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国企审计监督的现实需求及有效措施

2022-12-29 03:42柳叶
今日财富 2022年33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审计工作

柳叶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迈进了新常态的发展时期,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改革目标和任务变得更加明确,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机遇也是挑战。国有企业的审计部门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承担重要的责任。当前,审计监督的目标以及审计监督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工作开展变得更加困难。在此基础上,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现实需求及其策略,解决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关键时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为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流程,有必要加强对审计监督机制的重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审计模式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展现出国家审计治理作用的有效方式。

一、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的重要作用

对国有企业来说,审计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审计不仅是企业践行法律职责的关键任务,同时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障国有企业实现战略转型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需要对国有企业存在的审计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了解现今国有企业在实施审计监督方面的现实需求,制定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和方案,帮助国有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完善国有企业审计是践行法律职责的关键任务

针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加强审计监督管理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重要决策,也是法律法规方面的基本要求,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对于国有企业审计的对象、权限以及职责等进行了明确。我国出台的众多文件中,对于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提出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包括健全国有资本审计体系、制度以及实现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全面覆盖,要求审计机关能够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国有资产进行审计。因此在国有企业建设完善审计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工作是国家政策落实的重要方式。

(二)完善国有企业审计是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重要部分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推进法治治国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治理目标的实现。国有企业的审计系统是国家审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国有企业的审计效果直接影响国家审计的情况。而当前,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以及潜在的风险和隐患。为确保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需要揭露重大投资决策以及国有企业资产和股权转让等重点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为国有资产以及国有资本的安全提供相应的保障。

(三)完善国有企业审计是国有企业战略转型目标的有效途径

在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及产权结构变化的发展形势下,国有企业审计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决策的落实执行及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运行方面有着较大的责任,承担着相应的任务。如今我国国有企业规模较大、资源丰富,涉及领域也比较广泛,管理过程相对复杂。同时,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要解决的机制问题、结构问题都比较多,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要依法履行和提高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水平,就要求企业审计部门明确自身的职责,了解审计监督中的要求,并规范审计监督行为,制定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目标,构建形成和实际情况更加匹配的审计监督新格局。

二、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现实需求

正确看待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中存在的现实需求,有利于帮助国有企业明确自身的地位,了解企业现状,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对策。

(一)国有企业的审计应当进一步强化思维

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对于国有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国有企业要努力发挥国家审计功能,不仅仅要强化自身的审计思维,更要充分认识到企业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认真了解和思考国有企业改革可能遇到的新风险,强化法治意识,建立市场思维,以更长远的角度思考国有企业的发展,找到这些复杂问题的解决方式。首先是要确保公司的治理目标以及宏观的调控目标协同配合,完善国家的宏观政策,确保其在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中得到完美的落实。其次是要确保国有企业把结构调整放在一个更加突出和明显的地位,不断促进企业发展的脚步,建设完善企业的治理模式以及企業合理的经营体系,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发展。

(二)完善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相应的资本结构以及产权结构也变得更加多元,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体系的健全,就需要在审计环节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审计工作相互配套融合,实现和国家审计同步发展的目标。国家审计整体特征是内部组成体系应当具有的特征基础,另外,国家的审计特征也会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内部各组成体系的特征。为了提高审计监督的效能和水平,需要国有企业在审计监督中建立和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围绕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形成更加完善健全的审计监督体系。

(三)国有企业审计要配合国有资产的监管

在当前改革发展的整体环境下,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不仅要强化政策执行,同时也需要将审计范围进一步扩大以及认定,尤其是国有资本的使用环节,要建立监督评价体系,确保其合法合规。针对现有宏观政策的落实情况,形成一个相互配合制约、层次明显的审计监督体系。要理解国有企业中的审计以及其他审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通过构建和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更加配套的,符合国有资产出资人需求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解决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监管系统的系统性、层次性以及完整性的目标和要求,实现国有资产监管结构以及国有资产审计之间的完美配合。

三、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有效对策

(一)要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责任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国有资产要实现稳定发展,履行相应的责任,就需要实现国有资本的审计标准明确、审计对象明确以及审计主体责任明确的要求,要了解审计工作开展的关键点以及审计工作涉及的范围,为国有企业顺利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对国有企业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为了提高审计监督的效能,实现依法履行责任的目标,国有企业的审计就需要进行精准定位,并且迎合新的要求和职责。如今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了新的战略发展目标和规划,国有企业的审计问责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责任,了解其中的重点,还要明确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人员的经济责任,判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员工职责定位是否清晰明确,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完善國有企业审计监督方式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职能,明确了国有企业审计问责的边线以及重点。对于国有企业审计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应当对其中的问题加以明确,解决这些问题,为最终的审计监督结果提供保障。实际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造成一些国有企业结构多元化,可能会导致国有企业审计监督表现出多点发力的特质,进而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三)实现国有企业审计全面监督的新目标

新常态背景下,开展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工作应当体现出全面性的特点。为了进一步落实和满足国家提出的要求,有必要加强对于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管理,尤其是针对一些国有资产的审计内容,要实施全面的覆盖工作。国有企业审计监督本身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职责,需要进一步创新,明确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新要求,开展全方位的审计监督,这也是必然的选择。如今我国的有关政策文件对于国有企业审计提出了更新的规定,提出了新的标准,对国有企业开展的审计监督管理,有利于实现国有资本的中心化建设,并实现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全面覆盖的目标。

(四)要明确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具体责任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以及国有资本之间存在着资产共存的现象,审计国有企业资本时要明确审计工作的具体标准,确定好主体责任的范围,了解审计过程中关键的部分和重点环节,从而确保审计监督管理工作按照预定的流程和要求顺利开展。要降低国有资产的使用以及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潜藏的风险,防止出现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应适当拓展自身的生产经营范围,优化国有企业的生产战略目标,而这也就导致审计监督工作涉及范围进一步扩大。为了高效履行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管理职责,要将审计的范围以及审计的对象作为具体的参考依据,动态化调整国有企业中的审计监督管理职责和要求,达到审计监督精准化定位目标。审计监督工作的重点一般来说会集中在对于出资人的监督、经济责任的审计以及职能履行情况的监督等多个方面,尤其是要针对国有资本的投资运行情况,展开全面的审计监督工作,以便于核查国有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开展审计监督管理工作,还应当正确了解国有企业的监督机构与母公司之间的权责定位问题,了解企业的公共管理职能,监督国有资本的实际运行状况,分析其中的领导人员是否存在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结 语

国家审计在国有资产监督方面有着重要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完善国有企业的审计职能,是帮助国家审计部门发挥治理作用的内在需求,更是助推国有企业发展建设目标实现的有效环节。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开展审计监督管理是长期的工作,也是困难的工作,要通过创新体系完善方法以及加强监管等措施,保障审计监督的实际效果,为国有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作者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十堰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