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贡蕉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初探

2022-12-26 12:04殷晓敏连子豪刘永霞王丽霞何应对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2年4期
关键词:叶斑病条纹病斑

殷晓敏,连子豪,刘永霞,王丽霞,何应对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省香蕉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0102)

贡蕉(Musa acuminataAA Sucrier),原产东南亚国家,属Musa AA 群二倍体蕉,品种名为Inarnibal(菲律宾名称)[1],商品名为皇帝蕉[2]。2000 年由马来西亚华侨引进中国,经过组培繁殖后在海南、广东省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再经过组培繁殖,试验和大面积推广种植,目前主栽品种为海贡蕉[2]。贡蕉为甜蕉的优稀品种,其外观独特,果形粗短,大小适中,果皮薄而颜色鲜黄,果肉细滑淡甜清香,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贡蕉植株矮小挺拔,生育期短,抗寒、抗旱,抗风,植株遭遇风灾后恢复快[3,4],产值高,目前主要集中在海南省西部半干旱区的澄迈县、临高县及儋州市等市县,这三个市县为毗邻区域,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8 ℃,年平均日照时数2059 h,年均降雨量1786.1 mm。近年来随着海贡蕉产业生产种植的集中和规模的扩大,病害发生有日益严重趋势,严重影响海贡蕉的健康生长,而至今未见关于海南贡蕉相关病害的报道。基于此,笔者在2019—2022 年对海南海贡蕉发生的主要病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2019 年7 月至2022 年7 月,分别在海南省的澄迈县、临高县及儋州市3 个海贡蕉主产市县设立采样点进行病害调查。

1.2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以大面积种植的海贡蕉为主,在海贡蕉抽蕾至果实膨大期,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种植基地随机调查20 株,单株为试验重复,每株从顶叶向下调查10 片叶,记录调查的总叶片数、病叶数及病级,统计发病率[5]。叶部病害调查病情分级标准为[5]:0级,无病斑;1 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以下;3 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6%~15%;5 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16%~25%;7 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26%~50%;9 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0%以上。病毒类病害分级标准为[5]:0 级,叶片正常;1 级,叶片轻微起皱,出现花叶斑,明脉,花叶值在50%以下,生长正常;3 级,花叶较重,叶轻度起皱,病株占50%以上,植株尚无明显异常;5 级,有重皱缩叶的植株占50%以上,植株稍矮;7 级,叶严重皱缩,矮化,顶枯植株占50%以上。

结合实地调查,采集田间病害样品,参照方中达[6]和许志刚[7]的方法分离和鉴定病原。调查中对病害的危害部位及危害程度进行目测记载和数码相机采集相片,以“+”号表示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调查和室内分类鉴定

经过连续3 年的田间观察和室内分离鉴定,发现海南三个市县海贡蕉主产区的主要病害有7 种(表1),分别为香蕉束顶病、香蕉花叶心腐病、香蕉黄条叶斑病、香蕉黑条叶斑病、香蕉灰纹病、香蕉媒纹病、香蕉黑星病。从病原类别来看,真菌性病害种类最多,有5 种;病毒病害2 种。目前没有发现细菌性病害和线虫病害。从为害部位来看,主要是危害植株叶片和果实的病害。

表1 海南海贡蕉主产区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危害情况

香蕉黄条叶斑病、香蕉灰纹病和香蕉束顶病在调查基地均有发生,发病率分别为18.37%,10.69%,6.53%,为海贡蕉种植区常发性重要病害。香蕉煤纹病在澄迈(桥头镇种植基地)、临高县(波莲镇种植基地)等地发生,病株率为8.27%,为常发性重要病害。香蕉黑星病发生于在澄迈(大拉种植基地)、儋州市(新盈农场种植基地),病株率为6.56%,为常发性重要病害。香蕉黑条叶斑病在澄迈(福山镇种植基地)有发生,发病率为4.16%,为次发性重要病害。香蕉花叶心腐病发生于澄迈(桥头镇种植基地)、临高县(波莲镇种植基地),发病率为3.24%,为偶发性重要病害。

针对以上常发性病害种类,调查了贡蕉田间病害防治的常见生物农药和化学药剂类型(表2)。常用于防治病毒病害的生物农药有阿维菌素、氨基寡糖素和芸苔素;常用于防治叶部病害的生物农药有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常用于防治叶部病害的化学药剂种类有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病毒A 和云大-120 对病毒病害的防控,常用吡虫啉、啶虫脒防控病毒病的传毒媒介蚜虫。

表2 贡蕉田间常见生物农药和化学药剂类型的调查比较

2.2 病害症状和危害情况

2.2.1 香蕉束顶病

香蕉束顶病病原物为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8-9]。最显著的症状是新长出的叶片一片比一片变短和狭窄,硬直和成束丛生于假茎顶端(图1A),形成束顶的树冠和矮缩的株型[9,10]。感病植株的株型矮缩,苗期感病的植株的不能开花结实,花蕾期才感病的植株,果少、果小、无商品价值。

经室内检测发现,病毒可以侵染叶片,但是离体的病叶不能作为传染源进行传播病害。其主要传播方式为借带毒吸芽苗和香蕉交脉蚜(Pentaloma nigroneroaCoq.)传染并远距离传播,但不能借机械摩擦及土壤传染[8-11]。

2.2.2 香蕉花叶心腐病

香蕉花叶心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毒病,其病原物为黄瓜花叶病毒香蕉株系[Cucumber mosaic virus banana strain(CMV-BS)][8,10]。该病主要症状为在叶片的两面均可看到断断续续的或长短不一的褪绿黄色条纹(图1B)和梭形圈斑。在幼株的嫩叶上,条纹较短小,灰黄色或黄绿色随着叶片老熟逐渐变成黄褐色或紫黑色,最后条纹和圈斑可发展成枯死的条纹和圈斑[9,10]。幼龄植株感病后生长矮缩,甚至死亡;成龄植株感病后生长势衰弱,果小或不结实,即使结实也不会成熟。

田间发病植株出现在10 月至次年2 月,此段时间正是蚜虫发生高峰期,蚜虫从周边发病的其他寄主植物上获取病毒后,在海贡蕉上再取食,实现病毒病的传播。儋州市试验地周边没有种植其他作物,无病毒毒源,因此,该地海贡蕉上较少发现病毒病;而在澄迈县和临高县均有发现,其原因可能与澄迈县和临高县的试验地周边种植大量蔬菜有关,也可能与这两个县的试验地为常年发展种植海贡蕉产业有关。

2.2.3 香蕉黄条叶斑病

香蕉黄条叶斑病是一种典型的全球性流行病害,是香蕉最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11]。经室内鉴定其病原物为香蕉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ysicolaJ.L.Mulder.][12]。该病主要症状为在植株顶部第三片或第四片嫩叶的腹面出现细小的黄绿色病纹,长度小于1 mm。这些病纹与叶脉平行纵向扩展,形成长1~10 mm、宽0.5~1 mm 的黄绿色或黄色条纹;条纹侧向扩展,形成略呈椭圆形的暗色斑块,或继续伸长形成更长的条纹,此时的斑块或条纹水浸状,中央变褐色或锈红色,边缘有黄色晕圈环绕(图1C)。以后斑块或条纹的中央组织干枯,浅灰色,边缘有一条狭窄的深褐色或黑色界线,外围保持黄色晕斑[10,13]。

本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在田间病株和散落在地面的病残叶上越冬。翌年春季越冬后的分生孢子和菌丝上新长出的分生孢子,借雨水、露水及气流进行传播[8-10]。落在新展开的嫩叶上的分生孢子,在叶表面的水膜中发芽,长出芽管和附着胞,经气孔侵入,引起病害[10,11]。该病以侵染嫩叶为主,老的叶片不容易受到侵染。高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气候基本条件。

在病害流行年份,香蕉叶片的受害面积约占叶片总面积的30%,严重时达80%以上,病株的大多数叶片干枯死亡,光合作用面积剧减而不能抽愁结实,或果愁、果指变小,导致产量大减、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可减产五成以上。

2.2.4 香蕉黑条叶斑病

香蕉黑条叶斑病是一种常见的为害叶部的真菌性病害,经室内鉴定其病原物为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ensisMorelet.)[8,11]。该病主要症状为苗期嫩叶受病原物侵染后,初期叶脉间出现微小的淡绿色斑点,慢慢地这些斑点扩展成狭窄的褐色条纹(图1D),条纹无规则且界线不明显,随着条纹颜色加深,形成具有特征性的黑色条纹。随着后期病情恶化,病部变干,引起叶片干枯,严重减少叶片的光合作用,最后病叶死亡、下垂,倒挂在植株上,导致植株早衰,影响果实生长,经笔者初步统计,较为严重的病株地块减产达35%。

图1 海贡蕉整株和叶片受危害

该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子囊孢子在田间病株和病残叶上越冬,翌年春暖时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气流、风雨及露水进行传播并侵染[8,12]。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和流行。目前该病在所有各试验地均有发生,发病率到80%以上,经调查发现,嫩叶易受侵染而多发病,老叶难受侵染而少发病;采用较宽株行距种植的蕉园少发病;杂草、吸芽及老叶清除干净的蕉园少发病;西北—东南走向开沟起垄种植蕉苗的蕉园少发病;老蕉园多发病,新蕉园少发病。

2.2.5 香蕉灰纹病和煤纹病

香蕉灰纹病和煤纹病均是为害叶部的真菌性病害。经室内鉴定灰纹病的病原物为香蕉暗双孢[Cordana musae(Zimm)Hohn.][8,11],煤纹病的病原物为簇生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torulosum(Syd.)Ashby.][11,12]。

灰纹病的主要症状为初期叶腹面产生褐色椭圆形小病斑,后扩展为两端稍突的长椭圆形大斑,病斑中央灰色至灰褐色,周边褐色,有亮黄色晕圈,在病斑上有明显的同心环带(图2A)。在病斑背面长出灰褐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子实体。此病造成整张叶片边缘或大部分叶面坏死。煤纹病的主要症状为病斑多在叶片边缘发生,与灰纹病病斑混淆难分。煤纹病的病斑多数呈短椭圆形,褐色,病斑上轮纹明显,病斑背面的霉状物颜色较深,呈暗褐色(图2B)。

上述两种病原菌均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植株病部和散落在地面的病残叶上越冬。翌年春季,老的和新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及气流传播降落到叶片的腹面和背面,待到合适的温湿条件很快萌发并侵害叶片,引起发病和蔓延[8,13]。新、老叶片均可受到侵害。这两种病害均可随病苗调运和农作机具远距离传播。两种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与高温多雨天气紧密联系。经调查发现,密植透风性差的蕉园发病较重;冬季受寒害的蕉园,翌年发病较重。目前该病在各个试验地常年发生,不同的蕉园,其发病率也不同。

2.2.6 香蕉黑星病

香蕉黑星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也是各个蕉园重点防治的病害之一。经室内鉴定其病原物为香蕉球座菌(Guignardia musaeRacid.)[11,12]。该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和青果。为害叶片的主要症状为初期在叶面产生许多直径0.25~0.55 mm 的褐色至黑色的小斑点,这些小斑点可密集成堆(图2C),似煤烟状,它们从中脉至叶片边缘表现为条纹。随后斑点扩大褐色至黑色病斑,外缘有浅黄色晕圈,中央浅黄褐色或暗灰色,田间常见与叶斑类病害混合侵染(图2D)。为害青果的主要症状为在果皮表面产生许多褐色至黑色的无规则形状的病斑。后期,病斑有明显突起并形成许多小黑点,导致果面变得粗糙,严重影响果实正常生长发育,特别是影响果实外观和降低果实的商业价值[13,14]。

图2 海贡蕉叶面、叶缘和叶脉受危害

该病菌的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多数通过雨水、露水及气流传播到叶片和果实上,待条件适合,分生孢子萌发并为害叶片和果实[8,14]。侵染初期病斑不明显,即使在叶面和果皮上见到无数的小黑点时,受害部位仍保持绿色。本病发生与流行的基本条件为适量的菌源和高温高湿的气候。

2.3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合理密植是减少叶斑类病害发生为害的主要措施。及时挖除病株,清洁田园,切断蚜虫等传毒媒介途径,避免在园内及附近种植葫芦科作物。将田间杂草和植株残体集中销毁能有效减少田间病源和虫源数量;在海贡蕉种植区避免种植蔬菜,减少蚜虫的发生。最后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深耕种植,并建议轮作倒茬。

生物防治。其优点是对环境污染少,对人、畜、植物无毒。如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对香蕉叶部的叶斑病害的防控,利用阿维菌素和氨基寡糖素对香蕉病毒病的防控[8-10]。

物理及机械防治。海贡蕉病害防治的热力处理主要用于带病的组培种苗、吸芽苗等繁殖材料的热力消毒。给海贡蕉植植的果实套袋,可对减少或阻断病菌通过雨水、风等媒介传播,提高药物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套蓝色袋子,减少农药残留,减少果实机械伤而导致病菌入侵。

化学防治。在生产上可有针对性地使用高效、低残留、低毒的化学药剂适时进行防治。如针对叶斑病,在本病发生前或开始发生时,喷施25%敌力脱乳油1500 倍稀释液,每隔25~30 d 喷施1 次、共喷2~3 次,可以基本控制本病的流行[8]。针对黑星病的防治,在海贡蕉抽蕾后苞叶未开前,及时喷药保护,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等药剂,喷施果穗和叶片,每15 d 喷1 次,连续喷施2~3 次[13,14]。

3 结论与讨论

经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在海南海贡蕉确定常发性主要病害种类7 种。这些重要的病害在香蕉上均有报道,例如周传波等[12]报道了海南的香蕉病虫害共35 种,王璧生等[15]报道了广东的香蕉病害8种,黄朝豪等[16]曾报道海南的香蕉病害14 种。本文是近年来首次对海南海贡蕉病害进行的初步调查,所得结果可为今后海贡蕉病害的鉴定与防治提供参考。

由于海南海贡蕉目前绝大多数蕉园都采用脱毒组培苗种植,病毒性病害得到较好控制,但依然难以杜绝,其中涉及组培材料、病菌本身、脱毒技术及人为操作等因素,因此在田间种植的过程,一旦发现病毒苗,立即销毁。在所有病害中,真菌类叶斑病的种类最多,从目前的发生情况来看,化学药剂能较好的控制这类病害。香蕉叶斑病是4 种叶斑真菌性病害的总称,其中的病害发生存在差异性、并发性和叠加性,因此病害防治时务必做到病害四角的联动:病菌、寄主、环境及人为因素。举例说明,因在海南种植海贡蕉不存在过冬的说法,新茬还没收获完,留吸芽的老茬已长大,新、老植株无缝接力种植的现象常有存在;以及一块地一半用于种植老苗,一半用于种植新苗的现象也常有存在。因此,海南海贡蕉叶斑病发病没有规律可循,常年都可发病。针对叶斑病的防治,可喷施硫磺悬剂、代森锰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先喷洒蕉头周围表土,再自下而上喷洒假茎及心叶以下蕉叶正、背面,每10 d 喷药防治一次,特别是暴雨过后即时喷药防治。

值得一提的是,在调查期间,海贡蕉未见发生香蕉枯萎病,哪怕是在原来种植过巴西蕉并严重发生香蕉枯萎病的老蕉园也未见香蕉枯萎病为害。这一结果与海贡蕉对香蕉枯萎病具有免疫或高抗性[2]的报道结论是一致的。

猜你喜欢
叶斑病条纹病斑
番茄糖转运蛋白SlSTP2在防御细菌性叶斑病中的功能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基于OTSU算法的苹果果实病斑图像分割方法
谁是穷横条纹衣服的人
条纹回归
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套袋对柠檬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春日条纹变奏曲
轻松治愈花斑癣
轻松治癒花斑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