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对策探讨

2022-12-30 05:55车洁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民宿融合旅游

车洁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1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做好当前和未来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发展乡村旅游是切实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与产业兴旺的有效举措,可以为我国乡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均衡及文化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乡村产业发展、经济建设更契合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作为乡村旅游有机组成部分的乡村民宿,可以其独有的文化优势、地域优势及民俗优势为游客提供全新的体验。通过创新乡村旅游的发展态势和方向,能够让乡村旅游获得新的发展方向。

一、乡村振兴与乡村民宿的基本内涵

乡村振兴是我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战略决策,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农村是兼具经济、社会与自然特点的综合体,拥有文化、生态、生活、生产等多种功能,与城市共生共存、互促互进,共同构建了人类发展的生存空间。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为美丽中国建设、现代经济机制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及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条件,让我国社会所面临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其战略实施的总目标是结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基本要求,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我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乡村旅游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能够对乡村产业发展、农民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乡风建设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使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内容和目标都得到贯彻和落实。而作为乡村旅游有机组成部分的乡村民宿主要指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生态资源、自然景观、人文环境,以供给闲置房屋的方式,为游客提供住处。但与传统的酒店旅馆不同,民宿能够为游客了解当地习俗、文化、历史及周边环境提供条件,可以让游客通过相互交流与沉浸式体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气息。因此,乡村民宿又拥有情感化、传承性、体验性的特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民宿能够起到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民俗文化传承的作用,使乡村民宿真正成为助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二、乡村民宿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是系统统一的整体,对推动、促进乡村振兴拥有重要的价值。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从而契合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要求。然而在我国乡村民宿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所拥有的功能和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地彰显。

(一)文化渗透、资源整合、民宿服务不完善

我国部分乡村民宿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照搬、模仿、套用城市民宿、酒店、宾馆的问题,导致当地特色文化、民俗风尚难以在民宿服务中得到体现,影响游客对乡村生活的整体体验以及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质量。而在资源整合上,乡村民宿并没有与乡村旅游进行全面的融合,甚至部分乡村还存在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相互割裂,各自为政的问题,导致乡村旅游特色无法渗透到民宿服务的不同环节和过程中,制约了民宿经济的增长。在民宿服务上,我国部分地区的民宿虽然为展现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没有对民宿进行大范围地改造,但在服务与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难以结合城市民宿的管理标准与服务标准,对民宿的经营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和改进,导致民宿经营不规范、民宿市场混乱。究其原因在于民宿经营者缺乏较高的服务意识和管理理念,难以结合品牌建设和当地文化,满足游客基本的文化需求,导致民宿服务在质量、特色上难以比肩城市民宿。而要想切实解决此类问题。相关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强对民宿经营者的培训和教育,注重对多方面资源的整合。

(二)管理机构、监督机制及配套设施的不健全

首先,在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民宿管理机构,大部分是通过村委会对民宿进行集中管理,造成乡村民宿管理的服务标准、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偏低。在价格上,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导致民宿价格混乱,低价竞争激烈,游客无法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其次,由于缺乏较为统一、完善的管理机制,政府部门很难对民宿的安全、消防、卫生进行监督和管理,致使乡村民宿在经营管理中存在诸多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问题。如环境脏乱差、缺乏消防设施等。特别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批的民宿经营者和从业者,导致乡村民宿市场竞争激烈,部分经营者为控制成本支出,往往采用以次充好、哄抬物价的手段,严重侵害了游客的基本权益。因此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此方面的监督和管理。最后在配套设施上,民宿在借助乡村旅游优势,推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确保供水设施、消防设施、安全设施及通信设施的齐全,使乡村民宿更好地满足游客多样性的需求。但由于资金匮乏,导致农村民宿在配套设施建设上存在诸多的不完善、不健全问题。

(三)缺乏整合性、长远性、科学性的产业融合

很多学者及专家倡导将乡村旅游与乡村民宿融合起来,通过整合农村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发挥乡村民宿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让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通过乡村民宿、乡村旅游的方式得到更好地实现。但乡村民宿的发展需要相关产业的融合与消费产业链的打造,通过文化产业、民宿产业的充分融合,提升乡村民宿的文化内涵,让乡村民宿拥有更广泛、更多元的服务维度或服务方向。譬如通过渗透文化产业内容,可以在推动当地文化特色的过程中,实现乡村民宿自身的经济效益增长,也能让游客更好地亲近乡村文化、感受乡村历史、体验乡村民俗。然而,民俗业与文化业难以形成相互交流与相互沟通的纽带,导致乡村产业融合的格局无法形成。而在消费产业链的构建中,我们必须依托产业融合所带来的优势,实现休闲、娱乐、文创等消费产业链的架构,让农村不同的产业得到充分的融合与互动。但由于农村产业链融合的滞后或匮乏,导致消费产业链还难以形成,农村旅游经济的增速相对缓慢。

三、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的策略

(一)形成科学、完善的民宿经营管理常态

针对乡村民宿在“文化渗透”“资源整合”“民宿服务”等层面上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使民宿更契合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要求。首先,在文化渗透的层面。经营者必须明确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之间的主从关系,明确民宿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满足游客乡村体验需求的前提下,获取经济收益。因此在民宿建设中,经营者应摒弃传统照搬模仿城市民宿的理念,将乡村生活生态、乡村文化元素、乡村民俗内涵充分地融入到民宿装潢设计及民宿服务中,为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体验乡村文化提供条件。譬如东北民宿可以通过“热炕头+饮食+影音”的方式满足游客的娱乐需求。其次,在资源整合层面。乡村民宿经营者必须将能够帮助游客更好地获取乡村旅游路线、景点及文化信息,通过整合“景区资源”“交通资源”“餐饮资源”的方式,为游客参与乡村旅游活动提供抓手。最后是民宿服务层面。民宿经营者有必要依靠城市民宿、酒店、旅馆的管理标准、服务标准,为游客提供相应的服务。譬如“叫醒服务”“餐饮服务”“娱乐服务”等。当然,经营者还需要用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提高民宿的卫生条件、食品质量,使民宿各项设施都安全、可靠。

(二)完善管理机构、监督机制及配套设施

首先,构建民宿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是确保民宿产业健康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重要手段。相关政府部门应鼓励民间管理机构的建立与发展,譬如承认村级民宿管理机构、赋予民宿协会行政职权,引导民宿机构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如价格机制、准入机制、惩罚机制、质控机制等。如构建验收机制,民宿协会能够通过对民宿经营、消防、服务、产品等方面的监督,确保乡村民宿达到行业标准。其次,完善监督机制。相关政府部门及民宿管理机构,应针对民宿经营管理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1)明确监督标准和范围。将“恶性竞争”“低价竞争”“安全问题”“消费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纳入到监督范围中,并对不合规的民宿点进行处罚。(2)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与“投诉机制”。通过考核机制与投诉机制的构建,帮助政府部门或民宿管理机构更快、更有效地发现存在经营问题或违规问题的乡村民宿。此外,在民宿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确保民宿从业者能将乡村文化渗透与传承作为民宿经营发展的抓手,提升民宿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最后,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应健全资金供给机制,确保乡村民宿配备齐全的供水设施、消防设施、安全设施及通信设施。在基本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各级主管部门应将民宿配套设施建设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融合起来,通过统筹规划,全面管理的方式,提高配套设施建设的质量。

(三)加强乡村民宿产业整合与产业链打造

首先是产业整合。农村各级主管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及“非物质文化”的整合,让民宿业与文化业形成系统统一的整体,从而在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与相互发展的过程中,丰富民宿产业的内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而在乡村旅游的视野上,民宿业还需要与餐饮业、娱乐业、旅游业进行深度融合,借助产业融合,打造全新的消费产业链,使上下游产业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其次,优化消费链条,在民宿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发挥民宿业的集聚功能,将消费产业链内容汇集到民宿服务中,让各个消费产业链可以更好地获得顾客资源。与此同时,在其他消费链条中,也需要对民宿产业及相关产业进行渗透,并逐渐形成游客资源共享、共用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我国传统民宿产业能够从单一品种的民宿(只提供住宿),发展为多品种综合的民宿(集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让民宿产业拥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最后,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在信息化背景下,民宿产业应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构建契合自身发展特征、文化渗透需求的信息共享平台,使不同产业主体,可以通过顾客信息共享、市场信息共用、产业信息互通的方式,提高产业发展质量。让民宿产业可以通过对产业链信息、市场信息的充分分析,提高自身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发挥自身的经济推动功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落实。

四、结语

乡村旅游民宿是促进乡村文化传承、经济发展、产业整合及生态文化保护的重要举措。能够切实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发展,提升当地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及产业资源的整合质量。因此,在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民宿经营、民宿管理、产业融合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让乡村民宿发展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规范。

猜你喜欢
民宿融合旅游
孪生院子民宿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东胡林民宿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你是民宿达人吗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