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澳洲坚果产业概况与发展模式探索

2022-12-26 12:04王文林汤秀华韦媛荣韦哲君陆宇明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2年4期
关键词:坚果澳洲广西

王文林,张 涛,汤秀华,许 鹏,韦媛荣,韦哲君,陆宇明

(1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 532415;2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

澳洲坚果(MacadamiaSPP.)别名:昆士兰栗、澳洲胡桃、夏威夷果、昆士兰果,系山龙眼科澳洲坚果属多年生常绿果树,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南部和新南威尔士东北部沿岸的亚热带雨林地区,现在主产于澳大利亚、美国、肯尼亚、南非、哥斯达黎亚、危地马拉、巴西等热带地区[1]。澳洲坚果营养丰富,素来有“干果皇后”“坚果之王”的美称,被誉为世界上最佳的食用坚果,现已成为当今世界新兴的、营养价值丰富、商品价值高的果树之一[1]。我国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商业化引种澳洲坚果,现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海南、四川、福建等省区。截至2021 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澳洲坚果发展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为了更好的支撑中国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本文从中国澳洲坚果原料生产情况,指出了中国澳洲坚果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提升措施,并以广西为例,探索中国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新模式。

1 世界澳洲坚果原料生产概况

1.1 2021 年全球澳洲坚果产量及2022 年产量预测

2021 年全球澳洲坚果壳果产量约22.75 万t,产量最高的南非,其次是澳大利亚,第三位为肯尼亚,中国澳洲坚果壳果产量3.2 万t,位列第四位,占全球产量的14.06%;2022 年,除中国外全球澳洲坚果壳果预测产量约22.66 万t。中国澳洲坚果壳果产量预计2.5~3.2 万t 之间,详细数据如表1 所示,其中2022 年中国澳洲坚果壳果预测产量按2.7 万t 计。

表1 2021 年全球澳洲坚果壳果产量及2022 年壳果产量预测

2021 年全球澳洲坚果果仁产量约66435 t,产量最高的也是南非,其次是澳大利亚,第三位为中国,第四为肯尼亚,中国澳洲坚果果仁产量9600 t,占全球的14.45%;2022 年,除中国外全球澳洲坚果果仁预测产量约60085 t;中国澳洲坚果果仁产量预计5000~9000 t。详细数据如表2 所示,其中中国2022 年澳洲坚果果仁预测产量为8255 t(出仁率按30%计)。

表2 2021 年澳洲坚果果仁产量及2022 年澳洲坚果果仁产量预测

1.2 全球澳洲坚果综合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美国等澳洲坚果主产国,已建立了自己的良种标准,而且种植区域基本为平地。特点是种植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还采用了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程序化栽培管理模式,节约了人工成本,减少了生产资料的浪费。后期待果实成熟落地后,实行机械化采收,同时脱青皮等初加工同步完成,青皮经粉碎后回田,整个过程全部实现了自动化,采收到初加工时间间隔短,很好地保持了原料品质[2-3];在加工产品方面,已实现多元化发展,深加工方面已经涉及高端食用油、澳洲坚果利口酒、高端化妆品、多样化零食等产品;产业发展方面多是通过成立行业协会,通过协会引导以及大数据管理平台,规范种植、加工及销售全流程的关键环节,确保原料以及产品的品质,以打造知名品牌,助力本国澳洲坚果做大做强,比如:澳洲MPC、南非的金牌等。

2 中国澳洲坚果原料生产概况

2.1 2019—2021 年中国澳洲坚果种植情况

目前国内澳洲坚果种植面积最大的是云南,广西仅次于云南,是国内澳洲坚果发展最迅速的省份,截止到2021 年广西全区种植面积已达4.3 万hm2,全国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已达32.7 万hm2,详细数据如表3 所示。

表3 2019—2021 年中国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单位:hm2)

2.2 2020—2022 年中国澳洲坚果壳果产量情况

目前国内澳洲坚果产量最大的是云南,广西仅次于云南,今年国内部分地区开春花期遭遇低温阴雨天气,蜜蜂等授粉昆虫减少,沤花导致灰霉病较为严重,对产量有较大影响,比如广西、广东,预计减产30%,云南因投产面积略有增加,预计产量会稳中有升,贵州地区受气候影响较小,预计会增产1 倍,详细数据如表4 所示,沤花情况如图1 所示。

表4 2020—2022 年中国澳洲坚果壳果产量情况(单位:t)

图1 澳洲坚果沤花情况

2.3 2019—2021 年中国澳洲坚果地头收购平均价格

国内澳洲坚果目前主要以销售青皮果为主,近年地头收购价平均11~13 元/kg,价格较为稳定,详细情况如表5 所示。

表5 2019—2021 年中国澳洲坚果青皮果地头收购平均价格(单位:元/kg)

3 中国澳洲坚果产业面临挑战与提升措施

3.1 中国澳洲坚果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品种混乱、原料质量不稳定

由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不足和产销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原因,出现良种苗木供不应求的情况,再加上一些单位、个人自行育苗和部分省外苗木的无序流入,主要产区均出现了品种杂乱、良种化水平低的情况,部分地区出现苗木早衰或突然死亡而导致的苗木成活率低,导致后期出现果实性状和产量不稳定、或导致低产的严重后果,因此目前急需解决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的状况[4-5]。

(2)基地建设管理粗放,抚育管理任务艰巨

目前国内大多数种植基地建设管理粗放,同时由于国内主要种植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与澳大利亚等原产地存在显著差异,使得不同区域在种植密度、植株走向、主要病虫害防治、合理施肥、中耕管理、树形修剪、适时采收等技术方面需求也存在差异,部分澳洲坚果产区存在挂果率低甚至不挂果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果农的种植积极性和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各个环节的技术研究并将其技术成果集成应用到生产中,为澳洲坚果优质高产建立规范的技术操作保障[5-6]。

(3)产业链不完整和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受到科技研发、科技投入、科技人才、科技推广示范能力等方面因素制约,澳洲坚果产业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在良种选育、标准化种植、采后初加工及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较为缓慢,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导致产业链不够完备,产值不高。因此需要完善与加强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产业科技创新实力,探索更为有效的产业上下游运行模式,使得整个产业的效益最大化,促进澳洲坚果的持续健康发展[6-7]。

(4)深加工产品少,市场开发着力不足

我国的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和产量规模在逐年扩大,但由于整个产业起步较晚,缺乏相关采后处理技术、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同时自动化程度低和各环节之间的连接性不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制约了规模化生产。需要加强采收机械以及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以大幅度提高澳洲坚果在采收与加工环节的生产效率和改善澳洲坚果种植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目前,我国澳洲坚果以初级加工为主,加工产品主要有开口壳果、果仁、澳洲坚果油等,澳洲坚果的产地加工处理率低,采后加工大多仍局限于去除青皮和果仁生产阶段,产品附加值总体不高,对果油提取利用和果皮、果壳、木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科技研发还十分有限,市场开发着力不足,采后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与应用能力急待加强与提升[7-8]。

3.2 中国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提升措施

(1)加快自主新品种选育

优良品种是种植业根本,应加强具有早实、丰产、出种率高、出仁率高、抗逆性强等优势性状的优良澳洲坚果品种的选育,提高种苗质量的供种能力,并建立健全良种苗木培育、繁殖和推广体系,保障良种推广,提高其覆盖率[9-10]。

(2)高接换种,加快低产林改造

高接换种是利用原有的树体骨架,进行多头嫁接优新品种,达到更新品种或改良品种的目的。高接换种一般要求砧木粗度适中,生长良好,树龄不能太大,才能保证较好的伤口愈合度和较高的成活率。一般成年大树在骨干枝、辅养枝、结果枝上进行高接,成活率高,伤口愈合程度好,嫁接后新枝生长快,形成树冠快,高接后2~3 年即开始结果。目前我国澳洲坚果低产林面积7.428 万hm2,占总种植面积的27.65%,造成低产的原因众多,常规的重新造林或者抚育施肥等低产林改造方法不能使其迅速恢复,急需通过高接换种的方式,换种改良,恢复树冠,以促进低产林提早达到丰产稳产[10-11]。

(3)加快产业链相关标准制定与实施

加强澳洲坚果产业标准体系建设,通过制定包括品种选育、种苗繁育、栽培、加工、销售等服务全产业链相关标准,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产业联盟为申报主体、基地为依托、政产学研结合的既与国际标准接轨,又适应全国坚果产业发展的坚果标准体系,统一规范澳洲坚果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全流程关键环节技术要求,保证原料到产品的品质可控可追溯,为澳洲坚果产业的持续健康高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为广西澳洲坚果产业的全面进步、大幅度提高其经济效益提供服务,推动中国澳洲坚果产业做大做强[9]。

(4)加大新产品开发与副产物综合利用

开展生物评价技术研究,构建澳洲坚果果仁营养功能成分数据库及营养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挖掘功能性活性成分,开展各类营养素及健康功能成分评价研究,明确各类营养和微量特征功能成分的量效关系,开发多元化高值化营养健康澳洲坚果果仁、澳洲坚果油产品。

全面考察检测脱脂果粕、青皮的营养组成,研究不同干燥、粉碎技术对果粕营养和蛋白粉品质的影响,重点解决蛋白粉中残留脂肪的氧化酸败问题,开发出澳洲坚果蛋白粉产品,突破特色风味物质调控与体系稳态化控制技术,开发出风味良好、稳定性能佳、营养价值高的澳洲坚果蛋白饮品;开展微生物高效加工技术研究,开发澳洲坚果生物菌肥[12-16]。

(5)加大政产学研用融合,完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引进国外澳洲坚果专家,整合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力量,加大“政、产、学、研、用”模式融合,重点开展澳洲坚果全产业链中的创新技术与关键技术研究,针对不同区域,结合当前精准扶贫取得的经验和模式,研究有效机制、运作模式、共赢模式、精准模式等,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镇)4 级综合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为澳洲坚果创新技术推广应用与服务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9,17]。

4 中国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模式探索—以广西为例

2016 年广西南亚所牵头组建了广西坚果产业协会。目前,广西坚果产业协会有会员100 多家,种植面积4.3 万hm2,会员种植基地占广西种植面积90%以上,同时还吸纳有关农资、设备、加工、销售等方面会员,涵盖全产业链。通过产业协会形式,联合以科研单位科技支持,种植企业示范带动,加工企业的包收包销。同时,加强科研、生产、农资、设备、加工、销售企业间相互协作,利益捆绑,引导坚果行业的稳定发展[9]。

4.1 确定了广西主栽品种

广西南亚所于1986 年开始澳洲坚果引种试种,建立种质资源圃4.7 hm2,收集了国内外资源400 余份。通过30 多年的选育,推出适合广西种植的品种“桂热1 号”、OC、A16、695 等。其中“桂热1 号”为我单位自主选育的品种,2020 年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成为我国第一个澳洲坚果国审品种,推广种植面积占广西总面积的80%以上[9]。

4.2 全区建立核心示范基地

目前,广西区内澳洲坚果种植区域覆盖13 个地级市52 个县市区。广西南亚所在广西13 个地级市(除桂林)建立了澳洲坚果核心示范基地51 个,通过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进行科技示范与科技培训[9]。

4.3 产学研融合、不断完善栽培技术和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根据示范基地反馈技术需求,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与热科院南亚所、云南热作所、贵州热作所合作开展澳洲坚果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与海南大学、热科院橡胶所合作开展澳洲坚果分子育种研究;与广西大学、华侨大学合作开展澳洲坚果成花机理研究;与海南大学开展澳洲坚果病虫草害研究。与国际澳洲坚果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中国炒货协会、澳大利亚澳洲坚果协会、越南坚果协会、云南坚果协会等合作构建坚果产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展澳洲坚果大数据的收集工作,开展平台交流、市场信息服务;与西南林业大学、广西农科院加工所、中国林科院资昆所、广西农科院微生物所等合作开展澳洲坚果功能产品开发以及澳洲坚果副产物综合利用;还与一些企业开展澳洲坚果灌溉设备、专用肥料、生产机械、农药、农资、加工设备等的研发;还在规划筹建澳洲坚果产业管理服务公司开展施肥、修剪、无人机飞防服务等[9]。

4.4 不断完善的采收标准,提升广西坚果品牌

通过广西坚果产业协会平台,引导广西分品种、分标准收购澳洲坚果,发布行业收果信息,以“桂热1 号”作为收果最高标准,引导坚果的收购价格,希望广西澳洲坚果能成为全国原料定价标杆。

由广西坚果产业协会牵头,政产学研用融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协会将充分发挥广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科学的技术和经验,再集成创新出适合广西的技术和规范。在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采用和遵循统一的质量标准、行规、制度,共同维护“广西坚果”的声誉、品质,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共同在国内外市场上打造“广西坚果”品牌[9]。

5 结语

中国澳洲坚果产量将从2021 年至未来10 年快速增长。云南、广西两大地区澳洲坚果产量年增长率为5%~10%。各地政府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各主产区也相继成立行业协会,推荐优良品种,再加上种植、收购等相关行业标准宣贯实施,国产澳洲坚果的产量预计很快将从3 万t 增加到10 万t 以上,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澳洲坚果产区,中国澳洲坚果产业将趋向成熟,澳洲坚果原料的国产化也将逐步实现。作为极富有前景的特色生态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因此中国澳洲坚果产业具有十分良好的开发前景[9,18]。

猜你喜欢
坚果澳洲广西
广西贵港
摇一摇坚果罐
坚果吃法因人而异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植物帮之坚果
澳洲精英私校面试季
Omni Tanker:代表澳洲制造走向世界
A Glance at Woolworths and Coles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