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晋源区一电学校:“教育+心理”办学模式为师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22-12-25 18:14李雁鸿
山西教育·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办学师生

文 李雁鸿

太原市晋源区一电学校是一所始建于1962年、由厂矿回归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随着一电厂停产和周边村子城中村拆迁改造,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质的改变——由原来单纯的厂矿子弟到现在80%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素质参差不齐,生源质量整体不高,这是新形势下学校发展的关卡,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挑战。

2018年9月,我来到这里担任校长之职,倍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经过前期的校级座谈、家长走访、学校现状分析,我意识到,要把学校向良性的发展轨道推进,需要先改变师生和家长的固有认识,而只有从心理方面入手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对行动的指挥”。

我是2017年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的。结合近20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以及多年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针对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和未成年人自伤自残事件不断发生、心理问题频出的现状,在团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我提出了“教育+心理”青少年生命关怀办学模式,即在教育实践中加强学生心理建设,关注青少年生命需求,让学生在校园内积蓄乐观、积极、主动的生命力量,促进学习与精神的双成长。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实施教育管理

2019年上半年,依托学校4名持心理咨询师证的教师,我校开始建设心理教育基地,用近三年的时间打造了达到国家一流水平的200平方米独立“金钥匙”心理咨询基地。基地现有团体活动室一间、个体咨询室两间、减压室一间、宣泄室一间、沙盘活动室两间、沙画走廊一间、太空舱减压室一间,这里还是晋源区未成年人辅导站、太原市女职工心理援助站,2019年荣获“山西省心理咨询示范基地”称号。

除了建设固定的阵地,2019年开始,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就家长、学生焦虑的心理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开出了100个教育心理“防疫药方”并向社会推送,极大地降低了网课带给大家的困扰。学校开设了心理课程,定期、分节点为不同学生、全体家长作心理建设和心理讲座。我们还走进社区,为居民作心理指导。

由于我们探索的教育模式融入了心理理论和实践指导,三年来,学校的校风校貌得以改良,学生成绩稳步提升,无一起不良事件发生,学校得到了家长的信任、社会各界的认可,办学声誉持续向好。2019年,我被《中国校外教育》杂志选为封面人物,由我主持开发的“教育+心理”青少年生命关怀办学软件平台获得国家专利。

以学生心理健康为目的开展特色教育实践

依托“教育+心理”青少年生命关怀办学模式,我校提出了“崇德至善,矢志笃行,尚学明志,知书达理”的办学理念,以此从“德善”“笃行”“知理”三个层面设计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衍生出了一系列特色实践项目。

“321”教学模式。为了有效促进教学,近三年的时间,我们边做边思、边思边改、边改边做,从教学实践到模式推理又到教学实践,在各级专家指导下,老中青教师同向发力,研判历年的教学成绩,一次次推敲琢磨、观摩研讨,提出并推行了“321”教学模式,即三环固本、双模增效、一式提质。依托该教学模式,我们研究启动了师徒结对、赛讲磨课等教学活动。在“321”教学模式的引领下,我校连续三年中考成绩喜人,荣获“晋源区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奖”,被授予“国家质量监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晨操曦诵”。每天早上7:50到8:10,迎着晨曦,晋源区一电学校的学生会在操场上欢快舞动、铿锵吟诵。这就是小学部开展的“晨操曦诵”活动。学校体育教师秉承简单、易学、好玩的原则自编晨操“最美少年”,让学生从乐感中感受到积极、健康、向上的力量,从而释放心理压力,改善精神状况。

“曦诵”活动精选《中华经典诗文》《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中的精华,要求学生每周背诵4首,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诵读、欣赏古诗文的习惯,用六年的时间涵养学生诗书气,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热爱之情。

“VIP储蓄升值所”。在晋源区一电学校,学生有一本特别的存折,那是学校开办的“VIP储蓄升值所”为大家发放的。“VIP储蓄升值所”以银行储蓄的形式,把学生的各种表现记入“存折”。学校设立总行,每个班级设立分行,根据储蓄金额的多少评比学生的日常表现,用优学币、奖章、奖状引领学生自律自强、螺旋向上,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目的,让学生做更好的自己。“储蓄升值所”在教育中渗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让教学成果外化于“形”、内存于“心”,无形中实现了教育目标。

花样课程。到了周五下午,孩子们一起去学习一些社团课程,也算是对一周学习的放松了。每学期开学,学生都会跟父母一起选课,课程包括围棋、魔方、足球、篮球、科技等20多个项目,学生都亲切地称这门课程为“花样课程”。花样课程让校园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双减”工作也真正落到了实处。

实践研学。在运用心理规律让学生思想端正、学习主动之后,我便开始了进一步的教育引领。我始终坚信,课本上的汉字是小的,但折射出的知识是大的;我们脚下的校园是小的,但是我们迈步走向的世界是无穷大的。我希望通过研学实践引领学生构建大视野、大格局,让他们真正成为栋梁之材。三年来,我带着学生走到杜里坪、晋阳湖、傅山文化园、晋祠公园、天龙山、古县城、植物园、马克思书房、山西省博物馆、山西省图书馆……让学生用眼睛去看世界,用心灵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自然风光的灵秀,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为祖国奋斗的激情。

与东黄水小学携手共进。在致力于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我校于2019年与阳曲县东黄水镇东黄水小学签订了结对帮扶“手拉手”协议。每学期我校都会派教师去东黄水小学送课,我也会到学校为师生作心理讲座。面对那所师生加起来只有9人的学校,帮扶他们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思考、学会珍惜当下的过程。

回首过往,我的教育生涯是坚实且无悔的,看着学校日益向优质发展,我更加坚定了奋进的信心。我将继续带领师生探索更有质量的教育,让师生真正享受从“教育+心理”实践中得到的生命关怀与终身幸福。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办学师生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