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学阅读 促进说理能力提升

2022-12-27 06:13丁述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倍数理解能力人教版

丁述华

(平潭城中小学,福建 平潭 350400)

一、数学阅读理解和说理的内涵

数学阅读理解指的是拿到一篇数学素材或遇到数学问题后,依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理解水平进行有效的解读,并根据文章内涵与题目要求,实现后续的学习及一系列操作。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是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阅读和理解,将直接影响其对题目价值的领会和对出题者要求的解读效率。

所谓“数学说理”,是指数学教学注重过程的教学,基于数学理解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数学阅读活动中进行语义理解和信息提取,并通过说理把自己的思考进行外显。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让学生在数学阅读活动中进行语义理解和信息提取;二是通过说理把自己的思考进行外显;三是说理后让学生亲历过程、体验方法、感悟思想、积累经验。

二、数学阅读理解促进说理能力提升的培养策略

构建小学数学阅读理解驱动有效说理课堂,能够提升学生对理论性、规律性、说理性、探究性数学知识的有效理解,并且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理论,以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加工和分析,再进行有效梳理和输出,完成整个小学数学知识性教学的有效说理过程。

(一)阅读数学例题,掌握说理能力的语义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

语义理解和信息提取,是指在阅读理解数学例题时,通过对文本段落和相关问题的语义分析与理解,挖掘并提取出文本信息所要表达的真实内容。在阅读课本例题时,要学生明确阅读要求:例题讲了一件什么事?解决这个例题会用到之前学过的哪些知识?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能提出2-~3 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吗?这样让学生阅读后理清各个知识点,明白关键处并能够清晰地进行自我诊断,清楚自己哪些看明白了,哪些还有困惑。让学生揣着疑问去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说理能力。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单元例3“喝牛奶问题”,这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喝牛奶情景,所以先让学生阅读课该例题,思考:例题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步骤利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这样让学生通过阅读,先对例题文本进行语义理解和信息提取,接着让一名学生上台动手模拟演示,其他学生把这个模拟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小组交流。这样引导学生有序地按照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进行:阅读与理解(审题)—分析与解答(解题)—回顾与反思(总结),实现“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口头语言”的有序转换,所以在学生说理之前,先让学生明晰说理任务、精读文本,真正理解问题或任务的数学本质[1],再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思考过程,以提升说理过程的准确度与有效性。

(二)阅读数学作业,展示说理能力的思考外显

说理能力的思考外显指的是阅读数学作业时,把输入脑中的数学信息以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加工和梳理,再用数学语言等方式输出,让他人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与内容。数学作业既是对一节课学习内容的巩固复习,又是对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乐于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想明白、说清楚”,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想象、去提问,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与说理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阅读作业:林老师因所住的小区突发1 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根据国家防疫规定,这位感染者送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而林老师需要居家隔离7 天观察。她于28 日开始隔离,这期间核酸检测如果都是阴性的话,她几日可以出门?学生思考后用表1 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得看是几月份的28 号开始隔离,因为每个月的天数是不一定相等的。如果是大月的28 日开始隔离,那么就是到下一个月的3 日结束,4 日就可以出门。如果这个月只有30天,那么28 日开始隔离,就是到下一个月的4 日结束,5 日就可以出门。如果是2 月份的28 日开始隔离,得考虑平闰年。如果2 月份只有28 天,那么她要到3 月7 日才可以出门,如果2 月份是29 天的话,那么她要等3 月6 日才可以出门。

表1

师生共同小结:从表格的最后一列可以看出,因为每个月的总天数不一样,所以虽然开始的日期一样,隔离的天数也一样,但结束的日期却不一样。

用思维导图、表格、图示等方式展示思考外显的说理,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常用的说理方法,借助这些方式,学生对数学作业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升了数学说理能力。

三、阅读数学文化,体验、感悟说理能力的积累能力

阅读是思维的体操,只有让学生真正弄懂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懂数学。现行的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材,比以往教材多了一块“你知道吗”板块,这是新教材的亮点,这一板块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数学知识内涵。例如,学生在阅读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单元第13 页“你知道吗”的内容之后,有了如下的说理过程:

师:为什么2 和5 的倍数只要看个位就可以,而3的倍数要看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小组交流)生1:因为10 是2 和5 的倍数。十位上不管是什么数字都是10 的倍数,也就是2 和5 的倍数,所以只需考虑个位上的数字即可。生2:我们小组还发现4 和25 的倍数也只要看末两位,末两位分别是4 或25 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4 或25 的倍数。因为4×25=100,所以也可以不考虑百位,只看十位和个位。生3:125 和8 也只要看末三位,末三位是125 或8 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125 或8 的倍数。但3 的倍数不行,不能只看末几位,要看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如27,可以拆开成2×10+7,可2×10 的结果不是3的倍数,但2×9 是3 的倍数。可以将2×10 写成2×(9+1),也就是写成2×9+2,27 就可以写成2×9+2+7。因为2×9=18 是3 的倍数,所以只要看2+7 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2 和7 就是27 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所以3 的倍数特征是看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不是3 的倍数。师:那1437 这个数是不是3 的倍数,你也能用上面方法验证下吗?

此外,阅读数学文化知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数学文化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对数学的历史文化产生好奇,更加主动地走进数学。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魅力的同时,积累了一定的说理素材与说理依据,提升了数学说理能力。

猜你喜欢
倍数理解能力人教版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倍数魔法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数学题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