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意识,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的主业主线,多方协同、统筹推进,打通城乡融合发展的梗阻,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协同发展。

首先,要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发展重要意义和现实要求。“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14]加快城乡协调发展步伐,不仅是实现城乡之间空间发展平衡的需要,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1],从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公共服务等生产要素上给予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倾斜和支持,抓重点、补短板、搭平台,不断拓宽拓展城乡融合发展的衔接点、对称面。其次,要加强要素配置与改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5]40,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要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打通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城乡人口流动和公共服务等堵点,加速形成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便捷、高效的城乡双向流动机制。要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四化”建设同步、城乡繁荣发展同行。要以产业融合为关键,充分发挥城乡产业发展的互补优势,寻求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支点、新业态,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效能,为城乡居民携手迈入现代化积势蓄能。

(四)动力之本:稳根基、增自信,培育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乡村振兴的主业主力在于农村农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1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对“三农”工作充满热情、对农业农村发展倾心关注,对农民主体意识尊崇尊重,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农村建设、自愿投身农业发展、自觉繁荣农村生活。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建设者,也是农业农村发展成果的直接受益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谋划起点和奋斗目标,使其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真切感受到利益获得、成功喜悦和主体尊重。一方面,要注意稳根基、保底线。要保障好农民与土地的清晰关系,这是稳住农业发展的底盘。农民因土地生情、生产和生活,稳定的土地关系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2]23,就是对农民群众土地热爱之情和美好家园依恋之情的尊重,对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意愿的尊重。要“把农村社会救助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完善日常性帮扶措施”[16],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兜底功能,让广大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充满信心、坚定信念、增进信赖。另一方面,要注重增效益、提自信。要扎根农村,立足农民,“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17],准确把握乡村振兴为了谁、依靠谁的价值导向。要按照“尊重—教育—引导”的原则,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有需求、有内容、有实效的农民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生产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有愿望、有能力、有自信的促进农业生产创新发展、农村文明繁荣兴盛、农民生活富裕美满的主力军。

二、理论特性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阐释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内容、步骤和方法的重大理论,体现了战略引领与底线思维相统一、分步实施与有效衔接相促进、优先发展与因地制宜相协调、动力擎引与主体作用相一致的理论特性。

(一)战略引领与底线思维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4]255全党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责任,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全局思维,科学规划,精准施策,“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4]25,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凝聚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自觉。

同时,他还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想在前面”[4]261,要有问题意识和底线思维,实事求是,不可求大求快,更不能刮风搞运动。土地问题事关农民立身之本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18]。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符合国情区情,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破除阻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不利要素和生产经营方式;要“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19]。粮食问题事关国运民生和政治社会稳定,要落实粮食安全的党政同责,抓紧“米袋子”、抓好“菜篮子”;要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鼓励和支持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23。生态问题事关乡村宜居宜业的品质和质量,要“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20],让良好生态真正成为撬动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生活的强大动力。

(二)分步实施与有效衔接相兼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各地充分发挥自我优势,找准自身不足,依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按照2020年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体战略目标,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精准实施。

同时,他也指出,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21]。需要赓续脱贫攻坚精神,实现“三农”工作重心从扶贫到点、扶贫到根的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转移;“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1],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产业、人才、规划与政策的有效衔接,以脱贫攻坚的政策体系、机制与办法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乡村全面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产业发展衔接上,继续保持产业发展对接,并扩大产业发展扶持范围,创新产业扶持方式方法,将非贫困人口纳入产业发展体系,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机对接。在人才衔接上,“要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21]等制度,继续发挥扶贫攻坚工作中各类优秀人才的智慧与激情,为乡村振兴再接再厉、贡献力量;搭建能有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创业干事平台,鼓励和吸引新乡贤、返乡大学生等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切实解决好“帮扶脱贫”到“谁来振兴”的衔接问题。在规划与政策衔接上,要加强对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研究,“落实‘四个不摘’,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22],通过设立过渡期,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三)优先发展与因地制宜相协调

“上下用心,惟农是务。”习近平总书记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的“两个优先”主题,深刻阐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发展方针与方略。同时也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而谋、规划先行、循序渐进,“不能超越发展阶段,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4]262。其中,村庄规划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硬件基础,是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最基础、最持久的关键要素,“乡村建设要注意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不要一个样式盖到头,一种颜色刷到底”[1],必须遵照方便群众、保持乡村功能与特色原则,依法依规、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推进,要让农民群众感到舒心、乐于接受、投身建设。产业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前提条件,要立足地域特色资源,凝炼乡村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品质更为优良、效益更加明显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加强乡村产业发展的规划与指导,立足实际,推动乡村产业全环节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四)动力引擎与主体作用相一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强大的组织力量作保障和引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舵护航;也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作后盾和支撑,在实践中推动顶层设计的“落地生根”。一方面,村级“两委”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基础、最根本力量。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村级“两委”党政结合的体制优势,整合、提升村级“两委”班子在领导基层治理、推动基层改革、团结动员群众、统筹协调组织等方面能力;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党员的“领头羊、带头雁”作用,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使基层党政组织真正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动力引擎。另一方面,农民群众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体。需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4]346,寻根于农业、扎根于农村、问计于农民,让农民群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其实践主体、目标主体和评价主体意识,坚定其扎根农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的信心;要充分调动乡村多元主体互动的积极性,鼓励农民协会、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乡贤能人等骨干力量,加强合作、带头实践,创新创造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新方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不懈动力。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